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为什么没有核动力战机?

有核动力航母和潜艇,为什么没有核动力战机呢?

好家伙!你应该没听说过一边飞行、一边排放核废料的“核动力飞机”吧?这绝对是有史以来最疯狂、也是最失败的核动力研究。

要知道,美苏两国在上世纪争抢要当蓝星大哥的时候,武器研究方向都是专门往能把对方弄死的层面去开发。像什么核动力航母、核导弹、核动力潜艇、核动力巡洋舰等等,都是美苏在上世纪干架时搞出来的产物,那是一个比一个丧心病狂。

当然,你所提到的“核动力飞机”,美苏两国在上世纪还真的有研究过,所以这种飞机是的确存在的。

美国人正在实验飞行的“NB-36H”核飞机

大概在1946年,当时第1颗原子弹才刚试爆一年时间,美国人就想把这种新发现的核能源开发成动力系统。理论上如果真的将其研究成功,那么这种携带核动力的飞机,只要将机组成员在飞机上的吃喝拉撒管好,那么绕着地球飞个百八十圈都不带喘气的。美国从1951年,就开始研制两架X-6核动力飞机,不过这两飞机只是进行了各种试验工作,并没有飞上天。到1955年的时候,第3架被命名为NB-36H型的核动力飞机才开始试飞,总共试飞了47次左右。

“NB-36H型”核动力飞机是在B-36H轰炸机上改装而来,虽然说这架飞机当时试飞的时候,的确携带了核装置上天。但在整个试飞过程当中,所携带的核装置并没有打开过哪怕一次,飞行动力来源仍然为常规动力。不过呢,这架飞机在当时试飞的时候,核反应堆虽然没有提供动力,但的的确确为美国人提供了大量关于核辐射影响的数据。

美苏两国当时试验的核飞机

说实话,造一架核动力的大型飞机并不难,以当年的技术美苏两国还真的可以造出来,但唯独解决不了的是飞机上反应堆的核辐射。

因为,无论是美国的NB-36H、还是苏联当时在图-95轰炸机基础上改造的“图-95LAL”,那都是一款试验产品,主要的作用是为下一代真正的核动力飞机研制工作打前锋。最恐怖的是,这两款飞机在被改造出来试飞的时候,使用的全都是“开放式核反应堆+喷气式发动机”的理念。也就是在喷气式发动机进气的时候,空气是直接被吸进核反应堆,然后用核子将空气加热膨胀之后由驱动涡轮从喷口排出。

也就是说,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当时所改造的那两架核动力飞机,它们在飞行的时候,都是一边飞、一边从发动机喷口排出大量和放射性元素,这些元素如果被排到我们生活的大气当中,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真的是细思极恐,幸好这两架飞机在试飞的时候没有打开反应堆,只是进行了模拟试验。不然的话,在上世纪50年代的人们每吸一口空气,那都是满满的钚元素或者铀元素,绝对的科技与狠活。

还有一点,一旦这种飞机坠毁的话,那么方圆数百里之内的人类与动物,都将受到严重的核辐射影响。所以说当时的美苏两国军工人员,虽然想法非常大胆,但是在真正试验这些飞机的时候,那都是在小心翼翼进行。比如说美国的NB-36H核飞机在每一次实验飞行时,旁边都会有一架波音C-97运输机携带着满满全副武装的陆战队士兵伴飞。一旦在试验飞行当中该飞机坠毁,那么运输机上全副武装的陆战队队员,第一时间就会向坠毁点跳伞并立马封锁坠机现场。

幸好在1957年8月,苏联方面成功试射了一枚射程达到8000公里的洲际弹道导弹,这才让丧心病狂的核动力飞机计划慢慢被取消。到后来,美国人也将洲际弹道导弹研制出来之后,它与苏联人想的也一样,就是既然已经有了可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那么恐怖的核动力飞机就显得非常多余了,因此没过多久,这两个当时的超级大国就放弃了核动力飞机的研制项目。

但有传闻说,虽然洲际导弹出现之后,美苏两国开始放弃核动力飞机的实际研究项目,但脑袋瓜当中的核动力飞机设想却一直存在,主要是因为当时的技术不行,如果等到技术成熟之后,那么核动力飞机研制项目可能会卷土重来。

就比如有人说过,当时间到了上世纪80年代,苏联科学家在核动力反应堆的小型化研制上已经突飞猛进,此时这些科学家竟然又想到了核动力飞机。但这一次他们设想的是制造一款采用最新型闭式巡航涡喷核动力发动机的大型飞机,可以携带大量的导弹、炸弹甚至是核弹,然后可以携带核弹长期滞空,也就是长时间不落地在对手家附近转悠,你说可怕不可怕?

但万万没想到,没过几年到了90年代,砰的一声,苏联没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总结地说:当今世界之所以没有核动力战机,就是因为当时美苏两国在研制核动力飞机时,就发现了这种飞机绝对是定时炸弹。一旦发生故障,比如刚刚起飞的时候就坠毁在自家机场,那…芜湖~自家直接团灭了。再者呢,当时刚刚研制的时候,美苏两国的核动力试验飞机的发动机尾喷口,如果使用反应堆的话,那是会喷出大量放射性元素的,这可比让一下飞机满天给你喷洒“敌敌畏”还要可怕。

所以,最后等到洲际弹道导弹出来之后,核动力战机的计划就慢慢被搁置了。

“军器战位”

当今世界为什么没有核动力战机?

