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桌上不摆三盘菜,六人莫坐乌龟席”,是哪三盘菜?为什么?
农村俗语:桌上不摆三盘菜,六人莫坐乌龟席”,是哪三盘菜?为什么?
农村俗语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老祖宗们经过千百年的实践经验而留下来的!所以来说虽然一些俗语有一些迷信的行为,但是大部分农村俗语给我们后人指明了方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帮助。因此来说,农村俗语自然是博大精深的。
而在农村里,俗语也是分为很多种的,有关于吃饭的、有关于种地的、有关于养殖的、还有关于气象的等等。而这些俗语千姿百态,形色各异,却能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好处。
我们就拿吃饭来说吧,老祖宗认为吃饭的时候是有很多讲究的,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是依照俗语来进行,如果主家和客人因为不懂吃饭讲究而出了洋相,自然也是被别人嘲笑而贻笑大方。而农村俗语:“桌上不摆三盘菜,六人莫坐乌龟席”也正是说的这个意思,那么这句俗语的意思是什么,为什么老祖宗这么认为呢?李子来回答:
农村俗语“桌上不摆三盘菜”的意思:这俗语的意思自然也是很明了的,其意思是说当来客人的时候,或者自己家吃饭,这桌上是不能摆三盘菜的。如果菜比较丰盛,这桌上可以摆四盘菜、六盘菜、八盘菜、10盘菜等双数的菜;如果菜不足,这桌上也要摆2盘菜,以显示着好事成双的意思。
至于这单数的菜,比如1个菜、7个菜、9个菜等倒是没有什么讲究。不过这桌上摆3盘菜、和5盘菜却是老百姓摆菜的大忌,一般有经验的人都是不会这么做的!如果遇到的客人是通情达理的,人家自然不说什么,只好一笑了之。倒是遇到的客人比较较真,就会引起人家的不满,甚至还会闹口角或大打出手。
那么为什么桌上不能摆三盘菜呢:
原来这桌上的三盘菜和已经去世的人有关,有心的年轻人人都经常看到,老人在上坟,或者摆贡品的时候,都是摆放的三盘菜,至于什么2盘菜、4盘菜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可以这么说,这桌上摆放三盘菜都是人们给逝去的人摆放的祭品,给死人的三盘菜贡品,当然是不能用来招待客人的,这不是咒人吗?因此也就有了这句“桌上不摆三盘菜”的俗语。
至于为什么老祖宗留下“桌上不摆三盘菜”,其实在农村传统文化里,这“三”的含义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这“三”是对死者的祭奠和对神仙的供奉。比如老百姓在给死者上香的时候也是以点上“三炉香”,而这这香的摆放也是成“品”字形,以示尊敬之意。
而老子的道德经也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自然也是这个理,因此来说,这桌上摆三盘菜也是民间里的老百姓以供奉故人和神灵只用。
农村俗语“六人莫坐乌龟席”的意思:在农村里坐席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在古时候,主家请客都是用八仙桌来招待客人,而不是现在的圆桌。而八仙桌就是指四边长度相等的、桌面较宽的桌子,也就是现在的方桌。
当客人就位的时候,因为大方桌有四大边,而每边就可以坐二人,四边围坐八人(犹如八仙)。而在坐次排位的时候,上首东位最大,因此主家就让最尊贵的客人坐到此位置,然后按照辈分依次坐下,最后主陪坐在下首东西位置,而这样“八仙”的位子就完成了。一旦这个桌只有七人,主家就找本家的人过来陪客,还是以凑成八人为佳,而这样则是主家尊重客人之意。
但是如果一个“八仙席”中出现了乌龟席,就是如上图说的『上首位1人,左首位2人,右首位2人,下首位1人』,俨然一副乌龟的模样,因此这就对客人来说是即为不尊重的。毕竟这乌龟不论是古代还是现在都是骂人的意思,这对于客人是非常尴尬的:“我是客人过来坐席,你让我坐这乌龟席,这不是变相的骂我们吗?”
