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二战时德国海军司令邓尼茨?

在整个二战时期,德国海军的整体实力根本算不得台面。但是当时时任纳粹德国海军司令的“邓尼茨”一生经历也充满了色彩。早在1910年,19岁的邓尼茨就参加德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先在水面舰艇上服役后又被调往自德国海军潜艇部队。一战德国的战败也使当时的潜艇部队编制遭到取消,邓尼茨也被迫调往至水面舰艇部队中服役。到了二战爆发前期,德国有希特勒上台后重新组建了潜艇部队,这一次“邓尼茨”可是被任命为德国海军潜艇部队的“首席潜艇官”,也就是说从这以后德国海军的潜艇部队慢慢由“邓尼茨”全权指挥与训练。在此后的几年时间内由“邓尼茨”掌权的德国潜艇部队,发展壮大到了一场恐怖的地步。这些功绩全都归功于“邓尼茨”与众不同的训练方式与其精明的战略战术眼光。到了1939年二战全面爆发时,德国军队横扫了几乎整个欧洲,就连英吉利海峡对岸的“大英帝国”也要时常提防的德国各军种的进攻袭击。当时“邓尼茨”指挥的潜艇部队首战就击沉了英国战列舰“皇家橡树号”与一艘客轮,此战德国潜艇部队也一战成名,造成了不小的轰动,“邓尼茨”也得到了希特勒的赏识被晋升为“海军上将”!在整个二战期间德国潜艇部队在“邓尼茨”的指挥下使用的“狼群”战术,可谓是令英国海军都伤透了脑筋。时不时就偷袭英国商船运输线,暂时继承了英国大量的商船、运输舰艇,对英国海军的战争物资补给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甚至当时德国潜艇部队多艘潜艇实施狼群战术都令强大的英国海军不得不时刻花大精力提防着偷袭,甚至可以围攻击沉英国海军火力强大的水面舰艇!在“邓尼茨”指挥下德国海军的潜艇作用可谓是发挥到了极致,此后“邓尼茨”由于战功卓著被希特勒晋升为“海军元帅”!到1945年希特勒自杀前任命“邓尼茨”接任国家元首,不过短短继任三个星期后,“邓尼茨”就签属了德国无条件投降的文件,届时德国全面战败投降!如果真的要评价“邓尼茨”的话,只能说对德国来说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将领,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把部队训练得如狼似虎并且战功卓著。不过邪恶永远战胜不了正义,最后邪恶的法西斯德国还是走向了灭亡,战后“邓尼茨”也被审犯接受了他应有的惩罚。

❤头条“军器战位”报道!

作者:牧小明

编辑:牧小明

发布:牧小明

作者 : 感谢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愿世界没有战争。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军器战位:关注每天为你讲解军事武器装备知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军器战位”每天讲解军事知识

如何评价二战时德国海军司令邓尼茨?

邓尼茨在二战后,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判处10年监禁。邓尼茨不服,提起上诉。他说,在战时状态下,一名将军,不计划打仗,还能干什么呢?当时,超过100名盟军高级将领,包括美国海军上将尼米兹,写信给法庭,做有利于邓尼茨的证词。

邓尼茨对纳粹主义深信不疑,对希特勒十分忠诚,但是从不滥杀无辜,又有正派的职业军人的特点。正是他,发明了“狼群战术”,将潜艇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使并不强大的德国海军,在二战初期频繁告捷,一度令盟军胆寒。

他对希姆莱、戈林等人,曾打算与西方单独媾和的行为,极为不耻,说那是最高形式的背叛。邓尼茨有3个孩子,两个儿子都加入了德国海军潜艇部队,二战中均死于海战。也许这正是最后,希特勒指定他为接班人,而不是戈林或希姆莱的原因。

