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平儿与晴雯长相个性相差甚远,作者为何会将两人并称为俏?
《红楼梦》中的平儿和晴雯虽然并称为俏女人,但个性截然不同,地位也不相同,因而结局也大相迥异。
并称为俏,平儿是乖巧,左右逢源,柔柔弱弱小妾兼丫环。而晴雯是俏皮活泼,泼辣逼人的贴身丫头。
凤姐是贾母大红人,司掌总理财政大权,平儿与之即有主仆名份,又有姐妹情深,平儿在被纳为小妾之后除了服侍花花公子贾琏,还乖巧地处理好对两人的关糸,从不敢逾越主妇之权,为人温和,讨得两人喜爱与放心。尽显俏丽妩媚之风。
贾宝玉是老太太贾母心肝宝贝,为了贾府大业,宝玉妈妈王夫人、王熙风一派希望宝玉娶开朗大方的宝钗,而晴雯拥护宝玉娶文静优雅的黛玉,因而取代袭人第一丫环,晴雯锋芒毕露,四处树敌,自然招来被赶出的厄运。宝玉毕竟翅膀未硬,无力保护。晴雯俏皮过度,招致排挤,结局凄惨。
封建社会大家族争权夺利,少主也无能为力,保护好自己的心腹爱将,晴雯做了牺牲品。
《红楼梦》里平儿与晴雯长相个性相差甚远,作者为何会将两人并称为俏?
平儿,一个“平”字尽显其温厚通达性子;晴雯,烈火爆炭般的性格,眼中容不得半点沙子,心内受不得委屈。两个人若说个性,至少从浅层次上看,的确南辕北辙,但是两个人都不负“俏”这一美丽的字眼。
“俏”在《现代汉语字典》里既有“容貌俊俏美丽”之意,也有“举止活泼风趣”之意。
从贾府众人言行可见平儿和晴雯的确皆负美貌平儿是贾琏的通房丫鬟,贾琏贪色,总是凑着凤姐不注意的空档行调戏之举,可见平儿于男人在容貌上还是很有优势的。有一回,王熙凤生日宴,贾琏趁机就在房内与鲍二家的苟合,不小心被凤姐撞见,闹到了贾母面前,贾母就责贾琏:
那凤丫头和平儿还不是个美人胎子?你还不知足!贾母左一个“美人胎子”,右一个“不知足”足可显平儿之美貌堪比凤姐。
要说贾母最爱贾宝玉呢?这贾母刚夸完,贾宝玉就来了回“喜出望外平儿理妆”。他为何喜,因为这位宝二爷心里最爱的就是美好的人、事、物。美女当前,且能让他献一回殷勤,真是乐煞他也。
晴雯的美貌如何呢?从她为何而死最能看出其中韵味。
晴雯受贾母的喜欢,因为这位老祖宗和孙子宝玉一样,也喜欢赏心悦目的人和物,但是她的美貌却使其成为了王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王夫人对其的评价是:
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王夫人这话虽然不是在夸晴雯之貌美,但实实在在说出了晴雯身段容颜俱美这一事实,毕竟这比较的对象可是“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的林黛玉。
这俏丫鬟抱屈夭风流,也不过是因“比别人生得略好些”。
平儿和晴雯都是举止活泼,有“俏言俏举”之人书中有一回,是“俏平儿软语救贾琏”,因为巧姐出痘,贾琏王熙凤两夫妻分房睡,贪欢的贾琏便找了个多姑娘聊慰寂寞。等到巧姐痘出完了,平儿去为贾琏整理铺盖回房间,发现了女人的头发丝。
平儿下面的说的做的就很有“俏”意了:
平儿会意,忙拽在袖内,便走至这边房内来,拿出头发来,向贾琏笑道:“这是什么?”贾琏看见着了忙,抢上来要夺。平儿便跑,被贾琏一把揪住,按在炕上,掰手要夺, 口内笑道:“小蹄子,你不趁早拿出来,我把你膀子橛折了。”平儿笑道:“你就是没良心的。我好意瞒着他来问,你倒赌狠!你只赌狠,等他回来我告诉他,看你怎么着。”她发现贾琏背着凤姐偷欢,既不嚷嚷,也不默默按下,而是拿这件事和贾琏嬉笑一番,不失为活泼动人之举。
而晴雯的“俏言俏行”又在何处?
一回晴雯生了闷气,宝玉为了讨她欢喜,把所有的扇子给她撕,撕得她是痛快淋漓,郁闷的心情一下子便回转了,真是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扇子轻一笑?
还有一回是冬日的夜晚,宝玉因袭人不在睡意稀疏,便去外面赏月,麝月开了门先出去,晴雯就想去吓唬人家,兴奋地连衣服都不披一件,穿着小袄就出去了,结果人没吓唬成,自己倒是得了场风寒。
其实晴雯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虽然下场凄凉,但活得“俏”。
《红楼梦》里平儿与晴雯长相个性相差甚远,作者为何会将两人并称为俏?
此俏非彼俏。
题主说的应该是书中回目反映的意思。《红楼梦》是章回体小说,作者经常在回目中用一个词形容那一回出场的主要人物事件,什么“病”“呆”“痴“”懦”“美”之类,很传神,让人一看就了解人物的特点。而其中,好几次用到了“俏”这个字,却分别用来形容了平儿和晴雯。
这是表示平儿和晴雯的某种共同特点吗?
