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临死前如果不毒死李逵,李逵会怎么样?
宋江临死前如果不毒死李逵,凭李逵的鲁莽性格,大闹一番是肯定的。但是,不管他怎么闹也闹不起大的风浪,因为水泊梁山气数已尽,他再闹也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
之所以说李逵闹不起大的风浪,自然要从梁山残存的能量来分析评价。
一、南征方腊以后,宋江卢俊义被毒死,吴用花荣自缢身亡。梁山尚存于世的人员如下:
1、公孙胜,已回老家河北蓟州出家为道。
2、武松,折臂不愿恩赐,留在杭州六合寺出家。
3、自行出走的正偏将有四人,分别是:正将燕青和李俊,偏将是童威和童猛。
4、旧留在京师的偏将有五人:安道全,皇甫端,金大坚,萧让,乐和。
5、真正回朝接受封官授禄的只有二十三人:
其中正将八人,分别是:关胜,柴进,李应,呼延灼,朱仝,戴宗,李逵,阮小七。偏将十五人,分别是:朱武,黄信,孙立,樊瑞,凌振,裴宣,蒋敬,杜兴,宋清,邹润,蔡庆,杨林,穆春,孙新,顾大嫂。
也就是说,宋江卢俊义吴用花荣死后,梁山还能够上阵厮杀的只有这二十三人(其中宋江的弟弟铁扇子宋清,能否上阵还是个未知数,因为他不善武功而且没上过战场)。
二、梁山人马已授官职及能量
八位正将分别是:
关胜,大名府兵马总管。
呼延灼,御营兵马指挥使。
柴进,李应,朱仝,戴宗,李逵,阮小七,分别是各州府都统制。
偏将十五位,分别是诸路都统领,管军管民,省院听调。其中顾大嫂为东源县君。
从职位上看,关胜和呼延灼确实在重要部门且带兵。其他人都是在下面的州府但任统制。但无论在上在下,调动兵马的权限是没有的。因为调兵遣将的权限掌握在殿帅府太尉高俅手中。只有高俅可以面见皇上,梁山的人除非被皇帝召见,否则是没有资格进宫,在讨论军机大事中是没有话语权的。
三、李逵大闹的路径很狭窄,既没有谋略,更没有号召力
李逵闹事,只能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单枪匹马杀几个人,然后被官府捉住了事。二是联络原有人马共同举事,这就有很多讲究要分析了。
首先,关胜和呼延灼原来就是朝庭命官,如今受了招安,重新得来的荣华富贵能轻易放弃吗?
其次,退一万步讲,就算他们同意举事,能带出多少兵马,恐怕一个兵都带不出来,因为他们没有调动兵马的权力。至于下面的都统制,就更没有兵权了。充其量是舍弃官职和俸禄,拖家带口的重新出来打天下。
再有,既然没有兵马,只能是几个人重新啸聚山林。但是,梁山根据地是回不去了,因为那里已经被破坏。充其是找个小山头占山为王,小打小闹而已。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李逵一个粗人莽汉,目光狭窄,缺少智慧谋略,不具备一呼百应和长远大计的能量,谁能甘愿听他这个蠢人来指挥。关胜呼延灼只是个武将,并非帅才。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就这样水平的一个武装小团体,只能靠打家劫舍维持生计,想恢复梁山大业的兴旺景象,无疑是痴人说梦。关胜和呼延灼也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甘愿走这个谁都能看清楚的下坡路。
四、不管李逵走哪条路,其结果很快就会作鸟兽散
回顾水泊梁山最兴旺发达之时,都是宋江在掌舵,吴用出计谋,一次次攻城陷阵,招降纳叛,壮大队伍,众望所归。没有了当时领导层的深谋远虑和运筹帷幄,只靠打家劫舍活命的小小山头,被官府剿灭只是迟早的事。
因此,可以肯定的说,宋江临死前既使不毒死李逵,他也闹不起什么风浪,最终只能是自取灭亡。
宋江临死前如果不毒死李逵,李逵会怎么样?
李逵还是会死,不过是为了给宋江报仇,最后被大宋官军所杀!
这也是宋江要毒死李逵的原因,宋江好不容易凭借梁山众兄弟的性命,由反贼再次变成了大宋公务人员,就算被毒死以后也能落个忠君爱国的好名声。如果不把李逵干掉,依照此人的脾性必然会大闹一场,李逵生死宋江不在乎,但是他可能因为李逵闹事再次落上反贼的骂名!这是宋江死都不愿意看到的,为了功名利禄已经害死了这么多兄弟,自然不在乎一个李逵!
宋江临死前如果不毒死李逵,李逵会怎么样?
