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晁盖让宋江当首领,为什么宋江总是推脱?

晁盖甘愿把寨主之位让给宋江,是有一定道理的。

首先,没有宋江给他提前报信,晁盖等劫取生辰纲的七人,恐怕早就被官府捉去杀头了,哪还有梁山的今天。所以晁盖是真诚的感恩,是真心让位。

其次,宋江在江湖上的声誉,也远在晁盖之上。晁盖不过是郓城县东溪村的一个保正,而宋江是县衙的押司,这就等于一个是最低层的村长,一个是县政府的官员。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宋江山东及时雨的名望太大了,江湖人士不论和他是否相识,只要见到他,无不纳头便拜。而晁盖在这一点上,和宋江是不成比例的。

一是救命恩人,二是赫赫有名,所以晁盖才再三谦让宋江坐寨主之位。

至于宋江面对晁盖的谦让,为什么宁死也要推脱呢?这里面就大有文章了。

一是宋江从心底是不愿意上梁山落草落为寇的。他第一次被官府捉住押送的路上,晁盖就把他劫上了山。面对晁盖等好汉的耐心挽留,宋江说:我不能上逆天理,下违父教,做不忠不孝之人。如果不放我下山,我就死在这里。

二是宋江上山后,他之所以不接受晁盖的让位,是因为他的志向不在于此,而是要接受招安,博得封妻荫子青史留名。而晁盖是个草莽英雄,图的是兄弟义气,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称分金银过快活日子。他们俩人的政治主张是背道而驰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宋江接受寨主之位,势必要和晁盖发生冲突,岂不成了兄弟之间反目成仇。

但,当晁盖死后,宋江坐上了寨主之位,立刻就把晁盖搞的“聚义厅”改成了“忠义堂”,聚义是凝聚兄弟义气,忠义是忠于皇帝忠于明廷。二者政治理念的区别昭然若揭。

总结:

综上所述,宋江在晁盖在世前,是不会接受寨主之位的。

水浒传中,晁盖让宋江当首领,为什么宋江总是推脱?

水浒传中,晁盖让宋江当首领,为什么宋江总是推脱?梁山好汉们到宋江当首领己是第三位首领。第一任梁山好汉们首领王伦被林冲火并,第二任首领晁盖中毒箭死亡,第三任首领宋江干了最后。题主所问晁盖让宋江当首领,为什么宋江总是推脱?

我认为晁盖把宋江救上山,第一时间就让位给宋江,这是晁盖出于感恩之意。并不是真心实意让宋江当首领。宋江为什么要推脱呢?一是因为他初来乍到,梁山情况不明。二是他上梁山入伙,是被逼无奈,在当前无什么好法的情况下,只是想在梁山躲避一下,不想扎根梁山当草寇。三是自己武艺不出众,怕日后众好汉不服。四是他与梁山好汉不是同路人,想不到一块。怕日后再学了王伦被火并。

综合上述是宋江刚上梁山时,晁盖感恩宋江,想把梁山泊首领位置让给他,宋江推脱不干的因素。

水浒传中,晁盖让宋江当首领,为什么宋江总是推脱?

宋江上梁山后,晁盖欲让位于宋江,宋江坚辞不受。若是受了晁盖的禅让,就不配称孝义黑三郎了。

宋江本为清河一小小押司,依靠结交江湖好汉,怜贫济苦又仗义疏财,搏得到了山东及时雨宋公明的名声。文不过吴用,武不及林冲,仅凭好名声一上山即为山寨之主,显得太过夸张。这哪是什么及时雨,分明是一不知天高地厚的名利狂,以宋江的智商决不至如此。

晁盖禅让山寨之主,只因为宋江曾冒险救过其性命,念及自己能够有今天全凭宋江所赐。站在江湖大义上来说,客气一下无可厚非。

宋江无疑是聪慧的,知道自己纵然对晁盖有恩,但晁盖举梁山之力,远赴江州救得宋江性命,亦如恩同再造,晁盖已经还了宋江的人情。再说晁盖做山寨之主已经得到了众人的拥戴,宋江冒然坐上第一把交椅,众人或多或少有些不服。

再则尽管宋江初来乍到,但晁盖等人对其礼遇有加,有相见恨晚之感。仗着及时雨的名声及对山寨的大恩,顺势坐第二把交椅,岂不是利大于弊?宋江心有灵犀,安肯接受晁盖的禅让,于是坚持不就,尽在情理之中了。

水浒传中,晁盖让宋江当首领,为什么宋江总是推脱?

