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是不是和汉族一样是古老的民族?
中华文明及中华文化圈早就遍及中华大地和亚东。蒙古族及更前匈奴丶鲜卑丶北狄丶吐蕃、契丹丶金人等,都是三皇五帝之后。由于在大草原和大荒漠的游牧生活,分成了大漠铁骑和北方异人。
共同的祖先丶共同的血脉,是难以割舍的同胞手足。56个民族组成了大中华,都是不可或缺的炎黄子孙!
蒙古族是不是和汉族一样是古老的民族?
关于蒙古人的历史起源说来话长,简介一下吧!蒙古人其祖先与当今之汉人称谓之祖先同源!同属华夏之民族。
蒙古人其族源出自匈奴(胡)(匈奴始祖夏桀之子“淳维”)→东胡→鲜卑→契丹→室韦等。
“蒙古”最初为一个部的自称,为唐代室韦的一支,《旧唐书》称为蒙兀室韦,居于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后迁至不儿罕山(今蒙古国肯特山)一带,发展为许多部。
辽、金时又译萌古、蒙骨、蒙古里等。回鹘国亡,西迁,进入蒙古高原东部,分迭儿列斤、尼鲁温两大支,繁衍为许多部落。金代,各部趋向联合,称合木黑蒙古(意为一切蒙古人之部落),推举葛不律汗、咸补海汗等为首领。至元太祖并蒙古高原各部,建蒙古国,凡属蒙古语族之其他部落,如塔塔儿、蔑里乞、斡亦剌等,亦皆以蒙古人自居。
蒙古国对外扩张,征服各国,原属蒙古国九十五千户之游牧民,几乎全部成为蒙古人。
自中外各地掳来各种人匠、奴婢,大都被同化于蒙古族。详见“蒙古族。”
蒙古贵族又在我国西部、中亚和东欧等地建钦察、察合台、窝阔台、伊儿四个汗国。
忽必烈平大理国,招降吐蕃诸部,灭南宋,统一中原,建立元朝,奠定了我国大一统的版图。
蒙古族是不是和汉族一样是古老的民族?
世界上的所有民族都是从非洲草原走出来的,然后游猎到世界各地,有的发展出农业定居,有的继续游牧(猎)。因为,各地的气侯条件不同,形成各种肤色的族系。世界上的民族都是不断分化,兼并中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的民族历史非常优久,有数千年的历史,如汉族。有的民族则非常年轻,才几百年历史。蒙古民族则有八百多年历史。
汉族是炎黄子孙,由黄帝糸,炎帝糸和蚩尤糸黎民百姓构成,数千年间,又有许许多多小民族,象涓涓细流汇入汉民族大家庭之中,这就包括蒙古族。蒙古族的历史同样辉煌,公元前三世纪,匈奴帝国兴起。在亚洲大陆上,形成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两大集团。
两大文明碰撞交融几百年后,匈奴人大部分融入汉族之中,或西迁欧洲,做为一个主体民族已消失。公元93年,汉,南匈奴,鲜卑联军打败北匈奴。北匈奴西迁后,鲜卑人成为草原上的新主人。留在草原上的北匈奴十余万户,也自号鲜卑。
有一支小部落宇文部迁到辽东,慕容鲜卑击败宇文部后,分裂成契丹,库莫奚和室韦。公元907年一公元1125年,契丹和奚人政权称雄北方二百多年。唐代,室韦又分化成各种室韦,其中一支蒙兀室韦,便是蒙古人的祖先。
蒙兀室韦中乞颜部首领孛儿支斤-铁木真,经过数十年征战,统一北方草原,公元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尊称成吉思皇帝(成吉思汗),这时蒙古民族称号正式出现。蒙古族中包括乞颜部,塔塔尔人,蔑尔乞人,乃蛮部和克烈部等众多族糸。
蒙古人中包括黄金家族为代表的正宗蒙古人,还包括突厥糸部落。蒙古灭金以后,把生活在高原上的契丹和女真人都划入蒙古族中。公元1368年,大元退回漠北草原后,大量华北汉流入北方草原,成为今天蒙古族源之一
古代民族划分不那么严格,讲究文化认同。朱元璋规定,留在中原的少数民族需用汉姓,穿汉服,同汉人通婚。经过数代之后,已与汉人无异。同理,进入草原的汉人,经过数代游牧生活后,已融入蒙古人之中了。
世界上百分之百血统纯正的民族是没有的,都是经过数千年演化形成的,任何一个民族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各个民族多少都有血缘和姻亲关糸。如果,片面强调血统论,只会犯元首那样的笑话。
蒙古族是不是和汉族一样是古老的民族?
