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战时德国再加上20000辆虎式坦克,他们能赢吗?

我认为德国依然是输。

战争的胜负从来不是依靠某一种武器,而是长期的战略。

2000辆虎式,数目不小,整个二战的德国生产的虎式加上各种虎式的变形甚至保时捷系列,也没有超过1500辆。

某种程度上这可以侧面反映虎式坦克的强大,但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自库尔斯克会战,虎式坦克崭露头角以来,德国已经处于战略衰退期了,败仗不断。这绝不仅仅是因为虎式坦克数量不足导致的。

相反我们更可以看到,在三号四号坦克称雄的时候,德国军队大杀四方,威力无比,尽管这些坦克甜薄脆,拥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是这并不影响德军铁骑前进的脚步。

直到...虎式坦克出现以后,德军再也跑不起来,迅速的转入到节节败退的防御战中。包括虎式的那些伟大战绩,也多是精兵、战术、策略、地利情况下完成的,虎式坦克的确强大,但还没有强大到真的能对抗苏联洪流的程度。

多加2000辆虎式,我们可以看看德国能做什么?

首先,隆美尔嗷嗷待哺的非洲军团肯定不用再跟元首哭穷了,将有大批的精锐装甲加入。

其次,东线的作战态势或许能提升一下,能投入相当的虎式到前线,对苏军是个极大的威胁。

但是,这个质量能够引起质变吗?不能。

苏军整个二战,采取的就是战时共产主义,很早就进行了全民动员,坦克这种生产更是将集约化做到了极限,哪怕糙了点,质量不一,甚至偷工减料,但是它们并不弱,T-34系列坦克整体在那个年代是很先进的装备。苏联也有意识的将主要生产大部用于T34的生产上,后期的T34-85更是足够虎式喝一壶。

正因为虎式越来越玩不转了,德国才会继续研发虎王、鼠式等更坚甲炮利的新装备。而同期苏联并没有把什么很特别的战车推向战场。他们对自己装甲洪流的战法很有信心。并且就战争动员上,苏联能达到9成,德国却不瘟不火,动员上一直处于劣势。苏联无非多付出更多的人命,但哪怕交换比更大,德国也没有力气维持火力了。

而美国生产能力更是巨大,谢尔曼坦克虽然被称为朗森打火机,但实际仍不失为一种优秀的坦克车,失败的是美军的用法和作战精神。但他们有空军,不要钱一样的飞机轰炸和制空权争夺,还有太平洋巨大的百艘航母,德国只是投降的早而已,在工业机器完全开动的情况下,他们对美帝没有一丝机会。

美苏两国不约而同的采用了暴兵流战术,早已看准了德国的命脉,怎么会输?你就是加到一万辆虎式,那也得看德国有多少人能开,有多少技师能进行维修,有多少油料能供使用,有多少弹药能塞进坦克。

包括英法军队一起,整个盟军在非洲采取的就是硬耗战略,他们明白隆美尔虽猛,但归根结底人数稀少,一场战斗下来,貌似赢得干净利落,实则损兵折将,几轮下来希特勒都发了毛,觉得隆美尔太能耗了,一阵功夫没见就把才送去的东西耗的七七八八。

再就是虎式坦克本身的问题了,这种坦克维护性能太差,内外交叠的双负重轮过于复杂,以至于经常有坦克出现负重轮缺失现象——并不是战损,他们八成是被烦躁的坦克兵干脆拆掉扔了。

而且虎式虽然机动灵敏,战力强大,但运动作战距离太短,它只能作为一种前线战车,通过运输工具进行运输,否则单靠虎式自己爬到战场,怕是要在路上坏完。

注意,根据资料,当年的德军后勤能力根本无法负担太多的虎式,1400辆产量是长期数值,德军真正拥有虎式的最大数量是1944年诺曼底登陆前的613辆。但是分散在东线、北非、西线等等,实际也没有多少,往往一场战役级的行动只有几十辆甚至十几辆虎式在活动。整个西线到年底只残留23辆虎式能打仗,而这已经是德军后勤的极限。

所以,你就算是给送去2000辆虎式坦克,元首也会骂一句MMP。

在德国难以为继的战争资源影响下,它们也只能添油式的分类加入战场,最后化成渣渣喂斯大林。

哪怕延缓了战争的进程,随后而来的也将是铺天盖地的飞机雨,以及苏联的IS系、美帝的潘兴重甲洪流。更别提那个终极大杀器——原子弹。

你觉得呢?讨论讨论?

