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苏德冲锋枪对比如何?

二战时期,德国的MP40与苏联的波波沙,都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冲锋枪之一。这两款冲锋枪都是当时对于苏德两军都非常重用,也是苏德战场上双方作战部队最主要的火力压制武器之一。

如果要拿这两款冲锋枪相比较的话,可以说这两者各有优点,同样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点,在这里咱们也就不拿这两者相比较谁更强,咱们简单的列出这两款冲锋枪的优缺点罢了。

那么,二战德军的MP40冲锋枪,与苏联所装备的波波沙冲锋枪,这两者都有哪些优缺点所在呢?

先说说苏联的波波沙冲锋枪,这款枪械从外表上看,还真的有几分流线型的美观。并且这款冲锋枪的弹容量可是高达70发,并且拥有高达每分钟近千发的射速,在当时让苏联军队的火力压制性作战提供了异常大的帮助。

而波波沙冲锋枪的缺点也非常明显,虽然火力射速极高,但同样带来的却是精度非常低。在连续性射击的情况下,波波沙冲锋枪连续开火的后座力,根本就不可能让士兵安全掌控。

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的波波沙冲锋枪连续开火,其弹着点会分布在非常大的一个范围里。可以说连续开火的波波尔莎冲锋枪,虽然乍一看火力非常猛烈,但是到底能不能够准确命中目标,也就只有天知道了。而德军的MP40冲锋枪在精确射击上,可就比波波沙冲锋枪好上太多了,甚至在近200米的距离上,德军的MP40冲锋枪也能够更好的把握射击精度。而MP40的可折叠性枪托,也更适合在苏德战场的城市间作战。

不过MP40冲锋枪的缺点,其所使用的直列性弹夹的弹容量仅仅只有32发,在某些情况下,MP40冲锋枪在与波波沙冲锋枪对战时,很可能就会因为连续性的火力不足败下阵来。反正这两款冲锋枪都是当时世界著名的枪械,咱们也就无从讨论其谁优谁劣了,两者在当时对于已方军队来说都异常重要。

不过两者之间的鸡肋性能也非常之多,比如波波沙冲锋枪连续性的火力非常猛烈,但又不能够保证可掌控性的射击精度。而MP40冲锋枪虽然射击精度非常高,但在某些情况下冲锋枪的使用都是在较短距离的突击性射击,要是在更远的野战情况下,完全有其他更加符合作战要求的枪械所代替。

头条“军器战位”报道!

作者:牧小明

编辑:牧小明

发布:牧小明

作者 : 感谢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愿世界没有战争。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军器战位:关注每天为你讲解军事武器装备知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军器战位”每天讲解军事知识

二战时期苏德冲锋枪对比如何?

波波沙准,MP40稳,这个很颠覆大多人认知。但事实如此,单发情况下,波波沙的精度比MP40要高很多,这主要是得益于波波沙是实木枪托,而MP40是折叠的简单钢条托,折叠托与枪身连接处是个活动件,会轻微摇晃影响精度,而且抵肩托腮更不舒服

连射方面MP40散布小,主要因为MP40射速只有500发/分,而波波沙将近1000发/分,外加MP40好歹有个手枪握把,更适合自动射击。

重量方面MP40没优势,空重4公斤,波波沙空重只有3.63公斤,但加了弹鼓之后...当我没说

威力方面MP40的9mm帕弹停止力更高一些,但波波沙的7.62托卡列夫弹道更平直,有效射程和穿透力更强,虽然停止力差是个缺点,但想想它射速是Mp40的一倍,所以也算不上是个硬伤

说真的,虽然波波沙和MP40都是二战时期两国的主力冲锋枪,但研发思路是不一样的。MP40讲究便携,自动射击的稳定性,它更适合伞兵、机械化步兵携带;而波波沙在结构上更传统,讲究大容量高射速巷战泼水。

从设计思路而言,MP40更符合机械化的作战方式,波波沙更适合于普通步兵乌拉

二战时期苏德冲锋枪对比如何?

