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时迁为什么要到祝家庄偷报晓鸡?

因为一只鸡引发了一场大战,而且打得一波三折死伤惨重,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在《水浒传》里变得合辙压韵妙趣横生,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奇思妙想和神来之笔。

那么,时迁为什么要偷人家这只鸡呢?其实并不是占小便宜那么简单,而是蕴含着许多曲折的故事。

首先,杨雄石秀时迁三人,当天走了一百多里路,人困马乏,路过祝家庄酒店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当时店家正要关门,说,你们来得太晚了,店里什么吃的都没有,只剩一坛酒和一点剩菜。是时迁自己淘米做的饭,三个人就着那点剩菜把酒喝了。

看来各地的习俗有所不同,走南闯北,还真没见过让客人自己淘米作饭的。但人家祝家庄酒店就这个规矩,杨雄三人也只能入乡随俗。

其次,时迁并不是故意要偷鸡的。他是去后院解手,偶然看见笼子里圈着一只大公鸡。前面说了,米饭是时迁煮的,却没有菜(只有一盘剩下的熟菜),想到两个哥哥没有菜无法喝酒,他灵机一动,就把鸡从笼子里抓出来,杀掉煮熟了。

由此可见,时迁是在没有下酒菜,偶然看到公鸡才产生的偷鸡念头。也就是说,他没有什么预谋和准备,完全是特殊情况下的临时起意。很显然,如果店里提供了下酒菜,他是不可能偷鸡的。

再有,当店家发现鸡被偷吃了以后,杨雄和石秀立刻赔礼道歉,并主动提出给予赔偿。可是店家依旧不依不饶,说这是店里报晓的公鸡,你就是赔十两银子也不行,他什么都不要,只要那只鸡。这显然是无理要求。一是,一只鸡无论如何也不值十两银子。二是,眼看着鸡已经被吃掉,你让客人去哪里去弄鸡。纯属于得理不让人,把小事往大了捅。

最后,由于店家抓住不放,首先惹恼了拼命三郎石秀。石秀说,你不要蹬鼻子上脸,我不赔你又能怎么样?店家威胁说,你也不看看这是哪里,这是祝家庄,小心把你们当梁山贼寇抓起来。这一句话更让石秀火冒三丈,因为他们三人正要去投奔梁山,石秀说, 我就是梁山好汉,你敢抓我么?杨雄在一旁也生气了,说,好心赔你钱,你还不算完,你想怎么样?

店店马上喊出来一群壮汉,被杨雄石秀三下五除二都打跑了。石秀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点把火把房子给烧了。结果在逃跑途中,时迁被祝家庄的人捉去了。

结语:

综上可见,杨雄石秀时迁三人是路过祝家庄酒店,并不是专程去偷鸡。在住店吃饭时,店家只有酒,没有菜,时迁偶然看见了关在笼子里的公鸡,这才把公鸡作成了下酒菜。

水浒传中,时迁为什么要到祝家庄偷报晓鸡?

  • 时迁也太损了,把人家报时欧米格当下酒的给吃了太气人了!😀

水浒传中,时迁为什么要到祝家庄偷报晓鸡?

《水浒传》中时迁不是要到祝家庄偷鸡,而是路过祝家庄顺手偷杀了饭店的报晓鸡而己。

时迁绰号"鼓上蚤",本来是高唐州人氏,善于飞檐走壁,偷鸡摸狗。

当时"鼓上蚤"时迁与杨雄、石秀一起,一日走了百十里路欲投梁山泊入伙。黄昏路过祝家庄客店投宿,店小二告知,店中只有一坛酒,并无别样下饭肉肴,时迁说:"我们自理会",让小二"先借五升米来做饭,却理会"。待到饭熟端上桌,小二哥捧出一瓮酒,一碟素菜。四人喝了一回,小二说"小人吃不得了,先去歇了"。三人又吃了一阵酒,时迁道:"哥哥要肉吃吗?"随后笑嘻嘻的去灶上提出一只大公鸡。说:"兄弟却才去后面净手,见这只鸡在笼子里,寻思没甚与哥哥吃酒,被我悄悄把去溪边杀了,提桶汤去后面,就那里捋得干净,煮得熟了,把来与二位哥哥吃。"杨雄道:“你这厮还是这等贼手贼脚。"石秀笑道:“还不改本行。"三个笑了一回,一起把这只鸡吃了。(详见水浒传第46回)

