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骗李逵喝下毒酒,对李逵来说是好是坏?

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角度来回答。

一是从生命宝贵的角度考虑,确实不是件好事。

因为当宋江喝下奸臣送来的毒酒时,李逵还在镇江润州都统制的岗位上正常履职,生命并没有受到什么威胁。如果他不随着宋江喝下毒酒,生命安全肯定是没问题的。朝廷既使对原来梁山的人马下毒手,也是先从卢俊义和宋江开始,一时半会儿还轮不到李逵这个排不到头面上的人来。

二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这未必是一件坏事。因为凭李逵对宋江忠心耿耿的关系,凭李逵粗鲁莽撞的性格上看,一旦得知宋江已被害死,他不可能无动于衷,势必要起兵闹事。以他的能力和当时的形势来看,失败是必然的。其结果恐怕也要身首异处。

也正缘于此,宋江才把他单独招来,让他喝下毒酒。

总结:

从微观上看,李逵随着宋江喝下毒酒,无疑是件坏事。不然的话,起码还能多活几年。

但是从宏观的长远上看,他喝下毒酒也应该是件好事。

因为梁山好汉对朝廷来讲都是流民草寇,是身负重罪的恶人,当时对他们招安不过是权宜之计,以利用他们征讨四方起义,起到以毒攻毒的作用。准确讲,他们不过是朝廷手中的棋子,是炮灰。最终还是要除掉的。

所以,李逵当时喝下毒酒,从长远意义上是件好事,起码能闹个全尸!

宋江骗李逵喝下毒酒,对李逵来说是好是坏?

李逵对宋江太依赖

在梁山菊花会上,宋江要杀李逵,李逵说:哥哥杀我也不怨,剐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他是天不怕,地不怕,独怕宋江。他怕宋江什么?

一个黑矮汉子,打架也不是他的对手。他说的怕实际上是爱,是感情,他在宋江身上寄托了他全部的情感,尤其在他母亲死后。

李逵是个孝子,他爱老妈象武松爱大哥一样,虽然他母亲不能给他保护,不能给他好的生活,可是她给过他母爱,哪怕只是微弱的爱,也是他情感的源头,所以当他到了梁山时便想着接母亲一起享福,没想到在路上,母亲被老虎吃了,他杀了四只老虎可惜换不回母亲的生命。李逵该有多痛心啊!

回到梁山,李逵把所有经过讲给大家听,引来的是一片哄笑。他的好哥哥宋江也在笑,而且是带头笑,因为其他的人都是看着老大的脸色行事的。

大多数人都是既势利又媚俗的,往往是老大笑了,众皆笑了,老大哭了,众皆哭了。李逵的母亲被老虎吃了,在谁看来,都是一场笑料。

这件事情发生时,武松和鲁智深尚未上山,倘若这两个人在时,会做何反应呢?

我想也许武松会第一个说:笑什么笑,人家母亲被虎吃了是好笑的事吗?鲁智深会接着说:恁地也太无情,在座的哪一位不是娘生养的!那宋江一定会收住笑容,变过一幅慈悲的脸来,假惺惺安慰李逵。李逵则放声大哭。

我一直比较喜欢武松和鲁智深,因为这两个人比其他人更有良知,也更有独立的个性,他们不会人云亦云,他们有自己的判断力。

李逵是天杀星,他嗜杀成性,让人难以理解,但也不无道理,因为天下之大,却没有一个人珍惜他,在谁眼里他都是一场笑料。现代心理学认为,外在表现越是可怕的人,内在越可怜。

李逵就是这样一个既可怕又可怜的人。人家笑,他好象也没有觉得太不对,照样爱他的宋哥哥。

作者写到大家笑时,再没有写李逵的反应,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李逵的反应不好写,如果写他也跟着笑,那真是没心没肺。如果写他又跳又骂,说‘你们都不是好人’,又显得他太明白,悲剧效果会大打折扣,他的悲剧正在于他的糊涂。

他有魔鬼的外在,但也有人的内在。在坚硬外壳的包裹下,偶然也会露出柔软的内心。他的确也有柔软的时候,虽然表现的很少。在整部《水浒传》里,李逵只有在他母亲和宋江面前才露出过他柔软的一面。

当他说‘哥哥杀我也不怨,剐我也不恨,除了他,天也不怕。’时,他有多么柔软,多么痴傻,多么令人动容!我差一点都掉出了几滴心酸泪,这是恶魔李逵吗?

又痴又傻的李逵最终死在宋江手里,他一点都不后悔,他心甘情愿。当初在高唐镇救柴进时,他怕被丢到枯井里,如今他面对死亡无所畏惧。他对宋江的情感就象一个孩子对母亲的情感。

对于一个幼儿来讲也许真的宁可死在母亲怀里,也不愿意接受被抛弃的命运。李逵一直都是个未长大的孩子。

宋江骗李逵喝下毒酒,对李逵来说是好是坏?

宋江怕李逵乱来,导致朝廷挖他坟出气,花荣和吴用当初帮宋江做了很多脏活,两个一文一武的爪牙走狗,宋江一死,没人在看宋江情面,花荣,吴用怕被弄的生不如死,倒不如直接自杀宋江坟前。

宋江骗李逵喝下毒酒,对李逵来说是好是坏?

无所谓好坏

宋江骗李逵喝下毒酒,对李逵来说是好是坏?

无所谓好坏,对于李逵来说,恐怕好死不如赖活着,兴许只是续写的罗贯中想要给梁山每一个人都设计一个结局,李逵的结局不大好安排,这家伙没心没肺,想要像花荣那样自杀是不可能的,按照李逵在书中的个性,宋江死后,李逵再度造反才是比较合理的延续。

只是如果那样,罗贯中就不需要续写后面的五十回,直接按照施耐庵原先的想法,在梁山大聚义就可以结束全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