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击是在核弹爆炸后才进行反击吗?如果不是如何在核弹爆炸前判断该导弹为核弹?

哪能等爆,二话不说先拦截。同时就要根据应对机制公事公办了。至于判断,都是凭概率算的。

目前核弹发射主要采用的是弹道导弹、巡航导弹、轰炸机/战斗机投掷,巡航导弹、飞机空投等威力有限,但很难给你什么预警时间。所幸这种方式对轰炸条件要求较高,但凡有防空能力的国家不会让巡航导弹与飞机进入自己的国土,不管是不是核弹,都会遭遇打击。

所以核武器最泛用的投放方式只有弹道导弹,不过弹道导弹在发射时的上升段即可被大部分强国所预警,并通过轨迹初步判断出大致的弹道圆心。哪怕是在太空变轨,也不妨碍末端的大致预测与拦截。

那么问题来了,弹道导弹的核弹头与常规战斗部体积没有区别,你也无法透过厚厚的整流罩去侦察里面是氢弹还是TNT。起码现在的科学做不到,人们只能通过机制来进行反应。

如果有一颗远程弹道导弹飞向某个国家,这个时候首要任务是对其进行拦截,所幸单独的弹道导弹对现在的大国而言没有什么难度,大都可以成功拦截掉。至于是不是核武器,你拦截不了等它炸掉也不过几分钟时间。按照机制,遭遇大型洲际弹道导弹袭击=遭受战略武器打击=核武器攻击。都到这份儿上了没人还会讲道理,是即刻反击还是等等再说就看各国政治风格了。

说白了,就看你是一颗还是一群!一颗导弹没拦截住炸了,那也能证明它是核弹,立马就会采取核反击措施。如果来的一群,那么完全可以确定,百分百是核武器打击——没人会丢这么多弹道导弹只对你进行常规打击。这时不等对方导弹进入到末端,报复机制就会开始争分夺秒往对方国土做出核打击。

一颗远程弹道导弹的常规战斗部装药其实并不比飞机的航弹多多少,打出去根本是浪费。所以遇到弹道导弹来袭,没有谁会无聊到硬要分析明白它是不是核武器。知道它装备核弹头的概率远远高于常规战斗部就行了。

战争不是搞研究,遇到要命的突发问题,模糊的概率核算和应对机制是优先于精确侦察判断的。

核反击是在核弹爆炸后才进行反击吗?如果不是如何在核弹爆炸前判断该导弹为核弹?

核反击按照其本来定义应该是对方的核弹在已方国土上爆炸以后才实施的还击行动,这个还击,既可以是单纯的惩罚性报复,与胜败无关,也可以是立足于打赢的反击行动。至于在什么时候进行核反击,并没有明确规定,既可以立即反击,也可以稍微等一等,这主要是为了避免预警系统的错误或者对方由于一些意外原因而进行的误发射。总之,让子弹飞一会儿是为了不挑起不必要的核战争。对于核战争没有赢家这一点,核大国早就有共识。

但问题是,对方如果主动发起核打击,其攻击的目标通常是己方的核力量,假如对方的核武库规模够大,武器精度够高,理论上是可以极大地削弱己方的报复能力的,如果对手再有导弹防御系统,那么,对于反击方的核报复也许就是可以承受的,理论上就能够打赢核战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美苏一方面建立了庞大的核武库,另一方面使核力量的结构多元化,即三位一体,因为按照通常的认识,任一国家对另一国发动核打击,都不可能一次性地消灭其陆海空基核力量,这就为核报复留下了余地。

核大国之间如果首先进行核打击,按照当时的看法,其打击对象应该是对手固定部署的洲际弹道导弹,因为它容易被发现、定位和摧毁。这样一来,洲际导弹岂不是就完全成了别人的靶子了?洲际导弹大国苏联为了改变此种局面,提出了一个“预警即发射”的办法,它的目的就是打一个时间差,在对手核弹已经发射并被己方的预警系统发现之后,在其尚未落地成爆之前,就将己方的洲际导弹打出去,以此确保导弹的生存和己方的核反击能力不受减损。理论上说,这种反击方式仍属于核反击范畴,其防御的性质并没有发生变化。

