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忠义,为何宋江与刘备的差距如此之大?

宋江和刘备的差距如此之大,是因为二者的战略目标和战术对象不同。

《水浒传》里的宋江,当上寨主之后,立即把晁盖时期的聚义厅改成忠义堂,无疑是要忠义于朝廷,忠义于皇帝。即使到了最后被奸臣毒酒害死,他临死前仍然对李逵说:

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

可见宋江的忠义是死心塌地,死到临头也并无悔意。

相形之下,《三国演义》里的刘备,从一个编席贩履之人,历经图治,身经百战,发展到建立蜀汉政权,实现了蜀魏吴三分天下的格局。他一生致力于兴复汉室,临死之前在白帝托孤,仍然念念不忘兴复汉室大业。他对诸葛亮说:

圣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朕本待与卿等同灭曹贼,共扶汉室,不幸中道而别。

可见刘备也是忠心耿耿,至死不忘汉室大业。临终嘱托他的继承人诸葛亮不忘完成他这终生夙愿。

纵观宋江和刘备这两个人,其忠义之心天地昭昭日月可鉴,可谓痴心不改一脉相承。

但是,他们二人的作法和境遇却截然不同。

宋江领导的水泊梁山,一直是与朝廷作对,与朝廷派来清剿的官军作战,攻城掠府,所向披靡。在壮大力量有了谈判的资本之后,再努力谋求朝廷的招安,然后为国效力,挣得封妻荫子青史留名的结局。

而刘备则是与挟天子以令诸候的曹魏作战,与分裂汉朝的军阀东吴作战。战略目标是重新兴复汉室。与宋江直接与朝廷军队作战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而在结局上,宋江是被把持朝政的奸臣害死。

而刘备是征战沙场的中途病死。

可见二者的死因也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总结: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虽然宋江和刘备都是忠义之人,但由于战略目标和所从事的战术对象不同。所以在他们所作作为和最后的结局上,才有了如此大的不同。

同样是忠义,为何宋江与刘备的差距如此之大?

切格瓦拉戈尔巴乔夫是不是一种人?显然不是

既然说人,我们这里只谈个性,不谈能力

01 理想主义的刘备

刘备的本质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他坚持着自己仁义为先的主张。群雄逐鹿的乱世里仁义道德的空话如同刍狗般无人问津,冷血无情损人利己的行径人们司空见惯。而他能八风吹不动,坚守自己的主张和信条,不是嘴上功夫,是实打实付出了自己的现实利益

曹操征徐州,徐州牧陶谦向刘备求援。军阀割据的天下,非亲非故,没有必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可是曹操要屠徐州城的百姓,刘备带着几千孬兵就敢迎着曹操的青州军精锐冲杀上去

曹操要徐庶投奔,假托其母笔迹诓骗。徐庶中计不忍抛下母亲,心中方寸大乱,请辞刘备。刘备不忍徐庶承受丧母之痛,放自己最重要的谋士要为第一号仇敌仕官献计,没有任何斥责和构陷

曹操南下,刘备弃城南逃,途中十万荆州百姓愿意追随刘备。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后有曹操追兵相胁,有人劝他抛弃百姓而去的时候他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纵使妻离子散也愿意顾全草民,他留下了携民渡江的佳话

他的仁德能让刺客被感化而于心不忍,能让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能让诸葛亮士为知己者死,能让黎民百姓抛家舍业追随之

他理想主义得像假的一样

他的季汉政权因为他的主张一直带有很浓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三国演义书里大家最能同蜀国共情的原因也是如此,每个故事读起来不像是权谋博弈,都像史诗神话

他是一个卡里斯玛式的领袖,魅力型权威是他能做大做强的支柱。桃园结义的关羽张飞自不必说,赵云孔明无一不是被其为人和理想信念所打动,方才愿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但是其人成也理想主义,败也理想主义

