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晚年让陈平去杀自己连襟樊哙,陈平如何化解此难题?

陈平是如张良般谋士,但出身低微,有常人不及的狡黠。刘邦命其捉杀樊哙。考虑其是吕后连襟,不敢贸然行事。

到了樊哙处,笑称朝廷有令相请,一路同樊哙笑看风景。樊哙同张飞一样,虽是屠夫出身,也是粗中有细,否则吕后能把妹子嫁于他。一路与平吃喝玩乐,不急,慢慢来。

本来君王火气上,过了也就不予催促,况且关乎小姨子呢。

等到陈平带樊哙进了京,正巧赶上刘邦病故大典。陈平让吕后刮目相看,来的早不如来的巧,正是忠臣,委以重任。樊哙佩服陈平,到的正是时候。众臣云里雾里,陈平和樊哙已成吕后文武臂膀。

正是陈平难得糊涂,把朝廷治理好,保护刘氏一族和文武百官,为后来文景之治打下良好基础。

刘邦晚年让陈平去杀自己连襟樊哙,陈平如何化解此难题?

陈平确实太难了!他真杀,吕后要剁他,毕竟吕后还期待刘邦死后借力妹夫。人一死,刘邦气一消,不剁他也要拿他背锅;不杀,抗旨不尊,对手也要剁他。怎么办?

刘邦这个人向来说话难听,气头上那句要命说那句,陈平一路随他东征西讨自然很了解他,杀樊哙只不过是继韩信英布彭越造反之后的疑心生暗鬼,生怕樊哙功高震主,自己死后他和吕后联手唱一出牝鸡司晨。

这一点陈平心里很清楚。

所以摆在陈平面前有三个选择:

①奔樊哙的人头而去,带人头回长安,被吕后诛,或者替刘邦背锅。

②奔樊哙而去,取人头见机行事,刘邦反悔,自己尚有退路。

③奔樊哙而去,带人回长安。

陈平选择了最明智的一条:带人回长安。

如果刘邦斩樊哙,过不在自己,吕后也拿自己没辙。

如果刘邦不斩樊哙,他就是樊哙的再生父母、刘邦遵旨守则的好臣子、吕后的贵人。

总之一切责任推给皇帝就对了!

谁知还没到长安就接到皇帝死讯,陈平怕樊哙老婆向姐姐吕雉进谗言害死自己,急忙抛下樊哙去奔丧痛哭刘邦。

刘邦的吊唁会上,他在吕雉面前表演了什么是声泪俱下如丧考妣。当然更重要的是,他要哭诉出樊哙还在来的路上这个关键点。

这个话死人当然是听不到的,但是吕雉听得一清二楚啊!妹夫没死!侧眼看陈平涕泪横流,吕雉心也软了有那么一分钟。

陈平趁势要求替刘邦守灵,以确保自身安全。

就这样,陈平一计,樊哙官复原职,自己全身而退。不得不说他和张良都是有大智慧的人,往往办一件事情,就要达到多个目的。否则这个手里没军队又智商智谋随时吊打主子的读书人,也活不到刘邦死后。

刘邦晚年让陈平去杀自己连襟樊哙,陈平如何化解此难题?

作为刘邦手下第一悍将,二者又是连襟关系,刘邦为啥要杀樊哙呢?

刘邦这辈子唯一喜欢一个女人就是戚夫人,在刘邦封为汉王后戚夫人入宫侍奉刘邦。然后为刘邦生下了三子刘如意。对于这个女人刘邦给足了关怀,每日在戚夫人哪里留宿,对于吕雉不管不问。让吕雉心中很是不岔,既然你喜欢戚夫人就喜欢把!臣妾自己管好我的朝政就好。但是吕雉没想到戚夫人给自己的夫君吹耳边风,一起妃嫔想要让自己儿子当皇太子,心太大了!然后处处和戚夫人作对,但是戚夫人有刘邦维护,所以基本上都很平安。

后来刘邦去镇压英布时不行中弾,回天乏术就要面临死亡了,对此刘邦很是害怕,自己打下的江山就要失去了,谁不有遗憾,但是有两件事最让刘邦上心。一是戚夫人和刘邦最爱的儿子刘如意的安危,另一件事是吕雉。他非常后悔自己让吕雉干政,但是不让吕雉不干政自己也忙不过来,但是如今自己就要死了那吕雉将会一家独大,那戚夫人和自己儿子怎么办?于是刘邦陷入了纠结。但是他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限制吕雉势力的扩张。所以他决定将自己好友樊哙给杀了。这样只要樊哙一死,就威胁不到刘如意和戚夫人。

于是刘邦命陈平和周勃一起去樊哙大营,立即处死樊哙。作为擅长心技的陈平,却知道刘邦时间不多了,更何况,他们也不想落个谋害忠良的名声,再说,万一刘邦只是一时心血来潮杀了樊哙,到最后万一后悔,怎么办?会不会一股脑把怒气全撒在他们身上?所以,就动了心思,既不会让刘邦知道后责怪他们,也不会招来不义之名,更不会在刘邦死后,在吕雉的权利下被报复,所以,陈平在考虑了这些原因之后就想尽办法保全樊哙的性命。

历史证明了,陈平不愧是心机谋略家,正当他们押解樊哙回京途中,就得到了刘邦驾崩的消息,这让陈平吓出了一身冷汗,庆幸自己的应变和选择!物有长短,人有高低!没有陈平的机智,也就没有了后来吕后驾崩之后,联手周勃剿灭吕氏家族这一历史大戏!一手拉开文景之治的幕布!

刘邦晚年让陈平去杀自己连襟樊哙,陈平如何化解此难题?

刘邦晚年让陈平去杀樊哙,不得不说是用错人了,也是樊哙命不该绝。

陈平做事,在所有刘邦手下,是个最滑头的一个人,他每走一步,都要考虑自己的后路如何。

刘邦听别人说的,连襟樊哙曾扬言,等到刘邦一死,就对刘如意不客气!刘邦听到这样的传言,不能不气,虽然说樊哙救过他刘邦的命,刘邦还吃过樊哙的狗肉,但是这种事不能忍!刘邦心里这样想的,你樊哙想等我死了兴风作浪,我就叫你死在我前面!

刘邦派陈平周勃去杀樊哙,本意是直接把樊哙杀了!陈平不傻,这时耍了滑头,心想皇帝一时愤怒,万一杀了樊哙之后又后悔了,到时候不要成了替罪羊。

陈平就对周勃说了,我们不能杀樊哙,还是交给刘邦自己杀最合适。

仗义多是屠狗辈,

无情最是帝王家。

刘邦晚年让陈平去杀自己连襟樊哙,陈平如何化解此难题?

陈平深知帝王之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韩信死,张良逸就是前车之鉴,陈平会敷衍,所以熬过这一关。他己知刘邦重病,也不想做被烹的走狗,这个陈平实是一个安汉栋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