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的文化程度,大概怎样?
说到梁山好汉的文化程度,就不得不首先提起黑旋风李逵了。
最没文化的应该是李逵。李逵家境贫寒一天书没念过,大字不识一个,打伤人跑出避祸,混进了江州监牢里当了个小牢子,除了敲诈勒索犯人就是赌钱。另外他的脾气秉性和举止言行也与文化不搭边。所以他应该是文化程度最低的。
文化程度最高的应该是卢员外。古代进仕都要进行科举考试,而员外这个官职并非通过科考所得,而是花钱捐来的虚名,并且不用上班。
《资治通鉴》记载:“神功元年(697年),李峤知天官选事,始置员外官数千人”“神龙二年(706年)三月,大置员外官,自京司及诸州凡二千余人。
可见当时的官府为了筹集资金,搞了个特殊政策,花钱就可以买官,但不设岗位。这样,政府机构既不超编,买官的人也有了虚名,一举两得。
既然员外是虚设的官职,为什么说卢俊义文化最高呢?因为卢俊义是京城首富,又没有劣迹,属于清正廉洁的富豪。富豪如果没文化,岂不成了当今的土豪。所以,卢俊义这个员外应该在梁山是文化水平最高的。
除了卢俊义之外,梁山文化水平最高的,应该排列如下:
第一,智多星吴用。吴用仅凭智多星的绰号就可以排第一位。落第秀才,私塾先生,智取生辰纲的策划者,上梁山后一直是军师,没有相当的文化程度和熟读兵书,怎么可能胜任。
第二、及明雨宋江。宋江身为县衙里的押司,本身就是舞文弄墨的文职人员。虽然没经过科考也没有文凭,但人家在浔阳楼上的题诗,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那可是真凭实据的相当有水平。限于篇幅,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第三、文书萧让。圣手书生,仅凭这个绰号,文化程度就显而易见。上梁山后还是重操旧业。同时还会摹仿蔡京的字体,写了一封假信,把蔡九知府都骗过去了,可惜被黄文炳识破。但那不是萧让的责任,而是吴用考虑不周所致。
第四、神算子蒋敬。蒋敬在古代能胜任会计工作,没有相当文化是不可能胜任的。尤其在梁山这个虎狼之窝里,如果弄出一笔糊涂帐,那可不是开玩笑,容易出大事。
第五、神医安道全。安道全能当神医,最低标准要读医书,医书可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另外每天还要写字开药方。所以安医生的文化水平应该是不浅的。
第六、浪子燕青。燕青是琴棋书画无所不会,笙管笛箫无所不精,唱念作打轻车熟路,能和京城名媛李师师相媲美。李师师是干啥的,是招待皇帝的。燕青如果文化知识浅薄,恐怕连李师师的门都进不去。
第七,神机军师朱武。朱武在梁山实际是高职低配,能当军师的人都不是普通的文化人。尤其是北伐辽国那个混天象乙阵,是朱武先给拆解出来,然后由九天玄女给宋江托梦,由公孙胜破之。
第八,入云龙公孙胜。公孙胜本身就是修道之人,能成为罗真人的高徒,一般文化是入不了真人法眼的。上梁山后又当了法师,呼风唤雨装妖作鬼,没点文化装不出那个样子。
第九,玉臂匠金大坚。金先生专管刻制兵符印鉴。这种职业是需要文化做后盾的,并且还要精通各种字体,属于文化行业的专业人员。
第十,一丈青扈三娘。《水浒传》里虽然没有扈三娘的文化知识描写,但她与孙二娘和顾大嫂两员女将是两回事。孙顾两位都是武林人士,孙二娘杀人不眨眼,顾大嫂敢挑头造反劫狱,都不是文明人。而扈三娘则是大家闺秀,既花容月貌,又武艺高强,还家庭富有,这样的条件如果说她没文化,谁都不能同意。
总结:
别看梁山是个粗人莽汉扎堆的地方,但文化人也不少,说人才济济并不夸张。除了上述所列人员之外,还有很多文化之人。
比如小旋风柴进,皇亲国戚,贵胄之家,怎么可能没文化呢!
那些身怀绝技的原朝廷将领,多多少少也是有一些文化的,比如林冲给林娘子写的休书,没文化恐怕就得由人代写了。还有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青面兽杨志等都是将门之后,也是会有文化的。
而在梁山像李逵那样的纯文盲,仅是占极少数。
梁山好汉的文化程度,大概怎样?