在二战中,苏德战场的战况最为激烈。由于战时需要,苏联研制出许多作战性能良好的武器,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波波沙冲锋枪。

首先说苏联的波波沙冲锋枪又叫人民冲锋枪或是PPSh-41,它与英国研制的司登冲锋枪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采用大量冲压部件,便于苏联大规模生产。1941年,PPSh-41装备到部队。截止到20世纪40年代末,该枪已经生产约600万支,是二战产量最大的冲锋枪。

其实,早在1920年代后期,苏联的武器设计专家就已经尝试设计一款合适的冲锋枪。但是由于当时冲锋枪处于早期发展,军事使用价值并不是很明确。经过不断尝试,苏联终于在距离卫国战争爆发前6个月研制出PPSh-41。

PPSh-41标尺射程最大可达500米,有效射程在100米左右。它射速极大,达每分钟900发,可装备71发弹鼓或是35发弹匣,火力迅猛。在卫国战争中,PPSh-41有着良好的表现,它更适合在严寒的条件下作战,比德军的MP38/40冲锋枪更好用。因此,德军不仅喜欢捡拾战场上的PPSh-41,而且还将其改造成能使用德式9毫米手枪弹的MP41(r)冲锋枪。

哪另一款就是德国的MP40冲锋枪了,MP40冲锋枪,这款冲锋枪自从1940年开始大量生产,一直到1945年德国战败为止,一直都是德国地面部队强大火力支援的重要轻武器之一。MP40冲锋枪的研制也是具有一定的划时代意义,后出力小、精度高、火力强大,这些显著的特点都丝毫不“逊色”于现代意义的冲锋枪。

当然啦,Mp40冲锋枪的各种优点也不仅在于此,甚至西班牙、美国、南斯拉夫等国家,都曾经以它为研制蓝本,“仿制”过许多Mp40冲锋枪的仿制品,由此可见这款冲锋枪的确有许多“过人之处”。不过,没有哪一款武器是可以做到十全十美的,MP40冲锋枪虽然优点多多,但总归也会有极大的缺点之处。相比于二战时期美国的汤姆森冲锋枪、苏联的波波莎冲锋枪而言,前者每分钟的射速为每分钟700发,而后者每分钟的射速更是高达900发,在射速方面MP40冲锋枪每分钟仅仅500发的射速,无疑是他最大的缺点之一。

再者,MP70冲锋枪仅仅只能装备32发的直弹匣,相对于“苏联波波沙冲锋枪”的71发大弹鼓来说。MP40冲锋枪在装弹量方面与“苏联波波沙”相比,无疑显得非常“小巫见大巫”。这对于一款以火力压制为主要目的的冲锋枪来说,无疑是显得非常的“鸡肋”。“MP40冲锋枪”的简单、耐用、易操作,并且精度高、后坐力小等优点,在当时的冲锋枪行列里“似乎无人能比”。就连大量的女兵、或者是十几岁的少年,都能在简单的了解过后,就能够轻易的使用MP40冲锋枪对战敌人。

虽然“MP40冲锋枪”或多或少都会有确定存在,但是也丝毫不影响它成为一代“名枪”的步伐。

二战时期苏德冲锋枪对比如何?

