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中,狙击手顾顺下飞机时为何戴着黄色眼镜?墨镜不是更酷吗?

还是黄色眼镜对狙击手坐直升机或者其他方面有什么帮助?

我们应该对导演在此的细致而点赞,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才锻造出《红海》这种精品军事电影。

但很遗憾,从镜片对短波端蓝光、青光、紫光以及紫外线的过滤来看,黄镜片只能过滤约80%,深色墨镜却能过滤接近100%的紫外线。

黄色的镜片其实仍然是墨镜,只不过颜色没有普通中度灰、深度灰、炭黑、墨绿和银镜面深。

开车的老司机都知道,晚上可以带上一副防眩光的黄色墨镜来抵抗对面的大灯狗。这个不敢说完全有用,但确实能减少很多炫光,利于行车安全。如果戴的是普通墨镜的话,效果也一样。只是你在看东西时会觉得更暗,色彩也没那么丰富,毕竟透光量不一样。

我们知道,天空之所以是蓝色的,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小微粒对射入大气层的太阳光是有选择性散射的,红光最长,紫光最短,而短波端能量最大的是蓝光段,蓝光散射的最多,所以天空在我们眼中呈现出蓝色的景象。

人的眼睛其实也是个电磁波接受装置,这些过分富集的蓝光会显得耀眼、阻碍我们的视觉。采用黄色的镜片,实际达到了吸收过滤蓝光的作用,因此阳光照射下的景物会变得更清晰,亮崭崭的物体也会恢复到色彩丰富更容易辨识的程度。

摄影上面也会有专门的黄色滤色镜,而且分为不同的级别。黄色滤色镜光通量大,吸收过滤青、蓝、紫光,在摄影中应用的相当广泛,想要在阳光剧烈、天空淡白的时候拍出蓝天白云的感觉就靠它了。同时一些远景拍摄也很需要黄滤色片,否则会因为大气散射拍出偏蓝和白朦的图片。当然了,用来拍摄黄昏,也可以过滤掉仅剩的蓝光,让太阳、闪光更柔和,黄昏更温暖。具体的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瑞利散射现象。

望远镜中的镀膜其实也有这类似的作用,但它们并不一定排斥红光或蓝光,相反可能还需要通过某些蓝光/红光来达到光通量的平衡,以形成更好的光学效果和色彩还原能力。

对于狙击手而言,更丰富的色彩感官能提升其辨识和搜索能力;更好的抵消大气散射能看得更远更清晰;更柔和的眼部入光能确保眼部不疲劳和被干扰,以持续精确的进行射击战斗。

但是,黄色镜片也就是一种说法,相比起战场,它在口袋更充裕、更懂得享受生活的人群身上出现的更多,比如自行车骑行者、狩猎爱好者、野外射击俱乐部等等。战场上并没有人能证明戴了黄色镜片狙击手就发挥的更好。一切都是基于人们对光的认识和理论。

故而美军的狙击手在战场上并没有表现出“黄镜片”=“专业”的现象,谁说狙击手不能带墨镜的?《红海行动》是电影,它需要一些正常的包装,在墨镜泛滥战场的今天,狙击手的黄色镜片反而更帅气,显得更专业。

其实从本意上来说,过滤短波到紫外线的光照能量,深色墨镜做的比黄色墨镜要更好,不过我们仍然能在战场上见到一些佩戴了黄色镜片的战士,毕竟这种镜片透光性比深色墨镜好,让视觉明亮一些也很正常。只是需要说明:黄色镜片不一定比深色墨镜更好,它只是趋向于不同环境的一种个人选择。

上图的是一队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可以看到他们戴黄镜片和墨镜片的都有,后面还有人带无色镜片,可见这就是一种战场上的选择,没有过多的要求与定义。

美军设置战术墨镜主要是保护士兵的眼睛,战场上强烈的长时间光照对人眼会造成极大的疲劳。士兵在面对太阳、光源时,这样一幅墨镜起到的作用可想而知,否则可能开枪都开不了。

现在的一些战术眼睛还能防御碎石迸射、灰尘/火药迷眼、弹片、甚至霰弹枪的射击,可不仅仅是耍帅。

很遗憾,上图才是直升机上狙击手的样子,比《红海行动》中的顾顺猥琐苦逼多了。

所以顾顺带着黄色眼镜完全没有任何毛病,但我们必须承认导演设计出这种造型有荧幕包装的因素在内。只是这并不出奇,戴黄色镜片上战场完全可以是一种正常行为。作为专职的狙击手,对需求和装备当然会有自己的理解。

而且这的确比看腻味的黑色墨镜酷,你不觉得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