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要支持印度入常?常任理事国多了对俄有好处吗?

近日,俄罗斯发出官方态度,支持印度入常,对印度来说,能获五常之一的俄罗斯力挺,自然是好消息,但是能否把表态转化为实际行动就难说了,所以印度也别高兴的太早。

自从2004年日本、印度、巴西、德国抱团发起四国联盟集体入常行动以来,屡试屡败,从未成功过,不仅是难获五常集体的赞成票,更关键的是这四个国家所在区域的周边国家都极力反对他们入常,导致他们难以获得联合国大多数成员国的支持。

关于印度入常,表现的非常强烈,就是要实现大国梦,印度一直给国际社会的印象仅仅是区域大国,总是在世界大国的边缘徘徊,只有入常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当家人,也就预示着印度梦的真正实现。

这些年,印度虽然得到美国白宫的支持,得到俄罗斯的支持,但是英法两国态度不明,英国首相、法国总统几乎没有明确表达过支持,这就为印度入常增加了一丝不确定性。

在支持印度入常的国家中,只有俄罗斯最为积极,态度也最为明确,不仅普京多次当面向印度领导人表达支持态度,俄罗斯官方更是频频发声表达支持,为何俄罗斯对待印度入常的问题这么积极呢?

首先俄罗斯支持印度入常不会影响五常的权力分配。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问题几乎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因为各成员国意见不一致,导致改革之路非常缓慢,很多非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都要求增加在安理会的代表权和话语权。

但是日本、德国、印度、巴西自认为自己实力强大,应该入常,成为全球的领导者,根本没有考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导致他们难以形成推动安理会改革的共识。

对于这种改革现状,俄罗斯心里非常清楚,仅靠自己的官方态度,是根本不可能把印度送入联合国安理会的,也丝毫不会损及俄罗斯在联合国五常应有的权力。

俄罗斯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声明,无非是给予印度一种心灵上的安慰,不可能改变安理会的权力架构。

其次俄罗斯对印度的支持可以巩固俄印关系。自俄罗斯独立以来,俄印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说比美印关系更坚硬。美国为了称霸,掌控在印太地区的霸权,实际上就已经威胁了印度在印度洋上的霸权,这对印度来说是非常反感的。

反而俄罗斯却没有美国那种霸道,俄罗斯与印度几乎不存在任何战略利益纠葛,俄罗斯既不谋求在印度洋的海上霸权,也没有与印度的领土争端,最大的交集只有做贸易交朋友。

即使印度将来真成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也很难成为俄罗斯在国际上保持影响力的绊脚石,所以,俄罗斯很聪明,口头上的声援就当是交个朋友。不发声,反而可能令印度这个朋友心有余悸,毕竟交个朋友比制造一个敌人更划算。

最后俄罗斯拉住印度避免投入美国怀抱。俄罗斯支持印度入常,更能斩获印度的芳心,毕竟拉近关系是做好贸易的最捷径方式,据统计印度70%武器装备都是进口俄罗斯的,只有少部分来自美国。

在俄罗斯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军火贸易也是俄罗斯增加GDP的一种方式,俄罗斯支持印度,总比把印度推向美国,花大把钱买美国武器强得多。这不得不说是俄罗斯的一种高明宣传策略。

所以,俄罗斯支持印度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事,俄罗斯把印度哄开心了,经贸订单也就来了,动动嘴皮子就能赚钱,岂不更好。

俄罗斯为什么要支持印度入常?常任理事国多了对俄有好处吗?

俄罗斯支持印度入常对自己至少有两大好处,却找不到一样害处,利显然大于弊为什么拒绝好处不支持?没道理吧?

基本全俄系的印度海军装备

其实俄罗斯与印度两国,是一对保持传统友好关系的国家,这种关系从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的初期就已经开始,支持印度而与西方阵营对抗,到今天也一直保持这种政策,始终不渝,并且伴随着这种政策,俄罗斯对印度的军事装备的支持也直不遗余力,使印度的国防装备一直一俄/苏系为基础,甚至连其镇国神器的核武器,如果没有苏联的友好关系,到今天也应该还只存在于印度的美妙幻境中,而其大国梦的航天事业、甚至还有这个入常大国雄心本身,如果离开与俄友好关系的支持,都无法存在。

主要为俄系的印度空军装备

当然,在这种超级友好支持的同时,印度付出超级装备采购经费支持俄罗斯的经济,也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除此之外俄罗斯支持印度入常,这个近些年的新立场,仍然是在继续维持对抗西方话语权的传统政策,有印度这个潜在超级大国站队自己一方,力量当然不可小觑,至少要保证印度不彻底被西方拉拢对抗自己,也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作用,有如此好处而无害处何乐而不为?

