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客机路过处在战争中的国家领空时,该如何躲避危险?

不作死就不会死,交战区域情况异常复杂,客机还是躲开为好。即便天上没有战机阻挡,地面防空火力也极有可能将民航客机当做对方空中单位干掉。

最为危险的是,民航客机没有敌我识别系统,战争双方都有可能将之判定为地方目标,遭受危险的可能性是翻倍的。

再者,一般军用飞行器都安装有专门的雷达告警系统雷达告警系统“Radar Warning Receiver”(RWR),民航客机显然没有这方面的配置,当它被火控系统锁定后,飞行员得不到一点警示,遭遇到导弹的打击时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还有一条非常危险的理由:交战双方可能因为错综复杂的政治因素,将击落客机作为政治讹诈的手段。这种血淋淋的做法绝不是空穴来风,还记得几年前的马航MH17事件吗?

2014年7月17日下午,从荷兰阿姆斯特丹飞往吉隆坡的马航MH17客机在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地区遭遇攻击,在1万米高空爆炸后解体,机上298人全体罹难,现场大一点的残骸都找不到。

关于这个事情至今仍然充满了口水仗和各种分别不清的“调查报告”,乌克兰和俄罗斯互相指责对方袭击了飞机。但毫无疑问,俄罗斯和乌克兰当时就克里米亚问题展开的冲突殃及了这架客机。

所以说不作死就不会死,客机无论面对的是冷战的冲突,还是现代的区域动乱,能避开就应当避开,这是对乘客的负责,也是航空公司的专业之所在。远远的绕开就是最好的躲避,就是对大家生命最大的负责。

除此之外,航班没有任何的躲避方法,连1万米的客机都有被打下的危险,甚至我们至今无法判断这种攻击是无心之失还是有意为之。如果是后者,那还不够令人战栗么?

来看一点被击落的事故吧:

意大利地中海坠机事故——1980年6月27日,意航一架DC-9客机从博洛尼亚飞往巴勒莫中途消失,后发现坠毁在地中海边,81人死亡。坠毁原因高度指向意大利空军,有可能是空军在对付利比亚飞机时导弹瞄错了目标。

伊朗655号航班事故——1988年7月,美国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文森斯号”在阿拉伯海与伊朗海军发生战斗,后文森斯号误判目标,用两枚SM-2MR将载有290人的伊朗客机击落。

黑海空难——2001年10月4日,俄西伯利亚航空公司从以色列飞往俄新西伯利亚市的图154客机坠毁在黑海中,66名乘客和12名机组人员遇难。乌克兰后来承认这架客机被本国S-200导弹当做俄战机击落,乌克兰为此事向以色列赔款750万美元。

人类民航史大约80年,发生了至少数十起击坠事故,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战争和战乱地区造成的,有将近1500人就这么憋屈的上了天堂。

当然,还有另一种方法,那就是获取通过认可权,受到超规格待遇,让战斗机光明正大的护驾飞行,这样风险会降低不少。除了保卫安全,还能进行战术支持和通讯联络,但除了特殊情况,估计没有哪家航空公司有这样的本事,多半是高层包机往来。

但普通民航穿越战乱地区,我们伟大的国偏偏就有这样的经历:

2011年 利比亚内战 我国动用91架次民航包机、35架次外航包机、12次军机,一艘军舰押阵,再加上租用邮轮11艘、国有商船5艘,共撤出己方人员35860名,以及2100名友好国家人员。

有强大的祖国在身后,就是我国客机穿行战乱地区的保障;军舰抵上港口,真理对准海岸,看谁吃了熊心豹子胆!

民航客机路过处在战争中的国家领空时,该如何躲避危险?

正确的做法是绕飞,即便是最先进的客机碰上导弹只有当靶子的份儿。下图便是乌克兰和叙利亚空域的客机流量图,有了马来西亚航空17号航班的前车之鉴,航空公司便对乌克兰尤其是顿涅茨克上空敬而远之,而打的热火朝天的叙利亚上空更是空无一物。

图、乌克兰上空和叙利亚上空客机实时信息

2014年7月17日,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多列士附近上空的一声爆炸,随着客机碎片的不断滑落,这个区域也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空难更是导致298人罹难。事发时正值克里米亚危机,当时乌克兰指控俄罗斯支持乌东部武装势力,很多航班从2014年3月便开始绕飞乌克兰东部领空。4月份,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发布警告信息,乌克兰东南部的商业航班存在安全隐患。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更是对马航17号航班航线以南的克里米亚航班发布限飞令。

2014年6月14日,一架乌克兰空军的伊尔-76在卢甘斯克国际机场被击落,造成机上49人系数罹难。7月14日,一架乌克兰空军安-26型运输机在6500米高空被击落。7月16日,一架苏-25被击落。乌克兰的领空俨然成了“空中墓地”,然而没有人料到,有人将导弹瞄准了无辜的民航客机。事发前乌克兰方面相继关闭了2.6万英尺和3.2万英尺高度以下的空域,17号航班所飞行的高度则不在此列,但他们仍被击落。

另一个空中禁区则是叙利亚。就在9月18日,还有一架俄罗斯的侦察机在以色列的“误导”下被击落,事故导致15名俄军士兵丧命。可见该空域的安全性比乌克兰还要差,简直是客机的“地狱”,各航空公司唯恐避之不及。在日常运营中航空公司需要改进风险评估机制,这能更好的判断军事活动对飞行安全的影响。航空公司也需要定期公开飞行路线,以便顾客对航班飞越冲突地区的行为作出自己的判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