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农村养牛效益好吗?市场价格是升还是降呢?
2019年农村养牛效益好吗?市场价格是升还是降呢?
看一下最近肉牛的市场价格:全国各养殖区的肉牛价格平均12.6元/斤左右,其中辽宁、内蒙古等地的育肥牛价格都在12-12.8元/斤左右,而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地肉牛价格基本在12元/斤左右,而宁夏、新疆等西北地区的育肥牛价格基本在11.6~11.9元/斤之间。
这两年“牛魔王”的确疯了!!所以从肉牛的市场价格来看,肉牛的行情还是不错的。特别是最近两三年,坚持养牛的人确实发了财。但是笔者认为2019年养牛还是可以的,虽然没有前两年的暴利,但是也算赚钱的。什么原因呢?一起来看一下:
第一,犊牛的价格居高不下,养殖成本增加。朋友是养牛场的老板,我刚才打电话问了一下犊牛的价格,400~500斤左右的犊牛在9000元左右。而对于老养殖户来说,他们有丰富的养殖经验和看病的技术,而且他们还会善于控制成本,所以说这样的价格买来的犊牛,在这样的行情下,还是有利润也是不错的!而对于新的肉牛养殖户来说,没有资金,没有技术,还是先少养几头为妙!
第二,肉牛的市场越来越好。和肉鸡,生猪不同,肉牛的发展是很缓慢的。1,一个好的母牛一年一个犊牛是很好的,有的三年能有两个犊牛。这相比肉鸡,生猪快速型肉类来说,肉牛发展的很缓慢的。这就造成了三五年肉牛的价格始终在高位徘徊。2,而现在吃牛肉的越来越多,现在的市场供应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所以导致肉牛的价格居高不下!
第三,今年养牛达到规模以上还有补贴。目前根据国家规定,2019年的补贴标准基本延续去年。养殖肉牛100-299头国家补贴30万,300头以上国家补贴50万。这个补贴标准属于国家大范围出台,具体的补贴金额和限定范围,还需要大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上面这三种利好的情况,对于2019年肉牛的养殖效益来说,还是挺不错的!对于市场价格,笔者估计还是平稳为主,由于犊牛价格的提升,肉牛的利润有一定的下滑!
但是想养殖肉牛朋友们要注意几点:1,选择好的肉牛品种!根据本地的资源和条件,一定要选择适合本地气候的品种,能够有效的避免适应难,适应慢等问题!2,犊牛的重量!不要选择体重过小的肉牛犊,体重越小适应能力越差,抵抗能力越差。3,犊牛是否健康!无论我们选择的什么肉牛品种,无论我们选择多大重量的肉牛犊,必须要健康。如果选择不健康的犊牛,你的养殖风险就会很大!
所以最后总结一点,2019年你如果想养牛必须要平常心对待,天下没有暴利的利润,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
2019年农村养牛效益好吗?市场价格是升还是降呢?
总结近十年左右我们这里的市场经验和规律。我认为2019年牛的价格是不会大起大落的,最不理想的行情也会和去年的持平。
根据:
一、
牛的饲养量不象生猪的饲养量那么大。一个大中型的生猪养殖厂,一年生猪的出栏量要有几十甚至几百万头。还不算农村散养户的生猪,且生猪的生产周期短,五至八个月就出栏了。生猪的繁殖率又很高:一头母猪每窝平均差不多要产十头左右的小猪娃儿。所以,商品猪就出栏的快,我认为这就是生猪一年内,有几次价格大波动的原因。
二、
而牛则就不同了,牛在我国一直就比较奇缺。以前牛的来源主要是农村,现在农民大都出去打工了。所以,耕牛现在在农村基本绝迹了。再加上农村都已实现了机械化,农民也就不在养牛了。
再者,牛是食草动物,生长周期比较长,一头牛差不多最快也要一二年才能出栏。牛的繁殖率又低,一头母牛一年只产一个牛娃儿(正常的是三年产两头)。目前,国内大型的养牛厂廖廖无几,再加上牛的全身都是馊肉,营养价值又高,需求量很大。我们这去年下半年,生牛肉的价格平均在三十元以上。一头大老牯子要卖一万多元。所以,根据供不应求的市场规律,今年的牛,最不理想的价格也不会低于去年。
2019年农村养牛效益好吗?市场价格是升还是降呢?
2019养牛效益应该是可以的。怎么说呢!
养牛养羊是个慢工细活。不是你今年养就一定看到好的收益的。坚持,坚持,一定要养下去才能看到收益。
养牛有两种养法,一种是以繁殖为主,主要养母牛,靠生小牛犊繁殖卖钱。还有一种是养公牛,以育肥为主。前者是稳步繁荣。后者有可能一年暴富。
但不管养什么样的牛,你也得精打细算。农村秸秆,秧子。夏天青草有的是。你要是懒蛋最好别养,赔死你。我们附近有个小村子,确切说应该是小队。地名叫北岭。十户人家。每户都有七八十亩地,开荒不算。家家养牛。往沟里一放,也不管不看着。晚上拉家里。他们就是靠繁殖。最多一户得有100多头。俩儿子都在城里买房子了。真正的土豪。
说这些,主要是告诫那些养殖的门外汉别想靠养殖发大财。发财的都是日积月累干出来的。
2019年农村养牛效益好吗?市场价格是升还是降呢?
养牛效益不错,见效慢,现在人以健身为主,
2019年农村养牛效益好吗?市场价格是升还是降呢?
养牛是可以的,不过要有技术,还要有足够资金,因为养牛周期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