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5000年文明出现几次断层,对当代国人有何影响?

中华5000年文明史,出现过几次险遭灭顶之灾,比如五胡乱华南北朝,比如"崖山之后无华夏",比如近代耻辱百年史。但中华民族从来没有被征服过,不屈不挠,英勇奋战,何来断层之说。

五胡乱华北方汉人遭羯人赶尽杀绝,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衣冠南渡",北方汉人十剩其三。但也没有因此而沉沦,随着冉闵"杀胡令",将羯人彻底灭绝,中华文明在北方犹如钢铁长城般巍然屹立。最后杨隋李唐王朝再度雄起,反将各族融化一体。唐朝成为了高度发达的东方大帝国,唐朝诗歌成就登上了巅峰。

中华文明5000年里呈波浪式发展,有过顶峰,有过谷底,但最后都是分久必合,重上文明顶峰。

中华民族有着光荣传统和伟大力量,才能长盛不衰,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留存下来的伟大国家。

移山易,移中华长城难!

中华5000年文明出现几次断层,对当代国人有何影响?

对于中华文明的断层说可谓众说纷纭,有的说三次,有的说五次,甚至连秦始皇烧了几本书,坑了四百多个儒也作为中华文化的一次断层,有哪么严重吗?对这些断层说,我想斗胆奉言:在下不敢苟同。我认为的中华文化所谓的断层或者说对中华文化造成巨大伤害的有两次一一

一是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乱华,这些其时尚处于无文化的较原始的少数民族对中原的频繁入侵掠夺造成了中国历史上130余年的“五胡十六国"乱象,对其时已呈稳定文化传承的北方大部分地区造成的文化断层是肯定的,一些喜欢胡闹胡来打打杀杀的民族岂能善待中原文化!

其二是元朝。这个中国历史上疆土最广大的元朝真是一言难尽:伟大的成吉思汗的军队能把打下的城池人杀光城毁掉,让它变成草地便于放牧,元朝的统治者能把人分为四等,汉族是任人宰割奴役的第四等人,十户一甲由元人“达子"看着,连切菜刀都不准私有,全村人作饭得到有人看守的井台上去共用一把菜刀,那中华文化岂能不一风吹!

然而,由孔孟之道为核心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早已植根于民心,虽有大风大浪,但其无法將其连根抜除。即使五胡的胡闹也只能对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华文化造成一定影响,江南一切照旧。一种文化一旦形成,其生命力与韧性是极其强大的,摧毁不易,复生极快,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此,我认为中华文化的所谓断层或数次劫难对整体五千年中华文化精髓没有多大影响。

中华5000年文明出现几次断层,对当代国人有何影响?

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一直存在争议,具说夏朝是不存在的,可以考证的历史只有3700多年!当然是不是5000年?还有待历史文物,文化的考证!

而中华的文明史,其實是一个灾難史!风流总被雨打風吹去!第一次文明断层,那就是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天下只允許一种声音,那就是歌功頌德之声,为了统一思想,儒家,阴阳家,兵家,墨家等就成了异类,而李斯建议,罢斥百家,独尊法家!这样的行为当然受到了知识分子的反弹,然后秦始皇采取焚書坑儒的行动!而太子的老師淳于越也受到牵连,送了性命!而扶苏希望父皇施仁政,亦不为父皇所容,被安排到长城做监军!这就为赵高伪诏胡亥取代扶苏留下机會,才有了秦二世,才有了秦朝的灭亡!秦始皇的焚書坑儒,断送了春秋戰國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亦断送了秦朝!

第二次是东晋年代,五胡乱华,造成了中原文化,文明被破坏,差一点中華民族被消灭!第三次是蒙古人占領中原,大量的汉族人被屠杀,汉族人沦为三等人和四等人!汉人文化受到严重打击!野蠻又一次战胜文明!第四次当然是清朝的文字獄了!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清朝害怕知识分子借古諷今,害怕读書人嘲笑他們没文化,更害怕知识分子鼓动造反,大量的焚燒书籍,屠殺知识分子!

中华5000年文明出现几次断层,对当代国人有何影响?