这只鸡本来是店家的报晓鸡。时迁平日偷鸡摸狗惯了。无意中见到了这只鸡,顺手偷杀了,用于三人的下酒菜。虽然缺德,实属情理之中。古代人没有钟表,乡村店家全凭雄鸡报晓。这下时迁在祝家庄惹下大事。实属不该。

水浒传中,时迁为什么要到祝家庄偷报晓鸡?

时迁本来就是偷鸡摸狗的强盗,他为了讨好曾经对他有恩的病关索杨雄以及病关索杨雄的结拜弟弟拼命三郎石秀,就偷了祝家庄所开的客栈的报晓的大公鸡来招待他们,这样才闯下大祸,因此先引起祝家庄三公子祝彪和李家庄庄主扑天雕李应的争斗,然后是祝家庄军事集团与梁山水泊军事集团的争斗。这次争斗造成祝家庄、扈家庄的全村覆灭,祝家三雄及祝老太公死于非命,武术教师栾廷玉失踪,庄子被烧成白地;扈家庄也是如此,扈老太公被杀,女儿扈三娘被俘,儿子扈成亡命他乡,庄子被烧光;李家庄好一点,扑天雕李应和鬼脸儿杜兴被骗到梁山。这就是为一只鸡引起的战争,作俑者居然是鼓上蚤时迁。

水浒传中,时迁为什么要到祝家庄偷报晓鸡?

时迁到祝家庄偷鸡是职业习惯祝家庄扣押偷鸡贼时迁没有错

杨雄杀了潘巧云之后,就带着石秀时迁,一起去投靠梁山泊。在路上,时迁偷了祝家庄一只鸡,被发现了,导致自己被祝家庄扣押了。

  祝家庄试图扣押他们,实在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祝家庄在扣押梁山好汉这件事上,做得很对!

  一是祝家庄本身法律严明。

  早在时迁偷鸡之前,石秀看见酒店里放满了兵器,想让店小二偷偷卖一把兵器给他时,店小二就说了,说:【这个使不得,器械上都编着字号。我小人吃不得主人家的棍棒。我这主人法度不轻。】

  早在时迁偷鸡之前,店小二就说了,祝家庄里【法度不轻】,别说是外人偷东西,就算是店小二这种自己人偷东西,被发现了也一定会被棍棒伺候,这是祝家庄法律和规矩。

  由此可见,时迁偷鸡导致被扣押,并不是电视剧上演的那样,并不是祝家庄的人故意欺负,故意针对杨雄三人,而是很正常的一种行为,不管谁偷东西,都会被扣押的,因为祝家庄【法度不轻】。

  二是偷鸡之后,石秀三人极其不讲道理。

  偷了人家的鸡,本来就没理,被发现了,没被打死就很好了,可石秀等人,还试图要打死别人!

  店小二发现鸡被偷了,说道:【我的是报晓鸡,店内少他不得。你便赔我十两银子也不济,只要还我鸡!】

  石秀听了,立刻蛮不讲理的说道:【你诈哄谁!老爷不赔你便怎的!】

  店小二一看石秀这么气势汹汹的,就大叫有贼。

  请注意,店小二大叫有贼,这也是很正常的行为,因为石秀三人偷鸡的行为,在开饭店的来看,确实是贼,这个就算再怎么狡辩,也没用的。偷鸡这件事,再怎么扯,也绝对和劫富济贫,替天行道之类的行为扯不到一起。