如果印度入常与俄罗斯分享权利,也是理所当然害处,问题是印度自己的诸多条件限制,它根本无法入常,就怪不得俄罗斯的支持不力了。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不是随便哪个具备某一两项优势就能够资格,也需要具备几方面关键条件缺一不可的共同支撑,才有可能在全部现任5常的共同支持下如愿以偿。

首先印度不具备创建联合国的,当年抵抗法西斯侵略战争并在这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战争中,为世界正义做出主要贡献的世界主要国家的资格:

只有对这个世界和平具备强大稳定作用,可以为人类和平积极努力做出巨大贡献的国家,与世界积极合作争取得到全部5常的支持,众所周知,印度与巴基斯坦的领土扩张战争、冲突,在其建国70多年来从未间断过,吞并了锡金再觊觎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只这一点它就没资格入常;

其国内的等级化严重的社会现状,尤其目前更突出严重的民族歧视问题,都是个在预见的时间内,根本无法化解的根深蒂固的基本人权问题,严重一点看,与当年发动二战的轴心国集团只有程度的差别,而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从根本上看也是个地区和平的巨大破坏因素,这种国家状态更没资格入常;

习惯性甚至是与生俱来的争霸特性,与邻为壑的比着看对着干的竞争对抗国策,使印度一直与互利互惠合作共赢,获取最大最关键支持的友好型的,国际关系政策背道而驰,在其如此外交政策下,他就根本无法获得那种最关键的支持,它就没资格入常。

有这么多如此关键因素的限制,就决定了这个印度根本没有入常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支持它入常否,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它根本没有与俄罗斯分享常任理事国权利的资格,因此俄罗斯支持印度入常其实并不是在支持它入常,而是在目前国际格局大重组的形势下,把印度拉入自己阵营,至少不使它完全被美国拉拢彻底倒向美国,这才应该是俄罗斯支持印度的真正目的,而且还有个可以继续大量坑钱的军火市场因素。

俄罗斯为什么要支持印度入常?常任理事国多了对俄有好处吗?

俄罗斯支持印度入常,只不过是空头支票,为了哄印度开心罢了!至于俄罗斯心里真实的想法,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想入常的国家并非只有印度一家,德国、巴西和日本也把入常作为梦寐以求的目标。

为什么一些国家想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主要是因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权力很大,在联合国安理会享有一票否决权,在国际上拥有极大的影响力。这也是许多国家想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原因。

在入常问题上,不仅仅是印度想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日本、德国和巴西这三国也把入常作为梦寐以求的目标。印度想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的。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中英法美俄作为现有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从心底是不愿意让其他国家入常的。如果扩大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必然稀释现有常任理事国的权力。有哪一个常任理事国会愿意呢?

前些日子,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希望印度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拉夫罗夫的话尽管说了很多次,但一定不是真心话。因为拉夫罗夫明白,在现阶段印度入常是不可能的,不过是想红印度开心罢了!即使是俄罗斯同意,其它四个常任理事国也未必同意。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主要是为了取悦印度。我们知道,印度的武器装备是“万国造”,是俄罗斯主要的军火出口市场,印度有70%的武器装备从俄罗斯进口。由于俄罗斯和印度紧密的经贸关系,俄罗斯方面为了不失去印度这个强大的军火市场,总要有所回报的。拉夫罗夫说上几句好听话,哄哄印度人开心也就不难理解了!

(图片来自网络,欢迎评论交流!)

俄罗斯为什么要支持印度入常?常任理事国多了对俄有好处吗?

谢谢邀请!

俄罗斯为什么要支持印度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呢?因为俄罗斯没有拒绝印度的理由,印度是俄罗斯积极拉拢的国家,印度也是俄罗斯最大的军火出口国,印度在世界、印度洋地区和中东地区,对俄罗斯的战略支撑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既然印度把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当做印度成是国际一流大国的标志和必然待遇,俄罗斯也没有任何扫印度的脸面的任何必要,所以俄罗斯会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至于印度能不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后会引起国际社会出现什么连锁反应,以及联合国是否还有继续存在下去的必要?这些都不重要了。

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俄罗斯的影响微乎其微,反正俄罗斯身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安理会也大多数时候都是孤家寡言,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极有可能不会在绝大多数立场上支持俄罗斯,但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若印度都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那些和印度一样有成为国际大国的墨西哥、巴西、日本和德国德国,会更加积极的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更多的要求联合国安理会进行深度改革的土耳其、南非、埃及等掀起要求深度改革联合国的浪潮。届时国际社会会乱的一团糟,而俄罗斯就是要的这种混乱的国际环境。

国际混乱会降低美国和西方国家在国际事务上的话语权,也会降低美国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关注度,俄罗斯可以获得难得的战略发展契机。

所以,俄罗斯会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筹码还可以要求印度在经济方面的配配合!