在整个二战中,有两款枪械堪称世界闻名,那就是苏军PPSH-41波波沙冲锋枪和德军MP40-冲锋枪。端着MP40的德国士兵已经成了勇猛的德国军队的象征,而抱着波波沙冲锋的苏联士兵则成了苏联方面的宣传典型。这两款冲锋枪作为双方军队的主力近战武器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和曝光率,那么,这两款冲锋枪对比起来,究竟谁更优秀呢?首先说这两款枪械的性能,波波沙弹匣容量为71发,采用弹鼓供弹,因而具有极好的火力持续性。波波沙的射速为每分钟900发,如此高的射速保障了其猛烈的火力,在近距离作战情况下,波波沙的火力异常凶猛,可以有效压制对手或向某个可能存在敌军士兵的地区进行扫射。使用7.62mm的它威力不是很强,但是对于冲锋枪武器而言这点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从精确性方面来看,波波沙连续射击很难掌控后坐力,且基本只能攻击100米内的目标,距离过远则射击精度大幅下降。MP40冲锋枪在设计之初,是用于配备随同装甲部队行进的士兵,进行近距离的精确射击。其射速仅有每分钟500发,弹匣容量也不过32发,采用9mm手枪弹。这样的射速决定了MP40是进行精确射击的武器,压制采用半自动武器的对手没有问题,但是要和准备全自动武器的对手抗衡难度较大。不过其较低的射速和较为精良的工艺,带来的是较好的精确性。在其200米的有效射程内,尤其是100米左右的距离里,MP40的精确度是非常高的,这点在大量的二战回忆录中都有提及。对比而言,MP40在精确度和威力方面有优势,而波波沙在射速和弹匣容量方面优势较大,两款武器各有千秋。曾经有人选用一个故事来判定MP40和波波沙之间的差距,即在斯大林格勒这种地区作战的德军士兵,都非常希望能够缴获一把苏军波波沙冲锋枪,来为自己的生命添一份保险,这证明波波沙要比MP40更加优秀。不过以此来评价波波沙和MP40的优劣是不客观的,之所以在斯大林格勒区域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苏德军队交战的战场经常处于浓烟笼罩之中,到处的障碍物,需要冲锋枪交战的情况一般都是极为激烈的短兵相接。这样的情况下,适合近距离火力猛烈的武器发挥效果,不适宜精确射击的武器。事实上在苏军部队中,也有士兵希望拿到一支德国MP40来使用,因为MP40的精确度较好且重量较轻,这一点也是不容忽视的。如果真的要把两款武器进行优劣对比,只能说MP40在100米以上的距离会更加有优势,而波波沙则在100米内的极近距离有更好的发挥,持有这两款武器的德军和苏军交战,还是要看作战的条件,不能盲目下定论谁的优势更大。不过,如果单纯以冲锋枪的角色定位来对比,那么波波沙才是那个年代最优秀的武器。尽管MP40更加适合精确射击,但冲锋枪的定位就是用快速而猛烈的火力消灭对手,其瞄准的作战距离显然不需要扩大到两百米。波波沙火力凶猛,可以以扫射的方式快速杀伤对手的特性无疑更加符合冲锋枪的定位和要求。MP40强调的精确射击,其实不太符合冲锋枪的定位,如果交战距离扩大到200米,完全可以使用其他枪械进行射击。从这点意义上说,波波沙才应该算是整个二战中最好的冲锋枪,MP40略处下风。

二战时期苏德冲锋枪对比如何?

二战时期德军主要装备的冲锋枪是MP38冲锋枪和MP40冲锋枪,苏联军队主要装备的冲锋枪是波波沙冲锋枪。从波波沙冲锋枪和两款德式冲锋枪的对比来看,波沙冲锋枪在实用性上要远高于德式冲锋枪,德国和苏联在制造武器的时候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苏联人在制造武器的时候,比较重视武器的实用性和性价比,苏式武器一般都是性价比比较高,适合大量生产的武器。而德式武器则是一些性价比比较低,但是技术含量非常高的武器。

苏式武器的优点在于,苏式武器的使用者不需要有太多的经验,只需要能够拿起来武器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投入作战。而德式武器的优点则是,德式武器在老兵的手里能够发挥出来更大的作用,因为德斯武器的精准度更高,在战场上的表现更加出色。例如德国的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在实战中要比同级别的苏式坦克占据更大的优势,当然苏联可以通过数量来弥补质量的优势。

MP38冲锋枪和MP40冲锋枪都属于德国在追求质量的理念下制作出来的武器,而波波沙冲锋枪则是苏联军队在追求性价比的情况下制造出来的武器。不过有意思的是,德国质量较高的MP38冲锋枪和MP40冲锋枪,在1对1的情况下,却不是苏联“粗糙滥造”出来的波波沙冲锋枪的对手。

我们来对比一下两款枪的数据,就会发现波波沙冲锋枪在数据上完全能够碾压德国冲锋枪。波波沙冲锋枪的弹容量达到71发,是德国冲锋枪弹容量的两倍左右,而且波波沙冲锋枪的射速,接近德国冲锋枪的一倍。这意味着波波沙冲锋枪不仅子弹数量多,而且子弹打的更要快,压制能力更要强。在巷战的时候,MP40冲锋枪和MP38冲锋枪完全不是波波沙冲锋枪的对手。

同时波波沙冲锋枪的精准度还比较高,丝毫不亚于德式冲锋枪。最重要的一点是波波沙冲锋枪的可靠性也非常高,在战场中不容易发生故障,而德国冲锋枪因为过于精密,反而容易发生故障。总的来看,波波沙冲锋枪在性能和性价比方面都超过了德式冲锋枪,波波沙冲锋枪也不愧是二战中的第一冲锋枪。

二战时期苏德冲锋枪对比如何?