梁山好汉的文化程度
108将可以清楚确定文化程度的共有34人,大致分四个层次:
一、以吴用为首的“知识分子群”,包括刀笔吏宋江、秀才萧让、落科举子蒋敬、法师公孙胜,具有儒将风度的关胜、花荣、林冲、柴进等;
二、能写信看信的,大概相当于高小、初中文化水品的,如张顺、张青、武松等;
三、只能粗通文字,而不会书写,算半文盲,这一类在梁山泊居多,如李俊大致只能看懂公文的意思;
四、既不识字,也不会写字的“大老粗”、文盲之类的,比如鲁智深、李逵、阮氏三兄弟、张横、童威童猛等。
判定这些好汉的文化程度自然以《水浒》中所提供的文字而推断和揣测。比如书中提到,“李应亲自写了书札”,“戴宗把书信从头读了”,关胜“幼读兵书”,张顺在墙上写道:“杀人者安道全也”等等。像宋江、吴用好推断,最起码是个中专生吧,而大地主卢俊义、武官呼延灼、徐宁、董平,兽医皇甫端等,他们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有较多接受教育的机会,必要的文化程度又是升官晋爵的一个必要条件,以此也可推断他们的文化程度不低。
武松嫌施恩说话“文绉绉”,表明施恩经常读书。登云山聚众打劫的邹渊、邹润、小霸王周通、没面目焦挺、打铁匠汤隆等,从他们粗鲁的举止谈吐和特定经历,大致可以确定他们同文化没什么联系。
当梁山好汉齐聚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时,从总兵头领宋江、卢俊义,军师吴用、公孙胜,到五虎将,到各个中层干部,再到后勤管理总务监督的股级干部,排座次基本是按照声望、能力、特长等而确定的。当然,这里自然也有文化程度的参考。大凡高级一些的将领,基本上都是文化程度较高一些的,很少看到文化程度高而座次低者;同样,文化程度太低者,也鲜有被排上高座次者。
梁山好汉的座次以其文化程度为参照系,与中国封建社会一以贯之的论资排辈法基本统一,既符合“国情”,又符合“寨情”。 实际上何止是那个朝代,就是当今社会也是如此,无可厚非。在封建社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就是为了升官晋爵荣华富贵。单从学就一身本事来讲,多读书也是对的。
林冲若只有枪棒功夫而毫无文化,举止粗鲁,不可能成为八十万禁军教头,也不可能位列梁山五虎上将之一。但是,学问高,有时反而遏制了人的行为。比如林冲、杨志,落草前一直对仕途充满理想,做事瞻前顾后,这就如现在很多高学历的人为什么不能干出大事业,就是因为做事时想法太多,前怕狼后怕虎。
而文盲或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则没有太多想法,胆大,有冲劲,“先做了再说”,反而能做出大事。可是,缺少文化终究是不行的。举止鲁莽的李逵动辄拿他的黑头做担保,多次险些因为过于单纯、过于莽撞而丧命。李逵只因没有文化,只能配作为人效力的跑腿者。梁山泊举义失败,宋江落魄,自饮皇赐御酒而自杀,忠心耿耿的李逵以身相殉,也在所不辞,其结果既可叹更可愤。
当然,终归还是那句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梁山好汉的文化程度,大概怎样?
梁山好汉的业务分工比较细致科学,基本达到了人尽其才,上山前学的什么专业,上山后基本上就被安排在什么岗位。有专门马战的,有专门步战的,有管后勤的,有管营销的,有开酒店的,有打探消息的,有做衣服的,有打兵器的,有医人的,有医马的,有管纪检的,有管组织的,有管财务的……
一百单八将的分工细致而科学,可谓物尽其力,人尽其才,基本达到了领导干部的“专业化”要求。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梁山好汉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绝大多数属于“大老粗”,除了宋江、林冲偶尔能吟几首诗,卢俊义、柴进、燕青勉强算个文人,吴用做过民办教师,裴宣做过法院书记员以外,其他人都谈不上什么文化素质,基本上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那些公务员出身的好汉们,以前多是武将,天天跟兵器打交道,文化程度未必怎么样,初高中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这些人里能达到本科水平的恐怕只有韩滔一个(中过武举)。那些黑帮出身、盗贼出身、打渔出身、开酒店出身的好汉,估计大部分连小学文化都达不到。比如张横,连给弟弟张顺写信的文化水都没有。
可以说梁山好汉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离领导干部“知识化”的要求相差甚远。知识决定一切,一个没有文化知识的团队,注定不会有多大发展空间。
宋江其实很重视知识分子,也很重用知识分子,比如卢俊义、林冲、吴用都处在梁山集团最高领导层的位置,柴进负责后勤兼财务工作,裴宣负责纪检工作,也都是很重要的部门。虽然如此,宋江在知识分子的培养方面做的却很不够,也没见他在梁山举办过什么领导干部培训班。试想朝廷招安这么一批“粗人”干什么?除了用这些人打打仗外,能放心让他们到地方上去任职吗?这些动不动就吹胡子瞪眼、拿刀杀人的好汉们,能做好一个地方的父母官吗?
