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苏57批准外销,中国是否应该购买?

苏57战机,这是俄罗斯与印度在21世纪初,开始立项共同研发的一款双发单座重型隐身战机,当然印度也只是出钱而已,也并不排除这是俄罗斯给印度挖的一个大坑。

一般而言,现在能够制造第4代隐身战机的国家也只有中美俄三国,所以这几个国家对于隐身战机的出口管控非常严格。除非是真真正正的铁杆盟友、或是具备非常大的军事利益在内,隐身战机向国外出口的情况才会存在。

那么,如果俄罗斯的苏57批准向外销,这种情况下中国是否应该购买呢?

苏57战机一直以来,在名义上都是俄罗斯与印度共同研发,所以一旦苏57成功真正量产,除了俄罗斯之外,印度也是拥有最大的优先购买权。

而要说像其他国家出口苏57战机,说实话,俄罗斯目前为止还没有这种想法,毕竟现在这款战机的产量、甚至说以后的产量,能不能满足俄罗斯或者是印度的需求量还是另一回事。而要说像中国出口的话,如果苏57的产量能够提得上来,以俄罗斯长期以来与中国的武器生意情况来看,还真的可能会愿意将苏57向中国出口。

但是我国会不会愿意购买,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毕竟现在我国已经拥有了歼20隐形战机。在某种情况下,向俄罗斯进口苏57战机,用于进行隐身作战的话,那么对中国空军的意义还真的不大。不过这也并不代表着,如果有机会的话中国绝对不会购买,就像当初歼20已经研制成功的情况下,我国还不是照样,向俄罗斯进口了几十架第3代的苏35战机吗?

也并不是说歼20战机比不上苏35,也不是说立马列装到中国空军部队的意义有多大,最主要还是对苏35强大的发动机、或者是各种机械系统有着浓厚的兴趣。

而中国如果购买苏57战机的话,也同样是这么个道理,毕竟在隐身战机的航电系统上,歼20已经具备了世界领先的地位。

当然啦,有很多人会说,俄罗斯当初向中国出口的几十架苏35战机,全部已经将发动机“焊死”,已经做出了被中国抄袭的防范工作。

但是,中国的军工人员也不是放着当花瓶看的,就比如俄罗斯的苏33战机,中国还不是“看了”一眼就能够鼓捣出歼15了吗。

再者说了,俄罗斯向我国出口的苏35战机,发动机真的已全部焊死的情况下,只要中国想“抄”,就算是整天飞,中国也能多多少少都摸透一点苏35战机的某些技术性能吧,或多或少还是对中国的航空工业有着不少帮助。

头条“军器战位”报道!

作者:牧小明

编辑:牧小明

发布:牧小明

作者 : 感谢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愿世界没有战争。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军器战位:关注每天为你讲解军事武器装备知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军器战位”每天讲解军事知识

如果苏57批准外销,中国是否应该购买?

很想问,为什么不买呢?当今世界上能造4代机的只有美中俄三个国家。而且每个国家的设计理念都不尽相同。Su-57作为俄罗斯目前唯一一款4代机,如果有机会,当然可以引进,但至于生产线就没必要了。

