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中国本土拳术,为何走向广场舞化?
广场也是个文化汇集的地方,应该百花齐放。太极拳好,关键是能不能实用。其目的决定了发展。不懂武术,目的决定发展。
太极拳是中国本土拳术,为何走向广场舞化?
太极拳是中华国粹,是中国本土的传统拳术,太极拳在中国,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
太极拳本是道家门人,习参禅打坐,呼吸吐纳之余,练习活动筋骨,的健身方法,并掺加武术技击招式,后成为一项绝技武术。
太极拳偏重于内功修练,一力压十艺,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太极守势柔化严,刚发借力打人远。
宋朝的岳飞,著有太极论法。明代的张三丰,清初的王宗岳,都是太极拳集大成者,蒋发师承王宗岳,传陈家沟陈长兴,赵堡陈清平,亦别得太极正宗。陈长兴和陈清平,是太极拳的中兴人物。
河北人杨露禅,学拳于陈长兴,杨肯吃苦,拳术得大成,学成后到北京,与子杨班侯,打出一片天地,王公贵族,请为保镖并授拳。子孙杨澄甫,定式架教徒最多,据说蒋介石,也跟他学过太极拳。
陈家沟陈姓子弟,陈发科,也曾到北京授拳,桃李满园,陈发科功夫深,一个金刚捣,地面青砖碎地。
武禹襄,是杨露禅同乡,好武,从师于赵堡陈清平,其功法传子辈,亦传亲戚李亦畲,郝为真也得真传。吴鉴泉和孙禄堂,学的太极是这一派,吴和孙,后创两派太极。
毛主席教导: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我国的全民健身运动,方兴未艾,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传统拳术,得到了空前发展。
练习任何拳术,不得真传,不长久吃苦,难有成就。在过去,学习太极拳,是为了防身,为了杀敌。现在,子弹跑的快,防身杀敌用枪,拳术降低了使用用途。
随着社会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练习健身成时髦,经过电视剧的宣传,太极拳本来就有名气,后来更成了健身法的选择。
太极拳走向广场舞化,配上音乐带节奏,吸引更多人参与,感受传统武术的魅力。好!很好!
(本人洛阳一农民,高中毕业学写文,过路君子行行好,关注点赞不忘恩。)
太极拳是中国本土拳术,为何走向广场舞化?
谢谢邀请。习练太极拳,不是为了攻击和渲染暴力,而是为了强身健体,弘扬传统文化。太极拳姿态优美,动作缓慢,易于各年龄段百姓的喜爱和练习,所以,能成为广场舞化並不奇怪。谢谢!
太极拳是中国本土拳术,为何走向广场舞化?
各自所爱
太极拳是中国本土拳术,为何走向广场舞化?
太极本来就有二种功能,实战和强身。现代武器的发展,实战功能己经淡出。而强身的功能为广大群众的需要,因此学的人越来越多。这是件好事。诚然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专业人士不必望洋兴叹。
太极拳是中国本土拳术,为何走向广场舞化?
自从体委发明国标套路,太极拳就变成广场舞了。1957年,祖籍广东中山的香港人郑天熊,打败了余文通,结束了香港武术界遇台湾不胜的尴尬记录。
郑天熊练的是吴氏太极拳,老郑的太极拳跟现在公园里的老头练的不同的。
从郑天熊留下的太极拳视频看,郑天熊的太极拳发力相对刚猛,他也用巧力。
郑天熊还会一点地面技术。现在练太极的不练地面技。
郑天熊太极拳跟公园老头练的太极拳,差距非常大,郑天熊的太极拳有很多不接手打法,不像现在的太极拳,只保留了推手打法,若无法实现接手打法就无招了。
头条里有人转发吴公仪陈克夫比武的视频,结果很多人在评论里乱喷。
陈克夫是香港亚太拳击冠军,身高一米八三,吴公仪打陈克夫,克服了年龄和身高两个不足。
当时陈克夫吴公仪比武,是偏向于拳击规则的,规则明显对陈克夫有利。
比赛结束后,在何贤先生的调解后,吴陈两人化敌为友,后来陈克夫开办白鹤拳(陈克夫的白鹤拳不是福建白鹤拳,是广东侠家拳,陈克夫的师父吴肇钟是王隐林传人)馆,吴公仪到场祝贺,吴公仪儿子结婚,陈克夫也喝了喜酒。这是一段佳话。
就整段吴陈比武视频来看,主动的是陈克夫,被动的是吴公仪,尽管当时摄影师吴九用了三台摄影机拍摄,但有些细节还是被忽略了。
陈克夫基本上就是侠家拳步法,吴公仪打得有点乱。
再回到太极拳实战的话题,看看当年杨露禅都掌握了什么?
杨露禅掌握的接腿摔跟散打接腿摔打法一样的,从刘焕军老先生留下的闾山太极视频,闾山太极就是杨露禅一脉,闾山太极有高鞭腿,公园里老头练的大多数只有中腿和低腿。
太极拳自从编写国标套路以来,一直退化。
郑天熊先生是香港太极公会创始人,香港太极公会第一任会长。香港地区的搏击和散打事业开拓者。
郑天熊先生的太极拳和公园老头的太极拳,差很大,有人说郑天熊的太极拳不是太极拳,现在也可以理解了。
毕竟人们习惯把太极操当成太极拳了。
今日头条里有个“忠哥”说,以前还有一门叫“犹龙太极拳”,犹龙太极拳也是以不接手打法为主,不过度重视推手而放弃不接手打法。
犹龙太极拳跟郑天熊太极拳比较像。
由于最近几年,几个网红太极拳师比武都打输了,一些人开始质疑前辈了。这是对历史不理解。
历史上的太极拳跟今天太极拳差别大,只能这么说,郑天熊打败余文通,结束了香港武术界遇台湾不胜的尴尬记录。郑天熊是第一个有记录的在擂台上打败台湾武术家的香港人。
过去练太极拳的,石锁也要练一练,不像现在,去公园里划一个圈,就叫太极拳。
有人说,郑天熊太极拳哪里像太极拳,不就是拳击加摔跤?
郑天熊是香港太极公会首任会长,尽管他确实在太极拳中加了一些拳击方面的东西,但他主要的师承还是吴氏太极拳。
太极拳是由蛇鹤相争启发而来的,因此太极拳在实战方面也像搏击一样,有跑位意识和卡位意识的。
当对手不配合我的时候怎么办,如果理解蛇鹤相争的原理,问题迎刃而解了。
不理解蛇鹤相争原理,就会觉得郑天熊太极拳不是太极拳,反而觉得公园里小老头划几个圈才是太极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