希特勒自杀后,据其政治遗嘱,邓尼茨做了第三帝国的总统。只当了20天总统的邓尼茨,下令向盟军无条件投降,避免了更大的伤亡。邓尼茨还做了另一件值得德国人称颂的事情,那就是1945年1月,将快被苏联攻陷的东普鲁士的德国士兵和人民,护送回国。

此时,苏联红军在东线迅速推进,德军占领的城镇一个个丢失。东普鲁士省与德国本土之间的联系,也完全被切断。海军总司令邓尼茨元帅,亲自组织实施了“汉尼拔行动”, 以“拯救东部的人民,接他们回家”。

这些“人民”,主要是妇女和儿童,加上老弱病残。因为凡是16岁以上的男子,早已被应征入伍。“汉尼拔行动”于1月23日正式开始,持续了15周。邓尼茨调集了1080艘各种民用和商用船只,加上海军剩余力量,全部用于此次行动。

在英国空军和苏联空军的持续轰炸之中,在苏联潜艇的虎视眈眈之下,横跨波罗的海,“汉尼拔行动”共撤出德国士兵近40万人,普通百姓共90万人。这个数字,是敦刻尔克大撤退人员的3倍。 “汉尼拔行动”,被誉为二战中德国海军最成功的一次大规模行动。

1956年从斯潘道监狱获释后,邓尼茨定居在离汉堡只有21公里的小镇奥姆勒,并在那里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24年。西德政府曾打算只发给邓尼茨海军上校的退休金,他因此将政府告上法庭。最后他赢得了诉讼,死前一直领取的是海军元帅的退休金。

1980年12月24日,邓尼茨因心脏病发作去世,时年89岁,成为最后一个去世的纳粹元帅。许多前纳粹军人和外国海军官员,专程来到奥姆勒参加他的葬礼。

西德政府不允许以军人之礼埋葬他,也不准参加葬礼的前纳粹士兵们穿军装。但是,仍然有超过100名前纳粹海军官员,未服从命令,穿着全套军装并配戴着纳粹铁十字勋章,来送他最后一程。

如何评价二战时德国海军司令邓尼茨?

邓尼茨在我看来真的具备了狼的特性,是名副其实的狼王。

最重要的品质就是意志坚韧,事实上但凡有点名气的纳粹德国军人都具备这一品质。而坚韧的意志正是尼采超人哲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邓尼茨的坚韧意志是从小培养出来的。邓尼茨的这种如狼一般的沉稳孤傲,坚韧不屈的性格在他童年时就体现出来了。

我研究历史人物喜欢看他的童年还有青少年时期,这是每个人性格形成的关键。1891年9月16日邓尼茨出生于柏林近郊得格林瑙,而他的祖辈是萨勒易河口地区易北河畔古老的世袭庄园主。虽然全名卡尔·冯·邓尼茨,但邓尼茨家族已经是平民化了,邓尼茨的父亲埃米尔·邓尼茨是一位工程师,而母亲在邓尼茨4岁时就去世了。而父亲一直没有续弦,独自把邓尼茨兄弟俩养大成人。

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年幼的邓尼茨就展现出了倔强,沉默寡言,对海洋冒险,荣耀与英雄主义的向往。

然而邓尼茨20岁出头时,父亲又撒手人寰了。父亲的离开让邓尼茨的心变得更加冰冷坚硬,却也使得加入海军的邓尼茨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海军事业上。

在一战爆发后,邓尼茨先后在布雷斯劳号和潜艇部队服役,尤其是在潜艇部队的学习为其积攒了大量的经验。

尤其令我钦佩的是被俘虏后邓尼茨的表现,包括一战时和二战后,有的人在这种恶劣的情况下就会消极颓废,而邓尼茨却是不会在逆境中屈服。

在一战英军的战俘营中时,邓尼茨没有闲着,而是从很多经历过海战的水手身上学习,听取他们的经验和意见,奠定了狼群战术诞生的基础。而在二战被俘后,面临着10年的监禁,邓尼茨却继续在监狱中保持着阅读和锻炼的习惯,甚至继续思考着继续为纳粹主义奋斗。这种心态也使得邓尼茨直到1980年才去世,是最后一位离开世界的纳粹德国元帅。

