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属领导老让我去得罪另一个领导,我该怎么办?
.
他让你去,你便去吧。这不是(直)领导送来的接近更大领导的机会吗,为何要烦恼?
利用得当,那你成功又在脚底垫了一块砖。
.
.
既然是领导的工作安排,那就干吧。
但要怎么干,就是自己的事了。如:
- 温柔地干。
没人会对一个尊重自己的人心生恶感,即使那人是来干这些让人讨厌的事。
所以温柔地去吧。
带着温柔的笑容,使着尊重的态度,用着可亲(甚至是甜蜜)的语言,向“领导的领导”展现(自己)最美的一面。
渐渐地,对方会被这温柔感化。
.
- 谨慎地干。
虽然领导让“去催”,但到底催不催、怎么催,就自己掌握了。
比如“领上”正忙、正心情不好,那就温柔地笑笑,问候两句,然后转身离开;
比如用更温柔、更绕圈——或更直白的方式,催上一催。
总之只要把握“不伤害自己”,以及“对自己有利”的宗旨,谨慎、小心地干上一干。
.
- 别样地干。
去人家办公室次数多了,总是空着手多不懂事。
偶尔带点不值钱的小物件,或其他啥的,以作纪念,顺便拉近彼此“心的距离”。
领导当然不稀罕你送的啥东西,但这份“心里惦记”的温暖,已然足够。
.
其他还有“勤快地干”,比如正好遇到能跑腿的事,那就勤快地跑跑,又不费什么事。
之类。
最终也许没干成啥事,但与“领上”大人的距离会逐渐缩短。
将来的将来,也许这“短距离”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
.
许多时候,路能不能走得更稳、更宽,在于看待的角度,以及处理的方式。如“催领上”这事,若从得罪人的角度,那干起来必定难受至极,肢体极不自然,说话结巴起来,表情甚至会猥琐起来。
那画面实在太美,简直不敢想象。
.
但如果以“垫砖”的角度,这事就是另一片视野。
所有的感情,都需要以一定的交往作为基础。现在直接领导将“交往的机会”双手奉上,那就应当珍惜。
就是如此。
.
被小人陷害,领导明知却偏袒——真相不重要,利益关系才重要
人在单位,该怒就怒
直属领导老让我去得罪另一个领导,我该怎么办?
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可能会有N个解决方案。但是有的时候这N个解决方案都不一定能让我们百分之百满意。如果有可能,我们会继续尝试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也许第N+1个解决方案就是能让我们满意的。但更多时候,我们是不得不从N个解决方案中挑选出一个。
我们应该具备“从现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的能力。
对于,“直属领导老让我去得罪另一个领导”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选择的行动有哪些?
1.完全遵照直属领导的安排来做
1.1 粗暴的催促(不可取,淘汰此方案)
1.2有技巧的催促(可取,增加在大领导面前曝光度)
2.不完全遵照直属领导的安排来做
2.1假装催了或偶尔真的去催(有被发现的概率)
3.完全不遵照直属领导的安排来做
3.1理性跟你的领导沟通,表达觉得你去催促不太合适的意思(被接受或不被接受)
3.2尖锐对抗或对领导的要求不予理会(造成矛盾,淘汰此方案)
(其实还有一个隐藏选项是辞职跳槽,退出游戏)
经过一轮淘汰,剩下的方案有:
1.2有技巧的催促(可取,增加在大领导面前曝光度)
2.1假装催了或偶尔真的去催(有被发现的概率)
3.1理性跟你的领导沟通,表达觉得你去催促不太合适的意思(被接受或不被接受)
剩余的三个方案其实是可以按一定顺序依次使用的:
先用3.1,如果被接受,问题解决。如果不被接受,再使用1.2。
用过1.2这个方案对你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则考虑再次使用3.1。如果仍然无法被接受,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尝试2.1(毕竟有时候不催等一等也是会有进展的)。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2.1是一个有效的方案或者好方案,而是现有条件下综合考虑并进行了一些行动后,可能需要用到的一个方案。
我们并不是所有时候都能有一个优秀的方案的,更多的时候必须学会找到并使用那个相对较好的方案。咱们生活的世界就是这样。
直属领导老让我去得罪另一个领导,我该怎么办?
