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内,将有60%的养猪人被淘汰?散户如何与规模猪场竞争?

三年之内,将有60%的养猪人被淘汰?散户如何与规模猪场竞争?

有利润的行业必有竞争,养猪行业也是如此。而在三年之内,肯定会有部分养猪人因为生猪行情,养猪技术等各种因素逐渐被淘汰。但是至于题主说的60%左右的养猪人被淘汰根本是不存在的。我们拿现在的猪价为例,正是现在我国1500多万吨的猪肉缺口,才造成了现在20元一斤的生猪高价,而今年的养猪存栏和去年相比仅仅少了不到4成左右。所以来说,在三年之内,农村散养户还是占据着生猪市场的重要地位。

但是这三年之内,大型的养猪企业也是快速的发展着。比如以马云为代表的ai技术全新养猪企业,以丁磊为代表的大型生态养猪企业,还有一些以养殖户+公司+销售加工一条龙的大型养猪企业等,他们都有很大的财力和技术支持,所以很多大型养猪企业在这些硬件的优势下,和农村养猪户相比,简直就是大海见小溪。因此这种情况也是很多农村养猪户所担心的问题。

那么农村散养户有没有优势和大型规模猪场进行竞争呢?笔者认为还是可以的。第一,从生猪的行情来看,农村养猪户船小好掉头。

以现在的生猪高价格和高利润,农村散养户们和大型养猪企业都是皆大欢喜的。在缺猪的情况下,因为彼此之间没有利益冲突。但是在明年呢,3年以内呢?生猪的价格肯定会出现下跌的。至于下跌到多少钱一斤,笔者认为在3年之内,多数人都扑向这个养猪行业,势必会把这和生猪市场搅乱,所以来说在3年之内生猪价格会出现大幅下滑的,而养猪场(户)都有赔钱的可能。

所以当猪场和养猪户出现赔钱的时候,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了,而农村养猪户因为投入的资金少,有利于及时的抽身。而一些大中型养猪企业因为自身的原因被套牢,而难以抽身。

第二,从养殖管理方面来看,农村养猪户自己管理猪场更有成本优势。

一些规模化养猪企业,因为用人都是招工或者外聘的,对此工人的工资也占据着很大的成本。而从养猪的责任心来看,猪场里的工作人员对猪场里的生猪没有100%的上心的,因为毕竟不是自己家的生猪缘故。

但是农村养猪就不同了,因为是自己的猪场,无论是从养猪管理还是养猪技术上,都是有很大的责任心的,因为自己创业养猪的缘故,如果有猪损失了毕竟是自己的。因此来说,从农村散养户和大型养猪企业员工对待生猪的态度来看,农村养猪户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第三,从饲料成本上来讲,农村散养户有很大成本优势。

养猪人都知道,饲料成本占据着养猪成本的一半左右,所以来说控制养猪的饲料成本是很关键的。但是控制饲料成本并不是偷工减料的喂一些营养不达标的饲料,而是从饲料的原料上下功夫。

比如说,同样是营养成分均衡的饲料,农村散养户自己搅拌饲料和饲料厂给大型养猪场配送的饲料,其价格就不一样的。因为有一部分利润上饲料厂给拿去了。在生猪价格高的时候看不出来,如果生猪价格低了饲料成本就是很大的优势。因此来说,农村散养户和规模化猪场相比,在饲料成本上也有一些优势的。

综上所述:

关于题主所说的在3年以内,将有60%的养猪人被淘汰是不现实的。而养猪人的多少,是按照猪肉市场需求来决定的,并不是毫无根据凭空想象的。而我国每年有5500万吨的猪肉缺口,也不是养猪户和养猪企业随便填补的。而在养猪户和规模猪场的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他们之间是不可或缺的,养猪户有自己的优势,而规模化猪场也有着自己的特长。

三年之内,将有60%的养猪人被淘汰?散户如何与规模猪场竞争?

三年之内,将有60%的养猪人被淘汰?散户如何与规模猪场竞争?

首先,别说三年之内,就是10年之内,也不会有60%的养猪人被淘汰。为什么这么说呢?

1、10年之内,以散养户为主的养猪模式不会改变

因为,中国与欧美不同,虽然现代化养猪在模范欧美,引进欧美的品种,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管理方法以及猪舍建设系统。

但是养殖技术可以模仿,但是养猪规模没办法模仿和引进。中国养猪国情就是大部分养猪人是散养户,占了60%以上,集团化猪场和规模化猪场的占比只有不到40%。

那么如果60%养猪人被淘汰,也就是代表36%的散养户被淘汰,试问按照现在的猪肉行情和猪肉紧缺情况,国家允许吗?

