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如何考研的?怎么样学习的?
谢邀!考研想起世纪之交,一个十万大山的孩子从上海大学毕业后,暂栖身苏州一台企,不声不响在车间赚生活费,某一天他悄悄北漂了,听其好友说去读一年英语,攻6级吧。又一年,同事在上海打听到他已在某著名企业上班了。后来,又一个同事去学英语了,立志在北京发展。他们没有直接升研,而是在社会上磨炼,假如一切称心如意,也不一定去考研,毕竟当年研究生只发200元生活费。做业务的活络的,早就谈朋友去筑安乐窝。人生就是起伏不定,各人的选择看心情吧。
大家是如何考研的?怎么样学习的?
1、2005年6月,辞职,来到省会,在一个211大学旁边租房子,抱定了必须考上的想法。
2、没有工作,没有收入,那时手上只有几千块积蓄,压力很大,也没有什么朋友。每天唯一的娱乐是吃饭的时候拿着一个小收音机,听中国之声,现在还记得那一年是潘玮柏的歌最火🔥的时候。那一年,正是李宇春超级女生那一届,街头的报刊亭贴的都是她们的海报。
3、报了一个考研英语辅导班。有用。那年英语成绩65。
4、购买了想报考学校历年的试题,仔细研究了他们的出题方向,开始了专业课的复习。专业课的书都差不多背熟悉了。不过,后来考试时,才发现还有一些专业书上提到的文献也被用来作为出题范围了。所以要立足课内,拓展课外啊。
5、每天生活较规律。早上八点学到十一点,下午三点学到五点,晚上七点学到九点半。
中间空着的时间就是吃饭,听广播,到大学校园看报纸。
6、中间联系过一次导师,导师鼓励了我,叫我好好复习。
7、考上了。读研期间,遇到了好导师,好同学。[玫瑰]
大家是如何考研的?怎么样学习的?
我读书读得很少,因为我是7O后的,所以拼命送儿女上学,我女儿考上北大研究生,我女儿很努力,别人在谈恋爱,可她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因为她报的医学院,
大家是如何考研的?怎么样学习的?
了解一下,自己报考的学校、专业大概要多少分能上,再看一下自己每科能考多少,定个目标,去图书馆好好学吧。
大家是如何考研的?怎么样学习的?
学会思考
大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很多同学每天起早贪黑可就是成绩不好,究其原因就是只知道一味的拼搏,但是不注意方法,只知道一味的重复,不知道停下来思考,努力而没有结果。陪伴了研研们度过艰难的时光,帮帮完全能体会大家的心理,那么多书都还没看哪里有时间思考。
但是,不思考的人在考研这条路上注定是早消失的人,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养成思考的习惯,思考如何高效地学习,思考如何学习每一门科目。自己思考得来的方法往往是适合自己的方法。
制定计划,重视效率
每一个考研人都需要一份自己的时间表,首先是大的时间表,规划自己准备考研的这一年。考研帮也会为大家整理各科的复习规划(英语、数学、政治)。同时,大家不要墨守成规,计划一定是要修改的,只有在不断的修改过程中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计划。计划也是一定要遵守的,不遵守的计划和没有一样。在每一个小的时间单位里我们要注意的是自己是不是做到了百分之百的投入。
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考研重要的是理解,只有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才能记得更长久。大家可以自己制作思维导图,别人的思维导图没用,因为那是别人的思维,只有自己做的思维导图才是符合你自己记忆特点的思维导图。除了思维导图,大家还可以尝试各种别的记忆的方法,比如提取首字连成句子啊之类的。这些方法肯定比死记硬背要有效率的多。
大家是如何考研的?怎么样学习的?
谢邀。
一、考研英语备考,词汇、语法是基础,历年真题是法宝
词汇应注重考研高频词汇的学习,而不是抱着一本单词书死啃,语法是为了分析长难句,这是做好翻译和阅读理解的一个方法,阅读理解之所以难就是因为大量长难句。词汇语法搞定后,建议直接死磕真题吧。5套真题之后,你就会发现谁是高频词汇了。
建议大家第一遍做题以阅读为重点,暂放完型、翻译等题型,第一遍做真题要精读,不追求速度,每天下午完成四篇阅读,然后再用大概两个下午的时间,完成四篇材料的精读和整理。作文可以放在早读时间背诵。词汇利用零碎的时间重复巩固。
二、考研政治备考,摸准时事的脉搏,9月前按旧大纲来复习
大多数同学的政治备考开始的比较晚,早期复习建议关注一下时事,可以适当地开始马原部分的学习,不必苛求进度。先采用旧大纲备考,待当年9月中旬新大纲发布之后,及时查漏补缺。
三、考研数学备考,把握基础,多做题、真实写步骤是提分关键
数学80%的考点来自于基础考点,利用真题,研究高分考点,对高分考点对应的知识多看几篇,相关的题目多练习一下。
建议大家不要过分要求自己的复习进度,而要关注自己的实际复习效果,也只有这样,后续的复习才会越来越快。同时,数学高分的必经之路一定是真正的动手做题写步骤,而这一点往往是大家容易跳过的,这也是攻克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不二法门。
四、考研专业课备考,广泛涉猎,重点攻克
参考书目之多,这是考研党的共识,如何在如此之多的参考书中摸到重点才是复习的关键。建议大家以真题为准,把握重难点,合理分配时间精力来复习。其次,将参考书考点化、零散知识系统化也是专业课复习的两个好方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