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黑豹”坦克在战场上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在二战中德国人的“黑豹坦克”可谓是令盟军心惊胆跳,甚至其战斗力的恐怖程度远远超过了“虎”式坦克。
在二战中德军的“黑豹坦克”无论在欧洲东线战场还是西线战场往往都是以几辆的数量劣势,击毁盟军几十辆的战斗坦克而胜出。♦我们先来看看“黑豹”坦克的性能:
“黑豹”坦克,是二战中德国人研制的一款中型坦克。不过说是中型坦克,但是其全车44吨重的重量,在二战中完完全全就是一款重型坦克。
“黑豹”坦克装备了一门75毫米的坦克主炮,相比于同一时期的苏联T34装备的85毫米主炮显得略小。不过虽然口径略小,但是威力极大,在一公里的距离可以轻易击穿140毫米的装甲。往往一炮就能轰掉盟军一辆坦克导致其瘫痪。“黑豹”坦克的装甲与机动性能也远远高于其他坦克,其在高速推进时速度可达到惊人的40迈以上,同一时期的坦克拼了命也达不到40迈。
而其装甲在防护程度上,正侧面都采用了倾斜装甲布局,其防护能力甚至超过了“虎式”坦克。♦下面我们来看看“黑豹坦克”以少胜多的战绩:
1943年,欧洲东线苏德战场上,党卫军的一个坦克营7辆“黑豹”坦克,在乌克兰正面遭遇了70辆苏联T34坦克。结果经过20分钟的战斗,这个坦克营击退了苏军坦克的进攻,击毁了70辆T34中的28辆,而自身没有一辆损失胜出。
甚至在1944年,党卫军的第5装甲师的一个坦克营,以自身损失5辆“黑豹”坦克的代价,击毁了包括T34、谢尔曼M4在内的107辆苏军坦克。“黑豹坦克”在整个二战中,无论是其战斗力还是其所创下的战绩记录都无人能比。
不过,一共生产了6000余辆的“黑豹坦克”在二战末期面对盟军的10万余辆各型坦克,战斗力再怎么强大也显得有心无力。“黑豹坦克”是一款非常优秀的坦克,甚至到了二战结束后的60年代,英国、法国、西德还在继续使用“黑豹坦克”。
不过,这款极其优秀的坦克,依然没能挽救纳粹德国在二战中战败的命运。
❤头条“军器战位”报道!
作者:牧小明
编辑:牧小明
发布:牧小明
作者 : 感谢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愿世界没有战争。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军器战位:关注每天为你讲解军事武器装备知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军器战位”每天讲解军事知识
德军“黑豹”坦克在战场上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豹/Panzerkampfwagen.V.Pamther
(Panther)“豹”/“黑豹”(英國“二战主战坦克”研究家“史蒂文”专著/德国豹式坦克一书)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德国装甲部队遭遇到苏联KⅤ系列以及T-34/76坦克的有力打击、T-34的火力以及装甲超过德陆军所有型号坦克、德国利缴获的T-34开始础究新型号主战坦克……。
1943年德国MAN公司研制成功“5号坦克”、德國陆军编號:Sd.Kfz171型。
1944年2月希特勒下令“5号坦克”统一称为“Pamther”/豹式坦克。
此后“豹”式坦克又不断改进升级衔生出系列型号:
D型“豹”→2号“豹”→A型“豹”→G型豹→F型“豹”糸列型号、产量达6000台。“豹”基本型号参数:
全重:45吨
最大速度:46km/h
动力:HL130p30v-12柴油机
火力:KwK42L70/75mm半自动火炮、备弹76发、可发射3种炮弹经过不断改进“豹”式系列坦克作战性能不断得到提升成为了二战时期纳粹德国陆军的主力主战坦克、被誉为坦克中的“贵族”、“豹”式中型坦克速度快、装甲厚、火力猛是二战时期公认的最出色的令人生畏坦克之一。
同时二战时期“豹”式中型坦克也为以后世界的坦克发展产生了影响。
德军“黑豹”坦克在战场上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你就看黑豹和同期坦克对比好了
黑豹全重44.8吨,虽然挂这个中型坦克的名头,但这吨位是妥妥的重坦(比如IS2也就46吨,酱爆馒头才36吨,傻丘才38吨)
正面等效140的80mm倾斜首上装甲足够牛逼,毛子IS-2的122炮得到500米才能击穿,而英国人17磅炮(萤火虫上用的那款)也得到400米内才行。
但黑豹自己的75mm kwk42炮基本能在2000米范围内干翻所有盟军中坦,即便是IS-2这类重坦,kwk42都能在1000米击穿首下,800米爆炮塔正面。