中华文明的几次断层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进程,导致了中西方文明的决然不同。断层主要影响的是社会治理结构或者是科技和生产技能的断绝。

第一次断层应该发生在武王伐纣,估计这是一次结束神权统治的革命。历史典籍留下了“推翻社稷”的记载,社稷分别是两位粮食神,中华文明典籍里只有这一次的记载,从此中华文明不再祭拜粮食神,改为土地庙等一系列其他神祇祭拜。神权治理彻底结束,中华大地遍地发生推翻神权治理的革命,其后迅速传播到三星堆文明,三星堆也发生了神庙毁灭事件。这次革命对后代文明演变有重大意义,奠定了王权和皇权蓬勃发展的根基,为后代中华文明发展打下了基础。神权治理结构我们应该非常熟悉,近代有西方基督教文明,和印度教文明,这种文明的特点就是政权治理收到多方的制约,不仅仅是权力的制约,还有财政方面的制约,政府不得随意增加新税种,所有政府收入都需要多方协商,因此政权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有限,因为他们的政府财力本身就不足。

第二次断层发生在周末至汉初时期,也是我到西安旅游时,官方导游对游客提出的问题。

这次革命性变化主要产生了中华后代的文化及社会治理格局,建立了中华皇权文明的基本发展方向,开启了中华权力不受制约文明的特征。也是中华文明的权利盛宴的开端。这种文明特征导致了中华科技逐步丧失了创新的动力,因此其后皇朝的科技发展技术进步也越来越步履缓慢直到完全停止。皇权这种文明产生了一切唯权力稳定的社会体系,权力的盛宴产生了权力搜刮财富速度快于智慧创造财富的速度,因此中华民族精英逐步开始从各行各业汇聚到权力的各个阶层,科技发展的岗位缺乏精英进驻,甚至产生了政权对工商业的鄙视,科技创新逐步彻底熄火。该权力盛宴在民族精英汇聚下,发展出来庞大的社会治理的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很难批驳其理论,这一体系的理论是两千年来民族精英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体系,甚至找不到批驳的焦点,有种拿刀也无处下手的尴尬。伟大领袖毛主席对此也极端反感,采取的方法就是破四旧,推翻整个旧社会管理思维,强调官员是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皇权文明是非常严密的理论体系,理论环环相扣,是两千年来民族精英的共同成就,整个体系体现了严密、精深、圆润的特质,未来也不会有人找到抨击的焦点。对这个体系只能看体系运转的结果,但体系运转的最后结果却非常悲哀,半殖民地半封建。

这个体系各皇朝不断增加对社会财富的收缴,反复合并税负,数十年后再次对已合并的税负开征税负,当然官民比例也逐朝增大,国民的生活越来越不堪,我们网络上也都出现了大量万恶的清朝末期以及民国期间平民衣衫褴褛的照片,国民党执政期间更加搜刮无度。

断层发生的原因在于:秦始皇对诸侯发动了灭杀战争,所有的诸侯、世家几乎全部被从肉体上剿灭,直接导致了中华科技生产能力的大幅下降,秦始皇把诸侯和世家家中的非世家成员的军备生产人员和所有典籍全部集中到皇城,但霸王项羽屠城了,并焚烧阿房宫,导致了中华制造业彻底倒退数百年,而且中华文明从此缺乏兵书,中华从商朝开始的一两千年里超过六千场战争丰富战争经验和典籍从此消失。直接导致汉朝开始对匈奴战争时,军备生产质量低劣,原来东周末期的军备无法生产,比如箭这个最低档次的武器就是如此,箭的三条棱边长度不等,射出去漂移,根本没有精度,弓弩、刀枪更加不堪,因此在和匈奴战争中缺乏武器装备的优势,行动能力上又比匈奴的骑兵,因此无法和匈奴战争,几乎注定了战争的失败。

“焚书坑儒”是文化传承者也就是儒学对秦始皇的愤怒谴责,但那些消失的文化就没有人为他们悲呼了,东周百花齐放的治国理论就此熄火,秦始皇之所以焚书,主要原因在于消除不利于皇权管理的理论和思维,主要是清理威胁政权稳定的因素,包含几个方面:1、收缴侵战区民间武器,降低反政府武装的战斗力,他们无法获得武器;2、收缴兵书、各种武器装备制造技术书籍、非法家体系的治国理论的体系书籍,保留孤本送皇城,其他全面全国性焚毁,防止反政府组织产生威胁巨大的战争人才和蛊惑民众反政府治理思维的扩大和扩散;3、集中管理武器装备制造人才,防止侵战区反政府武装获得武器装备并且无法自己生产武器;4、屠杀和追杀逃亡的各诸侯世家子弟,这些人口是秦朝的反对者,而且都有血海深仇,他们掌握着武器装备精深的制造技术、战争战略常识和技能、非大家文化的思维和理论体系,防止他们对反政府武装进行思想上、装备上、战争技巧上的提升空间,降低征伐的难度,统一货币也有这个作用,尽可能地让反政府组织的财富作废;

