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里,有哪些设定是你觉得十分愚蠢、特别想怼的?
金庸大师虽然是武侠中的圣人,但他的小说中,确实有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设定。
今天咱们就来吐槽一下这些不合理的设定。
韦小宝变成小桂子《鹿鼎记》中,韦小宝杀了小桂子,又毒瞎了海大富。
老谋深算的老太监海大富也不拆穿他,反而把韦小宝留在身边,利用韦小宝去赌钱,去探查《四十二章经》的秘密。
这个设定就很不合理。
海大富奉顺治之命暗中查访董鄂妃逝世之谜,是一个老谋深算、诡秘冷酷之人。可他竟然因为被毒瞎了双眼,而选择了韦小宝去探查秘密。
要知道,韦小宝长相和小桂子可没有半点相像,口音也不是京城口音,皇宫里的规矩、礼仪更是半点不懂。
让这样一个陌生人在皇宫内探查秘密,实在不像一个老谋深算之人能干的事。而且他一点也不担心韦小宝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然后牵连自己。
更夸张的是,皇宫之中突然多了一个陌生人,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发现,还慢慢接受了小桂子样貌大变这个事实。
最令人费解的是,韦小宝一开始用白布缠在头上脸上,只露出了一只眼睛与嘴巴,就和小太监们赌钱去了。
这群小太监竟然没有一个人认出来,他已经不是原来小桂子了。而且大内侍卫,竟然允许一个蒙住脸的人,在皇宫内随便行走,最后还走到了康熙身边和他打了一架。
这康熙也真是命大,被这么一群猪保护,竟然能活到69岁。
超音速剑法《神雕侠侣》重阳宫大战时,小龙女连刺四十剑,只发出一个长音。
四十剑,一个声音?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m/s。小龙女最后一剑能和第一剑连在一起,那最后一剑的速度,绝对打破了音速。
这已经不是玉女剑法了,而是星矢的天马流星拳。
而且不仅小龙女打破了音速,连她的对手也超音速了。
当时正和小龙女对战的潇湘子、尹克西,竟然把这四十剑全防住了。这二位的速度绝对秒杀火云邪神。空手接手枪子弹算什么,他俩能接加特林子弹,接完了还嫌加特林太慢。
小结写了这么多,没有怼金庸大师的意思,就是吐个槽,逗大家笑一笑。
毕竟金庸先生写的是武侠小说,如果武侠小说都那么较真,那读起来还有什么意思?
而且金庸大师也曾在文章中说过:我只是一个讲故事的,写武侠小说旨在娱人,大可不必斤斤计较于小结。如果太过较真,那就失去了读小说的乐趣。
金庸小说里,有哪些设定是你觉得十分愚蠢、特别想怼的?
先说一个小瑕疵,《神雕侠侣》是南宋时期的故事,当时玉米尚未传入。书中却写杨过从古墓中出来,腹中饥饿,于是“四下张望,见西边山坡上长著一大片玉米,於是过去摘了五根棒子,玉米尚未成熟,但已可食得。”1492年哥伦布发现玉米,明末传入我国,杨过又怎么会吃到玉米?不过这只算是小瑕疵,无伤大雅。
再说一处推理上的错误,梅超风和陈玄风盗走半部九阴真经,黄药师一气之下把所有弟子脚筋挑断,赶出桃花岛。半年后梅陈二人因缺少内功心法再上桃花岛,却发现师母已死,“忽然之间,看见灵堂旁边有个一岁大的小女孩儿,坐在椅子上向着我直笑,这女孩儿真像师母,定是她的女儿。”梅超风看见的女孩定是黄蓉无疑,当时己经一岁大了。而同期被赶出桃花岛的曲灵风在牛家村听评书时,丘处机尚未出现,郭靖此时还在李萍肚子里,直到逃至蒙古后才降生,以此推算,黄蓉肯定比郭靖大,哪来的什么靖哥哥蓉妹妹?
以上都只是金庸小说里的小瑕疵和推理上的不合理之处,总的来说金庸武侠小说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虽然存在过多巧合,但是增加了故事性和可读性,而且逻辑上都说得通,的确很了不起。金庸又采用现实和虚构相结合的方式,让读者沉醉在真实和梦幻之间,给人极大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
因为很多情节纯属天马行空的虚构,所以难免超出人们的想象,让人有点不好接受。见仁见智,有些情节在有的人眼中显得很愚蠢,但在其他人看来,却又觉得合情合理,因此,没有什么好怼的,最多不看,或者一笑而过而已,不必当真。
在我看来难以理解的是乔峰打伤阿朱的那段,乔峰可是一等一精明的人,从不盲目下结论,也不会轻易冤枉好人,却仅凭几句驴唇不对马嘴的对话,就痛下杀手。虽然因为大仇将报心情震动,但象乔峰这种掌握千万人生杀大权的人,不是越遇到重大事情就越是镇定吗?