蒙古草原是孕育游牧民族的摇篮,蒙古族便是其中的古老民族之一。
蒙古族源自东胡,东胡因居于匈奴东边而得名。
匈奴和东胡在商周时期就生活于蒙古草原。
春秋战国时期,蒙古草原上分布着林胡、楼烦、东胡和匈奴等部落。
匈奴人在这一时期称霸着北方一带,东胡人向匈奴臣服。
后来匈奴为汉朝所破,东湖人的一支鲜卑人开始强大起来。
公元四世纪,居住在潢水流域一带的鲜卑人的一个部落自称为“契丹”。
而居住于兴安岭以西的鲜卑人的另一个部落则自称为“室韦”。
蒙古族就是室韦人的一个部落,被称为“蒙兀室韦”。
公元六世纪,蒙兀室韦定期向东魏和北齐进行朝见并贡纳。
这一时期突厥开始强大,室韦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
公元七世纪,在额尔古纳河南岸的森林里,蒙古族先民就活动迹象。
《旧唐书》中称其为“蒙兀室韦”,它是大唐所属的室韦诸部落之一。
室韦的语言文化皆属东胡系统,与鲜卑、契丹非常接近。
在唐朝时期,蒙古人和契丹居住的地方被置为室韦都护府。
突厥被灭后,大唐扶植回鹘开始崛起,随后是契丹接着壮大。
这一段时期的室韦,是哪个部落强大,就依附于哪个部落。
公元九世纪,蒙兀室韦西迁到肯特山一带,蒙兀室韦下还有很多小部落。
其中最大的两个小部落为迭儿列勤蒙古和尼伦蒙古,十世纪合为合木黑蒙古。
这时的蒙古处于部落奴隶初期,刚刚走出原始社会。
公元十二世纪,契丹没落,取而代之的是女真,也就是后来的金朝。
这时的蒙古属金朝统辖,已经开始逐渐壮大起来。
公元十三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落间的混战,统一漠北。
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先后灭掉西夏和宗主国金朝。
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后,草原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蒙古族。
蒙古这个名称,最初只是被蒙古诸部落中的一支所使用。
之后吸收和融合了漠北地区的狩猎和游牧部落,发展成为蒙古族。
蒙古族是从最开始的藩属民族发展而来,最终统一了中国北方各民族。
蒙古草原这个摇篮,在孕育匈奴、东胡之后,曾繁衍出东胡系的乌桓、鲜卑、柔然、契丹、室韦和突厥系的薛延陀、回纥、黠嘎斯等部落。
由此可见,蒙古族确实是个非常古老的民族。
蒙古族是不是和汉族一样是古老的民族?
这个问题我可以理解为两部分:一是问蒙古族什么时候形成的?二是问是不是也像汉族一样有着古老、悠久的文化?
是的,蒙古族的民族出现在南宋同期,但是并不是一个南宋时期才形成的民族。他和汉族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只是因为文字形成的较晚,缺乏详细的史料记载。
一、蒙古族的前世今生蒙古族在正式被叫做蒙古,是由于在额尔古纳河一带,室韦部落的分支---蒙兀室韦崛起而形成的。蒙兀是音译,蒙古也是音译,在汉字中最终以蒙古二字被定格。而室韦和契丹一样都是鲜卑人的后代。室韦生活在兴安岭以西,而契丹生活在兴安岭以东。其实他们就是鲜卑人,鲜卑人有很多去向,除了后来形成的室韦、契丹之外,拓跋氏部落发展壮大后入主中原建立了北魏。而鲜卑人的来源是东胡人。
