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如果有儿子,还会杀干涉立储的岳飞吗?
赵构是心胸狭窄的天子,靖康之耻后赵家独苗南渡做了皇帝,他根本没有志在天下的大抱负,只有偏安一隅的小乐惠。因此,光是凭岳飞要直捣黄龙洞丶迎回双帝来绝杀抗金名将,是于理于法都不能自圆其说的。根本就是听从秦桧惑言耸听,担忧岳飞功高震主,动摇自己来之不易的皇位。
当时江河破碎,无论岳飞还是韩世忠,要一鼓作气收复万里江山谈何容易。本来借重抗金名将同金兵展开生死对决,还可有光武中兴之作为。而一味残杀,做了亲者痛丶仇者快的历史罪过,都是不能抹去残害忠良丶对敌媚眼屈膝的昏君行径。多少年后,后继者为岳飞评反就是明证。
赵构器度如此,只顾个人眼前利益,不顾天下安危大计,他就是不在岳飞这个点上,也会犯同样的重大过失。总之,是一个昏庸之君,只是岳飞不能明察秋毫,徒作刀下鬼。
赵构如果有儿子,还会杀干涉立储的岳飞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即使赵构有儿子,他还是会毫不犹豫地杀掉岳飞,无非是再给岳飞强加一条新罪状而已。总之,岳飞是必死无疑的。
北宋被金国灭亡以后,作为人质的赵构从金军大营仓皇逃出,辗转来到南京(今河南商丘)。见识过兵强马壮、野蛮残暴的金军之后,金国对赵构的威慑已经使他心胆俱裂,畏之如虎了。赵构在遗臣黄潜善、汪伯彦的拥戴下于南京称帝后,留下坚决抗金的老将宗泽断后,自己则带着一班随从匆匆奔往江南。此时的赵构,已经没有丝毫抗击金军、收复失地的念头,只想保住自己的性命。
赵构一行在金军紧追之下一度逃到了海上,金军撤退后,赵构终于可以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喘息片刻。父母兄弟姐妹都做了金国的俘虏,中原大好山河都沦于敌手,这些赵构都不在乎,他只想在这山明水秀、美女如云的临安好好享受下半生。所以,他急于向金国求和。而这些两国交涉的事情,善伺人主之意的秦桧都已替他安排妥当,赵构就可以放心地继续花天酒地、耽淫女色了。
此时,精忠报国的岳飞却不识时务地打扰了皇帝的兴致。岳飞被誉为南宋“中兴四将”之一,此时手握近二十万号称“岳家军”的精锐之师,而且还口口声声要“直捣黄龙,迎回二圣”。这让赵构内心极为忌惮和不爽:岳飞掌握南宋五分之二的兵力,他要是趁机谋反怎么办?他收复了东京汴梁自己当皇帝怎么办?他率兵到临安逼宫篡权怎么办?二百年前的五代十国,藩镇武将当皇帝如走马灯一样的情景在赵构脑海里时时浮现。更要命的是,岳飞还要迎回父亲和哥哥,那我这个皇帝还当得下去吗?看来,岳飞必须得除掉!
同样不爽的还有秦桧:我千辛万苦给金国装孙子爬到宰相的位置容易吗?你岳飞要是北伐成功了,岂不是成了大宋朝的第一功臣?到时候你岳飞头罩“大英雄”的光环,名利双收,我背负“投降派”、“卖国贼”的恶名,那我亏不亏?让我秦桧还怎么混?不行,决不能让你北伐成功!岳飞,你必须得死。
就这样,皇帝和宰相达成一致意见,注定了岳飞必死的命运。绍兴十一年腊月二十九日,一代名将岳飞被缢死于临安大理寺监狱的风波亭上,时年三十九岁。
赵构如果有儿子,还会杀干涉立储的岳飞吗?
干涉立储的人臣不少,为何名将岳飞干涉立储会让赵构不满,进而导致自己被冤杀,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岳飞屡有抗旨绍兴五年,岳飞得了眼疾便上书赵构请求解除兵权进行养病,宋高宗赵构直接回绝了岳飞的请求。
- 绍兴六年,岳母亲去世,按礼法应“守孝三年,除非有特殊情况不的复用”。岳飞坚持安礼法守孝三年,不仅赵构反对,更是得到群臣的一直反对,高宗赵构三次下诏书让岳飞归朝,岳飞坚持不接受诏命。
- 后在李纲等人的极力劝说下,岳飞同年五月复出,七月率军从襄阳北伐,一个月内岳飞先后收复汝州、商州、虢州、长水、业阳等大片失地,后因投降派阻挠以及得不到赵构的支持,岳飞气愤难平,未得到朝廷同意便离开军队。
- 绍兴十一年,岳飞攻克朱仙镇,此时宋高宗赵构先后用十二道金牌才将岳飞召回。
- 小结:我们也可以看到岳飞的确一心护国,但是缺乏职场应变能力,对于自己的老板赵构的命令多有抵触不满,试想南宋就是赵家的私人公司,作为员工的岳飞,他的行为会让自己的老板满意嘛。
绍兴五年,南宋对军队进行整编。岳家军收编了杨幺、祁超、高道、任士安、王俊等人部队,整编后岳家军分为:背嵬军、前军、右军、中军、左军、后军、游奕军、踏白军、选锋军、胜捷军、破敌军、水军共十二军。岳家军兵力有原先的三万人激增至十万人。
岳家军在当时南宋中兴四将中,兵力是最多的,战斗力是最强的。
功高震主岳飞年仅38岁时,就历任枢密副使、太尉、太子少保、武昌郡开国公。武昌郡开国公:封地在鱼水之乡、交通要道武昌郡,开国公意思是岳飞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建立一套为自己服务的官员体系。
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南宋武将体系中官职、地位最高的了,赵构也基本没什么官位可封赏的了。
总结岳飞年纪轻轻位居高位,对于老板赵构的命令屡屡不尊,同时岳飞佣兵十万,具备谋逆的实力。自古皇帝与皇子基本都是矛盾体,皇位需要皇子继承,同时又怕皇子造反,所以即使赵构有自己的儿子,对于干涉立储的岳飞,也会让赵构觉得岳飞与皇子合谋,有谋逆的行为,岳飞也很难逃脱被赵构处死的命运。
赵构如果有儿子,还会杀干涉立储的岳飞吗?