和单位年近四十岁的李股长一起聊天时,他有些激动的对我说,千万不要听直属领导的话去得罪另一个领导,我就因为自己的不理智行为,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我有些不解,问道李哥何出此言?李股长说你听我慢慢道来。十几年前,我在另外一家机关单位当办公室主任。当时单位老领导退休,单位一把手的这个位置有两个人在竞争,一位是在单位工作了十一年的我的直属领导,也是单位暂时代为主持工作的二把手。另外一位是刚进单位不到两年的副职领导。一把手的竞争,无论从资历还是工作经验来看,我的直属领导占有明显优势。
有一次和直属领导一起聚餐时,领导几杯酒下肚,拍着我的肩膀对我说小李啊,跟着我好好干,我们的好日子还在还在后头呢?在机关单位工作,除了工作能力要强,更重要的是要站好队。那个刚来两年的王副局长,什么都不是,你这个办公室主任没有必要迁就他,你和他对着干,有什么事儿我给你兜着!听了直属领导的话,我心里就有底了。我说放心吧领导,有机会一定让你看看我是怎么做的,保证让你满意。
过了几天,机会来了,王副局长到办公室找到我说小李,我办公室的热水壶坏了,你看能不能帮我买一个新的?我说不好意思领导,水壶都是集中配发的,需要请示单位一把手同意后才能买,要不你请示一下刘副局长(我的直属领导),王副局长一听脸色变了,说这么小的事儿你不办就算了,我也不要了,说着就回去了。事儿后,我把这件事儿告诉直属领导,领导听了嘿嘿一笑,没说什么。
又过了几天,单位组织外出学习,由王副局长带队,我们办公室和另外两个股室的人都去,买火车票的时候,我故意给王副局长买了下铺,给我买了上铺,这样睡觉的时候,王副局长正好在我的下面。上了火车,王副局长对我说要不我们换个位置,我说真是不好意思,我睡下铺不习惯。王副局长气得路上一句话都没有说。
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次学习回到单位不久之后,单位一把手的竞争有了结果,我以为稳当一把手的我的直属领导原动不动,新来的王副局长成为单位新的一把手。新领导上任后,向上级提出领导班子不团结的问题,上面做出调整,把我的直属领导调到其他单位去了。而我这个办公室主任,在别别扭扭干了一个月之后,我实在干不下去,相信领导主动请辞,新领导没说什么答应了。后来单位职能划分,有一个人必须要随职能划分到现在我们工作的这个单位,因为工作辛苦,风险又大,大家都没人想走,当时我也不想来的,可是等我知道,新领导已经让办公室上报了我的名字,我不走也没办法了。就这样,我不仅失去了之前单位的办公室主任的位子,还被调出单位,不得不在新单位重新开始。新单位领导知道我之前的事儿之后,也不重用我,多少年过去了,我现在还是一个股长。
听了李股长讲的自己的经历,我很感慨,他这是典型的投机行为,也是站错了队啊。我问李股长,像我遇到你这样的情况,我也不知道怎么做了。李股长对我说,我以前做错了,现在想明白了,告诉你,假如你遇到这种情况,要注意一下原则:
第一、静观其变,不选队战。
两个领导有竞争,那是他们之间的事,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你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去早早站队,直属领导说的你表面上迎合,但是不能真按照领导的意思去做。大多时候,如果你照做了,那么你就是受到伤害的那个人,无论他们谁竞争赢了,你都得不到多大实惠。
第二、内外有别,分清曲直。
对直属领导要表示忠诚,但是不能做有悖道义的的事儿,对有理的一方,要讲情义,对没理的一方,要给面子。这个尺度你得把握好。不能因为表示衷心,到最后得不偿失,也违背了职业道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