李逵一定会替宋江报仇,由于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除有匹夫之勇外别无他长,结果是只能死在乱刀或乱箭之下。
出现这一结局这要从李逵的身世和李逵宋江的结识说起。李逵原本是江州牢房杂役,经济拮据,衣食不济,喜好喝酒,打架斗殴如家长便饭。危机之时蒙宋江打救,又义结金兰,宋江本是官宦出身,家里又是富有,经济上时常帮助李逵,李逵对宋江仗义疏财佩服的五体投地。
宋江中毒后,为了一己之私,保住招安后的名节,担心李逵为自己报仇,临死前骗李逵喝下了毒酒。可怜李逵这个悲剧人物,被宋江毒死,又为宋江殉葬。
宋江临死前如果不毒死李逵,李逵会怎么样?
宋江如果不杀死李逵,李知道真相后,会把他骂三代魂魄无处落脚、英雄变狗熊,会子掘他的坟,碎他的骨,烧他的墓,坏他的一世英名…
宋江临死前如果不毒死李逵,李逵会怎么样?
上一个问答中我曾说“宋江是他唯一的精神支柱,是他唯一的事业和唯一的情感寄托,甘心做哥哥的‘小鬼’,李逵也算是死得其所了”,李逵杀人无数,作者让他最终死在宋江的手里,可谓柔情至极,甚至还有些许浪漫的意味。
倘若李逵不死,他肯定会想着报仇。孤木不成林,兄弟们死的死,走的走,关胜、呼延灼等牛人重回正途,不会自毁前程,如此一来,他只能去找“铁四角”中的另外两人——吴用和花荣(假设他们两个也没死)。蛇无头不行,吴用没有大哥风范,花荣没有领导才能,他们三个凑到一起根本成不了大事。
他们手上有兵不假,即便他们有调兵权,但他们刚刚到任,恩信未立,带领兵将执勤还行,反叛朝廷是不可能的。冤有头债有主,仇人是谁?读者们知道主谋是高俅,可李逵他们不知道啊。即便他们知道,即便他们有证据,他们也没有能力冲进太尉府诛杀高俅,或是扳倒高俅。况且此时宋江已死,再没人能约束李逵,吴用和花荣也早已心灰意冷。
花荣和李逵都不是贪恋权位的人,吴用也看不起那个小官,况且大哥宋江被毒死,官位反而成了他们痛苦的根源,成了他们的耻辱。再次啸聚山林吗?好马不吃回头草,梁山好汉自食其果,又如何能在江湖上立足?如何有脸再自称豪杰?因此,我个人觉得,如果宋江没有亲手毒死李逵,结局只有一个:吴用、花荣和李逵三兄弟一同吊死在宋江坟前。
宋江最后选择了不负朝廷,吴用、花荣和李逵也必定不负宋江,既然如此,他们又怎会违背宋江的遗志?“替天行道”的大旗竖起的一刹那,梁山好汉们也就自愿地将忠义扛在了肩上。既然忠义,朝廷可以负我,我不能负朝廷。其实,宋江毒杀李逵也是无奈之举,吴用选择吊死,其他兄弟或走或留,都没有公开违背忠义,因为他们早已自缚手脚。
宋江临死前如果不毒死李逵,李逵会怎么样?
答:宋江为何要毒死李逵?大体上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宋江是自私的,希望死后有人陪自己所以有一种殉葬说。如果写故事的人是在宋代,那么殉葬说是有可能的。可惜在明朝,皇帝都取消了殉葬了,你觉得老百姓还敢使用殉葬这种做法吗?我觉得这样的可能性比较少。
第二种就是宋江怕自己死后李逵去找人家报仇,结果坏了自己的名声而毒死李逵。李逵也傻乎乎的同意了。这就是兄弟之情。这种说法我觉得还是能够接受的。因为作为落草为寇的帮派 ,既然大哥都要死了,小弟就要陪这是义气。
所以的义气分为 忠义、侠义、道义、礼义。
忠义就是对于大哥也就是帮派大佬的绝对忠诚,说一不二,这也是帮派政治维系的最关键的一点。不管这个帮派最终走向如何,没有忠义绝对是会分崩离析。
侠义是豪气,落草为寇,但是自己不能当自己是贼,而是侠。李逵算不得是侠义,只算是在江湖上混的开的一个头目而已。‘
道义是儒家思想向来强调“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唯心论,认为天是有意识的,天的意志是绝对的,人的意志符合天意就会受到护佑,否则会遭到惩罚。梁山好汉高扬“替天行道”的大旗,除暴安良。“替天行道”,就是替苍天、替皇帝行德政,施仁爱,实行以人为本,实施仁爱之行,努力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目标。
礼义,这在卢俊义和吴用身上见到的。即使做了贼还是有礼义说明自己和一般的贼人不同,也讲究儒家这一套说教。
李逵在没有了宋江之后,也许会死,也许不会死。但是宋江却用自己的道德约束了李逵,这就是一代人的不幸
’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