毛主席认为刘备之所以能荣登九五是其善于用人,能团结各方人士,其个人魅力在这里能说明很大一部分原因。

而蜀汉后期的溃败是因为刘备分不清主次矛盾,好感情用事

对于刘备的缺点毛主席这样评价: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就是在涿州同关羽和张飞结拜成异姓兄弟的,这里就是书中说的“桃园三结义”的地方。刘备的野心大……但他志大才疏学识浅,好感情用事,在许多问题上用感情代替了政策。因为想报二弟关羽被东吴杀害之仇,置江山社稷於不顾,不听诸葛亮等谋臣的劝阻,贸然负气出兵,结果被东吴打得大败而归,自己无颜再回成都见诸葛亮和文武百官,死在临近湖北的四川省东部奉节县东的白帝城。

他是格瓦拉式的人物,浪漫,真诚,富有魅力,意气用事

这样的人物有缺陷,但总是让人喜欢的

02 投降主义的宋江

宋江的本质是一个投降主义者

他本人是妥妥的右倾投降主义机会主义分子,封建社会读书人败类的典型

虽然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不过在宋江这里这就是个聚众的托词。他干的事情如果真让老天看见,送去地府的队伍说不定宋江还要排在高俅前面

一方面架空彻底革命的晁盖,一方面用下三滥的手段逼人上梁山

他派人装成秦明在青州为非作歹杀害百姓,害其全家被杀,不得不上山

他为使朱仝上山,指使李逵杀了小衙内,害其背上杀人死罪,不得不上山。

他设计调虎离山,陷害卢俊义,害其家破人亡被造谣勾结匪徒,不得不上山

正当形势大好,奸臣庸帝都为这一股好汉的势力心惊胆战的时候,宋江面对建制派的招安诱惑一下子就展露出了机会主义者的无耻和自私,替天行道的旗号如同放屁一样被抛之脑后

为了当权派钓饵上的蝇头小利,舍生忘死的好汉个个被他当枪使,没由头地死在了窝囊的征讨方腊

对于忠心耿耿还有救命之恩的李逵,宋江为了自己可笑的身后名,仁义两不顾

对于一切悲剧的缘由——腐朽的封建制度、皇帝和附着其上寄生的官僚,宋江从头到尾是一点点不敢反抗,这样说来,他不光对梁山好汉的托付从未忠诚老实,而且也是个没头脑的死在时代和阶级局限性里的臭老九

戈尔巴乔夫这样的家伙没人喜欢

人民日报曾这样评价宋江

古往今来,革命阵营中总会出现叛徒、出现投降派。宋江,是古代的投降派。修正主义者,向国内资产阶级和外国帝国主义投降,是现代投降派。

毛主席对宋江一手策划的招安是这样评价的

《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打到投降派

03 最后

刘备、唐僧和宋江这样名著里的主角,总是容易被写成平庸无能的形象,为了展示更多人物的丰富经历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平庸却丝毫不掩盖其人本性,浪漫主义者和投降主义者一碰上,后者在历史里就要变成灰烬,而前者会永远被供奉在青年们心中的幻想乡

这个问题,大概率不是真的想说这两个人如何。我们是现代人,要考虑他们的现实意义

完满的苍蝇也是苍蝇,有缺点的战士也是战士

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要反修、防修,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就必须知道投降派、识别投降派、反对投降派

警钟长鸣

同样是忠义,为何宋江与刘备的差距如此之大?

大汉天子血诏董承国舅:卿乃国之大臣,朕之至戚,当念高帝创业之艰难,纠合忠义两全之烈士,殄灭奸党,复安社稷,祖宗幸甚!

董承辞归。忽报西凉太守马腾相探。承知腾忠义,取诏示之。腾乃拍👋言曰:何不共此人商议?问何人。腾不慌不忙,说出那人来:见有豫州牧刘备在此,何不求之?——汉帝排世谱,则备乃帝之叔也。遂拜左将军、宜城亭侯。人皆称刘皇叔。

董承便请刘备书名。备曰:公既奉诏讨贼,备敢不献犬马之劳。次日,辞帝。星夜收拾军器鞍马,挂了将军印,催促便行。关张在🐎上问曰:兄长今番出征,何故如此慌速?备曰:吾乃笼中鸟、网中魚。——此一行如魚入大海、鸟上青霄,不受笼网之羁绊也!

