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洲际导弹的但头是氢弹,那么为什么说当今世界只有中国有氢弹?
美国和苏联两霸称雄的时候,核竞争达到了空前白热化。至今美和俄都分别拥有骇人听闻的八千枚左右的原子弹。
做为威力更大的氢弹,由于保管成本更大美俄等撒手了。而中国找到了制作成本更低的氢弹,自两弹一星之后,成为了唯一拥有氢弹的大国。
中美外交谈判的时候,美军方领导人曾经洋洋自得:我们的原子弹可以数十次摧毁地球了。
我国领导人微微一笑:我们只要摧毁一丶二次,这还有什么区别。
中国不会浪费大量军费制作核武器,因为中国不会重蹈苏联覆辙。但是中国始终保持威慑力,应对帝国主义极端行径。我们保留着氢弹。
任何企图核威慑的国家,都将要遭受氢弹的报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如犯我,我必犯人!
大国神器,镇世之宝!
既然洲际导弹的但头是氢弹,那么为什么说当今世界只有中国有氢弹?
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氢弹头爆炸威力巨大,美国,原苏联原来都有现役氢弹,但是因为保存成本过于巨大,又是在和平时期,根本用不上,有原子弹就足够了,而我们中国的氢弹和欧美原苏联的氢弹,不是一路,我们的两弹一星的元勋余敏研究了另外一种储存方法,储存费用很低。所以只有中国还有现役的氢弹
既然洲际导弹的但头是氢弹,那么为什么说当今世界只有中国有氢弹?
那些说全世界只有中国有30枚核弹头的人,其实是大忽悠。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俄罗斯的核鱼雷就是氢弹做的。俄罗斯有6000多枚核弹头,绝大部分都是氢弹,而美国仅仅那几艘核潜艇上面就有现役的4000多枚核弹头都几乎全是氢弹,美国还有所谓民兵三型洲际导弹等等核弹头,还有由b52轰炸机携带的核弹,而美国总共才只有5800多枚核弹头。那些说只有中国有30枚氢弹的人,实际上是井底之蛙。你到说了一句实话,现在的那些战略核导弹全部都是氢弹,毕竟氢弹的保存比原子弹要容易的多,相对起来,氢弹的体积更小,更轻。
在现代的一个军事强国,除非购买武器,必然有相当强悍的基础科学基础。俄罗斯的基础科学就是世界公认的强国。比如在基础数学方面,俄罗斯是公认的世界数学强国。科学的发展。就需要独立思想的人,由国际数学家大会评选的菲尔兹奖,每四年举办一次,权威性甚至高于诺贝尔奖,包括2002年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其举办地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
截止到2018年国际数学家大会, 美国有14位获得菲尔兹奖,法国有13位,俄罗斯有九位菲尔兹奖得主,另加一位后来加入美国国籍的,英国有六位,日本有三位,越南有一位但是加入了法国国籍,伊朗有两位菲尔兹奖得主,其中一位加入美国国籍。另外北欧国家还有比利时等等欧洲国家,还有巴西等南美国家,都有菲尔兹奖获得者。那个巴西人后来加入美国国籍。 总而言之,有大约数十个国家获得过菲尔兹奖。
既然洲际导弹的但头是氢弹,那么为什么说当今世界只有中国有氢弹?
于敏的"神来之笔":中国氢弹的终极神话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使用于敏构型氢弹的国家,而其他国家都使用T-U构型的氢弹,除了法国(法国当年是用一大堆民用技术从中国手里换取了于敏构型的氢弹原理及实验数据,才有了自己的氢弹)
T-U构型氢弹的"傻大笨粗"▲杨振宁和泰勒(右一)
T-U构型的全称为泰勒-乌拉姆构型,是在1951年1月由美国科学家爱德华·泰勒和斯特尼斯瓦夫·乌拉姆设计的氢弹构型,大概结构如下:
在T-U构型的氢弹里,引爆器是一枚裂变弹(铀235或钚239,也就是小型原子弹)产生的X射线能量沿着辐射通道传递,在瞬间(约为百万分之一秒)将射线能量同时集中到将聚变材料上(氘或氚),如果能量不能够瞬间同时到达聚变材料,形象点说就是如果不能够将四面八方射线能量同时向同一个点压缩聚变材料,那么就会在核聚变之前将氘或氚材料轰散,也就无法引爆氢弹(三哥就卡在这一步,实验了三次都失败了,也就放弃了,三哥现在没有氢弹,技术水平低于朝鲜!)
