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打击深潜的潜艇?

其实潜艇的潜深是机密,但是根据过往透露的数据,一般大多数潜艇的潜深在300-400米深度,更早些的型号只有200多米的程度。而那些冷战中比较硬的核潜艇则能潜到500米以上。

反潜目前也没有太多的好办法,多是反潜鱼雷、反潜导弹,以及传统的深水炸弹。这些东西的打击深度,也多在300米左右,深度上是足够了,而且潜艇也挨不了一发就会完蛋。

面对深潜的大黑鱼们,流程无外乎“探测-捕获-攻击”,或者“探测-预测-攻击”。现代潜艇越来越大,受制于海床等海洋环境,并不会时时刻刻潜到几百米以下,大多数时候,尤其是发动攻击时,距离水面很浅,轻易就能被发现。

像一些潜射型的搭载导弹的潜艇,要么通过鱼雷仓或专用发射器打出干式发射的囊筒,要么在水下发射仓注水后湿式发射。无论哪种发射方式,都有各自的缺点。

例如俄国喜欢的湿式发射,需要进行准备活动,为发射仓注水,这个过程会带来大量的空泡和噪音,容易被声呐系统发现,还无法随便逃跑,这个时候潜艇几乎就是个被定身状态,照着声呐位置狂丢炸弹即可。

西方喜欢的干式发射,或者叫冷发射,一般是通过发射器或鱼雷仓,把囊筒打出去,冲出水面后再“噗呲”一下升空,这种做法相对隐蔽,打了就跑,安全系数大。但是有时候不是那么靠谱,而且载弹量很成问题。像美国的弗吉尼亚级目前就在想花招对发射机构进行改变。有时候西方潜艇会实在忍不住,干脆跑出海面发射了事。即便在水下发射,它的潜深也比俄式的更短,所以更容易从空中被飞机发现。

但这都是攻击姿态的潜艇,属于最好被舰载机逮住的那一批,面对更深的对手,说不得就得释放深潜声呐了和沉底声呐了。无法定位的情况下,潜艇是无法打击的,军舰乘员可以通过一些观测和计算,来大致判断潜艇的位置,然后按照猜想进行火力侦察式的打击,因为潜艇在是水下,为了躲避声呐回声,往往采取极端静默措施,不敢跑太快,也不敢潜太深。往往水面舰只通过第一信息点,圆规一画,再结合海图就能大致判断潜艇的范围,再派出反潜机去搜索就是了。

说到打击手段,大家不知注意到军舰前面的这个火箭炮没?

这个就是现代的火箭深弹,探测到可疑目标后,撒丫子打就行了,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东西炸鱼不违法。

这种深水炸弹应该属于大家耳熟能详的,从二战到现在都没什么变化,黑乎乎犹如一个汽油桶,炸鱼的威力也是丧心病狂。

这是一架P3C猎户座投放深水炸弹的画面,看看这个爆炸范围,体会一下如果下面有大黑鱼它的感受。

舰载直升机也是炸鱼的好手,而且多是察打一体的,比如“蜗牛”直升机就是模范,炸鱼方面诚意满满。

这是一艘韩国军舰在炸鱼,可以看到投放深弹的俯视画面,驱逐舰之类的快速军舰往往就靠这一招,成为潜艇最头疼的存在。

当然,作为21世纪,最新锐的反潜武器还是导弹。其实这种导弹和反潜鱼雷是一个二段式的概念,只是将战斗部的系统更换为鱼雷,通过导弹系统将鱼雷向目标推进后,鱼雷系统再单独工作,对深藏海底的潜艇进行攻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