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打仗的时候真的是不抛弃任何一个同胞吗?
美军所谓的不抛弃不放弃,水分很大。虽然依赖强有力的国家实力,他们往往能更多的抢救自己的人员,但美国并非圣徒,战场上能做到多少“不抛弃”?答案很难堪。
大栗子:麦克阿瑟丢下14万手下跑了麦克阿瑟1941年在菲律宾组建远东美军司令部,负责菲律宾和巴丹半岛的防御。结果战事不利,美军“强行”让麦克阿瑟只身坐飞机逃走,抛下了14万美菲联军。
其中巴丹半岛守军7.5万人(含美军9300人)于4月9日投降,遭受到残酷的折磨,在日本人押解下展开了一场要命的“死亡行军”,无数人死在前往战俘营的路上。甚至不少女兵遭遇了非人的对待。
但是美军好像忘却了这段历史,他们当年只捞走了麦克阿瑟,如今也是只字不提。一口气抛掉十几万,英军组织的敦刻尔克撤退相比起来真可谓是圣行了。
美军最大的特点是机械化程度极高,能不惜成本的投入大量运输工具。所以某些时刻,美军只要找到空挡,就能通过机械化优势把人捞走。
早在朝鲜战争时,美军就曾组织过大规模的运输活动,在连浦和汉城,几天功夫运走了近万人和6000多吨物资,别说人了,连压路机都没放过。
越南战场上的“支奴干信仰症”越南战场上的美军,直接改造出空骑兵与空中突击师,采用大规模的直升机运动战术。当遭遇失败时,人员迅速通过直升机转移撤退,让好不容易制造了包围圈的越军干瞪眼。美军不少老兵战后得了“支奴干信仰症”,看到支奴干就如同见了亲妈一样。
其实这一切得益于美国高度的军队机械化程度,以及强大的后勤能力。换句话说,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在撑腰,他们有比别人多的多的机会把战友扛回家。
黑鹰坠落事件,美军抛下尸体和飞行员跑了但也不是任何时候都这样,比如1991年索马里摩加迪沙黑鹰坠落事件,一架黑鹰直升机坠毁,两名“三角洲”的士官长去营救,结果弹尽粮绝被淹没在暴民潮中,飞行员也被俘虏。
其余的地面队员在友军的帮助下乘坐装甲车慌不择路的逃出摩加迪沙,留在城内的尸体却遭遇了残酷的鞭尸和拖行游街。
与黑鹰坠落相对应的是另一起“拯救女大兵林奇”事件。
19岁的女大兵林奇一度成为美军伊拉克战争时期最大的媒体英雄典范。这个女大兵在报道种勇斗伊拉克武装分子,遇袭后她殊死搏斗,打完了最后的子弹才受伤被俘。事后又遭遇了非人的折磨,她顽强的撑了下来,得到了祖国的特种部队救援。这一切营救行动都被摄像机记录了下来,成为美军“不抛弃,不放弃”的现实典范。
结果林奇在众议院监督和政府改革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表示:伊拉克人救了她,一切都是国防部为了战争宣传的套路,试图为了压下反战潮而“撒谎”,“编造故事”,人造“英雄”。
这就比较尴尬了...
所以,战场这东西,你只能尽可能的去理解。“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很美好的思想境界,却不可能时时刻刻的遵守。美军因为国力、军力的强盛,在大多数时刻比别人更善于拯救和收尸,但要把话说成绝对性的“不抛弃任何一个同胞”,那当然也是绝不可能的。美军的宣传机器比他们的飞机大炮还厉害,这里面掺杂的水分不知道有多少。
那么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与老王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