理由一:空军战机缺口巨大,即战力很重要

近些年中国空军的装备发展举世瞩目,尤其在战斗机方面,国产4代机歼20开始小批量服役,目前比较可靠的服役数量在20架左右,外媒的消息称成飞已经有至少两条歼20生产线可以投产,但因为歼20仍处在测试和改进阶段,成飞只保持了小批量的生产状态,在阶段性改进完成之前,歼20的年产量预计不会超过24架。而反观美国的F-22,虽然已经拆掉了生产线,但美军仍然保有189架F-22,不仅性能更成熟,数量更是优势明显。而且别忘了,美国还有另外一款量产4代机F-35,虽然在性能上略微不及第一梯队的F-22和歼20,但年产量高达120架(仍在扩大规模)的F-35已经装备了300架!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全世界其它三种4代机的总和。F-35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将取代F-15、F-16、F-18等一众3代机,成为美军及盟军的主力机型。反观我国,截止到18年,3代以上战斗机预估已经超过1200架,超过日韩、中国台湾的总和,但别忘了,我们还有数量众多的飞豹、歼8仍然在服役,近期有两件事让人印象深刻,其一是飞豹的事故;其二是西北某航空兵部队换装歼8。可以看出这两种战机依然还在承担不少的战备任务,我军仍然需要更多的新战机,来替代这些陈旧机型。按照我国军工目前和平时代的产能,还需要将近7年的时间,才能完成3代机的全面更新换代。但别忘了,4代机F-35已经300架了,而且还在以每年至少100架的速度增长…对于中国空军来说,如果可以直接买到Su-57作为产能补充,何乐而不为?时间不等人啊!这里唯一让人怀疑的是俄罗斯自己的产能问题,满足俄空军自己的需求尚且够呛,哪里来的额外产能给我们?4代机大家都缺!

理由二:作为技术补充,知根知底的机会难得

作为俄罗斯目前唯一的一款4代战斗机,Su-57在技术性能上,可以说是目前最好的俄制战斗机。不仅俄军自己进行了装备,更是早就希望将其推向国际军火市场,而潜在的购买客户正是之前采购过Su-30、Su-27机型的国家,对于这些国家而言,购买俄制Su-57不仅可以很快拥有4代战斗机,还保持了武器弹药和操作方式上的传承。Su-57虽然在一些指标上,与世界主流4代机的标准有差距,尤其在隐身方面,既没有在外形上刻意处理,也没有有关隐身涂层和技术应用的消息;俄国人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把Su-57设计成一款“仿F-22”战机,它更像一款“反F-22”战机。这一点着实有很多需要琢磨和研究的需要,它背后所蕴含的正是俄军应对F-22威胁的思路跟方式。入果能有机会购买到Su-57,无疑是研究俄军未来空战理论的最直接方法。另外值得一说的,Su-57已经全面换装的30型矢量发动机,推力参数超过了我国WS-15最大的推力设计值…而跟全面换装的前者相比,WS-15仍在测试验证阶段…不夸张的说…还未装备已经落后。目前资金短缺的俄罗斯,如果不拿出Su-57出口,恐怕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将会彻底输给美国及其盟友的F-35了,普京甚至公开为其站台推销。可以预见的未来,这款战机将同F-35一样遍布全球。无论是从技术参考的角度,还是预防性研究的角度,Su-57都值得少量入手。毕竟我们也无法决定到底哪些国家会买?或许印度或越南的未来主力就是它,谁也无法知道。对于Su-57,还是那句话,能买必须买,但绝对要价格合理,附加条件免谈,引进生产线没必要。毕竟如今的中国军工不再是80、90年代的中国军工了。青出于蓝已胜于蓝,引进只是为了跟时间赛跑,打造更好更强的国产战鹰!

如果苏57批准外销,中国是否应该购买?

苏-57必然会批准外销,之前不是一直在忽悠印度参加这个项目,不准外销是不可能的,而且安装俄罗斯一贯的穷疯了的想法,捣鼓出什么新东西必然会外销。但中国应不应该买苏-57,就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了。

苏-57作为俄罗斯下一代战斗机,可以说是目前隐身战斗机里最弱鸡的一个型号。俄罗斯人判断下一场空战,隐身性能并不能左右战场,空战还会必不可少继续发生近距格斗,所以轻视隐身技术,做成一种苏-27隐身版战斗机。而美国为代表的另一种思路很狡猾,隐身战斗机利用隐身和信息优势,远距离发射导弹攻击敌机,打不中就拉开距离继续打,不到万不得已不进入视距内空战。很明显,后者才是下一场空战的模式,中国和其它在研的隐身战斗机项目都是围绕这个思路进行。