所以杨振宁曾经提出过一个利用椭圆形焦点的模型:
▲来解释一下这个模型。A和B分别是椭圆型的两个焦点,利用椭圆形几何形特点,在a点发射射线,由于两个焦点在椭圆形内部任意一点反射的距离是的相等的,所以射线几乎可以同时到达b点,也就 实现了前文所说的能量聚焦。
这一步看似简单,但是需要天量的数据运算和极高精度的核材料加工技术,因为引爆器产生的内爆速度可达570千米每秒,对聚变材料产生的压强可达640亿标准大气压!稍不注意就把核材料打散了!
而就算你过了天量数据计算和高精度和材料加工这两个难关之后,还有两个不可逾越的鸿沟在等待着你:
- 第一,T-U构型氢弹的小型化技术。美国研制氢弹的时候,第一枚氢弹引爆装置,高达六十二吨,塞满了整整三个房间,这也就意味着这枚氢弹只是作为实验永而不能实际的投掷,因为它太大太沉了,没法通过任何人类的运载工具投掷到目标之上。所以真的要实现实战,必须做到小型化。那这个过程就非常复杂,美国人用了大约四年的时间,而苏联人用了大约五年半的时间,终于将氢弹缩小到了可以用战略轰炸机在运投掷的地步。
- 第二,T-U构型氢弹的致命缺陷:保质期太短。由于T-U构型的氢弹,在制造之时就将所有的核聚变材料封在了弹体之内,但是作为核聚变材料的氘或氚会自行的发热裂变,从而导致其在长时间保存之后无法达到引爆的纯度,所以T-U构型的氢弹,保质期大约只有20-30年。过期就哑火,这是个无解的难题!
正是基于这种原因,苏联和美国都没有大规模列装氢弹:保质期太短,保养费用太高,超级大国也吃不消。
但是中国却在氢弹设计上独辟蹊径,就成功的避免了这些巨大的陷阱,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有一位天才的工程师和数学家,他就是于敏!
"神级"于敏构型氢弹:兼具小型化和长时间保存的特点,使得中国拥有了唯一的现役氢弹说到于敏构型,实际上说实话也是逼于无奈,因为新中国成立之初, 需要氢弹,但是又没有太多的资金去维护,所以只能从设计着手,从根本上有和无的问题,还得解决后期维护问题,还得一步到位做到小型化,三个世界性难题摆在了于敏的面前。
想到一步到位,何其难哉?美苏两国有那么多类似奥本海默,科罗廖夫等顶尖的科学家,都无法设计出其他构型的氢弹,新中国怎么行?
但是万万没想到,于敏大神做到了!
现在关于于敏构型的氢弹的资料太少,我们只能从网上流传的极少数资料预推断:
- 第一,于敏构型氢弹的引爆器和和材料是分开的
其类似结构电脑的开机键的图标,就像这样:
环形的结构是氢弹的引爆器,而引发核聚变的 氘和氚就是中间的竖棍,使用的时候,把核聚变材料另行插入就行了。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保存时间过短的问题,引爆器可以永久性使用。
- 其二,未知的能量聚集之谜
但是这样设计的结构如何将裂变弹(引爆器)能量聚集呢?这是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数学模型上几乎无解!
但是我们的大神于敏却在60年代,不借助电子计算机的情况下,只凭理论推导和框架性数学计算就拿出了可行性的方案,而且在实验过程当中一次成功!
所以 才有了中国氢弹,研制两年就率先成功的巨大突破!
- 第三,于敏构型初始自带小型化技术
和美苏等国初次试验氢弹都是体积重量巨大的实验设备不同,中国的第一次实验氢弹核试验就是通过轰五轰炸机来空投氢弹!