过多的大老粗聚在一起,很难形成一个长远的共同理想、施政纲领或是奋斗目标,也很难形成持久的凝聚力。宋江面对这样一个战斗力很强、文化素质很低的特殊团队,也只能用一个模糊不清的“替天行道”来维系班子内部的稳定。在梁山集团部分人眼里,奋斗的目标似乎就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论秤分金银”。
总之,梁山集团在领导干部的“年轻化”、“专业化”方面做的不错,但在最重要的“领导干部知识化”方面相当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阻碍了梁山集团向更高更强方面的发展。仅靠梁山集团领导层现有的实力,很难达到改朝换代的目的。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无外乎有三种结局,一是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比如刘邦、朱元璋;二是被镇压下去,比如陈胜、李自成、洪秀全;三是接受招安,替现有朝廷出力。第一条路成功的案例很少,宋朝之前似乎只有刘邦一个;第二条路失败的案例却太多太多,宋江之前就有绿林军、赤眉军、黄巾军、陈胜、黄巢……“自幼曾攻经史”的宋江想必对这些已了如指掌,梁山集团具体走哪条路,他心里可能已反复权衡了很多次。
宋江之所以选择第三条路,是不是出于对自身实力的一种定位呢?不过“招安”这条路在宋江之前还鲜有人走,宋老大可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把自己和107个兄弟当了赌注和试验品。
梁山好汉的文化程度,大概怎样?
梁山好汉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绝大多数属于“大老粗”,除了宋江、林冲偶尔能吟几首诗,卢俊义、柴进、燕青勉强算个文人,吴用做过民办教师,裴宣做过法院书记员以外,其他人都谈不上什么文化素质,基本上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那些公务员出身的好汉们,以前多是武将,天天跟兵器打交道,文化程度未必怎么样,初高中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这些人里能达到本科水平的恐怕只有韩滔一个(中过武举)。那些黑帮出身、盗贼出身、打渔出身、开酒店出身的好汉,估计大部分连小学文化都达不到。比如张横,连给弟弟张顺写信的文化水都没有。
可以说梁山好汉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离领导干部“知识化”的要求相差甚远。知识决定一切,一个没有文化知识的团队,注定不会有多大发展空间。
梁山好汉的文化程度,大概怎样?
可以说梁山好汉的文化程度是梁山集团的最大硬伤,梁山一百单八将中文化水平高的基本上没有,纵观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战争分析来看,大多都是有雄才大略者,方可多天下。而草莽英雄出身的,虽然夺了天下,但身边必有一个能人志士相助,或是即便夺了天下,也坐不稳江山,这样的人大有人在,历史可鉴 ,道理很简单,在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洪流中,演绎出一个一句话,那就是“没文化真可怕。”
分析一下梁山这些人,按照文化程度小学、中学、高中划分的话,可以说大部分人连小学文化都达不到,基本上都属于“大老粗”。
唯一算是一瓶不满半瓶咣当的文化人就是“智多星”吴用,吴用曾经做过几天私塾先生,算是梁山上的文化程度最高的一位。
另外曾经在官府做过几天官的那些人,诸如宋江、杨志、韩滔、林冲、裴宣等人,这些人还算有点文化,眼前的字还能写几个,例如宋江浔阳楼上题反诗。
还有就是卢俊义、燕青、柴进等这些人,多多少少还识几个字,剩下的例如李逵、张横、李忠等人,这些人甚至连简单的书信都不会写。反正总而言之,梁山好汉可以说大部分都是“文盲”。
因为梁山这些人除了行侠仗义行伍出身,再就是农民出身,黑帮老大出身,江湖盗贼出身,打鱼开黑店出身的,这些人怎么可能有文化,这些人除了打打杀杀吃肉喝酒还能干嘛,所以朝廷收编梁山大军目的就是想借刀杀人,然后在除掉这些人。
梁山从上到下没文化这个硬伤,直接制约了梁山集团的发展,从而也导致了梁山集团的最终灭亡。
宋江选择招安也是他的无奈之举,你想想看,这样一群人,如果不接受朝廷招安将来能有什么前途可言,和朝廷抗衡到底的话,就梁山这些“乌合之众”虾兵蟹将的能掀起多大风浪来,最多也就干些杀富济贫,除暴安良这些事,想成就一番霸业可能吗?
宋老大心知肚明,梁山继续一意孤行走下去一样还是死路一条,莫不然早一点接受朝廷收编,没准还能有一条活路。
所以宋江招安是拿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性命赌注,押给了朝廷,结果宋江宝押错了,结果被朝廷给算计了。
这一切说明什么,还是那句话“没文化真可怕。”
梁山好汉的文化程度,大概怎样?
梁山英雄一百零捌位除宋江为押司,智多星吳用是乡政柴进是让位龙子,神医安道全和神雕手肖让外。几乎都是民间武功高手和降武将。可以说纯碎的农民起义。没有文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