其实,北方的游牧民族有个特点,就是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以部落方式存在的,一个大的部落可能有几十万人,小的部落可能只有几千人。这些部落有生产方式相同,共逐于一片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迁徙生活。但是,不能说他们都属于一个民族。但是区分民族组别最重要的依据是宗教信仰和语言。其实各个部落之间,从血缘上区分的意义不大。比如,匈奴崛起时,统治了整个北方地区,但是,匈奴却不是一个民族,是被匈奴人统治下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统称。之后柔然崛起、鲜卑崛起、突厥崛起、回纥崛起、契丹崛起、女真崛起都是这个方式。一个政权,多个部落效忠。
蒙古族就是鲜卑人的后裔室韦部落逐步形成的。当蒙古人崛起,统治者了整个高原时,其实也并非所有的蒙古人都是血统纯正的蒙兀室韦,而是在后来黄教传入蒙古地区之后,形成了共同的信仰,再加上生产方式相同,生活习惯相近,语言相似,从而形成了统一的蒙古民族。
二、蒙古人的祖先曾经和汉族长期共存,同样是个古老的民族在周朝时,还没有汉族这个称谓,那是叫华夏族。而同时期,东胡人也是一直不可小觑的力量。当时在东北地区,有东胡、濊貊、肃慎并存。同时也有把他们称谓广义的东胡的说法。战国时期,赵国大将李牧大败匈奴之后,还有一次打败过东胡人。也就是说东胡人的势力范围曾多次到达过燕赵地区。
到了西汉,匈奴的崛起,让北方相对统一,东胡就成了匈奴帝国的一个部落。虽然相对独立,但属于匈奴人的势力范围。随着匈奴人被汉朝打败,逐步衰落,东胡的鲜卑人正式走上了历史舞台,他们在高原上追着柔然人打,南下入逐中原。但是这些游牧民族始终是分裂状态,并不像汉族人的中央政权一样。鲜卑人南下到中原的是拓跋氏部落,而其他的鲜卑人依旧生活在北方地区。后来就形成了契丹和室韦。
作为蒙古族的祖先室韦部落多次出现在唐宋的史书记载上。但是,由于从鲜卑到室韦基本没有非常成熟的文字,直到成吉思汗时期,蒙古也没有成熟文字。后来,成吉思汗征服了乃蛮部,乃蛮部是个突厥部落,他们使用回鹘文字。成吉思汗就命令一个乃蛮部的文化人塔塔统阿负责掌管蒙古国的文书印信,所以这个哥们就用回鹘文字母来拼写蒙古语,从而创造出蒙古文,后来元代时期,蒙古文经过改良就成了今天的蒙文。
由于缺乏史料的记载,蒙古的祖先们基本上靠中原的中央王朝留下的文字记录来回顾他们的活动和创造过的文明。但是,这个民族确实时一个古老的民族,很早就开始在东北地区存在,并不断向四周扩散。
蒙古族是不是和汉族一样是古老的民族?
谁的祖先都不是凭空而来,古老这事首先需要理清楚概念。
汉族的由来是羌方于商代返回受阻,于是一部分先羌绕道返回楚地、吴地、蜀地瓦解殷商联盟,到了武王伐纣灭了殷商,这才开始形成了返回的羌系民族为主体的汉民族。周秦两代都在返回,到了汉代,内地民系与未返回的游牧民系翻脸战争中断了联系,这才形成了内地民系独立成一族的汉民族。由于这个中断关系的分水岭以及汉代的强盛,这才有了汉人的称呼。这么定义汉族的话,那汉族形成始于殷商时代绕道返回的先羌部分,成于周灭商形成的民系基础,兴于春秋后羌系的强势和秦体系的再次返回内地,得名于汉代的独立成族和族名。
谁的祖先都不可能不古老,汉族追溯祖先就会追溯到羌方,正如广东地区多地存在沙朗、沙琅这样的地名,而在西部羌系民族区域内,沙朗、沙龙地名是很多的,昆明就有一个沙朗。羌系是北三苗,所以再追溯祖先的话就会回溯到北三苗曾经生息的地区山东、河北、山西等龙山文化地区。北三苗与南方苗瑶泰是分支不同,早期都隶属于内陆支古楚体系,也是黄种老三苗蛮体系,属于帝喾帝尧系。屈原这个先羌后裔的楚人追溯自己是帝高阳颛顼之后,而实际上他属于帝喾高辛氏和帝尧体系。好比苗族芒勾是伏羲太昊勾芒的意思,苗族的青红两色就是指青帝太昊伏羲和南方赤帝。就是说内陆支苗蛮系也属于颛顼后裔,是历史上被沿海支老二支系抛弃出九黎的后稷,也是被应龙所杀的蚩尤和夸父之一。杀蚩尤、夸父的应龙就是黑龙该隐,杀兄弟闹乌龙的人。文化里体现的是二货、二流子、二霸道、小人、店小二其实都是恶心沿海支的词汇。就是说早期全体黄种是一家,都属于鱼钩蝎子图腾的黄帝系。