所以来说,在古代老祖宗也是非常讲究这个的,一旦出现这“乌龟席”的情况,在做事上十有八九是不成的,这也是显露出主人的不懂事和不礼貌。
那么这句话放到现在有道理吗?
笔者认为,这坐席吃饭也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的一种人文传统,也是一种文化,通俗的说就是人们希望在未来的日子能够过得和和美美,万事如意。至于有什么不妥地方,就是不好听罢了,自然也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
而现在很多年轻人反而不将就这些了,一般年轻人在一起喝酒吃饭,三个菜也是比比皆是,而“六人乌龟席”的也是大有人在,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所以来说:
虽然说老祖宗留下来的农村老俗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还有一些俗语传承到现在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发展了。而这句俗语“桌上不摆三盘菜,六人莫坐乌龟席”对于老人来说自然是有讲究的,可是让一些年轻人来实行,却有那么一点点为难,毕竟一些年轻人对于西方的礼节有些好感。可是我认为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却不要随意的抛弃。
农村俗语“桌上不摆三盘菜,六人莫坐乌龟席”,是哪三盘菜?为什么?
在农村有这样一句老话,“桌上不摆三盘菜,六人莫坐乌龟席”。这句话理解起来很容易,至于到底有没有道理,全看个人是否在意,有的人家比较讲究这些东西,有的人就不那么在乎几盘菜、几人坐席。
桌上不摆三盘菜意思倒是很简单,就是来人坐席的时候或者款待宾客的时候,桌子不能摆三道菜。在我们农村确实有这种说法,一则是因为三道菜显得有点少,在我们北方招待客人都是很隆重的,即使有时候客人可能吃不了那么多菜,也要尽量的多摆几道菜,显得尊重隆重,所以一般家里来人了,怎么也得凑上它6个菜。不摆三道菜的第二个原因,也是主要原因,三道菜是祭祀供奉逝者的,家里若是来了客人,桌上摆了三道菜,那是大不敬,客人会很忌讳。哪怕只摆两道菜也不能摆上三道,或者尽量凑凑,拌几个凉菜,凑上四个菜也行,总之我们北方坐席讲究很多,首先菜的数量就是个大讲究。
讲完了菜的数量,再就是讲坐席的位置。“六人莫做乌龟席”的意思是,如果刚好是6个人的话,不要两头各坐一人,中间面对面的坐两人,这种做法叫乌龟洗,因为他看起来像一只大乌龟趴在那,前后各是头和小尾巴。这种坐法倒是没什么忌讳上的讲究,只是乌龟在我们概念里像是骂人,做成乌龟席有点不好听,不好看,别的其实倒也没有什么。如果真的忌讳这些,那也完全可以一边儿坐三个人,这样6个人也刚刚好,而且也不影响夹菜,礼节上也很得体。
其实不管是“三盘菜”还是“乌龟席”,都是人们自己长期杜撰出的看法,并没有什么依据,也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大家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对于我们家来说,倒是没有避讳什么乌龟席,但是对于“三盘菜”这个问题还是比较讲究的,只要家里来了客人,一般都会做上六个菜,为了不浪费菜量可以做少点,但是花样多一点显得对客人更加尊重。
农村俗语“桌上不摆三盘菜,六人莫坐乌龟席”,是哪三盘菜?为什么?
