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说话老是尖酸刻薄,时时话语中带讽刺别人?
.
某人,因为在部门总是混不到前头,就去考了在职博士。考上了,单位同意带工资读博,奖金照发,待遇依旧——只需签订“毕业后服务 5年”的协议,就没问题。
读博后,也许身份有了提高,面对某些昔日的同事,“在职博”说话的时候,就不那么讲究了。
当然,没啥见不得人的字眼。
只不过时常尖酸难听、刻薄难闻,讽刺最是常见,说话句句带刺,直扎人心,扎得越疼他越起劲儿。
.
当然,并非对所有人如此。
对有官职的、有话语权的、不好惹的人,他说话还是挺正常,甚至是挺巴结。
这足以证明,“在职博”并不是在学校被搞坏了脑袋,或突然受了什么巨大的刺激。
更大的可能,是他自觉有了讽刺人、鄙视人、有意刺激人的资本,可以挥洒本性、一解多年郁闷了。
说这是本性暴露也好,小人得志也罢,总之这是暂时的优势感给他的勇气,更是本性中的刻薄使然。
.
待毕业时,他并未守约,忠实履行当初的服务协议。
且在办公室对着提出异议的工作人员破口大骂,完全没有作为文明人应有的作派。
单位有的是钱,不在乎这么个人,见他如此,便大大方方让他走了,没让他赔钱,也没告他。
即使如此,他依然不在同场合,对那个给他交学费、发工资、供他读完博的单位,给予最低程度的评价,语言恶俗、用词低劣,让人大开眼界。
.
.
——
所以,为什么有人说话老是尖酸刻薄,时时连嘲带讽?
内心有魔,无法自控。凡有是思想、有欲望的人,内心都住着个魔鬼——想要争先占优、踩压剥夺的鬼。
小到对美食的渴望,大到对权势的追求......总之,欲望有多大,魔鬼就有多凶猛。
“刺激人”,也是魔鬼心性的表现——“看你难受的样子,成功取悦了我”,心理的满足,也是欲望。
.
只不过有些人能成功控制欲望,有些人则很难。
甚至有些人明明不那么想,但就是控制不住,非要说出来。(医学中把这归因于感染、饮食不当,以至影响了脑子。咱不专业,仅此一提)
.
“在职博”有可能也属“半控不控”那类。
在需要控制、对他有可能产生影响的人面前,他提起了足够的警惕,该说的说、不该说的拼命不说;
但在不需要控制——即对他没啥影响、刺了白刺的人面前,控制之阀门一贯拧开,难以收发自如。
本性中的尖酸、尖刻,也就毫不修饰地喷涌而出。
.
.
越是无力,就越刻薄。某部门,一直是主任小三的主场。
小三长期把持着这小天地,活得幸福无比。
突然,部门调进一年轻女人,且很快就成绩斐然,很快就受到众人的认可。
面对这个年轻貌美、聪明能干的女人,小三嫉妒到难以忍受。
但嫉妒也无用。工作还好说,可以使点绊子找点事,但年龄、外貌这种事,老天也无力。
小三嫉妒到要发疯,且对自己的(小三)地位,有了深切的危机感。
小三只好疯狂以待,用“刺激,令其难堪”的手段,来安慰心神。
否则,她怕是要被嫉妒心、恐惧感,给折磨得立刻要倒下。
.
面对生活时若力量十足,那没太多可惧怕的。
无所惧,自然也就没了“因惧而生”的种种无意识的自保动作
——比如,不自觉地使用尖刻的语言,来“不自觉自卫”。
有可能起不了什么作用,但至少可以安慰心神,让恐惧不那么强烈。
.
.
看不起自己,所以也不愿(或不会)尊重别人。有些人从出生到现在,从没真正体验过尊重的味道。
那种受到真诚的敬重、非常的重视的感觉,足以彻底改变一个人。
这感觉真的很珍贵,但有些人真的从未体验。
相比尊重,他们得到的更多透骨的轻慢、惯常的无视,以及一贯的“你不行”式评价。
“你不行”一点点深入骨髓,成为性格——即日常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
既然在绝无尊重的环境中成长,那尊重不仅不科学,且有些丑陋——在这样的人看来,尊重、恭敬,就等于谄媚、奴颜。
虽然这想法不一定正确,但就是如此坚信了
既然如此,那尊重不存在——即使对方是自己真尊重的人,也是如此。
.
所以世上的一些尖刻,有些是故意,
有些则是成长经历的体现——常年受不尊重的对待,早已视“不尊重”,为社交的正常。
即使因此而伤害到人,他们也不明白、不懂得。
即使因此而被人厌弃、远离,他们也表示不明原因,深感莫名其妙。
.
当然,还有拿尖刻当有趣、当幽默的。
这更多也是成长环境的问题,“尖刻本人”大多也不明白这行为其实挺伤害人,也伤害自己。
.
.
至于“如何相处”?能忍就忍,忍不了就慢慢离开。
也可以适当提醒,明确告诉对方:“你这样说话,我很不愉快”,以及“你这样说话,对你本人行走社会不利”。
对方愿意改正,那还是朋友——听不进去,那就慢慢疏远。
.
不必试图花大力气改变对方。
成长期形成的问题、早已融入血液的习惯,非经巨大的人生变故、透到心底的伤痛,难有真正改变的可能。
.
所以,或者适应他,或者离开他,没太多可纠结。
.
.