目前国家正在鼓励生猪养殖,鼓励一切可以从事生猪养殖的养殖户,不管你是规模化猪场还是散养户。而且对于散养户也放宽了土地政策、环保政策、给予一定的贷款支持,养猪产业恢复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2、养殖体系调整:散养户变为家庭牧场,规模化猪场减少,集团化猪场扩张

  • 未来养猪行业产业模式的调整改变,散养户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又两口子饲养30-50头母猪,逐步发展到饲养100-200头母猪的家庭牧场。
  • 中间的规模化猪场资金没有集团化猪场雄厚,养殖技术也没有专业的人员,大多数是饲料、兽药、疫苗厂家的技术老师,数量占比会减少。
  • 集团化猪场,好多上市公司,资金充足,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国家支持发展,未来扩张的速度一定很快,而且可以带动当地经历发展,如公司+农户的放养模式。
二、散养户如何与规模场竞争

1未来1-3年无竞争

在目前这种行情下,我认为两者之间无需竞争,各挣各的钱。因为现在的行情,生猪价格17到20元一斤,猪肉价格30-40元一斤,只要有母猪,一年的利润在5-7万左右,农村散养户也能挣到5万,一头肥猪的利润在3000-4000元左右。

试问,这种行情养殖户只要猪场有猪,谁挣不到钱,怎么能存在竞争。

2、猪价回归正常后可能存在一定竞争

猪价一旦回归正常,那么养猪成本就决定了猪场是否盈利。按照目前国内的养猪水平,规模化猪场能够做到5.6-6元保本,但是散养户可能要7元才能保本。

如果猪价低于7元,大多数散养户可能赔钱。这时就考虑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生物安全、人员的执行力,以及运气成分。但是散养户也有自身优势:

  • 养殖规模小,灵活,随时复产和清场
  • 资金压力小,没钱养殖一批肥猪,有钱引种母猪
  • 接触疫情机会小:散养户活动范围就在镇上或者村上、市场、猪场周边,一次运输的饲料可以够1个月或者半个月使用,而规模场每天都要人员、车辆进出。
  • 可以根据行情适度压栏:散养户猪场一般不会满负荷生产,行情不好可以压压栏,等到行情好及时出栏。而规模场压栏猪没地方饲养,饲料等资金压力太大。

《猪业前沿》持续为养猪人提供一手猪价信息、养猪新闻、疫病综合分析,喜欢的朋友请点击关注,谢谢!

三年之内,将有60%的养猪人被淘汰?散户如何与规模猪场竞争?

淘汰不淘汰谁能预测?农户散养只少自己可以改善生活,另外还可以把低价的粮食变成肉卖,争些零花钱。说实话农民散养的猪肉,比专业养殖企业出来的猪肉好吃。

三年之内,将有60%的养猪人被淘汰?散户如何与规模猪场竞争?

题主即便不是火星来人,也是对中国养猪业极其不了解的外行。作为行业内的老司机,我告诉你,3年之内60%养猪人被淘汰的概率是零。

在非洲猪瘟冲击、养猪利润超过3000元/头的影响下,加上有关部门鼓励包括农户在内的各界力量养猪,在这种情况下大型企业会疯狂扩张,中型企业会谨慎扩张,散户会有较大比率退出不再养了,一是没钱养不成,二是被非洲猪瘟吓着了金盆洗手。所以第三年养猪的人非但没有比现在少,反而会比现在增加,不存在3年内60%养猪人被淘汰的情况。

当然,产业内部结构会有较大变化,养猪巨头的市场份额会大幅增加,2018年国内前20名养猪大佬的生猪出栏量为6850万头,比2017年增加25%,占市场份额10%若。预计3年后前20强养猪企业所占比重会超过30%,与之对应的是散养户将显著减少。换言之,从事散养猪的人会有大幅减少,但规模化养猪的人会大幅增加。

但散户仍然将长期存在,尤其家庭农场会是养猪业的重要支撑力量。那么散户如何与规模猪场竞争?差异化战略是根本之策。

1、不要和大猪场拼规模,而要和他们拼效率,只要你的养猪水平比他们高,你就更牛。

2、可以在动物福利上动脑筋。散户规模小,身子灵活,容易推行福利养殖。

3、想办法在生态养殖上做文章,甚至可以和观光结合在一起。

总之,散户不要和大猪场拼“大而强”,而是要埋头打造自己的“小而美”。

三年之内,将有60%的养猪人被淘汰?散户如何与规模猪场竞争?