邓尼茨在逆境中的这种表现,足够证明其心性之沉稳坚定,如果是敌人,他会是最可怕的敌人,如果是战友,他会是最牢靠的支柱。

同时,邓尼茨也是比较有人性的军人。一直到拉科尼亚号事件,u-156潜艇悬挂红十字标志救援沉船幸存者却被美军战机轰炸前,邓尼茨都没有把事情做绝。在这件事后,邓尼茨下达了禁止营救被击沉船只幸存者的命令。希特勒甚至提出过射杀沉船幸存者的建议,但自然被雷德尔和邓尼茨联手抵制了。

如果德国在战争刚开始时就有邓尼茨预计对英作战的300艘潜艇,并且如他计划那般提前动员分布到英国的海运航线上,那么战争的走向很可能就会大有不同了。

邓尼茨的悲哀就在于他统帅的仅仅是德国海军,而且是战争中后期才做到总司令,否则他也能够像曼施坦因策划进攻法国那样拥有一个精彩绝伦的和英国海军力量的对决。

如何评价二战时德国海军司令邓尼茨?

二战德国海军实力是非常弱小的,但神出鬼没的德国潜艇狼群打出了威风,而狼群战术的创始人就是邓尼茨,被称为“狼头”“群狼之父”!

邓尼茨一战就加入了潜艇部队并成为了艇长,一战中邓尼茨就在酝酿着潜艇的奇袭战术,利用黑夜的掩护绞杀英国的舰船并成功潜逃,但运气不好在下潜过程中潜艇故障,不得不上浮被英国人俘虏。

战后邓尼茨被遣返回德国,立刻就回到海军继续服役。1935年希特勒开始磨刀霍霍的准备战争,德国潜艇部队重建,邓尼茨担任潜艇支队长,开始筹划多年的潜艇“狼群战术”。无奈这时候的希特勒还抱着振兴大海军计划,分给潜艇的资源很少,大量的资源向航母、战列舰等大型水面舰艇倾斜,直到二战爆发前,邓尼茨手里一共才57艘潜艇,其中只有22艘适合远洋作战的大型潜艇,用邓尼茨自己的话说:“这点潜艇只能够刺一下英国人!”但他指挥着这点潜艇投入战争。

之后德国U艇的“狼群战术”开始称霸大西洋,多艘潜艇利用黑夜掩护上浮攻击英国商船,给大英帝国运输船队造成巨大损失,后勤补给遭到严重破坏。邓尼茨也因为狼群战术的成功成为希特勒的得意干将之一,“狼群战术”与古德里安的“闪电战”并称纳粹德国海陆军两大法宝。

德国潜艇狼群从开战就倾巢出动,大量的英国货轮大队遭受毁灭打击,甚至英国的“无畏”号航母、“皇家橡树”号战列舰都被潜艇击沉,仅仅第一年就击沉约400艘运输船,邓尼茨很快因为这个战绩晋升海军上将,并任潜水部队总司令!丘吉尔在战后回忆录中心有余悸:“战争中,唯独使我真正害怕的是德国潜艇的威胁”。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德国和美国互相宣战,德国潜艇开始远渡大洋与美国舰队作战,打了山姆大叔一个措手不及,甚至5艘德国潜艇潜伏在美国纽约港外实施偷袭,一直到1943年以前,盟军对德国潜艇完全没有办法!

面对德国狼群肆虐,英美盟国积极努力,各种新的反潜手段不断的研发出来,英国为运输船队安装雷达,安装舰炮;声纳开始成熟并开始积极主动搜捕潜艇;美国更是一口气早了100多艘护航航母,立体反潜代替平面反潜,实践证明,飞机却是是潜艇的克星,在德国狼群上浮攻击时候,舰载机能够快速抵达支援,在以前等外围护航的舰队到达的时候,黄花菜都凉凉了!

