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法国海外领土保留这么多?

法属海外领土有5个海外省、4个海外领地、2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区。

法国曾是仅次于英国的全球第二大殖民帝国,但现在海外的领土却比全球第一殖民大国英国的海外领地要多,相当于英国本土面积的一半左右,是全球第一海外领地大国。法国之所以会有这么多海外领地,主要有两方面因素,一个是领地不愿独立,一个是法国不愿意放弃。

17世纪-20世纪,全球正处于殖民时代,主要殖民大国基本都集中在欧洲,他们利用强大的海军舰队在世界各地搞征服、搞殖民,殖民贸易成为获取利益的重要渠道。一时间,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纷纷向海外开疆拓土。

而法国的海外殖民方向主要在毫无抵抗力的非洲、其次是亚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势力范围也算是遍布全球,鼎盛时期,全球的殖民面积达到1234.7万平方公里,仅次于英国3400万平方公里。

可在20世纪后,世界各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兴起,英法等国面积较大的殖民地纷纷开始要求摆脱殖民统治独立,尤其是二战后欧洲主要殖民大国遭受德国法西斯沉重打击,其国力已无力再干预海外的各殖民地,所以二战后全球被殖民的地区很多都纷纷独立了。

法国是二战中被打的最惨的大国,要不是美英两国硬拉着他进五常,说不定现在就是联合国四常,根本没有法国的事。一场战争,法国国力严重削弱,其殖民地也急剧萎缩。直到最后仅仅保留了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等地区的小岛,还有部分穷苦地区,总面积也就剩下了12.3万平方公里,是1939年殖民地鼎盛时期的1%。

既然大部分法国殖民地都独立了,为何还会存在这1%的殖民地继续跟着法国走到底呢?而且其中还不乏有像法属圭亚那、新喀里多尼亚等面积过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一方面是法国的这些海外领地根本不想从法国独立。目前,法国大约有14个海外领地,这些领地大部分都被划为法国具体的行政区划。

这些海外领地基本都得到法国中央政府的授权,法国政府仅仅保留海外领地的外交权、国防权、安全权等涉及主权事务的权力,其他一切事务都由海外领地独自负责,比如基层官员任命、经济发展方向、社会治安等。

更关键的是,这些海外领地都能得到法国中央政府的财政补贴,无论海外领地治理经济成功与否,他们都可以不在乎,有法国政府财政部背后撑腰,总之海外领地再怎么折腾,只要不涉及到有损法国主权的事,法国中央政府基本是不插手海外领地内政。

况且,有些海外领地经济根本发展不起来,资源匮乏、基础设施落后,必须得依靠法国补助,比如南美洲地区的法属圭亚那,虽然面积很大,但他的经济发展却要依靠法国援助,大部分生活用品、工业用品基本都是依靠法国供给,以至于当地民众支持从法国独立的支持率仅有5%。

还有很多法国海外领地和法属圭亚那一样,大部分殖民地的经济发展都需要法国中央政府出钱搞建设过生活,所以他们情愿寄在法国的屋檐下,也不愿意独立出去过苦生活。

另一方面,法国控制这些海外殖民地,可以为自己谋取利益。法国的海外领地大部分都是身居大洋的岛屿,可以获得更多的海洋经济利益,将对法国搞海洋中转贸易枢纽、发展某一产业的基地都非常重要。

比如法国在大洋洲的领地新喀里多尼亚,是仅次于加拿大、中国以外的全球第三大镍产地,矿业十分发达,为法国提供了充足的矿产产品。像此类能给法国带来巨大利益的领地,法国中央政府也不愿意轻易丢掉。

所以,从以上两个方面看,现在法国还保有十多个海外领地,既有法国政府的考量,又有海外领地的切身利益因素。

为什么法国海外领土保留这么多?

谢谢邀请。

其实法国现在保留下来的殖民地并不算多,尤其是从面积和人口来看,现在保留下来的还不到鼎盛时期的百分之一。要知道,法国鼎盛时期的海外殖民地可是包括了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加拿大、塞内加尔、摩洛哥、多哥、喀麦隆、刚果等等大片地区的,其巅峰时期殖民地面积达1234.7万平方公里,1936年其殖民地人口达6900万,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殖民帝国。而现在保留下来的殖民地看起来数量不少,总面积却只有12.315万平方公里,简直是百不存一,实在谈不上保留得多。