也就是说,我们于敏构型的氢弹一做出来就是小型化的,可随时投掷的!
▲中国第一枚氢弹就长这样,后来样子就没变过
正是由于于敏天才般的设想,才有了中国研制氢弹。仅仅用了两年零四个月的科技神话!
▲于敏是两弹一星元勋当中唯一一个没有任何出国留学经验的科学家,土生土长的中国自行培养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此外,关于于敏构型还有两个小故事,在这里面再说一下。
- 戴高乐:"你们这群饭桶!"
当年中国研制氢弹和法国几乎是同时期进行的,但是 中国却抢在了法国前面,率先实验了氢弹, 法国人前后经历了十年的时间,却始终没能够搞清楚氢弹小型化的难题。
气的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大骂法国的科学家:
"都是一群饭桶!"
最后被逼无奈,只能在70年代末期求购中国的于敏构型的氢弹,于是当时中国"趁火打劫"换取了大批量的中国紧缺的民用技术,这才有了法国现有的氢弹。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是法国核武器的老师!
2.三哥:我放弃了,氢弹太难了
话说当年三哥研制完了原子弹,也投入了大笔资源来研制氢弹。 在此期间,咱们国家有一位科普作家想要写一篇关于氢弹的科普文章。
稿子拿到了于敏这里,于敏对作者说:
现在印度也在搞这方面的研究,咱们国家当时花了两三年,而印度慢一点,花个十年左右的时间,怎么着也搞出来了。等他做出来,你再发表这篇文章也不迟。
结果没成想印度人花了20年也没搞明白氢弹是怎么一回事,所以这篇科普文章最终永远无法与大众见面了!
话说三哥这可是辜负了于敏老师的一片苦心呐!
既然洲际导弹的但头是氢弹,那么为什么说当今世界只有中国有氢弹?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就永远也忘记不了于敏那两弹一星的功臣,氢弹的保管是世界难题,只有于敏才能解决,中国长年保存三十枚氢弹,一枚氢弹据说相当几十枚原子弹,全世界唯一有中国才做得到,这个只有我们的两弹一星的元勋余敏研究了一种储存方法,也是世界唯一一种方法,别的国家还没有这种方法保存完好,储存费用很低。所以只有中国还有现役的氢弹。
氢弹头爆炸威力巨大无比,美国、原苏联原来都有现役氢弹,但是因为保存成本过于巨大,当时又是在和平时期,有原子弹就足够的了。
所以美国和苏联同意削减核武器协议,把本来保存费用高昂的氢弹,因为高高的费用,他们承受不起,所以也在削减之内。
目前我国的氢弹因为采用余敏构型维护成本较低得以保留,而其他拥有氢弹的国家因为氢弹保养难度大、成本高,便不再保有氢弹,(美国于2011年销毁所有氢弹)。就连美国世界经济老大都承担不起这些费用,更不用说其他国家了。
所以才造成当今世界只有中国有氢弹的说法!
既然洲际导弹的但头是氢弹,那么为什么说当今世界只有中国有氢弹?
老弟,你先分清氢弹和洲际导弹的概念好不好?
洲际导弹是射的远,能够跨洲打击敌人,但地球是圆的,你在亚洲怎么能够打到圆球另一面的美洲?
这就要求洲际导弹打出大气层,在大气层外飞行一段时间,然后重入大气层,这就打到了地球的另一面,这也就是跨洲打击的洲界导弹。
所以美国才对朝鲜伊朗发射卫星那么敏敢,因为朝鲜伊朗具备了发射卫星的能力,也就离制造洲际导弹能力不远了。
如果说原子弹是核裂变,而氢弹却是核聚变,核聚变就比核裂变复杂多了,简单的说,地球上除原子弹爆炸的高温外,还没有任何一种物质的温度能引发核聚变,所以氢弹是将一颗原子弹做为引爆氢弹的引信,质于氢弹核心,这才制成了氢弹。
而一些国家连原子弹的技术还没有掌握,何谈氢弹?
所以在洲际导弹战斗部安装氢弹的国家,也只有中美俄三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