我觉得,平儿和晴雯共性不多,但她们的特点确实都可以用“俏”来形容,主要是这个字本来有不止一个意思。
俏可以指容貌俊俏、性格活泼、举止灵动,用这个字来形容一个女孩,会有一种青春活泼美少女的既视感,典型例子就是金庸的“俏黄蓉”。
俏也同样可以指机敏可人、心思活泛、办事漂亮,这种女孩往往情商高、会说话、点子多,能力强,和她呆在一起会让人觉得如沐春风。
黄蓉当然算是两者都占全了。而《红楼梦》里的平儿和晴雯,则应该分别属于这两种不同的“俏”。
晴雯长相出众自不待言,所以她的“俏”主要是指容颜俏丽。晴雯的性格肯定不属于讨喜的一类,比较自我也比较傲气,但这样的女孩只要颜值够高,举手投足都会有一种傲娇小公主般的灵动。晴雯无疑属于这一类,她的“俏”更多地是指她整个人的美貌和气质给人的一种感觉,一种年轻女孩独有的青春任性的气息。个人认为,晴雯撕扇那一幕,就很好地表现出这种女孩的“娇俏”,带点让人牙痒痒的小冤家的感觉。
但不可否认,在强调礼教秩序的社会,晴雯这种天然不受束缚的性情是不被推崇,反而会备受打击的。所以书中的晴雯并没有很好的人缘,更是被王夫人视为“妖妖调调”的眼中钉。书中回目中真正用到“俏”来形容晴雯的那一回,恰好是晴雯悲凄离世的那一回,回目是“俏丫鬟抱屈夭风流”,生动刻画出红颜薄命的意味。
相反,平儿给人的是另一种感觉。她凭借自身平和的气质和在豪门大院打滚多年磨练出的平衡本领,成为书中难得的一个几乎零缺点的人。平儿的人缘当然很好,因为她做什么都考虑得很周到,细心照顾各方面当事人的利益和感受。平儿的容貌当然也是出众的,但毕竟不是青春娇俏的小女孩,她的气质也不是活泼那一挂,所以她的“俏”更多地是指她面面俱到、让人叹为观止的周旋和办事能力。
书中给了平儿很多次机会来表现她的能干和不争,“俏”的桂冠也不止一次给她戴上。第二十一回“俏平儿软语救贾琏”、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就是平儿处事能力的两个例子。作者不厌其烦一再给平儿冠以“俏”的定性,也证明了平儿一贯出众的灵活手腕、美好口碑。
值得注意的是第五十二回的回目,就是将平儿和晴雯并列的。完整回目是“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瞧,当俩人并列时,平儿还是更能当起“俏”的美誉。而一个“勇”字,其实比“俏”更能代表晴雯的特点。她像一团不肯熄灭的火焰,顽强地坚持着自己的自尊,随着自己性子横冲直撞,在别人看来自然是鲁莽幼稚,但从本质上说,也是一个不圆滑不世故的勇猛孩子,这才是年轻少男少女天然该有的样子。
最后说一说和晴雯颇为相像、也很擅长伶牙俐齿的林黛玉。有一回的回目是这样的:“林黛玉俏语谑娇音”。这里“俏”字又出现了。这个俏是平儿式的还是晴雯式的?其实从回目就可以想像林妹妹巧笑倩兮的可爱模样,这样的俏,当然是晴雯式的。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红楼梦》里平儿与晴雯长相个性相差甚远,作者为何会将两人并称为俏?
每个人对俏的标准不尽相同,与长相有一定关系,更多展现的是性格和灵动
《红楼梦》里平儿与晴雯长相个性相差甚远,作者为何会将两人并称为俏?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俏”这个字的解释。关于“俏”,在《康熙字典》中是这样记载的:
“又好貌。俗謂婦容美好曰俏。”
显然,用“俏”来形容平儿和晴雯,有容貌美好的意思。
先看平儿。《红楼梦》中有两个回目都提到了“俏平儿”:俏平儿软语救贾琏,俏平儿情掩虾须镯。书中对平儿的长相并没有正面描写,但是有许多侧面描写,比如在宝玉眼中“且平儿又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在老太太口中“那凤丫头和平儿还不是个美人胎子?”足见其长相当得起“俏”这个字。
再看晴雯。《红楼梦》中有一个回目提到“俏晴雯”:俏晴雯抱屈天风流。书中对其长相有直接的描写,宝玉说她“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她“眉眼似黛玉”“生的模样比别人标致些”,足见其长相完全配得上“俏”。
从外貌看,二者的“俏”有相似性,都有着女性的美与活力。
在《国语辞典》中,“俏”还有一个解释是“活泼有趣”,就是俏皮。
平儿性格上的“俏”,是软语救贾琏的温婉,是行权独当一面时候的精明,是周旋于贾王二人之间的机敏。
晴雯性格上的“俏”,是撕扇子一笑的媚,是病补孔雀裘的勇,是眼里揉不得沙的刚,是从不耍心机的纯。
因此从性格上看,二者的“俏”有很大差别。前者是柔情中藏着机敏,后者是勇傲中藏着纯真。
《红楼梦》里平儿与晴雯长相个性相差甚远,作者为何会将两人并称为俏?
一个人的审美观是多面的,曹雪芹也一样,他把粗狂视为一种俏美,又把细腻面条视为一种美,所以把平儿、晴雯均视为美,主要突出是心灵俊俏,非取长俏之所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