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不在了,兄弟姐妹相聚的机会是不是越来越少了?

父母健在的时候,兄弟姐味每年春节至少要回老家看看父母。父母都去世后,我好像没有回老家的动力了。加上近两年疫情防控等,回家也比较麻烦,就没回去了。兄妹们这两年也没聚了。只在微信里问候了。

很多时候,我们回家的主要原因是看望父母,希望回到儿时的家安慰自己漂泊的心灵。

故乡所有的记忆都是和亲人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最紧密的就是父亲母亲。随着时代的变化,故乡也在飞速的变化,过去的房子,过去的街道过去的景物都已经不是儿时的模样了。然而,有父母在,那仍是我们记忆中的家乡和故乡。

一旦父母不在了,就相当于建筑的地基没有了,过去的记忆就会瞬间崩塌;在崩塌的地上还会有断壁残垣,但那也只是痛心的另外一个面。我们的兄弟姐妹就像是建筑里的梁与椽子,我们依托在共同一个建筑里,父母在毕竟稳定,大家就非常的稳定。父母不在,建筑崩塌了,大家仍然有着共同的温度,但是感情就会渐渐地消退变少。

加之成年以后,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儿女、自己的忙,想要再聚就得突破重重阻碍,放下种种琐事,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动力,大家相聚的心就会摇摆。真正聚到一起的时候就会变少。

虽然很残酷,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个事实。但同时也知道几十年一起成长的手足兄弟是我们感情的根基,不管走的多么远,不管聚的多么少,他们都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情感和牵挂,这一点永远也不会变。

今生能做兄弟姐妹,是前世修了许多福才换来的,一生一世都会守望相助。

父母都不在了,兄弟姐妹相聚的机会是不是越来越少了?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是兄弟姐妹感情的桥梁,一旦父母不在了他们就没了家的概念,因为兄弟姐妹都有自己的家庭了,感情一般的兄弟姐妹,手足之情就更淡了,也就没什么走动了。

父母都不在了,兄弟姐妹相聚的机会是不是越来越少了?

我的老家在一个小县城,我们兄弟姐妹都走出了县城,在不同的城市生活。父母在的时候我们无论多忙都会回家看看父母,每年我们都会选择一个节日相约一起去看父母,顺便兄弟姐妹一起聚聚。父母去世后,老家的房子卖了,已经没有亲人在那生活了,老家基本是不回去了。父母刚去世的时候,家里的弟弟(我家就一个男孩)会在春节招呼大家去他家过年,兄弟姐妹在弟弟家享受相聚一起的快乐。后来随着岁数越来越大,每家的孩子结婚生子,大家聚在一起的日子越来越少。疫情出现后到现在三年了,兄弟姐妹再也没有相聚在一起过,但大家的感情还非常好,每天都会在家庭群里相互问候,相互关心。所以父母去世后兄弟姐妹相聚越来越少并不是感情不在了,而是很多客观原因无法做到。

父母都不在了,兄弟姐妹相聚的机会是不是越来越少了?

是的。平时各忙各的相聚的机会很少。要相聚,一是趁长假;二是谁家有喜庆之事。

父母都不在了,兄弟姐妹相聚的机会是不是越来越少了?

是少了点!

父母都不在了,兄弟姐妹相聚的机会是不是越来越少了?

是的,父母在,那就是回家的纽带,逢年过节都回家看望,一旦父母都不在了,再加上有那种耍心眼的时不时搞点事,那就更不会来往了,各自安好,互不打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