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第一天如何管理才更健康?
1,在进雏鸡之前,育雏室里的温度要控制好,一般来说雏鸡第一天最适宜的温度是35℃,而在来雏鸡前半天,育雏室里的温度要达到36℃。
2,育雏室里湿度要控制好。适宜的湿度有利于刚出生的雏鸡的卵黄吸收,只有雏鸡卵黄吸收的好,才没有弱鸡,后期更容易管理。
3,小鸡的垫料要铺好。如果网上育雏小鸡最佳,但是一些养鸡户受资金限制,那么可以用一些稻糠,锯末,麦秸等铺在地上,地上要铺6~10公分。以便于进来的雏鸡保持温度,有利于卵黄吸收。
4,小鸡开口药,开口料,凉开水,葡萄糖要准备好。在来雏鸡之前,要做一些准备,上面说的这些要提前准备好,以便于雏鸡到来时能够及时喝上水,吃上粮食。
5,育雏室里要消毒干净。在上一批鸡出栏后,往往残留了一些病菌,这会造成下一批鸡在养殖上的困难,因此育雏室一定要用消毒药消毒干净,不留死角。消毒的方法是:地面用石灰水泼洒,而空间,食槽用一些碘类消毒药喷雾。
雏鸡到来,如何管理。在雏鸡来到育雏室后,要做到:
1,对雏鸡及时开口,先让雏鸡喝上水,用小饮水器就可以。雏鸡在运输过程中,在路上经过大量颠簸的。因此雏鸡到来12~24小时之内,先让雏鸡喝上水。喝水2~3个小时后,再给雏鸡饲喂开口料。如果没有开口料,也可以喂玉米面,注意玉米面不要太细。
注意事项:水中要加入5%的葡萄糖,让雏鸡自由饮用,葡糖糖能够补充雏鸡的养分,并防止雏鸡脱水,还有助于雏鸡吸收卵黄。2,饲喂开口料时,用一些饲料编织袋铺在垫料上,并用手撒在上面,并用嘴唤小鸡,让雏鸡来吃饲料。
注意事项:雏鸡的开口料要少喂勤添,等编织袋上的饲料被小鸡吃完了,然后在舔加。每2~3个小时添加一次,一天要添加十次左右,晚上也要添加。3,小鸡的光照。在育雏小鸡时,要保证24小时光照,刚开始的时候,光照要亮一些,能够保证小鸡看到粮食。
4 ,小鸡的温湿度。在育雏室里,温度要在35℃左右,而湿度要在70%就可以了。可以买一个干湿温度计,如果育雏室里湿度过小,可以适当撒水增加湿度。
5,雏鸡用药。雏鸡运来的第一天,要注射鸡马利克氏病疫苗。注射的方法是颈部皮下注射0.2毫升。而雏鸡头三天是很容易得鸡白痢病的,因此要在水中加入氧氟沙星等毒性小的药物,来防治小鸡的白痢病和大肠杆菌病。因此在养殖雏鸡的过程中,关键需要养鸡户们的细心,这方面你只要做好了,加上上面的几点,雏鸡就会很容易管理的,而这样的管理才能保证雏鸡的健康。雏鸡第一天如何管理才更健康?
雏鸡饲养的管理好坏对雏鸡的育成率和整个养殖生产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养殖生产中必须抓好雏鸡饲养管理,才能提高育成率增加经济效益。对于第一天的雏鸡注意以下事项进行管理。
一 温度
初生雏鸡的体温略低,约39.6℃,最低时可达33℃,十天以后,体温调节系统趋于完善,维持41—42℃的水平,因此,环境温度为30—34℃最为适应。
二 湿度
湿度保持60—65%的相对湿度最为合适,湿度大,温度高,湿度小,温度低,都不利于生长
三 光照
光照23小时有助于雏鸡饮水和覓食,光照颜色以红色和白炽光照为好,能防止和减少啄羽,啄肛,殴斗等恶癖发生
四 密度
若过于密集显得拥挤,容易踩踏挤压致死,每平方米30—40只较为适宜
五 通风
保持良好的通风,让空气流通,便于减少二氧化碳含量
六 饮水
初生的小鸡第一次饮水为初饮,一般出壳后12—24小时内进行,有助于补充生理所需水份和帮助尽快排净胎粪。所饮水要清洁卫生,整日不断也可以用0.01%高锰酸钾水或白糖水,可预防消化道疾病
七 开食
开始饲料要新鲜,颗粒大小适中,易于啄食。常用的开食饲料有碎玉米粒,碎大米,小米。遵循勤添少喂的原则,注意保持室内安静,每次进食1—2分钟,一日2—3次,每次喂食要喂水
万万不可添加抗生素,雏鸡的肠道,肝肾发育都还没怎么发育,添加抗生素根本无法吸收,而且还会增加肠道,肝肾功能的负担
八 防疫
根据鸡场的机鸡免疫程序,做好马立克,鸡新城疫,鸡瘟等的免疫工作
每一只雏鸡可能成为肉鸡,蛋鸡或种鸡。健康的雏鸡是家禽获取良好生产性能的起点,因此,创造适宜的温度,湿度环境保持良好的通风,关注鸡群健康状况,合理饮水开食做好必要的防疫措施使雏鸡的第一天成为日后收益的起点
雏鸡第一天如何管理才更健康?
雏鸡“第一天”管理注意事项,让你事半功倍!