在今年9月以前,没有出台关于解除禁止散户养猪政策之前,确实在农村地区,90%以上的农民因为被限制而没有养猪,只有绝少部分农民可能还在一直养猪,但是都只是家庭式的样子几头生猪。在之前基本上养猪都是中小型养殖场占主流,大型养猪场其次。但是经过这一次大洗牌之后,再加上散户禁养取消,大批中小型养殖户反而在这一次的疫情当中退出生猪养殖行业,大批散户开始如此,大型养殖场因为资金雄厚,可能还坚持下来了。

所以我们暂且不说3年那么长,从未来2年来说,我国的生猪存栏量想要恢复到之前的那个状态,尚且会比较困难。如今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虽然不排除后续有爆发的可能,但是至少现在养猪相对安全,而且利润相当高。随意这有重新吸引了一批人开始养猪,虽然目前还没有体现出来,但是在未来几个月,市场上的生猪存栏应该会有所增加。

目前养猪因为很赚钱,但凡在农村居住的农民,很多都开始养猪,一头猪利润按照目前来看能够达到三千多元,谁不眼红。现在养猪不受限制,农村的散户,还有大批新入场的小型养殖场可能会成为接下来的一两年之内的养猪大军。所以至少在2年内养猪的人会越来越多,除非再度发生疫情,那就另当别论。

按照目前养猪的行情来看,如果此时还在养猪的人,中途不没有其他状况而退出的话,那么只能说和钱过不去。之前专家就预测未来两年我国生猪都没办法恢复正常,因为上半年存栏减少太多,加上大批养猪人退场,所以短期之内很难恢复。至少要2年的时间才能缓解,逐渐恢复。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两年内,养猪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

但是我们不排除2年之后,生猪存栏恢复正常之后,对于养猪的规定将会越来越严格,可能到时候农村散户养猪又将被禁止,小型养殖户如果各项指标不合格都有可能整顿,甚至直接关门。所以未来养猪确实会越来越严格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凡是环保不达标可能都不允许。因此中小型养殖场很难和大型养殖场抗衡,被取缔也是很有可能。散户要想和规模猪场抗衡除了做好环保措施以外,只能看相关规定了,未来能不能养猪还是未知数,大家说呢?

三年之内,将有60%的养猪人被淘汰?散户如何与规模猪场竞争?

三年之内,将有60%的养猪人被淘汰?这是不可能的。散户没必要和规模猪场竞争,各自有各自的方法。

每个地方的养猪发展进程不一样,在国外很多地方基本看不到散养户了,全部是规模猪场。

在我们国家,散户养猪的历史是很悠久的。

按照养猪的发展进程来看,散户肯定是越来越少的,但是到最后也不可能完全是规模猪场的天下。

我记得小时候家家户户养猪,每家都养个一头两头的。

但是现在30年过去了,我们这边养一两头猪的小养殖户没有了,一个村子还剩七八户养猪户,他们的规模平均在10头母猪100头育肥猪存栏左右,这样的规模根本不能算规模猪场,还是处于散户的行列。

现在好多偏远山区的地方,还有很多人家是养着三两头猪的散养模式,这种模式可能在当地还会存在很长时间。

我发现散户减少的快慢也和当地经济发展有关,如果当地经济发展的快,像那种只养个三两头的小散户就消失得越快,剩下的都是起码在100头左右的个人猪场。

这些个人猪场可能有极少一部分未来能够发展成规模猪场,大部分的话还是能最终发展成家庭农场模式。

所以今年国家在鼓励养猪的措施里,写的也是鼓励农户养猪,发展规模养殖。以后散户进化的速度可能会加快,但是说完全进化成规模猪场也是不可能的。而且以后还是家庭农场模式的养猪场要占更多数。

三年之内,60%的养猪人将被淘汰,这种说法是不现实的。我认为就算再过十年,养猪业的格局,还是规模猪场,家庭农场,散户三部分组成。

至于散户如何与规模猪场竞争,我觉得散户没有必要和规模猪场比硬件设施,比兽医服务技术等,可以发挥其自身优势,取得养猪收益的最大化。

比如说散户没有那规模猪场么大的成本支出,一个散户猪场养200头猪,没有必要雇很多人,夫妻两人就可以把所有事情做起来,在工人工资,费用方面就是能节省很大一笔开销。

再比如说今年的猪瘟疫情,规模猪场防控有优势,但是也有自己的缺点,因为它人多,每天卖猪,进饲料原料等等往来频繁。

猪场防控最主要的措施就是减少猪场与外界的接触,做好消毒,而这方面散户猪场做起来,比规模猪场更有优势。

所以我认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散户和规模猪场都是共存的模式,而且两者是互不牵扯,各自在自己的道路上发展,希望散户以后可以走出更适合自己的模式,越做越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