因为,太丧心病狂了。

最早的核动力飞机研究是,美国在1946年就开始搞的X-6/NB-36H,1955年开始试飞,共试飞了47次。

NB-36H,注意垂尾上的核辐射标志

但是,要注意的是,NB-36H并非是架核动力飞机,其只是将弹药舱进行改装,安放了个核反应堆进行试验,使用的依旧是常规动力作为飞行动力。

同样,苏联人也进行了研究,他们同样是在其最大的轰炸机图-95上进行改装,带了个核反应堆进行试飞,同样,使用的依旧是常规动力。

前苏联的核动力试验机图-95LAL

这两个试验机都是为核动力飞机的下一步,也是最主要的一步,核动力发动机做准备。但是,这个核动力发动机非常之丧心病狂!因为,是一种开式核反应堆--喷气发动机,空气直接进入核反应堆,加热膨胀后驱动涡轮发动机排出,也就是说,这种发动机一边飞,一边往外面喷出大量的放射性元素!

NB-36H计划搭载的P-1核动力-喷气发动机模型。

苏联计划的两种开式循环核动力发动机。

这种飞机要是出现的话,只能说这个地球已经到了废土时期了,幸好,洲际弹道导弹的出现,让两个超级大国意识到,没必要搞这种丧心病狂的玩意就可以往对方头上扔核武器,所以后续都取消了。

不过,到了80年代,苏联科学家们可以制造最先进的小型化的核动力平台后,他们脑洞大开,设想一种新型的闭式巡航的涡喷核动力发动机。

核反应堆不与外界空气直接接触,避免核泄漏可能,从技术角度,甚至可以实现无限巡航。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苏联解体了。。。。。

当然,现在搞这种思路也是可以搞,只是,如何让老百姓接受,要是不小心坠机,就等于一颗小型核弹爆炸的场景发生。。。。。

当今世界为什么没有核动力战机?

核动力飞机曾经出现过的,美国和苏联都做过相关的研究,这个其他答主已经回答过了,我就不再赘述了。

而且除了核动力飞机,还有核动力坦克,还有各种战术核武器——那是一个对核子武器非常迷信的年代,所以只有你想不到的,很少有你想到了但是美苏武器专家没想到的。但是为什么核动力飞机没有继续研究下去?这个我们可以分析分析。

首先,最初想要设计核动力飞机的初衷,就是看中了核动力飞机超长的续航能力。比如说有人估计过苏联的图95LAL核动力轰炸机可以沿赤道连续飞行八十圈,非常可观。

但是问题在于,光有续航能力没有用,因为飞机上是要有飞行员的,飞行员的饮食起居该如何?而且轰炸机是要带炸弹的,炸弹扔光了不管你飞机还能够飞几万公里,都要乖乖回基地。而且空中加油技术在二战时期就已经发展起来了,比如说:

1948年12月7日,一架美国空军的B-50轰炸机利用环状油管加油设备,从德州渥斯堡的卡斯威空军基地起飞,携带4540公斤(1万磅)的假原子弹,完成来回15128公里(9400英里),对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的假想攻击。以此展示美国空军具有长程轰炸的能力。

而用导弹的射程图对比一下就可以发现,引文中的飞机在空中加油的情况下具有的将近7000公里的作战半径,对于远程战略打击来说已经够用了(覆盖了半个地球),更加不用说像B-2轰炸机这样的作战半径达到9000公里的轰炸机了。所以核动力飞机一下子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加上昂贵的费用、极大的使用风险,最后大家还是弃之不用了。

相反的,核动力航母因为自身就是一个移动城市,一带就是一个航母舰队,所以人员生活和武器弹药还有有保障的,这个时候有一台能够长时间运行的动力源就显得是锦上添花了。

↑导弹不同射程下的覆盖范围↑(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就有人问了,核动力飞机动力这么足,航程可以短一点儿,但是动力可以增加,一次多带一些武器装备就好了。而且比如说未来可能出现的空天母舰,这么一个庞然大物,一定不可能是传统的能源,核动力能源才是不二之选。

↑想象中的空天母舰↑(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样的说法是有道理的,而且我们未来确实是有可能看到这种庞然大物在核动力的驱动下飞起来。但是任何一个成熟的工业产品一定是有时代的限制的,比如说传统意义上的核动力飞机,只是在传统飞机的基础上加装了核动力装置,所以飞机本身的载重量和体积没有根本的改变。这不是说武器专家和工程师们没有想过要加大飞机,而是当时的工程技术还不足以支撑人们造出来如此庞大的飞行器来安全地飞行在空中。

比如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有人分析事故原因之一就是当时冶金技术不合格导致船体韧性不足才导致了这样的惨剧,而这就是脱离了工程科技水平的结果。

大型核动力飞行器的技术障碍我感觉包括以下几点:1,大功率核动力航空发动机的安全性;2,大型飞行器自身的机体强度;3,起降技术;4,控制技术。这只是我随便举出来的一些技术难点,但已经很难解决了。

所以除非人们确实有能力生产需要核动力驱动的超大型飞行器,否则光有一台半生不熟的核动力发动机是无济于事的。

当今世界为什么没有核动力战机?

