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拉斯公司的“海豚”型水陆两栖飞机性能如何?
这种飞机属于道格拉斯1930年的设计,距离现在比较远了,勉勉强强算算是个运用比较广泛的战前科技,拿到现在来说,除了水陆两栖能力,几乎没有什么很值得一提的性能亮点,它是一架比较四平八稳的水上飞机。
最初的“海豚”被命名为“飞行快艇”,因为它就没有设计起落架,定位是专供富商们水上娱乐的两用飞机。飘在海上的时候可以当游艇航行,漂够了直接加速就能腾空而起。
正因为这种航海情节,它也被赋予了“辛巴达”这样的有趣名称。但随后商业化的跟进,美国陆航、美国海军、美国海岸警备队都订购了这种两栖飞机,于是31年开始就统称为“海豚”了。全部的“海豚”只生产了59架。
头两份订单是威尔明顿卡塔利娜岛航空公司(Wilmington Catalina Airlines Airplane)下的订单,用于在洛杉矶与留尼汪岛之间的交通。
美国海军甚至专门将一架海豚配属给罗斯福总统作为专机,这在美国历史上是第一次,不过罗斯福没有接锅——他一次也没有乘坐这架“海军一号”。但可以侧面反映出道格拉斯的“海豚”当年性能应该很牢靠而平和,否则它在刚开始不会被定义为“富豪游艇”,更不会被选为“总统专机”。
美国海岸警备队习惯称它为:“Procyon”而不是海豚。
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直到1977年,仍然有“海豚”在运营。但最后的飞行结束在2003年。它被定义为一种海上巡逻、贵宾运输和联络用飞机,很显然,它很可靠的完成了大半个世纪的任务。
中国的“中航公司”也有这种机型,用作邮政飞机,“海豚”翱翔长江的画面被画到了宣传画上。
实际上各种不同版本的“海豚”性能有细微的差距,最典型的是发动机的差距,虽然一般认为其装备的最多的是普拉蒂尼&惠特尼的1340发动机,但实际上它的早期型号使用的是惠特尼的R-975。
此外,海军与陆航的也也不一样,除了R-975外,还有R-1940-4和-96,以及海岸警备队420马力的P&W Wasp C1。罗斯福的那架RD-2拥有专用设计,马力达到500。后期又有2架升级到了P&W R-1340-29发动机。
“海豚”机舱中的情景。
以下是海豚的基本数据:
机长:13.74米
翼展:18.29米
翼面积:55平方
机高:4.27米
乘员:2人 载员:6人(实际可到8人)
最大起飞重量: 4323公斤
最高速度: 217公里/小时
爬升率: 216米/分钟
实用升限: 5180米
航程: 1159公里
发动机:普惠R-1340-96发动机x2
中国航空公司在30年代曾经进口了两架这种飞机,拥有了58分之2。上图是一架海豚飞行在上海滩上空。据说福建往上海航行的“海豚”机票价格是一根小黄鱼。
大部分海豚都被用作了军事用途,少部分被民间公司收购,除了中国这两架外,还有阿根廷、澳大利亚、法国订购了机型。海岸警备队拿他查缉酒精走私,同时也严查私人公司的这种飞机飞往海上。
最后的“海豚”在2003年的波音航展上结束了自己整个机型的飞行,长眠在彭萨科拉的航空博物馆中。
这可是稀有飞机,土豪座驾,自然性能不差,大家的看法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