总之,对方言语尖刻、动辄嘲讽,那只能证明,对方的“心”出了问题。“心”可能受过巨大的伤害,可能受过长年的贬低,可能长时期处于迷茫状态.....
而尖刻、嘲讽,更多是无意识中的自卫——内心已然脆弱不堪,只能以刻薄抚慰心神。
.
但无论如何,无论对方有意无意,都不能作为同情、无限忍耐的因头。
大家都是成年人,不存在谁一定要让着谁、敬着谁。
就是如此。
.
反应慢、表达弱、应变差,如何练就职场反击力
在单位极度焦虑,但暂时又离不开,怎么办?
为什么有的人说话老是尖酸刻薄,时时话语中带讽刺别人?
说话尖刻,大致原因有两种:
一是从小生活的环境优渥,被宠成了小公主或者被惯成了大少爷。即使出来工作了,也分不清单位与家里的不同,以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他(她)妈,就该宠着她哄着她,由着她使性子。他们说话口无遮拦,没大没小。这类年轻人往往情商低,但内心单纯无恶意,经过岁月的打磨,说话尖刻的毛病大多会改掉。我有一个亲戚的孩子就是这样,女孩儿,独生子女,刚上班,在单位里做事掐尖儿要强,说话冲不说,还尖刻。一开始同办公室的老大姐见她单纯可爱,有啥事都提点她一下。后来她被领导表扬了几次后,对同办公室的姐姐们开始热嘲冷讽,以为别人都庸俗,婆婆妈妈老公孩子的,她高人一等。慢慢地同办公室的人就开始疏远她孤立她。她妈妈是某单位一个中层领导,知女莫若母,给她分析了原因。小女孩很灵秀,很快改掉了说话尖刻的毛病,与其他同事的关系也开始缓和起来。
说话尖刻的第二种原因:这类人他(她)从小生活的环境缺少爱和安全感,或者当前他(她)的生活不如意,比如婚姻不幸儿女不成器、收入不高,导致他们自卑,他们时时保持警惕,以为每一个人说话都有潜台词,都在嘲笑她(他),看不起他(她),内心极其敏感脆弱,他们时时刻刻处于一种战斗状态。这类说话尖刻的人往往很孤单,没有知心朋友,即使有,时间也不会长久。他们的尖刻往往根深蒂固,不会改变。老家有一个女邻居,幼年丧父,中年丧夫,两个儿子又不孝顺。她说起话来总是怨气冲天,骂骂咧咧,周围人都不搭理她,一见她来就远远躲开了。但我的老母亲总是跟她说说话,说她不容易。据老母亲说,她一直到死都不改,还在骂她儿子。
自己生活中如果遇到一两个说话尖刻的人,是很郁闷的事,如果是领导或家人,躲又躲不开,就更倒霉。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建议如下:
一、如果说话尖刻者是陌生人,顶回去,转身就走,如果对方是无赖,就笑笑离开。遇见渣人不多说,说多了对自己是伤害。二、如果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事或领导,他(她)不幸福,就让他(她)发泄发泄,找找存在感。不说话,只是听,都不搭理他(她),他自然无趣就离开了。工作以外少交往甚至是不打交道。三、如果是家人,多爱他(她),用你的爱治愈他(她),让他们感受到爱和温暖,有安全感,笑着暗示他(她)这种说话方式你不喜欢。如果对方也足够爱你,我想他(她)会考虑你的感受。与人相处需要智慧,希望能帮到题主。
我是一念淡然,等你来^_^
@身心驿站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 @头条圈子 @头条情感 @
为什么有的人说话老是尖酸刻薄,时时话语中带讽刺别人?
人生在世总要碰到任何性格的人,有的人说话总好尖酸刻薄,其实这种人是一种沒有自信的人,这种人他看不的别人比他好,别人比他好他就生气就疾妒,别人办到的事,他办不到,所以他就黄瓜一流茄子一流的去打击别人讽刺别人,尖酸刻薄,发牢骚,其实他这样什么作用也起不了,这种人就是这个德行,这种人见多了,就见怪不怪了,不要打理他就好。
为什么有的人说话老是尖酸刻薄,时时话语中带讽刺别人?
说话尖酸刻薄的人,在心理上多少有点问题。
首先是心里不自信。正是由于心理上的不自信,才表现为主动在言语上攻击贬低别人,把别人拉到跟自己心理预期的一个水平线,或者用刻薄的言语来包裹保护自己。
另外说话尖酸刻薄的人情商很低。说话不过脑子,嘴比脑子快,不在意得罪别人,或者认为不会得罪别人,并且还自认为是有个性,这是心里不成熟,情商低的表现。
第三,说话尖酸刻薄的人有心里隐性展示自己的欲望。在话语中攻击,讽刺别人,其实也是想自我表现的一种体现,只是这种体现走偏了,越是尖酸刻薄越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为什么有的人说话老是尖酸刻薄,时时话语中带讽刺别人?
不知道,反正就有这样的人。这种人给社会也有贡献,就是非常好的反面教材,让我们知道这个样子很讨人嫌,我们不能成为这样的人。
话说这样的人也未必心肠坏,性格和习惯而已,不要和他们硬磕,假装没听出来,找个理由,遁了。[大笑]
为什么有的人说话老是尖酸刻薄,时时话语中带讽刺别人?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不说话还行,一说话就尖酸刻薄。不讽刺谁就不会说话,我是很讨恹。只有敬而远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