1943年之后德国狼群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从此对盟军失去了威胁,直到二战结束德国潜艇也没有了太大了作为。二战末期,德国开始分崩离析,特别是国防军开始分化,连刺杀希特勒这种事都发生了,连戈林、希姆莱都在考虑自己的后路,但邓尼茨、戈培尔一直到最后都是希特勒的死忠。到了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杀,根据遗言任命邓尼茨为他的继任者,成为第三帝国末代元首,当然也就仅仅代表德国宣布投降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在邓尼茨宣布投降时,由他一手调教的潜艇部队却拒绝放下武器,德国最后的224艘潜艇全部上浮凿沉,这就是“狼群”最后的疯狂。而邓尼茨本人战后被判刑10年,刑满回德国直到1980年病死!

如何评价二战时德国海军司令邓尼茨?

卡尔·邓尼茨出生于柏林市郊小镇格林瑙,从小受家庭中的父亲影响灌输普鲁士精神,普鲁士精神则是为战争而生,尚武与军国主义,邓尼茨加入军队便是一个必然,从小的耳濡目染使得邓尼茨变成一位军人的可能性很大,于是在1910年邓尼茨加入德意志帝国海军,成为了一名海军学校的学生,以见习水手的身份到赫塔防护巡洋舰上服役,四年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邓尼茨参与了对一战俄国的作战,积累了战斗的经验,1916年的邓尼茨晋升为了中尉,之后被派往加里波第作为飞机观察员,在1916年被分到了潜艇部队,在1918年时担任艇长以击沉5艘运输船的战绩获得了骑士铁十字勋章,在一战与二战时,潜艇最有效的攻击手段就是袭击运输船,切断对方的海上交通补给线,第一次大战在1918年11月11日结束,一战最后邓尼茨所在潜艇遭到了重创而他本人也被俘虏。

当他1920年返回德国之后,德国海军力量在《凡尔赛条约》之下规模被大大的限制,根本不能够拥有潜艇。海军舰艇的总吨位也大大受限。此时的邓尼茨只能在鱼雷艇上服役。一直到15年后的1935年德国同英国签订《英德海军协定》之后才重新拥有了潜艇部队,邓尼茨也回归到了潜艇部队担任少校。经历过一战的邓尼茨深知海上补给线对一个国家在战略上十分重要,同时也对潜艇战术着迷,因为一艘潜艇行动十分的危险,很容易就会遭到围攻,在当时反潜并不发达的时代,为什么不用潜艇群来作为一把利剑呢?于是邓尼茨便提出了海上狼群战术,当时邓尼茨的想法一经提出就遭到了海军总司令的反对,但邓尼茨不断的争取资金来建设潜艇部队,因为与英国强大的海军力量相比,一旦爆发战争,潜艇战是德国海军的唯一。

1939年随着闪击波兰二战随之打响,此时准备还不算充分的潜艇部队投入对一国的战斗,1940年却反反潜设备的英国海军遭受重创,被二战德国海军的U型潜艇击沉了149万吨的物资,邓尼茨也因为突出的表现被晋升为海军中将,紧接着41年的12月11日,德国对美国宣战,U型潜艇的活动范围便延伸到了美国东海岸。

但随着之后反潜设备的突飞猛进,潜艇的损失也在不断的增加,1945年希特勒自杀,根据元首遗言,陆军没有执行“战到最后一人”的命令,空军与党卫军都背叛了他,便任命海军将领邓尼茨作为接班人,其实这些都是溃败最后的挣扎罢了,不到20多天,邓尼茨授权在柏林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如何评价二战时德国海军司令邓尼茨?

该君估计是个名人大伽,因此说时务必把好关。否则,如果不幸被对方看到,打起官司来就不好玩了,说不定你会倾家荡产、牢底坐穿,甚至……

所以为了避免引火烧身,对那些人还是敬而远之、不谈为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