这个问题,就跟刘备临终交待诸葛亮,如果儿子当皇帝不行的话可以取而代之的说法的意思是一样的。

对于当一把手,一般的人是都很想的。然而,如果是在很顺利,没有障碍的情况下可以爽快答应,走马上任。如果时机不成熟,或者根本不可能的情况下,即使让你当,你也当不成的。在这个情况下,当不成还是小事,如果存在严重的风险,则更麻烦了,说不定还有性命之忧。

所以,不管是诸葛亮还是宋江,都很透彻这种文化的含义,不敢轻易就答应的。

只说宋江当时的情况,本来就是在晁盖撑起的屋檐下生存和发展,哪能说接手就接手一把手这个位置呢?即使晁盖是出于真心实意,则还有他手下的一帮生死弟兄,他们同意吗?如果他们这些弟兄们不同意,那就存在障碍了。宋江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不敢答应,即使想当也不敢接手。

如果晁盖只是试探他呢?这个情况就属风险无疑了。如果真是这个情况,宋江一旦答应,那就会出现或者被赶走,或者被消灭的危险。所以,宋江是不敢冒这个险的。

宋江的确有统帅之才,晁盖和他相比,也的确差距很大,从以后梁山泊的发展壮大即可证明。但时机不到,就不能急于求成,也就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要不,只有等到晁盖死后,宋江才正式作为一把手主持梁山军务。但在卢俊义主动放弃一把手的位置之前,宋江还是处在代理一把手的位置和意义上。所以,宋江这点做得很到位,让任何人都抓不到把柄。

水浒传中,晁盖让宋江当首领,为什么宋江总是推脱?

这就是小说家的编造能力,实际生活中,要宋江这个龌龊货统领一百零八条好汉,绝对不可能。

小说家在极力编造一个忠于朝廷的模范,不曾想把一个活灵灵的投降派嘴脸勾勒的活灵活现。

宋江此人,胸无大志,至多算个乡村秀才之流。他讲忠义,不知天道民心,而梁山好汉们扯出的大旗是“替天行道”,从个人素质上讲,不懂天道民心者,何以但当起义领袖这一重任?

如果这样分析的话,水浒作者或许在提醒后人,在起义队伍中必须警惕宋江之类的小人。

晁盖让宋江当首领,一个是小说家的安排,一个是晁盖要报答相救知恩,实现诺言。宋江的推脱,倒是合理,他确实挑不起那副担子,另一方面“忠君”在他心里根深蒂固,不愿意承担反抗朝廷的责任。

读水浒,最别扭的是结局,一帮英雄,毁在了宋江这个小人手里!

小人得志,英雄尽毁。我觉得这是“水浒”这部书的话外音。

把宋江安排成首领,作者是在警示后人,警惕这样的小人。

水浒传中,晁盖让宋江当首领,为什么宋江总是推脱?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水浒传》中,晁盖让宋江当首领,为何宋江总是推却?其实,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一些心理战术方面的学问了,宋江的推却不过是以退为进的权宜之计罢了。

遥想曾经在“浔阳楼题反诗”的宋江,当日他酒后吐真言写道——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黄巢何许人也?他是一位唐朝历史上有名的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人物,宋江既然敢拿自己和黄巢相提并论,足以窥探他的野心勃勃,势必在这梁山之上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霸业来!

那日,晁盖率领兄弟们下山劫法场,搭救宋江于梁山上,开口便推举宋江坐上那第一把交椅当首领。要说宋江那一刻没有动心?我是不信的!经历过生死大劫之后的宋江开始变得谨小慎微,就在晁盖刚刚把话说完,宋江下意识的瞟了一眼在场的梁山兄弟们,而他的目光又特意停留在了当日与晁盖一同“劫生辰纲”的那拨人身上,他发现那拨兄弟的表情里透露着“反对”二字!

宋江何其狡黠,他明白自己初到梁山,虽是早已声名远播,但若是一来就被委任首领,着实是很难服众。再则,初来乍到,还对眼前各位英雄好汉不甚熟识,每个人的脾性则还没有了解吃透。所以,当首领一事还需从长计议,先在梁山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再做谋划,否则,管理不好这一群绿林好汉或者乌合之众,岂不让别人看了笑话,让江湖中人小瞧了他宋江。

因此,宋江才故作谦虚的在晁盖面前推辞,接着说了一堆奉承首领晁盖的话,下一秒,宋江又扫视了一眼刚刚那拨兄弟,此刻,他们个个脸上都是一副笑逐颜开的模样,唯晁盖马首是瞻。

宋江深知对”首领”头衔尚不可操之过急,须耐心等待恰当的时机,他笃定,有朝一日,首领的位置非他宋江莫属!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