这套治理方法结合军事强权迅速稳定了国内形势,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也同时产生了秦末汉初一个社会现象,远古八大姓氏大规模覆灭和其他姓氏大规模出现,这些当然有诸侯世家极少数得以逃亡人口的隐姓埋名,但主要是原来没有姓氏的平民、奴隶申报姓名。从此百家姓诞生。

周朝是封建体制,也是典型的联邦制文明,周天子虽然有文明上的最高统治权,但朝廷的决策仍然需要和各诸侯国商量,各诸侯国也有家族成员驻守朝廷,为自家博取利益。周朝是“井田制”,土地不可交易,人口增长而土地不足是所有诸侯的共同问题,所有的诸侯都需要增加领地。利益首先就是督促朝廷解决自家受到外族侵犯时发动反侵略战争,大多数诸侯也逐渐发展成为武器装备制造商和社会工程服务商,因此这种文明极具侵略性质,不仅仅是边疆受侵犯的诸侯渴望反击,而且内陆的武器装备制造商也渴望朝廷增加购买武器装备,他们希望朝廷的钱流入自己的口袋,因此对外侵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其实朝廷的钱并不多,周朝只有“井田制”的农业税,朝廷没有商业税,对外战争不是天子希望打的,周朝所有战争无一例外都是周朝各诸侯挑动挑拨发展开来的。中华当代文明汉族生存区域里有70%以上领土就是这个时期,从东北到南方沿海,西面到四川和甘肃。从人类历史上看联邦制都是所有社会治理结构下侵略性最强的结构,比如近代日不落帝国等西方列强的全球侵略。

皇权文明逐步解决了中华古文明的侵略性,虽然文明里有大量的侵略性理论残留,但事实上侵略对皇权并不合算,获利的只有皇家,可以增加税收的人口和可以征税的土地规模,而社会上没有其他获利团体,当皇权经济评估发现新增土地人口的税收不能满足财政投入的平衡时,就会放弃这片土地的侵略,甚至放弃对这片土地的控制,当然这和管理体系理论不合,例子就是放弃对越南土地的所有权。所以皇权文明几乎都是开朝时土地庞大,而末期土地收缩。清朝算是一个特例,因为清朝周边几乎没有强权政权,直到西方列强打开国门。

第三次断层发生在宋末元初,宋朝高达七千万人口,最终剩下的不足千万,而蒙古联军进入中华的高达三四百万人口,蒙古军西征就高达十万以上规模,常常一场战役蒙古军投入就高达五万至八万军队,蒙古帝国西征不可能超过三分之一的军队西征,常常只有四分之一以下军事力量,因此蒙古联军总兵力高达五十万,而古代军事战争是以冷兵器撕裂肉体来达到战胜对手的方法,伤残率非常高,死亡率也不小,因此常年征战民族的士兵率最多只能达到民族人口总数的10%,也就是说蒙古联军的总人口规模达到五百万以上,统治中华后最少都有三百万以上的人口进入中华地域,蒙汉人口比例超过1:3,由于蒙古联军统治中华,掌握着土地资源、权力资源、财富资源,因此他们的人口繁殖速度远比汉民快非多,元朝九十多年,人口繁殖了数代,天知道远古炎黄血脉还剩多少?估计主体都已经蒙古血脉化了,南方是炎黄子孙逃难的疆域,但千年来也遭不断北地人民南逃的稀释,基因也不断同化,目前汉民出现

中华5000年文明出现几次断层,对当代国人有何影响?

有一次?不好说。

中华5000年文明出现几次断层,对当代国人有何影响?

就像我们写书法,画国画,在运笔的时候,常常“笔断气不断”,看起来,很对笔法断断续续,但却给人感觉“一气呵成,气势如虹”,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境遇也是这个道理,虽然历经了多朝多代,被元人统治过,又被满人替代过,版图多次交替,但底蕴深厚的汉文化,却“笔断气不断”,不仅吞没了元人的文化,也侵蚀了满人的祖规,而后又经历了辛亥革命扭曲,又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洗劫,现在有遭受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看似摇摇欲坠,但实际就像喝醉酒一样,是短暂的昏睡,酒醒之后,我们终究还会返璞归真,回到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怀抱里,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人是被中国文化养大的,最后必然只适应中国传统的文化审美观念和习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