目前没有,以前有,但也没有使用核动力进行过飞行。原因也简单,一个是太重效率不高,一个是不安全。

美苏争霸最激烈的年代,双方都论证过核动力飞机,美国还将和反应堆安装到飞机上进行过试验,但都没实用化。核动力飞机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利用核能能取得几乎无限的续航能力,而且飞机的载荷能力也更高,这对于冷战期间互相毁灭的思维非常合拍。但随着试验的进行双方都发现,一是核反应堆的重量,防护的重量带来的对飞行的负面影响实在太大,几乎完全抵消了带来的好处。而且造价极度高昂,根本造不起几架。再就是谁也无法保证这种飞机百分百安全,是机械就会有故障,是飞机就有可能坠毁。核飞机万一失事造成的附带损失可能会大到无法估量。综合以前问题,美苏对核动力飞机都是浅尝即止,没有继续下去。

不光在军事上,在民用方面核动力到现在也还没有完全替代传统能源供给。无论是军用的核动力潜艇,核动力航母,民用的核电站,除了造价高昂,运行条件苛刻,人员和设备要求极高等问题以外,还有一个麻烦事容易被大家忽略,就是核废料的处理。反应堆产生的核废料目前没有任何好的解决办法,只有深埋,处理价格几乎是天价,而且对该片区的影响几乎是永久性的,到现在还没有任何解决办法。

核反应的原理很美好,但距离普及使用还有非常非常长远的道路要走。要克服小型化,平价化,无害化还需要大量科学研究。在取得实质性突破之前,核动力飞机还是科幻小说中的产物。

图片都不是实际存在过的飞机,和标题一样都是镜花水月。

当今世界为什么没有核动力战机?

谢邀;

为什么当今世界没有核动力战机。

你得首先弄懂什么叫战斗机!

战斗机是用來突防和格斗用的,追求的是不规则、超机动飞行。而一套核动力装置少说也有大几十吨,对于战斗机狹小的空间來说怎么能容纳下该系统。(一架重型战机满载量也就三十多吨)在说每架战机出航重量都得经过精确计算,无畏增重会影响战机飞行性能和不安全因素。

虽说核能动力会给飞行器支持无限续航能力,但它支持不了战斗机其机动灵活的需求。

现在的五代机没有,六代机也不会有,包括今后重型轰炸机也不会研制核动力配套装置。因为它在空中飞行太不安全了!如坠他国……。

当今世界为什么没有核动力战机?

现在没有核动力飞机了,但是过去有,美苏两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核动力轰炸机,并且都制造出了用于反应堆测试的验证机。当时,最有名的就是美国空军X-6项目。X-6以B-36轰炸机为基础,安装一台通用电气P-1小型核反应堆,其产生的热能将带动4台通用电气J47涡轮喷气发动机运转,从而为X-6提供动力。

1955年9月,安装P-1核反应堆的NB-36H原型机制造完成并开始测试。P-1小型反应堆的总重量为15900公斤,并采用了多重金属防护外壳。加上专门设计的反应堆操纵系统和操纵面板,整个反应堆系统重达20吨。这一系列飞行试验的目的,是证明机组人员在机舱不会遭受核反应堆的辐射。为此,轰炸机的驾驶舱加装了铅板抵挡放射线。每次飞行试验时,一架满载海军陆战队员的飞机都进行护航,若轰炸机坠毁,陆战队员可立即跳伞封锁附近区域。

在NB-36H研制的同时,洛克希德和诺斯罗普公司也向美空军提出了自己的轰炸机设计方案。前者在机身中部安装核反应堆,后者则是在XB-70的基础上进行。但由于不久后,洲际导弹大量服役,美空军宣布取消该计划。当苏联克格勃获悉美国正在研制B-36核动力飞机,且进展顺利时,苏联领导人坐不住了,随即开始了自己的核动力战略轰炸机研制计划。

目前实用型的核反应堆都很庞大,航空母舰有足够的空间放得下,但对于飞机却有很大难度。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航空核反应堆小型化的技术得到解决,核动力装置也要上百吨。一般来说,使用核动力飞机的机体,要相当于4架波音747宽体客机那么大,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要能达到1000吨以上。而目前最大运输机的起飞重量也不过几百吨。这么大、这么重的飞机,对于飞机的材料、结构、气动外形和动力装置而言,现有的条件都满足不了。

另外,即使有能够搭载核反应堆的超大飞机,还有一个技术问题就是反应堆的冷却。核反应堆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必须迅速散去,否则极易发生反应堆爆炸等恶性事故。当年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爆炸事故,有人推测就是由于散热系统老化而引起的。船舶可以利用海水,核电站可以利用陆上的河流,而飞机无法有效接通水源进行反应堆冷却。当然,飞机可以用空气冷却,可惜目前的技术还无法满足需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