军师孔明曰:主公仁义著于天下,可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太傅许靖奏曰:今汉天子已被逆贼所弑,主公不即帝位,兴师讨逆,不得为忠义也。

刘备为汉景帝之孙,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率土式望,在备一人也。遂谨选吉日,登坛告祭,受皇帝玺绶,抚临四方。

大宋山大王宋江、卢俊义两个在🐎上欢喜,并🐎而行。出得城来,只见一个卖胡敲的汉子,用手牵动,自然有声。宋江乃作诗一首:一声低了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处谩徒劳。

宋江在🐎上与卢俊义笑道:这胡敲正比着我和你,空有冲天的本事,无人提挈,何能振响!两人并🐎闲话,宋江余意不尽,在马上再作诗一首:玲珑心地最虚鸣,此是良工巧制成。若是无人提挈处,到头终久没声名。

卢俊义道:兄长何故发此言?据我等胸中学识,虽不在古今名将之下,如无本事,枉自有人提挈,亦作何用?宋江道:贤弟差矣!我等若非宿太尉一力保奏,如何能够天子重用,声名冠世。

昔日,九天玄女有言:遇宿重重喜。正应着此人身上。他却是天子心爱的人,如今和圣上寸步不离,极是仁慈宽厚,待人接物,一团和气。此人是个好心的人,知宋江等忠义凛然,替天行道,于天子前早晚題奏。

宋江这伙,旗上大书“替天行道”,堂设“忠义”为名,不敢侵占州府,不肯扰害良民,单杀贪官污吏、谗佞之人。只是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宋江原是郓城县小吏,为被官司所逼,不得已哨聚山林,权借梁山泊避难,专等朝廷招安,与国家出力。为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

宋江与李逵道: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便约李逵同一死。

可叹!忠义立身之本,奸邪坏国之端。狼心狗幸滥居官,至使英雄扼腕。

同样是忠义,为何宋江与刘备的差距如此之大?

其实两个都不算什么忠义,一个是地方草寇,一个是割据军阀

同样是忠义,为何宋江与刘备的差距如此之大?

宋江和刘备都是忠义无双之人,他们俩没有多大差距。

在对朝廷的“忠”上,刘备和宋江一样都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但还是在做着最大的努力。刘备为了履行汉献帝的衣带诏,与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曹操,顽强斗争了将近一辈子,可见其对大汉江山的忠心一片。而宋江也是一样,虽然出身于社会低层,却对大宋国家忧国忧民,笼络天下义士除奸铲恶,后来又帮助朝廷攘外安内,征战四方。宋江的忠心表露无遗。

在对兄弟的“义”字上,两人更是旗鼓相当,难分伯仲。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为世人所熟知。刘备事业最终的失败,也在于太看重与关羽张飞的感情,不惜一切后果为关张报仇所致,否则他还真有可能一统天下。宋江在义早上也是当仁不让,为了手下兄弟们的名誉和前程,他在明知招安对他个人最不利的情况下,仍旧毅然选择了招安。这种为朋友不惜两肋插刀的精神和勇气,世上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吧。所以我认为宋江比刘备更配这个“义”字。

刘备和宋江都是世间忠义之楷模,理当为世人敬仰。

同样是忠义,为何宋江与刘备的差距如此之大?

宋江只有“忠”,没有“义”。且十分自私。“忠”也只是假“忠”。不妨你看看他都干啥了?

宋江从头至尾都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

为了自己的名誉结交江湖豪杰。

梁山都是劫富济贫的豪侠,说不好听的就是朝廷的造反派。

但是,宋江却和朝廷的造反派结交。

这是“忠”吗?

对比人物有岳飞。

对外杀敌,对内平乱。

从不结交乱党造反。

为了自己当个名正言顺的大官,葬送了一众侠客的命。

在后期当了老大,更是一言堂。

就是投降派。

哪来的“义”?

为了自己的好出路,带着手下打方腊。

完全背离上梁山的誓言,惩贪官除恶霸。

刘备只有“义”,没有“忠”,“义”也只是假“义”。

因为刘备自己就是皇帝,不需要“忠”。

不会连自己都背叛吧?

所谓“义”,刘备和吕布没差多少。

也是投靠了好多人。

先有袁绍后有曹操。

著名的煮酒论英雄。

说的不都是刘备。

只有帮他打江山的人,以他为首的人。

才讲所谓的义气。

和他平起平坐的人。

没啥义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