而且法国现在保留下来的海外领地中,除了法属圭亚那以外,基本都是很小的岛国。这些岛国的特点是原住民少,并且在被法国占领时基本都还处于未开化状态。这种情况下,法国人很容易改变人口比例,对于这些当初只有几千人或者上万人的小岛国来说,移民几百个法国人过去,生活一两代人,就足以让法国人成为当地人口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了。

同时,对于这些未开化民族来说,法国人的文明程度具有压倒优势,甚至足以让土著居民顶礼膜拜、视之为神。而在殖民过程中,强大的法国文化足以碾碎土著居民原有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把这些土著居民逐步同化为法国文化的一份子。

此外,从经济上说,这些岛国基本上都没有经济独立的可能,必须依附于其他经济体,既然有法国这个文化上一致、又有长期合作历史和经验、还愿意为这些海外领地提供便利的宗主国,为啥要独立呢?

为什么法国海外领土保留这么多?

法国国土面积672834平方公里,然而这其中本土面积只有553965平方公里,迄今为止法国拥有5个海外省、4个海外领地、2个具有特殊地位的地方行政区——它们分别是:留尼旺、马提尼克、瓜德罗普、法属圭亚那、马约特、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瓦利斯和富图纳、法属波利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克利珀顿岛、法属南方和南极领地,它们合计有118869平方公里面积,约占法国国土总面积的17.67%。

法国海外领土同英、美的相比:面积较大、人口较多,控制力度也更强。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法国至少从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起就形成了单一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到了近代海外殖民扩张的年代法国将所有海外领地直接置于巴黎的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尽管在地理距离上相距甚远,但就行政管辖模式而言:法国的海外领地其实和本土并没本质的区别。英国在殖民扩张的早期阶段鉴于自己国土面积和人口均少于法国的客观现实国情采取了集中财力和军力用于维持自己的海军和金融霸权,对殖民地的开发经营一直采取的是放任自流的原则——只要殖民地臣服于大英帝国并定期缴纳贡赋,英国对殖民地的内部事务是缺乏兴趣的,这就给英国的殖民地提供了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在这种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中发展起来的北美殖民地甚至索性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独立后的美国将扩张方向主要锁定在西部的美洲大陆:1783年美国从英国手中获得了阿巴拉契亚山以西至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土地;1803年美国乘法兰西皇帝拿破仑忙于应付欧洲战争之际从法国手中以1500万美元价格购买了83万平方英里的路易斯安那,使美国领土扩张了一倍;1819年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佛罗里达;1846年美国强迫英国订约:把美国北部北纬49度的国界线一直延伸到大西洋沿岸,排挤走了这个地区的英国人;通过1846年至1848年的美墨战争又使美国获得95万平方英里的领土;1867年4月美国以720万美元从沙俄手中购买了阿拉斯加;1898年美国吞并太平洋岛国夏威夷。至此美国由大西洋沿岸十三个州组成的小国一跃成为地跨大西洋和太平洋,囊括五十个州,几乎占据北美大陆一半面积的庞大国家。此后美国转而通过谋求金融和军事霸主地位控制世界,对海外扩张并不积极。另外德国在一战战败后就被剥夺了所有海外领土,而日本则是在二战战败后放弃了海外领土。至于俄罗斯则是采取的陆权扩张模式——其所占领的地区与其本土都是连为一体的,从来不存在海外领土。

为什么法国海外领土保留这么多?

谢邀!

15世纪随着新航线的开辟,西方国家疯狂的开始海外扩张,一时间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其中英国的殖民地几乎遍布地球每一个角落,而法国在殖民巅峰时期,殖民地面积达1234.7万平方公里,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殖民帝国。但是随着二战结束,民族独立运动兴起,曾经的西方各国殖民地纷纷独立,曾经“日不落帝国”风光不在,但法国依然保留着大量海外领地,其面积相当于法国领土的五分之一,这其中与法国经营殖民地的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西方国家对外殖民的政策和方法的不同,比如葡西两国主要是掠夺当地资源或开展种植业,为宗主国提供各种原材料,并鼓励通过通婚、传教等方式与被殖民者融合,但对于殖民地建设并不用心;英国对殖民地管理分成两种,一种是输出移民,普通民众、宗教团体、持不同政见者等各种各样的人移民来到新大陆,其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理想的“新国家”,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另一种是培养本地精英,推动内部自治,让英国“培养”的本国人按照当地传统方式管理国家,像是印度、新加坡、斯里兰卡等。而位于英伦三岛与伊比利亚半岛之间的法国,其殖民政策也介于两者之间,推崇将殖民地本土化,当然与葡西混血融合不同,法国更多的推行与法国本土相同语言、教育、文化、风俗、法律和政治体系,从而教化被殖民者,让他们接受和认同自己就是法国的一部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兴起,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谋得独立或自治,但是还有不少国家仍然拥有海外属地,比如美国(包括波多黎各、关岛、美属萨摩亚等)、英国(包括百慕大、直布罗陀、维尔京群岛等)、丹麦(包括法罗群岛、格陵兰)、葡萄牙(包括C罗出生的马德拉群岛等),当然面积大、人口多的还要属于法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为法国殖民时的政策,让这些法国的海外领地,不仅拥有法国本土的待遇,比如拥有法国国籍、拥有选举权、在法国国会和参议院有席位、有权参加欧洲议会选举,甚至还有根据该地区情况修改某些法律法规的优待政策,法国是把这些没有独立的前殖民地当做本土来管理。从小在这里出生、成长的人民也认为自己的是法国人,留在法国比独立自治好得多,所以出现了2011年马约特这种通过公民投票成为法国的海外省,而不是加入科摩罗。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任何关于斯里兰卡的问题,欢迎向我提问,我是“最懂兰卡旅行的人”:斯里兰卡小妞。

