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文明,哪位皇帝你最喜欢,为什么,可以具体说说吗?

五千年文明,二千年皇帝,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还有文景之治汉武中兴,开皇贞观开元盛世,永乐康乾盛世等等。

每一个朝代,有每一个朝代兴亡盛衰。

每一个明君,有每一个明君雄才大略。

谁是最好的皇帝,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众多好的皇帝之中,各有特色,各有风采。但我个人还是对唐太宗情有独钟。

玄武门之变,虽是兄弟反目,但唐太宗还是能以社稷为重,重用了李建成的主要幕僚魏征,显示了政治家的博大胸怀。演绎了史上难得一遇的大臣"犯颜直谏"、帝王"从善如流"的春秋佳话。

当然李世民也不是完全没有脾气的人,有一次回到后宫,犹在生闷气,甚至欲杀魏征以解气。多亏了长孙皇后竭力地为魏征讲话:"恭喜陛下有魏征这样直谏的忠臣,才能让你更好地治理国家,成为一代明君。"

唐太宗还能治国如治烹,重视历史经验与教训,他说了"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他非常关心民生,顺从民意,他说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朝廷与民心犹如行舟和水的关系。这样,他才能兴邦安民,开创贞观之治。

唐太宗安定天下后,立即组织人马征伐突厥,和亲吐蕃,镇定中亚,将大唐王朝推上了新的高峰。为大唐奠定了文治武功的世界第一国的基础。

虽然隋文帝结束了五胡乱华、南北朝三百年分裂史,但唐太宗将华夏文明发扬光大了。大唐威名远扬之盛直到世界其后各发达国都还保留了唐人街的风采。

近代日本的崛起,都同当年虔诚学习唐文化有着巨大关系。华夏文化流传播整个东亚、东南亚和世界各国,大唐功不可没。

唐太宗治国有方,对功臣诸将也是善待如初。设立36功臣阁,对玄武门有功之臣尉迟恭、程咬金如此,对抱病休养的秦琼同样如此,一视同仁。朝政清明,才带来了唐诗一派繁荣昌盛,华夏进入了诗词王国的高度。

大汉盛唐,汉服唐装,

唐太宗功莫大焉!

五千年文明,哪位皇帝你最喜欢,为什么,可以具体说说吗?

我喜欢唐太宗李世民。

一是李世民知人善任

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初期延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皆为忠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勣、李靖等,亦为一代名将。此外,李世民亦不计前嫌,重用建成旧部魏徵、王圭,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才济济。又命高士廉、令狐德棻等人重修《氏族志》,着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世胄;又通过科举,吸纳有才干的庶族士人,用科举代替门第。从而,寒门子弟入仕机会大增,为政坛带来新气象。

二是李世民纳谏如流

李世民以隋炀帝拒谏亡国为戒,即位后尽力求言,从谏如流。他把谏官的权力扩大,又鼓励群臣批评他的决策和风格。其中魏徵廷谏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陈皇帝的过失,在早朝时多次发生了使李世民尴尬、下不了台的状况。又如王圭、马周、孙伏伽、褚遂良皆以极谏知名。晚年的李世民因国富民强,纳谏的气度不如初期,偶尔也发生误杀大臣的遗憾,但是大致上仍克制、保有纳言的风范。

三是李世民重视法治

贞观时期在李世民的治理下,社会夜不闭户,道不拾遗。贞观四年(630年),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贞观六年(632年),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人。这一年的岁末,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贞观七年(633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古时秋天行刑)。贞观七年秋天,二百九十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于是司马光赞叹说:“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苏轼赞扬:“予观汉高祖及光武,及唐太宗,及我太祖皇帝,能一天下者四君,皆以不嗜杀人者致之,其余杀人愈多,而天下愈乱。太宗之从谏,近乎圣。”

五千年文明,哪位皇帝你最喜欢,为什么,可以具体说说吗?

最喜欢最崇拜的还是千古第一帝“秦始皇嬴政”

历史上可能会有他很多的不好的一面,比如“焚书坑儒”“严刑酷法”等等,这些只是当时的大环境影响,毕竟当时以“法家”为代表,尊崇法治。那么为什么说喜欢崇拜秦始皇呢?

第一:秦始皇一统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的诸侯纷争,为以后中华大一统奠定了基础。有人说如果秦始皇没有统一六国会怎么样?答案就是中国现在跟欧洲一样,每个省就是一个国家,中国成为了几十个国家。

第二:当时的秦朝是尊崇法治的,天子犯法与民同罪。而且,秦始皇的郡县制,统一度量衡,统一字体对以后影响深远。

第三:秦始皇的七大工程,秦直道、灵渠、兵马俑、都江堰、秦长城、秦兵强弩、阿房宫。放在现在都是影响深远。

第四:秦始皇为了有效管理国家,建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政权机构(不得不说现在的政治制度是不是有点儿像)。

第五:开疆拓土,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开发北疆,开拓西南,为中华疆域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所以这样一位雄韬武略的皇帝,怎么能不让人崇拜呢?

五千年文明,哪位皇帝你最喜欢,为什么,可以具体说说吗?

大明天启帝。重用魏公公,勇斗东林党。

五千年文明,哪位皇帝你最喜欢,为什么,可以具体说说吗?

汉光武帝刘秀,骑牛打仗出身的农民。昆阳大战带着13人突出重围找救兵,说破嘴皮子找了几千人,就这样敢和王莽40万大军对战,虽然说有运气成分,碰上一个猪对手用同等兵力和刘秀单挑,最后输了军心涣散,溃不成军。要是王莽军一起上刘秀就挂了。问题是谁有这勇气?无异以卵击石。

除了有勇之外还有谋,邓禹打不下的,派大树将军冯异搞定。十万人收复铜马六十万人作为自己的问下。吴汉远在千里之外打败仗,他一条锦囊妙计反败为胜。这统筹能力没谁了。他以前的愿望是士宦当为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一不小心娶了阴丽华还当了皇帝。当上皇帝之后,儿子劝他不要那么勤快了,好好享福,他发了个成语:乐此不疲。

打仗打了九年他想把公孙述和隗嚣放他一马。他发明了一个成语:置之度外。可惜他想当和平使者,他的对手不让。也许是他设的计让自己出师有名,同时也想休整一下。反正最后就是统一天下。这无异于爽文大男主,可是历史上的名气不大。有人说是因为他太完美,文治武功还是人品都好,又不杀功臣就像一个乖乖男,没有绯闻。像汉宣帝刘病已,汉文帝刘恒也是这样的人尽管出色不如像刘彻这样绯闻多多的皇帝。出名与否和娱乐价值有关,就像洪荒之力那运动员成绩不算出色却名气大。

五千年文明,哪位皇帝你最喜欢,为什么,可以具体说说吗?

最喜欢,因能以“道”无为而治的模式治国,而取得了“文景盛世”的汉文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