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韩系车会退出中国市场吗?

韩系车外观炫酷,性价比高等优点国产车都有。

“三星手机爆炸是导火索,萨德系统是催化剂,国产车弯道超车是主因,韩系车退出中国市场是迟早的事”!

这是某专家的结论,并给出了数据支撑。那么是“黑”韩系车,还是有理有据陈述事实,且往下看:

刚刚过去的5月,韩国汽车协会公布两个数据:1、在中国一季度韩系车卖94000辆;2、同比下滑40%

大家没看错,就是这个数,90天时间,1000多家4S店,平均一天一家店只卖0.96辆韩系车,不知国内还有比这更惨的合资车吗?

依稀记得7年前,广东起亚某经销商就爆出资金链断裂,被迫退出的消息!

有业内人士把原因归结为:起亚的经营策略失误,“以产定销”这种反人类的定位,完全不考虑市场的份额,盲目地在PPT上画宏伟目标,导致经销商被迫压车、压量、压死!

套用经销商说的:车越卖越多,越卖越赔的怪圈!

一石激起千层浪,5年前众多经销商上演“逼宫事件”,之后直接导致800多家经销商锐减一半,销量从65万辆,断崖式下降到16万辆。(要知道起亚当时定的2017年目标:突破70万辆),如今回头看是何等的讽刺。

这一刻起亚成了烫手的山芋,合作方东风悦达跟韩国起亚,开始貌合神离,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说完起亚,再聊聊北京现代!

08年的京城,出租车基本被现代垄断,什么伊兰特、索纳塔随处可见,那时候正逢北京奥运会,现代出租车成了城市的名片。

那时,现代汽车就是出租车司机眼里的神车:因为百万公里无大修,既耐用,性价比又高!

时过境迁,现代在国内的5座工厂,已经卖了一座,加上销量持续下滑,剩下的工厂,有的已经出现停工的情况。

可以说起亚和现代代表的韩系车,在国内的日子愈发艰难,老百姓买车的排序悄悄发生改变:

以前:德系>日系>韩系>美系>法系>国产

如今:德系>日系>美系>国产>法系>韩系

感觉韩系车逐渐被老百姓群淡忘,甚至还不如法系。

‬为什么曾经叫板丰田的韩系车,在国内呈现断崖式降温?

韩系车火的时候,对标的可是丰田,那时候压根不把国产车放在眼里!

然而2022年一季度,韩系车的市场份额已经萎缩到2%,销量才9万多辆。

专家说,三个原因很扎心!

从爱国情怀来说:6年前三星手机爆炸,可他们区别对待国内消费者,让人无比愤怒。5年前萨德系统部署在韩国,伤害了国人的心不说,彻底激怒国人,从那一刻开始,“提韩色变”。

从品牌力来看,德系代表科技、品质和高端;日系代表稳定、省油和保值;美系代表厚重、质量和性价比;而韩系车只能跟法系、国产车较真,它只为了销量,却忽略了品牌力的建设。

从定位来讲:韩系车刚进国内的时候,质量好,价格适中,外观好看,模仿丰田的一切,关键又比丰田便宜,一时风靡国内,然而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因为模仿注定走不远的。

而这一切,被山寨大国看在眼里,于是国产车也开始模仿,尝试造颜值好看、配置高端、价格比韩系车还便宜的国产车,导致韩系车的市场份额逐步下降。此消彼长,韩系车就在温水煮青蛙中慢慢远离主流市场。

要知道韩系车上有德系、日系压着,下有国产车迎头赶上,中间还面临经销商的施压,它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正如罗永浩名言:国产手机吃掉的都是中低端三星的市场份额,但高端苹果的份额没动,因为买苹果的人不会买国产机(华为没起势之前)

这句话同样在汽车市场适用!

国产燃油车,这几年抢了韩系车中低端市场的份额,对德系没太大影响;国产电动车,尤其是比亚迪抢了合资电车的份额,对特斯拉无感。

那么韩系车还剩什么优势呢?

看看今年5月比亚迪的销量,大家应该明白,真正拉韩系车下马的是知耻而后勇的国产车。

韩系车在国内会一直沉沦下去吗?

按目前的趋势:会!因为他们把重心从国内调整到国外。

放眼欧洲市场,2022年第一季度销量达到27万辆,增长21%,市场占有率10%,挤进欧洲前三,要知道这是欧系车的大本营,可见成绩不简单。

这一点似乎更加应证韩系车把重心转到欧洲的事实,而国内市场就任其发展,自生自灭。

专家说:韩系车在国内已经穷途末路了,韩系车的明天就是昨天三星手机。

韩系车高管的自嘲:“我们过去只在意销量,忽视了品牌力的建设,一直沉沦在中低端市场,结果中国市场快速变化,我们却稀里糊涂掉队了。”

综上所述:“三星手机爆炸是导火索,萨德系统是催化剂,国产车弯道超车是主因,韩系车退出中国市场是迟早的事”。

这句话有一点道理,但不是绝对的100%正确。

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专家“有罪推定”,已经把韩系车退出中国市场当成结论,因此引经据典论证,但他的观点大部分是对的,有些观点有失偏颇,以偏概全。

‬我想说:韩系车不会这么快倒下,毕竟中国市场,谁都丢不起!

