历史上有没有以借助军事演习为幌子,而直接攻击其他国家的战例呢?

实弹演习直接转为对别国的攻击进攻,这样的例子有吗?

这样的事例很多,老王举三个例子吧。

卢沟桥事变

这是我们中国人最熟知的一段历史:1937年7月7日下午,日军华北驻屯军一个大队跑到卢沟桥附近区域,故意穿插进中国驻军的驻地缝隙之间,在晚上19点30分举行了莫名其妙的实弹演习。

到22点40分,日本一行军人找到中国驻地,声称有一名叫“志村菊次郎”的士兵失踪,要求进宛平城搜查,驻军29军37师110旅219团对此断然拒绝。

日本一方面搜罗诸多借口给中国驻军施压,一方面通过高层联系麻痹国民政府。拖到7月8日凌晨5点,日军开始炮火准备,并迅速对卢沟桥发动了攻击。

卢沟桥事变被认为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之起点。

赎罪日战争

这是第四次中东战争最开头的一场大战,埃及和叙利亚军队通过长时间的情报造势,让第三次中东战争大胜的以色列麻痹大意,结果在战争开始就给予了以军重创,要不是美国干预和苏联的撤手,以色列差点就一口气没喘过来。

埃及人在战争发起前一周,专门跑到苏伊士运河进行军演,整个军演来来去去不断制造紧张氛围,以色列情报部门连接判断失误,认为叙利亚不敢打,埃及也是装腔作势。

结果对手选在了犹太人的“假日赎罪日”,以色列全国放假时发动了战争。这一天对犹太人犹如过年,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交通封闭,士兵回家休假,连车辆的发动机和电子设备都会关机,还禁止吃饭。

然而埃及的萨达特和叙利亚的阿萨德早就商量好了一切,他们等的就是以色列人的麻木与自大。埃叙联军在1973年10月6日的“赎罪日”发动了攻击。

埃及两个集团军加上850辆坦克一个冲锋便跨过了苏伊士运河,巴列夫防线瞬间告破,而埃军伤亡不到300人,以色列前线的三个装甲旅和一个步兵旅被打残。

布拉格之春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杜布切克发起了“布拉格之春”的改革行动,此举被苏联严重忌讳,认为是“路线出了问题”、“反苏”、“忘恩负义”。为了维护苏联体制,苏共中央决定对布拉格方面进行武装干涉。

为了不让北约方面察觉和插手,保持对捷克方面的战略突然性,苏联举行了一场华约国家的联合演习,并邀请捷克参与。随后演习地点被不断布置,进入了捷克境内。

在6月底军演结束以前,苏联人秘密临机布置好了部队,大部分军队并未跟着其它华约参演国一同撤出,专门留下了16000人。苏军名为演习,实则偷偷完成了兵力的调动。

再过一个月,苏军在7月29日与东德在捷克边境展开了另一场对抗演习,还通过与捷克高层的会议对话来不断放松捷克的神经。

等到8月20日,苏军突然发动总攻,与西方的“铁幕”边沿被飞机投放大量的金属箔条,所有雷达系统被干扰成一片雪花。

同时苏军情报人员和特种部队快速进行了先头渗透,对捷克高层进行控制和抓捕,随后空降兵突击降落,由国防部长巴普洛夫亲自指挥的25个装甲和步兵师,分别从德国、波兰、匈牙利、苏联四面突进。苏军6个小时解决了布拉格的武装,23个小时占领了捷克全境,这个时候的捷克高层还在准备材料搞多国会谈呢。

到8月21日早上6点,捷克书记杜布切克、主席斯姆尔科夫斯基、总理切尔瓦克一行已被押送到了莫斯科。

以上就是三个借演习之名偷袭的例子,是不是很有感触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