重点说说上半句。桌上不摆三盘菜,是农村招待客人的习俗。不是具体的哪三盘菜,是不能仅有三盘菜的意思。仅摆三盘菜,有说道,有忌讳。
中国传统文化,以三为大,以“天地人”为三才。《周易》有三爻,三爻变化成六十四卦象,推演万事万物生生不息无穷之变化。老子《道德经》强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为至高之数。俗话说,四(事)不过三,过三则过犹不及。由此可见,三数很有份量,不可轻易乱用。正因为古人对三的敬重,只有在祭祀先人、神明或敬天祭地时,无论是以鸡鱼肉为祭品的荤祭,还是以水果为祭品的素祭,才郑重其事的摆放三盘,这既是表示天、地、人的上下纵向沟通,也是显示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横向时空联系。
咱们中国人,做事处处体现着文化,凡事都有讲究。在亲朋欢宴时,如果摆放三盘菜,就是对天地神明及先人的大不恭敬。三盘菜,哪里是凡人可以享有的待遇。一般招待客人,或亲朋聚会,一二盘菜不是待客之道,三盘菜又不能摆,所以桌上菜盘总是成双对的柔和偶数,视人数多少,场合隆重程度,摆在桌上,或四凉四热,或四凉六热,或六凉八凉四热六热八热,总是偶数。五七九奇数属阳,太刚硬,自然弃之不用。
记得小时候,农村里贫穷,来客人时,无论如何都得凑够最起码四个菜、六个菜。实在没法凑齐了,就一个菜装两个盘,也不能桌上菜盘是单数。三五九是至大至尊之数,三不用再说了,五九那种阳刚,也只有帝王将相才可相配,什么是“九五至尊”“九五之尊”大家应不陌生。这也是安分做人的道理,不可逾越。提问中后半句的六人莫坐乌龟席,已经有朋友解答的很清楚了,无需补充和赘言。与其浪费您浏览阅读的时间,还不如请您动动手指,去给俺的回答点个赞呢。您说是吧?
农村俗语“桌上不摆三盘菜,六人莫坐乌龟席”,是哪三盘菜?为什么?
收小麦前后的节日是端午,端午节时,是农村改善生活的日子,小时候我们这些孩子是要到外婆家“送孝顺”去的。
所谓的“送孝顺”其实就是把母亲百忙之中包出来的包子送几个给外婆吃,外婆家里规矩多,而且不是一般的多,一不小心就碰触了雷区,被外婆嫌弃是经常的事。
那年端午节,外婆又如同往常一样留我中午吃饭,因为母亲蒸出包子时间是十一点来钟,等我送到外婆家里时已经是接近十二点了,因此我的午饭是在外婆家里吃的。
外婆从小菜园里摘来了茄子和豆角,熬了一盆豆角,炒了一盘茄子,然后是稀饭还有包子,以前落座是姥爷做主座桌子最上头,外婆和二姨坐姥爷右手边,小舅、小姨和我坐姥爷左手边,桌子有点小,而我和小舅小姨已经不是从前的小不点了,坐在一端有点挤,于是坐下时,我把马扎往下席偏了偏,跟姥爷对着脸。
谁知道刚拿起筷子的姥爷直接把筷子“啪“一声撩下了,我和小舅小姨愣在了那里,不知道外公为啥带了火气,外婆赶紧推了我一把,冲着小舅小姨喊:你俩小兔崽子往一块挤挤,把你外甥挤没地了。于是我们仨赶紧往一起凑,再挤也没敢跟外公打对头。
后来外婆说农村过日子套数老多了,就单单吃饭的规矩也有很多,比如位置,六人不坐乌龟席,农村骂人喜欢骂王八羔子,老鳖精,鳖孙子,鳖在我们这里就是乌龟王八,因此乌龟席意思是不好的意思。
就那天端午中午吃饭时,我嫌外婆炒的菜太淡了,重口味的小编想吃外婆放在碗厨里的红咸菜,起身要拿时,外婆嘱咐:别拿下来,自己吃多少夹自己碗里,桌上两个菜了,不能有三个。
农村无论什么时候,吃饭永远不可以有三个菜,最好桌上的菜是双头数,特别忌讳三字,三是给神仙和去世人准备的数字,人切不可用,这个事连三岁小孩子都知道。
农村吃饭规矩多,不准用筷子敲碗,长辈不先落座,小辈就不能急着坐下,长辈不带头吃,小辈就得乖乖看着等着。三样菜没有特指,无论什么菜,只要是三样就不行,可以两个菜,可以四个菜。
农村俗语“桌上不摆三盘菜,六人莫坐乌龟席”,是哪三盘菜?为什么?