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韩系车有些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第一、韩系车是世界五大车企之一,实力还是有的!

韩系车在国内的颓势,并不影响它在全球的地位,作为五小强之一,它把日系本田和日产、美系福特和凯迪拉克、法系雪铁龙和DS甩在身后,没点硬实力是不行的。

第二、韩系车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在燃油车领域,韩系车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技术已经完全掌握。

韩系车的发动机是沃德十佳发动机的常客,不论是自然吸气还是涡轮增压,不管是小排量还是大排量,韩系发动机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韩系车的变速箱很多,范围涉及CVT、DCT、AT等多种类,性能也稳定。

韩系车的底盘,尽管行驶稳定性差一点,但使用寿命还是不错的。

第三、放弃中国,就是玩火!

中国汽车保有量仅次于美国,而且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发展潜力是不可忽视的,每年3千万的销售量不是吹出来的。

面对庞大的市场,谁会放弃大蛋糕呢,韩系车不会那么傻,再说韩国人对国人的深入了解,比我们自己人还深入。

韩系车低迷,但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尽管回不到巅峰时期,但一切皆有可能。

个人认为:韩系车不会这么早退出中国市场,反倒是有些品牌危险了!1、英菲尼迪

在上个月,英菲尼迪仅仅卖出了409台,2021全年仅卖出了13478辆,同比暴跌46.04%,就在今年,英菲尼迪只能低下高傲的头。栖身于东风日产。

这一切,主要是英菲尼迪的产品更新速度太慢所致。

2、DS

被誉为法国“总统座驾”的DS,进入国内10年,哪怕巅峰期,2015年也才卖出2.44万辆。当寄予厚望的DS9问世,本以为可以扭转颓势,可在2021年仅卖1831辆。

它对标二线豪华品牌没错,但使用标致508的EMP2平台,跟雪铁龙的11.6T发动机和变速箱神同步,这难道不是“做S”吗?

3、Jeep

2022年4月份,广汽集团发布,Jeep在华产销量已归零。

2017年巅峰期销量22.33万辆,而去年仅仅2万辆,只卖了一个零头。

另外定价过高,双离合变速箱体验又一般,越野能力配不上它的身价,因此逐渐被国人边缘化!

随着国产混动和造车新势力崛起,退出国内市场的合资汽车品牌还会有,但韩系车不会是第一个退出的。

‬总结!

我不是韩系车粉,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客观地说:在韩系车退出中国市场之前,以下这些品牌可能更危险!

濒危型:菲亚特、潍柴、斯威

危险型:宝沃、野马、天津一汽

可能出局型:力帆、观致、江淮、华晨中华

一己之见,纯属娱乐,欢迎探讨!

你认为韩系车会退出中国市场吗?

自然界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同样适用于汽车市场。一片繁荣时,车企们一荣俱荣鸡犬升天,一片萧条时,车市弱肉强食的本质便显现出来。

2018年,国内车市出现28年来首次销量下滑,车市寒冬到来,汽车市场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2019年销量下滑趋势不减,前两个月进一步下滑15%,暴跌过后,车企一片哀鸿。其中受冲击最大的就是韩系车。

2018年,韩系车整体销量为118万台,相较2016年暴跌61.2万台,现代汽车集团净利润暴跌60%。 与销量相对的是现代起亚富余的产能,8家工厂总产能255万台,产能空余高达139万台,为降低运营成本,现代起亚已经接连关闭两大中国工厂,削减产能30万台。在形势一片唱衰下,现代起亚似乎将同铃木一样退出国内市场。曾经与日系车一时瑜亮的韩系车,怎么会落到如此境地?

1、产品力及产品特点不够突出

市场上的各个车系都有其鲜明的特点,美系车的豪华性和出色的隔音静谧性,德系车的出色的行驶质感和机械素质,日系车使用保养的省心都是其品牌调性,韩系车初期以日系车作为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并凭借较出色的质量稳定性、出色的外观设计、高配置丰富度占领市场,但同时韩系车每一个产品特点都不够突出,配置丰富度没有自主品牌高,质量稳定性不及日系,曾经以“流体雕塑”为代表的外观设计已经创新乏力优势不再。

虽然质量稳定性较高,但是耐操的代价,就是落后的技术、丑陋的外观、廉价的内饰、松散的底盘、孱弱的动力……韩系二手车的不保值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在全球车企加速四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韩系车在技术创新上的步伐显得有些滞后。