但是,这种“预警即发射”的核反击方式有巨大隐患,它过于依赖预警系统,而预警系统是可能出错的,这在美国和苏联的历史上都不乏先例,所以,预警核反击有可能引发本来不存在的核战争。美国一直反对这的一办法,强调靠庞大的核武库和核力量的安全保证彼此确保摧毁的能力。事实上,提出预警核反击的苏联在预警系统发射警报(错误的)以后也没有采取立即反击的行动,这说明,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在打核战争的问题上都是十分慎重的。

至于说怎么判断来袭导弹是核是常,坦白地说,这在技术上无法实现,只有靠彼此在武器类型上达成默契。当时美苏的弹道导弹除全部是核弹。当然,最靠谱的识别办法还是等导弹爆炸了之后再说,核反击可以不必那么着急。

核反击是在核弹爆炸后才进行反击吗?如果不是如何在核弹爆炸前判断该导弹为核弹?

反导系统和预警系统来判断有多少枚核弹头飞来,美苏冷战时期就是卫星预警和雷达预警双面保险,一般卫星预警是判断导弹来袭一个方向和数量,地面雷达是判断导弹到达时间,来做出反应或者反击,如果仅仅一枚核弹根本不需要惧怕不足以毁灭一个国家陆地核力量。如果检测有多枚核弹很可能是在敌方导弹没有到达之前陆地核力量就已经反击出去,实现最快速度互相摧毁,可能军迷大部分认为是被摧毁之后在用核潜艇反击、实际不是这样的,大国的战略都是核迎击就是确定敌方有大量导弹飞来离刻发射陆地所有导弹敌到我到一个策略,而不是像军迷眼里陆地等着被人家摧毁,如果军迷眼里那样,陆地战备值班也不会存在了,不要拿英法和美俄这样大国比,美俄这样大国保持陆基和海基同步是有原因的,陆基威力数量多、大尺寸没有限制一枚相当于多枚海基,英法他们财力不足以支持对一个国家造成毁灭打击,靠几艘核潜艇是完全摧毁一个大国痴人说梦,美俄这样大国一直不断研发陆基核力量难道他们不如业余军迷懂的多?永远不要拿你的爱好挑战别人的饭碗。

核反击是在核弹爆炸后才进行反击吗?如果不是如何在核弹爆炸前判断该导弹为核弹?

既然说到核反击,那就必须有人来发动核进攻。当今世界上拥有可用于实战化核武器的国家数量有限,拥核国家之间都会对潜在对手的各类有能力发射核武器的平台进行监控,这种监控既可以是技术手段,如部署的各类预警观测系统,也可以是各类人工情报,总之会是综合判断。

拥有主动发动核战争的国家只有美俄,其他国家的核武器几乎都是防御性质的部署,没有那个国家会主动去进行核突袭。说到美俄的主动核攻击,那肯定是集结能够动用的所有发射平台进行一次毁灭对手的发射,从铺天盖地的数量上就可以判断出这是一场灭国行动的核打击。

发现这样的行动根本不会迟疑于等待,一定是发射自己所有能发射的核武器进行反击,启动所有的防御力量进行防御。这都是一套条件反射式的自动程序,美俄都已演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至于说到少量的导弹发射,只要能够确定目标是飞向自己,防御系统会毫不犹豫的自动启动进行拦截,这肯定不是核大战。那个国家会莫名其妙的发几枚导弹玩,演习也就自嗨算啦,真正打击对手没人会这么玩。

核反击需要的就是发现有攻击行为,就会自动进行反击,等到都核爆了还反击什么。导弹打过来判断是什么弹头纯粹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拦截就是了,判断啥,打了再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