农村俗语“桌上不摆三盘菜,六人莫坐乌龟席”是哪三盘菜?为什么?农村俗语,有很多是有实用意义的,都是劳动人民、通过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但是有少数的俗语,是就事论事的,没有广泛的意义。比如“桌上不摆三盘菜,六人不坐乌龟席”,仅仅是针对吃饭而言的。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一、桌上不摆哪三盘菜?实际上说的不是哪三盘菜,而是说的农村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自家人或有客人,吃饭时桌上不能只摆三盘菜。有很多地方,都是将三盘菜视作三生的。也就是祭祀先祖,或者逝者的祭品。所以吃饭时桌上不能摆三样菜,这是人们非常忌讳的事情。在农村,不准用三样的地方很多。比如去送礼,不能带三样的礼品。儿女回家看望父母,也不能带三样的东西。一样、两样、四样、五样都行。就是不能三样,否则人家会很不高兴。
另外,农村人虽穷,但好客,讲人情。平时自家人吃饭,一两个菜就行。来客人了,为表示高兴和对客人的尊重,怎么也得做上四五个菜。这种风俗习惯,有点想当然。因为祭祀时,都是用三样供品。所以在生活中,想当然的不能三样,久而久之,成为一种习俗。不但人人相信,而且时常注重在意。
二、六人不坐乌龟席,是一种低俗的思想意识。在农村,乌龟是泛指骂人的意思。六人同桌吃饭时,如果左右各两人,上下各一人,其形状就像一乌龟,称为乌龟席。农村经常有骂人的口头语“乌龟王八蛋”。所以将带有骂人性质的乌龟,延伸到吃饭中来,认为坐成乌龟席不好,所以不能坐乌龟席。
总之,农村俗语“桌上不摆三样菜,六人不坐乌龟席”信则有,不信则无。这只是农村的一种风俗习惯,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但多了解一下,是有益处的,也算是知识的积累吧。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妥,请留下宝贵意见。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探讨三农问题,敬请关注三农优质创作者:英山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删除。
农村俗语“桌上不摆三盘菜,六人莫坐乌龟席”,是哪三盘菜?为什么?
感谢孙悟空官方的邀请!
这句话蕴含的道理可不止字面意思那么简单,接下来我就给你好好说说。
我们先按字面意思理解下这句俗语的上半句,意思就是饭桌上不要摆三盘菜,为什么不能摆三盘菜呢?
因为在古代的祭祀典礼或者祭祖仪式上,都会在桌上摆贡品和酒。桌上摆着的贡品刚好就是三盘菜,同样的酒也是摆三杯,这都是祭祀时的规矩。那如果当家里来客人时,你也是摆三盘菜,那意思不就是和祭祀一样吗?客人知道了,心里难免不舒服。而且对客人也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因此老祖宗才会说不要在饭桌上摆三盘菜。
在古代吃饭的桌子基本上都是正方形的,如果遇到喜事办酒席时,那刚好每边坐两个人,一桌凑足八个人。这俗语的下半句意思就在这了,六个人吃饭不要坐成乌龟席。那么什么是乌龟席呢?
乌龟席就是客人落座之后的分布图模样类似乌龟,顾名思义称为乌龟席。例如刚才说的正方形的饭桌,正常都是坐八个人。但是有时候酒席可能最后一桌只有6个人,那就会有两个人要各坐一边,另外两人分开各坐一边,这样的分布图形看起来就像是乌龟。
六个人吃饭不要坐成乌龟席,老祖宗有这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乌龟从古至今都是有点类似辱骂人的字眼,这样坐是对主人家的不尊重。第二种说法是如果六个人坐成乌龟席是对东海里乌龟丞相的不尊重,万一不小心冲撞到了神灵,总归是不好的。正因为这两种说法,所以老祖宗劝诫后人们六个人吃饭时不要坐成乌龟席。
俗语都是老祖宗们流传下来劝诫后辈们的,但是正如面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一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你们觉得这句俗语有道理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