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里战斗机关闭引擎躲过红外导弹真的有效吗?

其实关闭发动机并没有什么用,那只是电影导演们一厢情愿的剧情表演罢了。

早期红外空空导弹的确闹出许多幺蛾子,诸如干下己方飞机的事发生过不少。但因为对方发动机停车而逃过攻击的似乎还没听说过。

现代红外导引空空导弹早非昔日阿蒙,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带来了许多革命性的改变。比如红外特征识别,世界上的军机就那么几款,红外特征多半已经纳入了情报搜集范畴,化为导弹内部的存储信息。就算是抛洒干扰弹,飞机被识别出来进行打击的可能性也是非常高的。更别说现今普遍采用的扛干扰系统了。

当今先进导弹,连攻击模式也不同于导演们的玩闹。

拿美帝AIM9响尾蛇导弹来说,它并非直接追踪咬尾攻击,而是采用了偏置式导引跟踪。它锁定目标后,并不会直接追上去,而是会提前计算预判目标的飞行规矩,采取快递直达的方式与目标飞机来个“巧遇”。

期间它还会多次测量目标飞行情况,通过翼尖的陀螺舵调整飞行姿态。在固定飞行情况下,导弹和飞机只要保持方向不变,总会互相撞上。

尽管现在的诱饵技术也进行了提升,能比以前更好的模拟飞机尾焰,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一个技术叫:红外亚图像动目标识别跟踪技术,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空间分析,采用边攻击边识破的方式,对目标进行追踪,继而达到精准打击的目的。

除了高敏度红外导引头以外,现在的FPA技术让导弹能分辨出几度之差的热源温度,还有光学主动靶标探测器和激光寻的引信,配合计算机,具有全向攻击能力和发射后不管,探测范围大,可谓是空中杀器,除了及早发现,抛洒干扰弹开加力逃生外,任何企图关闭发动机蒙混过关的行为都是找死而已。美帝最先进的AIM9X,已经使用了红外紫外双模导引头,试问关机能躲过吗?

单纯的关闭发动机只能给对方提供更好的攻击时机,找死而已。

撇开这个话题,究竟能不能躲过呢?还是有一丝生机的,大机动能力,超音速巡航,隐身技术都是好帮手。如今4代机发展这些参数,也是为了在导弹满天飞的时代更好生存。先敌发现,快打,快逃,被咬上了特征小,速度快,就能比3代有更大希望生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