宋高宗赵构即使有儿子,岳飞依然会被杀。
先说一下岳飞干涉立储之事。 岳飞在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的时候,曾经向宋高宗赵构建言,在两个养子中间,找一个合适的立为太子,即使岳飞出于公心但也犯了宋高宗的大忌。首先薛弼当时跟岳飞说过:身为大将,似不应干预此事。为什么这么说,当时岳飞最高职位为枢密副使,相当于国防副部长,一个国防副部长成天跟皇上说该立谁不该立谁,哪个皇帝也不会高兴,虽然赵构没子嗣,但是当时赵构才30岁保不定后边没有,这也是一大忌。
其次是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俘宋徽宗(宋高宗赵构的父亲)、宋钦宗(宋高宗赵构的哥哥)北去后,北宋灭亡,公元1127年6月12日,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建立南宋。而初期的岳飞喊得口号是“迎二圣,归京阙制”,试想一下,二帝要是回来,赵构往哪站,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哥哥,这也是君臣矛盾之一。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二月,岳飞奉诏入朝觐见高宗赵构,高宗准备将刘光世所部王德、郦琼等兵马五万余人隶属于岳飞,岳飞见部队行将扩充,收复中原有望,陈述自己恢复中原的规划,虽然此时已不再提及迎还“二圣”之事,但是矛盾已经有了。同年十月,岳飞收到谍报金国要放归宋钦宗的太子赵谌,在入觐时向赵构提议立其养子赵瑗(宋孝宗)为皇储,但赵构不满此提议责备了岳飞,这使矛盾更加深。
再次是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完颜兀术掌权并废除对宋和议,亲统大军像两淮进军,岳飞奉召挥师北上,郾城之战大败金军,同年七月双方在朱仙镇再次交锋,金军全军溃败。此时岳飞已是完颜兀术的心头之恨。并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国因无力攻灭南宋,准备重新与宋议和。完颜兀术在给秦桧的书信中说“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在主和派的构陷下岳飞被下狱,并于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年)被赐死,这也是赵构所希望的。
其实宋廷真正的主和派头子便是赵构,岳飞便是议和绊脚石,所以无论赵构有没有儿子,岳飞都不会全身而退。
赵构如果有儿子,还会杀干涉立储的岳飞吗?
不管赵构有没有儿子,岳飞依旧会被杀。
我们来说说岳飞为何被处死:
第一,岳飞干涉立褚。岳飞身为武将,过问皇位继承问题,这是宋高宗所不能容忍的,这放在任何一个朝代,这都是不能容忍的。何况高宗无子嗣,虽然岳飞是为了防止金人立钦宗的儿子为太子,建立傀儡政权的阴谋得逞,但高宗不这么想,他会认为老子还没死,就想谋划我的位置了。所以高宗说:“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
第二,为什么高宗对岳飞如此不放心?原因在于岳飞犯了宋朝的“祖宗家法”,宋朝是绝对不允许武将拥兵自重的,就是怕有朝一日武将效仿宋太祖来个黄袍加身,自立朝廷。所以才会有杯酒释兵权。而岳飞不但建立了自己的部队叫“岳家军”,而且这只军队还只听岳飞的,如果你是皇帝你会容忍这么一支战斗力强悍的部队不隶属中央调遣吗?所以在绍兴和议达成之前,还留着岳飞是因为还想让岳飞抗击金兵。
第三,岳飞一心想北伐中原,收复失地,恢复北宋时期的版图。但宋高宗只想偏安江南,而且岳飞欲迎回宋徽宗和宋钦宗的想法,这更是犯了宋高宗的大忌。徽宗,钦宗二帝回朝,高宗的合法性和正统性必然收到极大怀疑,高宗能容许自己的皇位拱手让人吗?当然,二帝回朝,高宗也不是必须退位,高宗恨的是岳飞身为南宋朝廷的臣子,不专于己,不为高宗考虑,只想迎回二帝,一雪靖康之耻。
所以,干涉立储是岳飞处死的其中一个原因,不管高宗有没有儿子,岳飞也必死无疑。因为岳飞在不合适的时候向高宗提出不适宜的政策,在南宋复杂的政治环境下,不能很好的处理自己与高宗的关系,才造成了其一生的悲剧。
赵构如果有儿子,还会杀干涉立储的岳飞吗?
赵构如果有儿子,也会杀干涉立储的岳飞。
立储看是公事,实为皇帝家的家事,尤其是手握兵权的岳飞,这会让赵构害怕,因为大宋的江山就是当时握有后周兵权的赵匡胤从孤儿孤母手里夺来的。
岳飞北伐的口号直捣黄龙府,迎二帝归朝,让赵构很不爽,徽宗钦宗回来,他的皇位不保,所以,不惜杀岳飞投降,保他苟安一隅,得过且过的生活。
恩师兼上司的宗泽的去世也让他失去了庇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