天生不足的苏-57对于中国的歼-20来说并没有什么领先的部分,甚至在电子设备,战场感知性能这些信息战设备上,很有可能中国反而更强。而在飞控软件,火控系统,也难说可以苏为中用。可以借鉴的,有可能还是苏-57配套的AL-41发动机和其矢量控制喷口及软件了。目前中国虽然已经在大踏步追赶,但不得不承认在高性能军用航空发动机方面还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引进并借鉴代表俄罗斯目前最高水平的AL-41发动机及其配套系统,未必不是好事。

如果引进苏-57,可能还有另一些考虑,一方面给俄罗斯输血,使俄罗斯的航空产业不至于萎缩太多太快。单靠俄罗斯空军,依照它现在的采购和研发规模,恐怕只会使俄罗斯的航空工业更加裹足不前,关键时刻拉兄弟一把,说不定又会搞出什么中国有点兴趣的新玩意。另一方面,要是中国采购了苏-57,则苏-57的合作伙伴印度就会非常尴尬。大家知道印度万事都要和中国比,而中国摸清苏-57的底的话,印度就不得不重新寻求其下一代战斗机。从美国引进,可能性不大,也都是老型号且不符合印度人性格。而大家最乐意看到的当然是印度人另起炉灶重新搞一种隐身战斗机,那就遥遥无期咯。

如果苏57批准外销,中国是否应该购买?

苏-57战斗机和苏-35战斗机的外销有点类似,2015年,中国和俄罗斯确定签订进口苏-35战斗机的协议。这是俄罗斯现役最先进战斗机的首次外销,总计24架苏-35战斗机合同金额20亿美元。

要知道我国歼-20战斗机2014年才定型,2017年才正式服役。也就是说在歼-20大批量生产入役之前有一个长达十年左右的空档期,这个时间段周边四代机(主要是F-35)将大量服役出现,原有歼-10、歼-11等三代战斗机的压力将会更大。

因此,在这个过渡期内必须有一款能对抗四代机的机型,俄罗斯最强版三代半苏-35自然就进入中国空国眼中。除了用于过渡期使用,苏-35上还安装了先进的AL-41F1S发动机,据称配备矢量推力技术。这对于我们来说,除了用于模拟对抗之外,还多了一项了解先进发动机的途径,那就必须买了。

然后回到苏-57战斗机,这款研制时间比我们早、首飞比我们迟,还一直不能大量生产服役的四代机。现在开始向国外市场销售,自然也包括我国,只是现在是买方市场,问题是我们还有这需要吗?

歼-20从2018年正式入役,以成飞的生产水平,保存估计也有几十架。而空中三剑客的歼-10、歼-16也是大批量入役,这个时间向我们推销苏-57除了赚点钱外,没有太多其他用途。

从性能对比来说,苏-57绝对处于F-22和歼-20下方,在三、四代机都已开始大量列装情况下,购买可能性极小。说的更客观一些,这只是俄罗斯对向推广宣传的一个手段而已。

如果苏57批准外销,中国是否应该购买?

苏-57各项技战术指标看着很诱人,但对于中国来说却是个不折不扣地“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与其花费重金引进苏-57,倒不如将这笔钱投入到航空科研中更实在。

苏-57技术指标很诱惑,中国只能远观不可亵玩焉

苏-57是俄罗斯研制的一款单座双发重型隐形歼击机,是迄今国际上已研发成功的四款隐形战机中的异类,集多种新理念和新设备与一身。其最大的特点在于航电设备领域,苏-57装备了俄罗斯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达到400公里左右;其次集成、实现了独一无二的“智能蒙皮”技术,其在机身前方和两侧分别安装了一部X波段雷达,为了增强对低可探测性目标探测能力在机翼位置增加了L波段雷达,使其具备全向探测能力;此外在机腹和机背部各安装一个球形透明光电设备,名曰101KS-O型激光干扰压制装置,具备对热感应制导弹药进行定向干扰能力,同时具备在雷达不开机情况下进行电子干扰的能力。