萧峰森然道:“段王爷,我问你一句话,请你从实回答。当年你做过一件于心有愧的大错事,是也不是?虽然此事未必出于你本心,可是你却害得一个孩子一生孤苦,连自己爹娘是谁也不知道,是也不是?”
段正淳满脸通红,随即转为惨白,低头道:“不错,段某生平为此事耿耿于心,每当念及,甚是不安。只是大错已经铸成,再也难以挽回。天可怜见,今日让我重得见到一个当年没了爹娘的孩子,只是……只是……唉,我总是对不起人。”
萧峰厉声道:“你既知铸下大错,害苦了人,却何以直到此时,兀自接二连三的又不断再干恶事?”
段正淳摇了摇头,低声说道:“段某行止不端,德行有亏,平生荒唐之事,实在干得太多,思之不胜汗颜。”
这都哪跟哪啊,稍有正常思维的人都能发现异常吧!再说阿朱的易容术也太逆天了,连江湖上最明察秋毫的北乔峰都能骗过?
不管怎么说,金大侠这么设定了,我们就这么读吧,总之,也能说得过去,一切都是情节需要罢了。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感到惋惜和遗憾,如果没有任何意外发生,那么武侠小说还有什么乐趣,你说呢?
金庸小说里,有哪些设定是你觉得十分愚蠢、特别想怼的?
金庸小说的许多设定,都会让读者恨得牙痒痒的,但主角的行为又不得不受金老的设定行事,因为金庸一直都在竭力完善,使他的作品更具真实性。
首先,先生写小说的首要设定,便是按照这些侠客们是真实存在于中国历史去写的。
因为这样的设定,小说的内容大多时候是会令人为之一振的,比如韦小宝在康熙年间的纵横捭阖,他参与了几乎所有的大事件,并且对历史的推动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令人大呼过瘾。但这个设定许多时候也会限制人们的想象,比如郭靖夫妇的命运,即便金庸不写明,南宋的灭亡既然是必然的,那么郭靖的为国捐躯也是必然的。也因为金大侠忠于历史的设定,萧峰的牺牲看起来是那么的愚蠢。整体而言,这个设定亦是金庸先生的自成风格,但许多时候读者也会因为这个设定而垂足顿胸。
二:金庸先生的小说第二大设定便是内力大于一切,精妙的招式在浑厚的内力前不值一提。这个设定使得先生笔下的的武功独树一帜,比如北冥神功、吸星大法、化功大法这些神奇的武功,但多数时候也会令人觉得索然无味。
比如少林寺大战,六大高手蓄势待发,但出现一个内力无人可匹敌的扫地僧,顿时令六大高手都黯然失色。段誉与虚竹机缘巧合之下就得到了旷古绝今的精深内力,几乎无人可敌。
三、金庸先生小说的第三大设定便是人力有尽,绝顶高手之间互相牵制,当然这也是武侠小说的共同局限。
除了《侠客行》等少数作品,金庸每部小说中,高手都是互相牵制的,很少会有人能以绝对优势击败别人,更不会有现在小说中的逆天改命之举。
以先生的代表作《射雕英雄传》为例,小说里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大高手。这五人中王重阳虽然力压其余四人,但实力差距只在伯仲之间。中神通虽死,尚留下师弟与四人周旋,并且创立了精妙的阵法,使得七名弟子联手可与绝顶高手抗衡。
四、最后的设定,便是先生书中人物的言行都遵循先生想象出的逻辑,有时候这逻辑会让人大跌眼镜。
《天龙八部》中精明能干的萧峰听了马夫人一句话就认定段正淳是带头大哥,但却未考虑三十年前段正淳(而且是个大理人)也不过十七八岁,何德何能带领中原武林人士。
《笑傲江湖》中绝世武功《葵花宝典》的修炼前提是挥刀自宫,实在匪夷所思,前朝太监创造这门武功的解释也很难立足,只能将此理解为单纯的为了嘲讽那些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
这些设定既是先生小说风靡全球的缘由,亦是先生小说的上限所在。金庸先生确实将武侠小说写到了极致,后人与法与其抗衡,只好另起炉灶,投入到创造新天地的仙侠与玄幻类作品中去了。
金庸小说里,有哪些设定是你觉得十分愚蠢、特别想怼的?