如果二战时德国再加上20000辆虎式坦克,他们能赢吗?

给你20000后面再加一个零还是一个结果,输。

德国死的那么快很大原因都是在产能上,而产能最大的问题就是“油”

德国那会自己缺油,缺油,缺油!1938年的时候,德国石油消耗量4400万桶。其中从美国,墨西哥之类的海上运过来的占了2800万桶,900万桶是自家用煤合成的汽油。剩下的才是自己以及从罗马尼亚可怜巴巴的那点产能。

但等到二战一开打,海外的油别想了。自己1939年存量才1500万桶,1941年,德国做过统计,打仗每个月开支最起码725万桶。自己加上罗马尼亚的产能撑死了500万出头,石油绝壁是不够的(包括打毛子时候,为了给坦克省油,连汽车都舍不得用,大量使用骡子作为运输)。

那么怎么办?加大合成汽油的产能...但还是不够。更何况英美两个大炸B自从1944年开始重点轰炸德国合成炼油厂,导致德棍连用汽油的坦克都吃不饱。给你20000台虎式还是堆在那边吃灰,最好的下场就是坦克炮塔拆了当固定炮台,车身融了当钢铁...然而在盟军绝对的产能和空中优势面前。并没什么卵用,何况多20000台虎,你也得有那么多优秀乘员...对于当时的德国来说,更困难。

如果二战时德国再加上20000辆虎式坦克,他们能赢吗?

就是真的天降2万辆虎式坦克给二战德军。那么,油料从哪里来?十万合格乘员从哪里来?足够数量的合格军官,维修人员从哪里来?还有配套的抢修车辆,牵引车辆,零件补充从哪里来?

可以掩护这些坦克的战机和飞行员在哪里?配套的装甲掷弹兵,装甲运输车,自行火炮….都在哪里?美国战略轰炸也起了难以估计的作用;1943年以后,德军调到防空部队和高射炮阵地的人将近二百万,这些人本来是可以派上前线的。

在攻击齐格菲防线战役,盟军一千架轰炸机在一千架战斗机的掩护下在前面开路。对德军所有纵深后勤中心,车队,指挥中心和铁路系统进行高强度打击。

盟军对公路、铁路进行地毯式轰炸,使已经供不应求的德军供给机构几乎瘫痪。在阿登战役,美军4天时间,就出动15000架次战机袭击了整个德军交通线。空有2万辆孤立无援,缺弹少油的虎式坦克,只不过是死靶子而已。没有油料,没有零部件,没有口粮,也没有协同部队。

在1944,德国生产了18401辆,但由于油料不足,德国飞机和坦克的实际利用率越来越低,作战能力受到很大制约。战争后期许多飞机和坦克生产出来后便停在那里,直到被美英飞机炸毁。

德军现有飞机,坦克都因为没有油料,扔在哪里。而且德军后勤线已经被摧毁,就是再多2万辆坦克,也还是扔在哪里,当靶子,给对手当战利品。无法挽回战局。

如果二战时德国再加上20000辆虎式坦克,他们能赢吗?

我觉得!如果帝国能够多20000辆虎式坦克,应该能够取得某些关键战役的胜利!历史则有可能被改写!一,库尔斯克!该会战之后的统计证明,如果德国如果能多出800辆虎式坦克就能取得胜利!如果我们把这一数字!提高到2000辆,帝国将再度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从而能够持续得到高加索地区的油田!另外东线苏联的制空权的优势在当时并不是十分的明显!德军完全可以凭此战的胜利再次兵临莫斯科!因为冯.曼施坦因元帅不再会被解职!相对的盟军的霸王行动即使扔按1944年D日实施的话,东线德军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可以专注于苏联的战事!况且丘吉尔是个反共份子,他一再拖沿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由于战局的改变,霸王行动很有可能被拖沿或取消!而此时,时间对于德国人则有利的!德国陆续把自家的黑科技,转化成战斗力!更多的V2,262飞向天空!甚至原子弹将驾临伦敦!所以2万辆虎式,以每次2000辆,追加到库尔斯克及之后的十次大级别会战中去,我觉得是可以改变历史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