苏-57另一大特点在于其追求的超机动能力。苏-57安装两台新型“产品-30”矢量发动机,单台推力达到18吨,赋予了其1450公里/小时的超音速巡航速度和2140-2600公里/小时的最高时速,结合改良的气动设计,使得苏-57具备优异的大迎角机动性和敏捷性;“产品-30”发动机大量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油耗率得到很大提升,使得苏-57获得可观的作战半径和航程;此外“产品-30”发动机对尾喷口进行了特殊抑红外设计,大大降低发动机红外特征。

此外,苏-57是继美国F-22之后第二款实际投入实战的隐形战机,更有意思的是苏-57首次实战发射了一枚具有隐形特征的Kh-59MK2型空射巡航导弹,该导弹最大射程550公里,这是美国F-22和我国歼-20都不具备的能力,只可惜苏-57内置弹仓只能携带一枚Kh-59MK2巡航导弹。

作为典型的隐形战斗机,苏-57却在隐形战机最基础的指标隐身性能上让人大跌眼镜。其机头采用椭圆形设计,有别于我国歼-20和美国F-22、F-35的菱形设计;其次其宽大平直的进气道成为隐形整体设计最大的败笔,虽然设计人员在进气道口设计了抑制雷达反射波的装置,但效果依旧很难让俄罗斯空天军满意。

歼-20只是一个开始,歼-20更符合我国需求

我国歼-20已经加入空军服役,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具备向战场投放新一代隐形战斗机的国家。虽然歼-20在动力方面暂时难以满足需求,其计划装备的涡扇-15发动机尚未成熟,但是歼20通过独特的鸭翼式三角气动布局设计,在隐身性和机动性上取得完美平衡,保证了歼-20优异的机动性和敏捷性,一旦新型发动机装备歼-20,歼-20在机动能力方面绝不亚于以此著称的苏-57。

其次歼-20在我国空军的定位是踹门和猎杀敌军空中特种作战飞机。我国歼-20以国产最新霹雳-10近距格斗弹和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组合为主要武器,这两款导弹综合作战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尤其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采用了新型火箭发动机,极大的提升了射程,外界普遍认为其射程在200公里左右,是目前国际上现役射程最远的空空导弹以及最大的不可逃逸区;此外,歼-20拥有最大的机头直径,这意味着其可装备口径更大的雷达阵列,拥有更强的探测功率以及更高的多目标处理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另外,我国构建了国际上独一无二的反隐身作战体系,已装备部队的某型反隐身雷达多次实际探测到国外隐形飞行器,并在2013年成功在XX百公里上成功探测、跟踪美国F-22隐形战斗机,具备反隐身初始作战能力,未来与歼-20以及歼-16、歼-10B/C等战机组成反隐身作战攻防体系,将很难撼动中国空防网络。

由此可见,我国已经装备了在机动能力方面不弱于苏-57,在载弹能力、使用弹种性能以及隐身性能上占据一定优势,此外我国在雷达、电子领域发展迅猛,早已非俄罗斯可比。有人会说引进俄罗斯可以获得发动机技术,这基本是不现实的,航空发动机仿制工作绝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其最大难度在于制造工艺和材料,就如同在酒店吃的一道菜回到家里很难做出一样的味道;与其把钱花在仿制上,倒不如投入到发动机研制上,毕竟羡慕别人不如自己也有。

因此苏-57充满诱惑的技战术指标只能是“看着”优异,这块鸡肋还是能不碰最好不碰,踏踏实实发展我国航空工业才是人间正道。

如果苏57批准外销,中国是否应该购买?

可买二架,必竞俄罗斯,今后印越都会买。用于陪练,主要用作和歼16/歼10c/歼11b对抗。至于歼20,苏57/苏35均为靶机。歼20今年有4个旅共136架服役。歼七/歼八在五年内全部退役。歼16/歼10c/歼11b也很快停产。歼15b会生产共80架。然后是歼20/歼31上舰。九年内歼20系列在800架以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