2、竞争对手夹击下优势不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下,韩系车的竞争对手们不断下探价格提高产品竞争力,从20万左右的价位来看,二线豪华品牌沃尔沃凯迪拉克终端优惠上不断扩大,旗下中级车基本已经下探到20万元的价格区间。日系三强凯美瑞引入TNGA架构,雅阁下调指导价,天籁搭载可变压缩比的同级最强动力。同时,自主品牌不断提高产品力,领克/WEY等品牌开始冲击高端汽车市场,并且相比韩系车售价更低,配置丰富度更高,韩系车性价比优势的护城池被攻破。2018年德、日、美、韩和法五大车系分别生产了508.05万辆、444.63万辆、247.79万辆、118.05万辆和30.70万辆乘用车,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销量占比分别为21.43%、18.75%、10.45%、4.98%和1.29%,韩系车的市场份额被不断侵蚀。

3、其他因素

自2000年初进入中国后,韩系车销量一路上升,最高逼近200万台,而现代起亚集团也跻身全球第五大车企集团。但好景没几年,现代起亚的销量又迅速下跌,沦落到关闭工厂的境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韩系车的衰落不是短期内造成的,而是来自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种下的苦果,萨德事件等政治因素、韩系车的售后问题较差也是其中原因。

尾巴:经历堪称“断崖式”下滑后的韩系车,要想快速走出阴影,单靠产品力显然不足以解决问题,大幅度降价成为救命良方,但是这同时也是一杯毒药,在大幅降价的同时,品牌地位也会被进一步拉低。随着来自日系和自主品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韩系车想要重现往日荣光已经不再可能,如何守住仅存的市场份额成为韩系车的当务之急,至于是否会步铃木后尘,不妨拭目以待。

你认为韩系车会退出中国市场吗?

我认为不会,也不希望!毕竟百花齐放的竞争市场才是对消费者最有利的市场,每有品牌退出国内市场,国内车市就少了一个竞争,消费者就少了一种选择,等几家独大的时候就是消费者买单的时候了。

从今年开始韩系车的销量逐渐回暖,这得益于韩系车自进入寒冬以来在国内市场车型的布局。虽然减少了车型数量,但是从上新的车型看都是谨慎挑选款,都致力于力挽狂澜,找回韩系车的定位,而不错的优惠配合不错的配置也让“性价比”也成了韩系车的代名词,一度杀入国产车价格区间。韩系销量的持续上涨,说明人们对韩系还是认可的,这对韩系是一个好的征兆。上图为1-9月份现代的总销量,下图为SUV销量榜1-9总销量。其中以轿车为代表的领动和以SUV为代表的ix35、途胜都取得不错成绩,以逆转的趋势上升。

韩系销量的回升再加上新款车型的推出,让人隐约能感觉到韩系为了不想失去中国这个大的市场还是挺用心的。但是国内市场的竞争也有很大压力,前有日德美的夹击,后有国产车的雄起,如果韩系能一如既往的保持自己的优势,那么国人还是会买账的,当然也不会轻易退出国内市场。

现代起亚集团作为全球第六大车企,无论是在技术沉淀还是技术储备上都达到了一流的水准,也是全球唯二(还有个丰田)的汽车一条龙车企。(从零配件到销售全部可以自家提供)所以,它的实力还是毋庸置疑的,就看怎么去营销国内市场了。

你认为韩系车会退出中国市场吗?

韩系车退出中国市场是必然的趋势,原因如下:一是中国国内车企的不断崛起,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在国内车市的市场份额不断增加,而韩系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在不断地萎缩。二是韩系车是处在中低端水平,和中国处在同一水平,由于中国具有强大的工业制造业的支撑,中国的车企从长远看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三是中国车市的中高端市场的主流还是德系、美系、日系为主,并且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变,同时随着中国高端车红旗品牌的重出江湖,韩系车在中国的车市生存的空间就非常有限了。所以,韩系车退出中国市场是必然的。

你认为韩系车会退出中国市场吗?

当然不会。

看榜单,2018年现代排第八,这么好的销量为什么要退出呢?

也不知道韩系车怎么就在脑残嘴里变成半死不活了,人家好好的。韩系车的存在感不那么强,是因为没什么话题性,说白了人家没请什么水军。但韩系车的品质就摆在那里,虽然没什么太大的特色,但韩系车的可靠性真的甩一般国产车好几条街。

就那北京现代来说,全国5座工厂,这个规模在国内已经是第一梯队了,投入这么多说走就走?就因为喷子几句话?

尊重市场规律,客观认知产品品质,别瞎高潮。

你认为韩系车会退出中国市场吗?

别的不敢说,十年之内是不会退出的,再说十年之内国产也不一定超越韩系,有的人可能会说国产发展进步得很快,可人家韩系也没有坐以待毙呀,也在进步发展呀,韩系主要还是缺少高端产品,品牌价值比起德,日,美系还差一个级别,不过质量还是挺稳定的,不知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