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唐肃宗李亨是篡位登基?唐肃宗到底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李亨绝对是篡位登基的皇帝!

李亨是“先斩后奏”式地登基称帝的!是将“生米煮成熟饭”式的宣布为皇的!

公元756年的七月十二日,大唐帝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帝国的皇太子李亨在咱今天的宁夏灵武南城门楼突然昭告天下,宣布“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荣升”为大唐帝国的皇帝。尽管登基仪式有点过分简陋,尽管李亨的登基有点“过份”,但李亨终于“君临天下”。

几天后,正在成都“西巡”的父皇李隆基突然接到“宝贝儿子”李亨的“《关于尊称帝国前皇帝李隆基为太上皇帝的报告》”,看完后,李隆基有点目瞪口呆,更是震惊万分,简直恼羞成怒。李隆基思前想后,纵观天下大势,无可奈何之下,忍痛割爱,宣布接受“太上皇帝”之位,给李亨发去“祝贺”之类的诏书,承认李亨登基的“既成事实”。李亨的皇帝之位,最终合法。

李亨是这样登上皇帝之位的!

李亨的皇帝之位,离不开帝国皇帝李隆基的贪图享乐,也离不开一个叫杨国忠的宰相贪婪作死,更离不开一个叫安禄山的帝国守边大将军的“推波助澜”。

公元755年12月16日,久享太平的大唐帝国,突然爆发了一场震惊帝国的大叛乱——“安史之乱”。因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不是小文的重点,故不展开来讲,几句话带过。“安史之乱”主要是由于“大唐帝国的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令大唐帝国由盛及衰并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安史之乱”,毫无悬念地发生了。

安享太平已久且毫无作战经验的大唐帝国军队,被安禄山打得满地找牙。安禄山的叛军一路南下,占领中原、攻占东京洛阳、攻破潼关、攻陷西京长安。惊慌失措的帝国皇帝李隆基带着几个宝贝的皇子、若干个宠爱的皇妃、几十个重要的文武大臣,在几千个卫士的保护下,仓惶出逃。

马嵬坡是皇太子李亨的命运转折点。在这里,义愤填膺的皇帝卫士们,终于忍无可忍发动了兵变。借此机会,皇太子李亨终于在一个叫李辅国的小太监及几个心腹的建议下,战战兢兢地向父皇李隆基提出要分兵西北,到朔方去开辟“抗安”根据地。一方面牵制叛军,一方面“掩护”父皇李隆基“西巡”成都。刚刚经历失去爱妃杨玉环的李隆基不假思索地答应了。李亨终于得以摆脱父皇的控制,可以放开手脚去“指点江山”了。

事实上,倘若不发生“安史之乱”,李亨的皇太子地位有可能不保。权臣杨国忠早就不鸟李亨了,经常在李隆基面前“逼逼叨叨”,不厌其烦地打着“小报告”。李亨的地位岌岌可危,朝不保夕。李亨的二哥李瑛,虽也贵为皇太子,不也是被李林甫等小人的“小报告”弄得被“冤杀”。面对残酷无情激烈的“储君”之争,倘若不是皇帝李隆基的“好朋友兼忠奴”高力士,提醒玄宗“推长而立,谁敢复争”的建议,根本就没有李亨的什么事,哪有他的皇太子之位?即便是李亨“幸运”地当上皇太子,但始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倘若不是“安史之乱”,李亨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废太子,很有可能步入废太子李瑛的后尘。

坎坷且有惊有险的太子人生,让李亨稍微有点政治势力,就迫不及待地接受了朔方地方实力派的“拥戴”,敢冒父皇李隆基之大不韪,宣布登基称帝。但实事是,李亨的登基,一点也没“冒天下之大不韪”。面对安禄山的烧杀抢掠式的叛乱,帝国皇帝李隆基扔下百姓及帝国的河山,心惊胆战地,狼狈西逃到富庶的成都,并改成都为“南京”,就已经丧失了人心。李亨“逃到”朔方,虽说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但李亨敢于竖起“平叛”大旗,一时仁人志士蜂蛹而至,朔方将士极力拥戴。

文章结束时,俺再附上李白的诗,各位看官可细细品味。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唐 · 李白

胡尘轻拂建章台,圣主西巡蜀道来。

剑壁门高五千尺,石为楼阁九天开。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华阳春树号新丰,行入新都若旧宫。

柳色未饶秦地绿,花光不减上阳红。

谁道君王行路难,六龙西幸万人欢。

地转锦江成渭水,天回玉垒作长安。

万国同风共一时,锦江何谢曲江池。

石镜更明天上月,后宫亲得照蛾眉。

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

北地虽夸上林苑,南京还有散花楼。

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

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秦开蜀道置金牛,汉水元通星汉流。

天子一行遗圣迹,锦城长作帝王州。

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

万国烟花随玉辇,西来添作锦江春。

剑阁重关蜀北门,上皇归马若云屯。

少帝长安开紫极,双悬日月照乾坤。

这组诗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帝国著名诗人李白对大唐帝国“南京”——成都的赞美,可以说是全方位展示成都的历史文化遗存、名胜古迹。但却隐含了诗人李对唐玄宗李隆基的深刻讽刺。

历史就这样选择了李亨,无情地抛弃了李隆基!

《孟子·离娄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很简单:就这么个理!

那么李亨何许人也?后人给予的评价是:

“总的来说,肃宗是位乱世天子,他继承了天宝盛世的成果,在致力平叛的同时尝试解决天宝以来政治、经济体制运作中的各种弊端,并为身后的帝国打下了一定基础。当然,由于他的主要精力在平叛,无法对后宫、宦官势力的膨胀进行限制,反倒给安史之乱后的重建留下了难消的隐患,这是肃宗个人的不幸,也是大唐帝国的悲哀。”

为什么说唐肃宗李亨是篡位登基?唐肃宗到底是怎么登上皇位的?

谁也没有亲临历史现场,最好不要污蔑,贬低中国皇帝和历史英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