爱之深,责之切。虽然我们都爱金庸,但正因为如此,当他的小说出现一点点儿瑕疵,我们就会觉得无法接受。下面,磊落故人就吹毛求疵,来说说金庸小说中的那些“白璧微瑕”。
1.恶有善报《射雕英雄传》中,欧阳锋谋求“九阴真经”,夺取“天下第一”,心狠手辣,不择手段。在海船上,他恩将仇报,偷袭刚刚救了他的洪七公;在桃花岛上,他为给黄药师找些麻烦,竟然协助杨康杀害了和他无冤无仇的江南五怪;在牛家村,他偷袭杀害了全真七子之一的谭处端,此后还偷袭黄药师,导致梅超风救师心切,也死在他的手下。
此外,欧阳锋还草菅人命,随便就杀害了号召大家忠君报国的老儒生。还纵容侄子(儿子)欧阳克,四处祸害良家妇女。
就这样恶行累累的坏蛋,金庸先生对他却十分偏爱。不但让他活到了《神雕侠侣》中,还给了他一个“儿子”杨过,最后还和洪七公在华山绝顶相拥而亡,死也要拉上一个好人陪着。
这种恶有善报的设定,实在令人无语。
2.普通人不配有公道《天龙八部》中,乔三槐夫妇只是受托收养乔峰,养育其成人,并不知道乔峰的身份来历,却仍然被心理扭曲的萧远山杀害,理由是他们夺了自己的天伦之乐。后来乔峰得知了真相,却根本没有办法为他们报仇。
还有,游坦之和丁春秋用“腐尸毒”的功夫对攻,每次出招都要将一名弟子变成毒尸,这些弟子又何其无辜?
少室山一战后,游坦之带着阿紫逃走,后来被宋长老和四名丐帮弟子发现。这些人也被游坦之随手杀死。段誉亲眼所见,以其悲天悯人的性格,事前事后,竟也不曾对这些普通人有任何同情。后来乔峰和虚竹赶到救了段誉,但他们对这些死去的人也视而不见。乔峰更是被阿紫用阿朱临终嘱咐挤兑住,没有半点儿表示。
原来在金庸的小说里,普通人根本就不配拥有公道,这令同样是普通人的我不寒而栗。
3.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天龙八部》中,慕容博为光复燕国,不惜挑起宋辽两国纷争,雁门关一案死伤数十人,后来因此事而死的也不在少数。被害者萧远山看到妻子惨死,跳崖自尽不成,心里变得极度扭曲,不但将赵钱孙、谭公谭婆等当年的参与者杀死,连少林寺玄苦大师、乔三槐夫妇这些无辜之人也一一杀害。
这些人的死,慕容博可以说是罪魁祸首,但到最后,慕容博竟然得以拜扫地僧为师,遁入空门,一切罪孽都不用再背负。
《射雕英雄传》中,“铁掌水上漂”裘千仞也是作恶多端,他曾为了夺取天下第一之位,用铁掌击伤无辜的婴儿。更不用说,他身为宋人,却投靠完颜洪烈,卖国求荣。
按说,裘千仞也是罪大恶极,死有余辜,但最后却也得以拜入一灯大师门下,成为慈恩大师。
这种一旦出家就除掉了一生罪孽的设定,让我只想说一句:凭什么?
至少也要像谢逊那样,承受自己伤害之人的报复之后,最后才说什么四大皆空才行。
当然,以上种种,或者是我过于较真,又或者金庸先生另有深意,还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不胜感激。
金庸小说里,有哪些设定是你觉得十分愚蠢、特别想怼的?
没什么觉得愚蠢的情节,因为现实世界的故事更无厘头,我就是不明白一点,怎么男人自宫去势了,就能东方不败呢?东方不败到底是片了自己后才对同性有想法,还是本来就对同性有想法,借着《葵花宝典》片了自己,让自己顺势而为呢?
金庸小说里,有哪些设定是你觉得十分愚蠢、特别想怼的?
多呢,不符合情理的有很多。比如金轮把郭襄这么一个美女绑在高台上威胁郭靖,这是两军交战的大忌。这样做只会让宋军人人义愤填膺,不仅激发了敌方的斗志,还让己方士兵觉得暴殄天物。一般只要有经验的都不可能这样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