  石秀一听他还敢叫?就立刻一拳一个,打倒了几个壮汉,而【小二哥正待要叫,被时迁一拳打肿了脸,做声不得。】

  偷鸡就算了,可服务员让他们还鸡,他们居然还打人!这样的人,就算是放到现在,恐怕也跟好汉扯不上任何关系,就是一不讲理的无赖而已。

  三是他们还冒充梁山好汉。

  祝家庄最怕的就是梁山好汉过来抢粮食,石秀等人一进门,店小二就说过:【此间离梁山泊不远,只恐他那里贼人来借粮。】结果杨雄他们别人不装,就装梁山好汉!石秀还大叫道:【便是梁山泊好汉,你怎么拿了我去请赏?】

  也就是因为石秀这句话,后来祝家庄的盟友李应出面都不好使了。本来要是一个平常小偷,祝家庄看在盟友的面子上,也就放了他了,可如今呢?偷鸡的小偷自己都承认是官府悬赏的头号反贼梁山好汉了,祝家庄怎么敢放了他呢?

  祝家庄不放时迁,并不是因为祝家庄得理不饶人。祝家庄再怎么不讲理,再怎么看不起李家庄,也绝对不会为了区区一个小偷去得罪自己的盟友。

  问题的关键是,这个小偷时迁已经承认了自己就是梁山好汉(也就是反贼)。而且,还不止一个店小二听见时迁自称是反贼了。如果祝家庄看在李家庄的面子上,放了时迁,一但走漏风声的话,就和宋江私放晁盖是一样的后果:私自放走梁山反贼,等同造反,理应杀头。

  就算是祝家庄本身想放走时迁,他也是不敢放的。时迁是反贼,放了反贼,就等着官府来抄你家吧!

  所以,祝家庄扣押住时迁不放,还真不应该埋怨祝家庄得理不饶人,要怨,就只能怨时迁三个不应该偷鸡,更不应该自称梁山好汉。

水浒传中,时迁为什么要到祝家庄偷报晓鸡?

在《水浒传》一百单八将中,时迁只能算是一个小头领,影响力、号召力和知名度完全无法与宋江、武松、鲁智深、卢俊义、吴用等“大牌”人物相提并论。但是,他在《水浒传》里的地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祝家庄盗鸡”“东京盗甲”等故事中也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为梁山的发展壮大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特别是“祝家庄盗鸡”,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梁山的领导格局,而他盗鸡的最初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本性使然

时迁,绰号“鼓上蚕”,上应“地贼星”,梁山排座次时位列倒数第二位,是一百单八将中有名的盗贼,惯于偷鸡摸狗,这一点我们从他的绰号和对应的星宿就可以看的出来。对于这样一个惯偷来说,只要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要顺手拿过来据为己有。因此,对于时迁而言,祝家庄偷鸡也只是他千百次行动中非常普通的一次,非常随意和自然,根本就是本性使然。难怪石秀看到他偷鸡以后,评价道:“还不改本行。”

第二,孝敬杨雄

时迁偷鸡的另一个原因是想要以此物孝敬杨雄。一方面,时迁在此之前因为偷盗成性,在蓟州府吃了官司,是杨雄出手救了他,他为了报答杨雄往日搭救之恩,所以在小店没有肉的情况下偷鸡孝敬给杨雄;另一方面,时迁自己一没门路,二没背景,自己主动跟随杨雄、石秀二人投奔梁山,日后免不得需要他们引荐和照顾,为了能在梁山拥有一个立足之地,时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用自己惯用的方式来讨好杨雄和石秀。

第三,推动情节

随着宋江等人入伙梁山,梁山的人数得到了进一步扩充,但是地盘和财政收入却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相应的提高,此时的梁山已经人满为患,急需对外扩张。与此同时,随着宋江威望的进一步上升,他并不甘心受制于人,与老寨主晁盖的矛盾也越来越大,急需一次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在这种背景下,作者施耐庵巧妙地通过时迁的一次偷鸡行为,引出了梁山集团最著名也是最关键的一场对外扩张战——三打祝家庄,并为后续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综上所述,时迁之所以偷鸡,既是他的本性使然,也是他讨好杨雄、石秀等人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作者为了情节发展而作的刻意安排。一次小小的偷鸡行动,既改变了时迁的命运,也改变了宋江和整个梁山的命运,读后让人唏嘘。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