感谢点赞,么么哒。

为什么法国海外领土保留这么多?

法国海外领地简称DOM-TOM,目前包括非洲的马约特岛、留尼旺岛,大洋洲的新喀里多尼亚、瓦利斯和富图纳、法属波利尼西亚、 克利珀顿岛,拉美的法属圭亚那、瓜德罗普岛、马提尼克岛、圣巴泰勒米岛、法属圣马丁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岛,南极洲的法属南部和南极领地,分布极为广阔,但除了法属圭亚那和新喀里多尼亚岛外都是面积极小、人口稀少(南部和南极领地甚至常住人口为零)的小岛。

历史上法国是仅次于英国的第二大殖民大国,二战期间法国本土被德国占领,但法属殖民地中大部分仍然保存完整,其中一部分站在戴高乐自由法国一边,另一部分支持维希政府,但二战后期也转到盟国一边,战后法国光复,法属殖民地也大多保留下来。

上世纪50年代去殖民化潮流风起云涌之际,法国最初企图用“法兰西联邦”的松散模式继续维持和殖民地的特殊关系,但很快迫于国力和时代潮流知难而退,或主动或被动地允许各大殖民地自决(例外的是阿尔及利亚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因为法国当时将阿尔及利亚视作本土的一部分而非殖民地),但法国在19世纪末和英国争夺殖民地时吃了些亏,占据了一些“老少边穷”的零碎岛屿和边远殖民地,到了去殖民地时代这些穷、小、散的殖民地或根本无力自立也找不到可以傍的“大款”,或因此前是军事要塞,人种早就法国化了,根本就没拿自己当法国以外的人,其中一些甚至几次公投都死乞白赖要继续当法国人,这样一来法国只好调整政策,将这部分“老少边穷”的旧殖民地和领地变成具有特殊地位的法国行政单位,一直保持到今天。

法国保留这么多海外领地至今的一个客观原因,是法国在殖民地一贯采用直接治理模式,即把法国的一套照搬过去,而非英国的间接治理模式,这种模式让比较小的殖民地很容易“法国化”,而在后殖民时代也可以比较轻松地转化为特殊的法国行政单位——前面提到的这些遍布世界各地的“老少边穷”今天被划为两个海外大区、五个海外省和若干个海外市镇,除了没有欧盟公民身份外,这些海外大区、省和市镇的行政区划、运作模式和公民权,都和本土几乎一摸一样

为什么法国海外领土保留这么多?

法国海外领土保留的多,主要和其殖民政策比较相关。

世界几大殖民大国中,法国殖民地的面积仅次于英国,但大英帝国只占有最肥沃的地方,而且基本上是因地制宜和联合执政。所以首当其冲的,也被后起之秀美国忌惮,再加上英国在二战中力量损失较大,无力维持其庞大的殖民地(其各个殖民地的自身实力也比较强),所以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先后独立,香港也回归中国。

法国是老二,不会“枪打出头鸟”,也不会像西班牙、葡萄牙那样不成器,只是单纯的掠夺和挥霍。作为一个中央集权传统很强的大陆国家,法国在殖民地也是贯行其本土所施行的政策,并对法语的推广不遗余力。也因此,法国对其殖民地的掌控能力特别强,除了因为美国的压力退出中南半岛和越南之外,法国现在拥有四个海外省,四个海外领地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南半球和南极洲都有自己的领土,保持一个全球帝国的存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