雏鸡在前20天内无咳嗽症状并且粪便不干燥,不散碎,软度适中,尿酸盐的含量适中的标准,才算合格。养殖户想要让鸡合格其具体管理技术如下:
鸡1-20天饲养管理可分成七个阶段。
阶段一:进鸡前1天至进鸡前2小时。此段需给鸡舍加温,加至36℃,保持4小时,然后降至30℃,再升温至36℃,保持5小时,手摸立柱、网架、网子感觉温暖,再降温至30℃至入雏前2小时。进鸡前1天反复升温降温主要目的是测试锅炉及棚内加温设备及温控器的工作是否正常;
在36℃-30℃条件下,检查通风口,风机是否正常工作;在风机启动下检查窗户、湿帘等漏风处在30℃下是否有进贼风的地方,若有密闭。
入雏前2小时,用高压水枪喷洒育雏鸡舍顶、墙壁、过道,鸡舍升温至36℃,等鸡网干燥后,再喷一遍。这样在进鸡前能迅速提高湿度至70%左右。
开食盘或开食布撒开口料(要求湿拌料)可用红糖姜水拌,也可用红糖多维拌,水线内有清洁凉爽的清水或葡萄糖或红糖姜水(水温20℃左右),开食布要充足。
头像
雏鸡第一天如何管理才更健康?
雏鸡第一天如何管理才更健康?
现在进入了春季,温度一天一天的回升,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孵化小鸡的季节,过去农村普遍是利用老母鸡孵化并且由老母鸡带大,主人家是不用操心的,现在农村大多数散养鸡的农户一般已经没有用老母鸡孵化小鸡了,通常都是直接到孵化场成批地购买雏鸡,这样比较省事,但是由于农村条件比较差,小鸡引进后在育雏过程中,缺乏育雏技术,雏鸡的死亡率比较高,特别是引进雏鸡的第一天死亡率特别高,雏鸡第一天如何管理才更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呢?
雏鸡在10日龄以前体温比较低,自身体温的调节能力又差,体温比大鸡要低3℃左右,所以雏鸡比较娇嫩,不论哪些方面死亡不注意就会造成雏鸡生长发育不良,甚至于死亡,雏鸡的嗉囊容积小,贮存食物有限,雏鸡的消化机能还没有发育健全,因此要求喂雏鸡的饲料要营养要全面,而且容易消化。雏鸡胆子小,如果在育雏期间育雏室内突然发生的声音或者各种新奇的颜色或者生人进入都容易引起雏鸡群骚乱,影响成鸡的生长发育。
雏鸡第一天该如何进行管理呢?
首先是育雏室的准备,育雏室要防止漏风和漏雨,堵好老鼠洞,同时进行严格的消毒,育雏室用的垫料一定要放在阳光下晾晒。接雏鸡前一天要将育雏室升温,白天要求温度稳定在32℃,晚上稳定在34℃,同时准备饲料和饮水。
雏鸡从孵化场引进后要注意掌握雏鸡的密度,一般在1—3周龄期间每平方米的育雏室饲养40—25只,如果密度过高,雏鸡生长发育不均匀,会造成雏鸡死亡率增高。
由于雏鸡本身产热少,夜间不活动,所以在夜间的味道食物高点,保持育雏室的适宜温度在30—32℃。雏鸡引进后可以根据雏鸡的动态确定温度是否合适,如果雏鸡闭眼吱吱叫,挤在火炉边,说明育雏室温度低了,必须提高育雏室的温度。如果雏鸡张开翅膀,不爱动,不爱吃食,频频喝水,张嘴喘气,说明育雏室温度过高了,雏鸡如果分布均匀,行动活泼,休息时,雏鸡伸脖伸腿地安静躺着,说明育雏室温度合适。
雏鸡的育雏室也要注意湿度,刚出壳的雏鸡本身含水量在70%以上,如果育雏室太干燥,湿度不足,雏鸡就会失水,影响成绩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一般要保持育雏室湿度在55—65%。
育雏的第一个星期内,晚上都要给与光照,由于雏鸡的嗉囊容积小,贮存食物有限,每次吃食量少,晚上都要给与光照便于雏鸡吃食。
雏鸡从孵化场运到育雏室后要立即给雏鸡喂水,饮水后就要给雏鸡喂饲料,一般用1—2个小时诱导雏鸡喝水。雏鸡喝水后就开食,将饲料(在农村一般喂泡涨的小米或者碎大米)撒在纸上,只要一只雏鸡吃食后,其他的雏鸡就会吃食。
雏鸡第一天必须日夜守护,日夜照明,水和饲料不断。
雏鸡第一天如何管理才更健康?
一、保温36度,
二、做好马立克疫苗。
三、配好开口药。
四、不间断的观察鸡群。
雏鸡第一天如何管理才更健康?
养鸡#养好🐔#前七天很重要,尤其是第一天的工作。在鸡没回来之前,把畜舍的温度提高,夏天跟冬天不一样提升的温度不一样,冬天温度提高点。以小鸡回来的状态为标准,以大群有几个张口的就行,温度高,有利于卵黄吸收,有利于弱鸡的生长,把弱鸡调到离火近地方。小鸡回来2小时后给小鸡喝水,水中加电解多维和防止黄白痢的药,喝完水后喂料。鸡要健康,温度,湿度要合适。呼入的氧气量大就可以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