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老了,越来越固执,不听话,气人。做子女的有何良策?

我公公就是一个比较固执的老人家,每次要回家都有点怕怕的感觉。其实也没什么大事,都是些诸如饭菜不要一次做多了,东西不要贮存旧了,不要做农活了之类的小事。反正不管你说什么,他都有他的一套说辞坚持他的说法和做法。

他不愿意把钱存银行。不是说他浪费好花钱,而是他去了几次后觉得态度不好,老人家反应慢行动迟缓,每次去存钱和取钱都会遭一些不耐烦的语气或白眼。就再也不愿意把钱放银行了,我们认为给他那么多钱,放在身边不安全,他没有一次不是生气而固执:“不要再说了,我绝对不会放银行,我自己的钱放他那里,去取个钱像讨一样。”任凭你如何劝说,他就是不为所动。

他不愿意放弃农活。公公婆婆辛苦了一辈子,我们兄弟姐妹五个,现在都有能力给他们养老。每年为这个话题生气的次数是最多的,公公的兄弟姐妹,婆婆的兄弟姐妹们都全部接受了子女的安排,安心享清福,可他却怎么样都不愿意扔了他的锄头农具。表哥表姐,堂姐堂弟都认为是我们子女的问题,可不管我们怎么说,他还是一如既往,我行我素。

他不愿意离开农村。我们认为他放不下锄头农具是因为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看着不做心慌,就兄弟姐妹商议给他们老人家单独买个房子,让他离开农村。可他认为农村比城里舒适自在,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他,年轻没问题,现在年龄大了,农村医疗跟不上,万一有个啥的,会因为没得到及时医治遗憾一辈子。可他一句话就能堵住你:“你让我去城里就是想让我少活两年”。你看,你没话说了吧?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固执到极点的老头子,去年改变了。

去年春节,我们又回老家。因为疫情,我们家兄弟姐妹五个就我们一个在家,其他的都在外地没有回来。我怕又同以前一样的老问题,去之前就特意的交待了每个人,以前的那些问题一个不提,就陪着说话就是,还特意交待了儿子,不要玩手机,多陪爷爷说话。

到家之后,我一如既往的钻进了婆婆的厨房,老公是真的怕了,让儿子拿了凳子坐爷爷身边聊天,他自己在一边逗起了猫狗玩。

虽然都在各干各的,但还是都是时不时的瞄住爷孙俩那边的,怕有什么意见不合以便及时救场。

没想到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爷孙俩气氛还很融洽,爷爷不知说了什么之后问是不是,还哈哈大笑,孙子不断点头附合,这场面好难得。

吃饭了,爷爷还意犹未尽,让孙子坐他身边,像孩子一样的要和孙子比试吃肉,看谁更厉害,一家人在欢乐的气氛中吃完了饭,这搁以前饭桌上我们都不敢说话或接话,怕一个不小心又惹到了他。

从我结婚这么多些,感觉去年是最融洽的一年了,回去的车上我狠狠的表扬了儿子一通,今天他成功的让爷爷心情好我们没有受气,儿子淡淡一笑:“老人,其实他就是孤单找存在感,他需要一个听众,你就顺着他讲的嗯,啊就好了,反正附和认可他就对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回想我们这么些年来,好像所有的不愉快都是来自于试图改变老人。老人家不管说什么都试图去纠正他,去告诉他,现在的他与这个世界的差距,这恰恰是给老人自尊心的最大打击,从没有站在老人的角度去想问题以及与他沟通。试想一下,这么多年的思想都根深蒂固了,能改变才奇怪了,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方法,老人还是可以接受的。

老人家一辈子都在与这个世界和命运抗衡,现在年龄大了,他们害怕与这个世界脱节,所以更需要的是认可与关注,换一种方式与他们沟通交流,一定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

这不,五一儿子放假又带回家去一番交流,我们家公公已经同意今年秋收后再不干农活了。

这真的是给我们解决了一个天大的难题。但仔细想想,好像他没说什么,也没做什么。

所以,对固执不听话的老人,就认真的做一个听众吧。站在他的角度,去聆听,去理解,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父母老了,越来越固执,不听话,气人。做子女的有何良策?

人老了,各个器官都在衰老退化,且引起行动不便,越是身体不灵活,越容易生气,脑子的衰老,就形成老人的固执,与年轻人想法的不一致、不合拍、不吻合,用年轻人的话说就是老人越来越固执,不听话,气人。其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变小”

举个例子吧,我母亲九十岁了,在床上躺了好几年了,说吃啥一会儿就得给她,否则就像小孩一样。她想吃马虾了蚂虾了,就说一会上街给她买,还没上街呢,就又喊开了“我想吃马虾里,我想吃马虾里”一会儿能喊好多遍。人老了就是这样,只能顺从她,不能给她打别,如果给她打别,她会非常生气的,这样不利于老人的健康,老人不健康,反而给自己带来麻烦。所以要处处事事顺着老人,“哄着”老人。

人都有老的一天,其实老人给小孩子一样,是不讲理的,小孩子有些时候不讲理,大人恼了,会动手打孩子,但对待老人,是不可以动手打的,如果动手打了老人,是会被世人耻笑和谴责的,是会遭上帝的惩罚的。

父母老了,越来越固执,不听话,气人。做子女的有何良策?

讲道理是没用的,多些陪伴。哄哄会好些

父母老了,越来越固执,不听话,气人。做子女的有何良策?

当你说“父母越来越固执”的时候,一定是你的内在希望父母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也许你认为那是对他们好,但好不好不是你自己认为的,而是他们需要不需要。所以,如何把你的好心转化成父母能接受的方式才是真正有智慧的孝。比如,我觉得现在生活水平高了,想给父母买点儿海参补补,可他们过惯了穷日子,哪里舍得?后来我就对父母说,我给你们买海参不是为了你们而是为了我自己,因为你们吃了,我心里就会有一种安慰,现在你们身体好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忙。父母觉得在理,就很开心地接受了。

当你说父母“不听话,气人”的时候也是同理。你没有把他们放在父母的位置上,也许他们年龄大了,各方面的能力都退化了,但是,他们的位置在那里,即使再无能,他们也是父母,不是你的孩子,(孩子大了还要尊重他们的想法呢)要多去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而不是随便去安排或干预他们的生活。

光有爱是不够的,还要尊重到爱的序位,这样关系才可能和谐。

父母老了,越来越固执,不听话,气人。做子女的有何良策?

唉!真没有办法我家老人98岁了,也是一样有时半夜起来闹,我的办法就是不理她,第二就是哄哄她,因为老小孩,老小孩吗。

父母老了,越来越固执,不听话,气人。做子女的有何良策?

惟孝惟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