苏德战争中,苏联和德国的主力冲锋枪分别是波波莎冲锋枪和MP40,苏联还有一种产量也很大的波波斯冲锋枪,这种波波斯冲锋枪应该是看做波波莎的改进型,波波斯除了把波波莎的那个木质枪托换成了金属折叠枪托并且增加了小握把以外,和波波莎没有区别。波波莎的前身是波波德。波波莎冲锋枪波波莎进一步的简化型波波斯。

对于波波莎和MP-40来说,一开始两者的定位并不相同,波波莎是在苏联早期波波德基础上改进,在苏芬战争前,苏联军方对于冲锋枪并不感冒,大量使用冲锋枪的是苏联的内务人民委员会。在苏芬战争中领教了芬兰人的冲锋枪的威力后,才决心大规模生产。波波莎实际上的定型时间已经是1941年的12月了,这时候德军已经是兵临莫斯科城下了。MP-40是二战中德军士兵的标志,这一点和波波莎一样,波波莎也是苏军士兵的标志。

而MP-40的遭遇也差不多,一开始军方都是看不上,也是给德国的警察用,到了希特勒上台以后,德国人为了给坦克兵提供一种自卫武器,这才有了MP-40的前身MP-38,后来根据波兰战役的经验,德国人对MP-38进行了一些改进,这才有的MP40。苏德双方的军方对于冲锋枪一开始都不感冒。

这里边可以看出来,波波莎和MP-40一开始的定位不同,波波莎一开始就是定位于步兵武器,而MP-40是要给坦克兵用的,这样MP-40对于体积的要求就是比较高,所以MP-40上边那个金属折叠枪托就成了一个MP40的首创。而波波莎给步兵使,对于体积的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所以就用了一个木头枪托。三种冲锋枪放在一起比较,波波莎最长,对于步兵来说这个问题不大,但是对于坦克兵来说,这个就不是好事了。同时这种木头枪托加工费时费力,木材的利用率低。

两者都是大量的使用冲压、焊接等工艺,生产成本非常低,两者的产量都比较大,对于双方的士兵来说,德军的步兵部队对于波波莎还是比较欣赏,而苏军的坦克兵是经常把MP40放在自己的坦克里边当作自卫武器。71发弹鼓泼水的时候的确爽,但是弹鼓伺候起来也不省事,而且如果受到磕碰,弹鼓发生变形这样就会发生供弹的故障,而且重量、体积都大,不方便携带。

波波莎最出名的是那个71发大弹鼓,不过苏联人在实践中发现这个大弹鼓装65发以上的子弹的时候容易发生故障,所以实际上这个弹鼓里边是一般都不超过65发。德国的步兵部队比较喜欢波波莎,而且在德国的大量二线部队也是使用了缴获的苏联武器,和德国武器相比,苏联武器更皮实。对于苏军来说,在敌后的游击队还有坦克兵也使用MP-40作为自己的武器。

MP-40的精度不错,不过对于冲锋枪来说,开火的时候就是已经面对面了,能够把足够多的子弹泼过去才是王道,这一点对于步兵尤其是如此,这一点MP40不如波波莎。不过,体积小、容易携带是它最大的优点。波波莎那个大弹鼓是优点也是缺点,尤其是如果放在装甲车辆里边的时候,而且波波莎的全长接近90厘米,而MP-40折叠以后只有60厘米,打开以后也差不多90厘米,比较短小的长度是比较容易携带,在坦克里边也容易塞。

而从对于后来冲锋枪的影响来说呢,MP40的影响要大于波波莎,体积小、重量轻、精度较高是战后冲锋枪的主要特征。

图片来自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