蒙古族也很简单,其核心基础是羌系匈奴分支,是被汉朝打击被迫流入东胡的分支群体,其实并不排除存在部分秦人重回游牧。因为匈奴是秦灭后就统一了,秦代匈奴无法统一是因为羌系匈奴与内地保持着紧密联系。老大支系乌拉尔N系和白匈奴东方分支无法实现统一。秦灭后,又是先羌部分的楚人成了主导体系,于是引发了匈奴与汉朝对立,最后又悲剧地以战争作为解决手段,自己打了自家体系。世界格局也因此走向了各自独立发展的时代,断了原本黄白匈奴系(帝喾帝尧后裔)和黄白突厥系(帝舜大鲧后裔)对立的局面。
匈奴入东胡变为鲜卑导致了鲜卑主体变为了黄匈奴,这可能是匈奴人口远超过鲜卑的缘故。所以东胡语言被黄白匈奴杂和的阿尔泰语系给同化了,阿尔泰语系既类似于俄语、拉丁语,又能发现类似日语苗族泰语发音的模式。实际上阿尔泰语就是黄种原生语与白匈奴语杂和出来的。斯拉夫民系就是白匈奴的主干,部分印第安基因则是存在其间少数民系,可能属于职业祭司群体。今天很容易发现湖北话明显带有俄语那种弹舌发音模式。因为黄白匈奴都是发源于内陆支古楚,南支的斯拉夫民系随泰族南逃,融入泰族和形成了混血后的柬埔寨、缅甸等。斯拉夫民系就是姜子牙老婆扫帚星,犹太文化里的以扫,也是白帝少昊氏。
匈奴入东胡鲜卑同化了整个东胡语言,血缘上改造了大部分东胡民系。所以我们看到东北民族很多都有高频的羌系O3基因。文化上也很容易发现历史上的鲜卑多数是羌系,比如慕容步摇就是帝尧系的摇头横摆文化,与藏族泰族服饰上的横纹一致,独孤就是苗瑶毒蛊的意思,蒙古则是苗族芒勾一词,就是指青帝太昊勾芒,也是青色文化的由来。整个蒙古文化只有剃头属于东胡,其余全部是匈奴羌系北三苗文化。数理上蒙古族重3、9、13,与汉族和苗族一致。13是汉苗蒙古很重要的数理。基因检测也证实了黄金家族是O3基因,与羌系和汉族O3区分不了。如果说隋唐与鲜卑有关联,那可以明确地说整个隋唐文化显示的都是内陆支帝尧体系文化,比如贵族的十三截玉带,比如横弹五弦琵琶属于这个道统。室韦鲜卑名称也与戎的十戈一致,就是区别于沿海支的九韦。九韦氏就是犹太名称,这是因为犹太教是沿海支黄白集团含米特的犹大支系建立的。
蒙古族是五胡乱华后匈奴鲜卑里的室韦部落为基础逐渐强大起来的。并不排除是五胡乱华后溃逃回去的匈奴重新发迹的结果。按这个意义看,狭义的蒙古族形成必定只能算隋唐之后。如果要追溯祖先,那就与汉族同源了,都属于羌系北三苗。蒙古一词可追溯到帝尧时代的整个苗蛮系,正如蒙古女性头饰上的坠珠与苗族女性头饰是类似的。也如蒙古文里植入了苗蛮系牙璋造型,因为张嘴的牙齿代表整个苗蛮系。牙璋就是华章,就是姜子牙名字的由来,就是景颇族手上拿着的刀的形制,也是苗族的一种酒器造型。
牙璋就是万字,万字符号就大量在蒙古文里,苗语第一人称就是万,源于苗蛮养狗人身份引发的狗叫声。
蒙古强盛后的不断兼并扩张这才使得通古斯大量C系人口变为蒙古人。实际上匈奴分支的老大支系乌拉尔N系早就入侵通古斯地区,乌拉尔支系在蒙古体系里的就是布里亚特蒙古族。匈奴被汉朝打击,使得黄匈奴民系一部分入匈奴,一部分入藏形成藏族,还有部分沿藏彝走廊入西南。所以西南彝族里既有羌系,也有乌拉尔N系。花腰彝族明显就与乌拉尔分支芬兰萨米人服饰一致。这样也从侧面证实,鲜卑大多数是匈奴,就是羌系北三苗。
追溯清楚之后,蒙古族与汉族是否同样古老就可以做判断了。你设定的民族概念是什么,那就可以去套用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