机动能力虽然说不能和BT5这类变态跑车比,但55km/h的公路速度和30km/h的越野速度怎么也是中上了。
在装甲-火力-机动 坦克三大特征黑豹全领先,还是最早装备红外夜视装置的坦克,不以少胜多还混个P。而且德棍的兵员素质本来就比文盲毛子要好得多。
但好汉也架不住拳头多...而且制造费工费时。毛子继续用爆兵战术给德棍上了一堂量压倒质的教育课。
德军“黑豹”坦克在战场上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德国的黑豹坦克德军编号Sdkfz.171 Pzkpfw V。1942年5月德军开始研制这一新型坦克,由MAN公司、奔驰公司、亨克尔公司与MNH公司一起生产,到1943年7月共生产了711辆。整个二战期间,黑豹坦克从1943年1月开始共生产了5928辆。
黑豹坦克最大的特点是强大的火力,很好的装甲防护和低劣的机械性能
火力上坦克安装1门莱茵金属公司的KWK型75毫米火炮,身管长为口径70倍,使用穿甲弹和钨芯穿甲弹,垂直穿甲威力91-230毫米。凭借极长的身管和精湛的生产工艺,该炮威力甚至高于虎I型坦克配备的KWK36型88毫米坦克炮。这型火炮在20度俯角最大射程达到9.85公里,在黑豹坦克首战的库尔斯克会战中创造了在3公里摧毁T-34坦克的记录。
装甲防护上,黑豹坦克正面装甲厚度80-120毫米,基本和虎I坦克持平,稍逊于苏联IS-2坦克。不过由于该坦克使用的轧制装甲板应用了表面渗碳技术,实际上大幅度提高了装甲板表面硬度。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后曾经试验用T-34坦克的76毫米火炮在100米距离向黑豹坦克车体前上装甲射击20发炮弹,竟然无一贯穿!
当然,正面装甲防护到位的同时,黑豹坦克侧面装甲防护较差,基本与T-34-85同一水平,所以苏军76毫米坦克炮可以在1500米距离将其击穿,因此黑豹坦克经常需要IV号坦克保护其侧翼。
相比火力和装甲防护,黑豹坦克的缺点也暴露无遗,就是低劣的机械性能和机动性。例如首战的库尔斯克会战黑豹坦克就有25辆发动机损坏,原因是活塞杆轴承破损、排气口进水、汽缸衬套外壁损坏等。由于糟糕的机械性能,使得黑豹坦克不能长时间高速行驶,严重依赖铁路运输。
库尔斯克会战后,苏军对于黑豹坦克的绝密调查文件可以说明一切“共有31辆黑豹坦克接受调查,其中22辆遭炮火击毁,地雷爆破摧毁3辆,机械故障抛锚4辆航空炸弹直接摧毁1辆,战壕抛锚1辆。。。黑豹坦克比我军的各型T-34和KV-1均为优异,火炮威力和正面防护力高于我方坦克,不过车体侧面和车体后部以及炮塔部分装甲容易被45毫米和76毫米穿甲弹击穿。此外,当车体后半周装甲受炮弹撞击时,即使没有造成贯穿,坦克副油箱和发动机供油管渗漏汽油等容易起火,引起燃烧,相信黑豹坦克燃油供给系统存在严重缺陷
德军“黑豹”坦克在战场上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这么说吧!“黑豹”坦克绝对是二战时期全世界最成功、最先进的中型坦克,而且是没有“之一”。
在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机械化战争中,坦克成为各国军队在战场上披坚执锐、冲锋陷阵的“头号功臣”,美、英、苏、德等列强均派出反映本国工业技术最高水平的坦克,通过战场上的坦克对决,确立本国军队的攻守态势。
作为坦克对决的主力军,中型坦克是二战时期各参战国优先发展的武器装备,同盟国阵营中的美、英、苏三国都有拿得出手的过硬品牌。美国的谢尔曼、英国的复仇者、苏联的T-34都曾在战场上各领风骚,成为打败德国法西斯的功勋坦克。
然而,从实战对决的情况看,这些坦克无一例外都不是“黑豹”坦克的对手。欲知“黑豹”坦克究竟有多厉害,以下交战数据,便可说明一切:
1944年1月6日,意大利北部的拉尔威克小镇。德军14辆“黑豹”坦克对阵42辆美军谢尔曼M4坦克。谢尔曼坦克按照“前方12辆、左右各15辆”的编组,排成前三角队形。“黑豹”坦克集中攻击敌两翼,在23分钟内将美军两翼的30辆谢尔曼坦克全部摧毁,而自己无一损失。
1943年6月17日,西西里岛战役。英军1个坦克排围攻1辆德军“黑豹”坦克,结果4辆复仇者坦克被全部击毁,“黑豹”坦克则全身而退。
1943年7月10日,库尔斯克战役。德军第48装甲团遭到苏军第2坦克军的进攻,在其余坦克因故障或战损均不能参战的情况下,用仅剩的38辆“黑豹”坦克击毁苏军267辆T-34坦克。
可见,“黑豹”是二战德军继虎式坦克之后,推出的又一匹“黑马”。在其研制过程中,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倾注了较大心血,在设计定位上,以苏军T-34为作战对手,使其成为同时期各国中型坦克中的佼佼者。