俄罗斯为什么要支持印度入常?常任理事国多了对俄有好处吗?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1月15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表示印度和巴西应该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支持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俄罗斯的一贯立场,此事本来没有稀奇的地方,但是,他在一个特殊的时间旧事重提,就不仅仅是示好东道主印度这么简单了,也表明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与其经济一样,越来越虚弱,已经沦落到刻意讨好新兴大国的地步了,同时,再次彰显双头鹰的投机性。

拉夫罗夫为印度、巴西的入常鼓与呼的当天,普京首次在国家杜马发表国情咨文,称要推进宪法的修改,限制总统的任期并削减总统的权力,加大总理、国家杜马、联邦委员会的权力。

会议结束后,普京会见了俄罗斯政府全体成员,梅德韦杰夫总理携全体成员向普京总辞,普京愉快地接受了,提名梅德韦杰夫出任新设立的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提名联邦税务局局长米舒斯京出任新一届政府总理。

普京对俄罗斯的权力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与乾坤大挪移,在俄罗斯内外都引发巨大的关注、震动。拉夫罗夫在同日公开拉拢印度、巴西,表示这两个新兴国家应该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自然会成为全球媒体的焦点,颇有转移俄罗斯国内正在发生大事的视线的嫌疑。

普京这回对俄罗斯的权力体系大动干戈,除了为他2024年卸任总统后延续权力进行布局,效仿了哈萨克斯坦模式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努力解决俄罗斯经济的这个痼疾。挺普京派的俄罗斯强硬派学者杜金就直言不讳地评价普京:外交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内政不合格,特别是经济一塌糊涂。

俄罗斯经济长期不振,民生越来越艰困,使俄罗斯的外交缺乏强大的支撑,后劲不足,国际影响力在下降,这在叙利亚、伊朗、利比亚等问题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但外交是普京功绩的基石,国际影响力是俄罗斯维持多极化世界中的重要一极的支点,为了维持这些,历来强硬的俄罗斯开始放下身段,刻意示好全球的新兴国家,比如印度、巴西、土耳其等等。

尤其是在印度,俄罗斯的传统影响力与武器出口正遭受美国的强力挑战与挤兑,俄罗斯为了保住印度这个第一大武器进口国,想方设法给印度喂胡萝卜,在不顾一切地将印度拉进上合组织后,又试图将印度拉进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虽然明知注定会失败。

1月15日,拉夫罗夫在印度新德里公开表态印度、巴西应该成为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外,还放了一个大招,即他公开表示欢迎伊朗申请加入上合组织。

在美国1月3日暗杀了伊朗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1月8日伊朗发射导弹袭击了伊拉克的美军基地与一架乌克兰波音737-800客机后,英国法国德国已经对伊朗启动了伊核协议争端解决机制,以及欧盟已经向中东部署军队(法国的特种部队已经抵达了中东),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及欧盟和伊朗的新一轮肉搏战开始了,在这样的态度下,俄罗斯竟然拉伊朗加入上合组织,动机不纯,火中取栗。

俄罗斯这样做,是在把上合组织推向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及欧盟对峙的前沿,表面上看是在帮助伊朗,实则拉上合组织下水,为其谋取一己之利背书,当挡箭牌,俄罗斯这只双头鹰的投机性实在太强了,并且暴露无遗,令人……遗憾!

俄罗斯为什么要支持印度入常?常任理事国多了对俄有好处吗?

近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宣布支持印度与巴西加入联合国安理会,成为常任理事国。俄罗斯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其实就是一种口头支持,成功的可能性很低。联合国一共有5个常任理事国,如果加上印度与巴西,就变成了7个常任理事国。常任理事国的数量越多,价值也就越低。俄罗斯之所以会支持印度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关键就在于印度根本无法入常,其他常任理事国不会同意。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

印度、巴西、日本与德国曾经组成过“四国联盟”,想要谋求共同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联合国进行改革。结果,“四国联盟”全部入常失败。此后,印度开始谋求单独入常。其实,除了俄罗斯之外,美国、英国与法国都在不同时期有过表态,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然而,近20年的时间过去了,印度为何还没有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首先,印度的综合实力也不够突出。即使有俄罗斯的力挺,有美国、英国与法国的默许,印度也无法顺利入常。关键就在于,印度人口够多,经济总量也不低。但相比较于德国、日本与巴西,印度并没有压倒性优势。在经济领域,印度与德国、日本至少还有10年以上的差距。如果印度入常,日本、德国、巴西怎么办?一次性都加入?印度贫民窟

其次,印度不具备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正当性。联合国安理会5大常任理事国,其实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5个战胜国,都为反法西斯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而印度在二战期间还没有独立,甚至与日本勾勾搭搭,差一点投入到法西斯阵营。仅仅是在法理基础这个层面,印度就不具备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资格。

最后,现实国际局势也不容许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在南亚地区推行霸权主义,与巴基斯坦常年发生军事冲突。如果印度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巴基斯坦的优势就更大,整个南亚的战略平衡彻底被打破。印度已经吞并了锡金,成为常任理事国以后,彻底压倒巴基斯坦,会不会继续对尼泊尔与不但下手。所以,英法美我四个常任理事国都不会同意印度入常。印度总理莫迪

既然印度根本无法入常,俄罗斯喊几声支持印度入常也没有什么损失。俄罗斯能够维持世界强国的地位,一靠军事,二靠常任理事国,又怎么可能真心希望印度入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