元首也对“黑豹”坦克寄予厚望。由于该型坦克最初设计定型时,MAN公司将其定名为Ⅴ号坦克,元首认为这个名字不够生猛,遂将其命名为“黑豹”。同时,元首责令军方加紧投产,使“黑豹”坦克达到每月250辆的月产量,以解库尔斯克会战的燃眉之急。
可是,军方举全国之力,加班加点昼夜连续生产,也只能实现每月148辆的月产量,这与同时期苏军T-34坦克高达1000辆的月产量形成了鲜明对比。受制于相对弱小的国力和较低的产能,“黑豹”坦克在大多数战场情况下,只能立足于以寡敌众,凭借装备技术性能上的优势,实现以少胜多。
从战场对决情况看,“黑豹”坦克的确做到了这一点。“黑豹”之所以能够实现以少胜多,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的优势:
强大的火力“黑豹”坦克的主炮,为莱茵金属公司出品的70倍径75mm长管火炮,载弹量为79发,可发射APCBC-HE装药穿甲弹和钢心弹头穿甲弹。从火力强度上看,虽略微逊色于虎式坦克上的88mm主炮,但“黑豹”坦克炮拥有平直弹道和较大初速,因而贯穿能力更强,可在1000米距离上贯穿140mm厚的装甲。
采用TZF12型双目瞄准镜的“黑豹”坦克,拥有令人称奇的射击精度,1000米距离内对T-34坦克的命中率高达80~90%。库尔斯克会战中,“黑豹”坦克经常可以在2000米距离上击毁T-34,甚至有证据表明,“黑豹”在3000米的距离上仍能命中并穿透T-34的侧装甲。如此优异的射击精度和穿甲性能,在当时堪称奇迹。
卓越的防护“黑豹”是德国第一款采用倾斜装甲的坦克,35°的倾斜角使厚度为80mm的正装甲形成150mm装甲的防护效果,使其正面防护能力优于虎式坦克。炮塔正面的弹盾厚度达110mm,侧装甲采用倾斜角为65°的50mm装甲,这使得“黑豹”坦克的正面装甲几乎坚不可摧,而侧装甲及后装甲也达到了与T-34不相上下的程度。
苏联军工技术人员发现,库尔斯克会战中被击毁的30辆“黑豹”坦克中,竟然没有一辆是由于正面装甲被击穿而战损的。最初采用76mm炮的T-34坦克,对“黑豹”几乎毫无威胁,发射的炮弹会被其正面装甲轻易弹开,在当时的现有反坦克武器中,只有85mm高射炮和122mm加农炮才有可能射穿“黑豹”的正装甲。
出色的机动“黑豹”具有出色的战场机动性能,最大时速为46公里,最大行程250公里。它虽然重达46吨,但是,凭借着700马力的HL 230P30发动机,“黑豹”坦克的推重比达到每吨15.6马力,接近谢尔曼坦克的水平。而谢尔曼M4坦克的自重,却比“黑豹”坦克轻13吨。
“黑豹”坦克采用先进的悬吊系统。该悬吊系统由前方的驱动扣链齿轮、后方的导轮和8个挂胶钢轮组成,其负重轮采用双排设计,交错排列,有利于传导动力和平衡减震。“黑豹”坦克的运行系统造价昂贵,工艺标准要求极高。严格的制造标准,使“黑豹”拥有着其他坦克难以企及的良好越野性能。
如有错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慕什塔戈期待着您的关注!
德军“黑豹”坦克在战场上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二战之时,要问哪个国家科技实力最强,答案很清楚,德国正是不争的第一。其次才是美苏日。靠着最强大的科技实力,开足马力用于造枪造炮,飞机和坦克,都是名品,比如走进了历史的“黑豹”。
苏德战场,当1-4号坦克遭遇苏联T-34,都被秒成了渣渣,法西斯表示不服,不能眼瞅着被动挨打,所谓“闪电战”不只地形上遭遇不利,更遭遇T-34的碾压,有称“T-34危机”,火力不敌,防护力弱爆了,算只有一个机动力良好,又能如何?于是顽固的法西斯,开始了V型坦克的研制,很快下线,战争机器高效运转起来,强大的科技实力,全部化为了军工能力,1943年投入了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250多辆V式轰鸣着奔向战场,故障频发,火力和防护力仍是偏弱,再加上经不住雷场伏击,绝大部分折损。
哪里不成就改哪里,战场需要就是最大需要,实战正能说明一切,改进了传动装置的同时,火力得到加强,装甲布置也很精心,于是再次投次战场,大耍威风,对阵T-34,基本是1:5,如果对阵美国M4“谢尔曼”的话,就是1:10,到战争结束共制造了近6000辆之多。传说倾斜装甲,以利防护,战后为各国所借鉴;传说75毫米主炮,1公里内可以打爆任何坦克,口径不比T-34的85毫米炮,但威力要大得多,曾经以一挡十,干掉了70辆T-34,自己无一损失。不能不说,“黑豹”是名品,正合了一句名言,好装备都是打出来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