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到底是谁?

是金庸还是梁文生?他们俩在这方面有什么贡献?该怎么划定新时代的武侠小说?

原创回答!我是阿邦6Ⅰ!

要真正回答这个问题,先弄清楚题主的意思。谁是新时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重点两个方面,一是新时代,二是开山鼻祖。

新武侠小说三大宗师的鼎立,各自的读者都希望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这个非常理解,那新时代武侠小说开山鼻祖真正是哪个呢?

很多人喜欢平江不肖生《江湖游侠传》,那个不属于新时代作品,这个先放一边。

在八十年代,确切的说粱羽生的巜龙虎斗京华》没面世,有新时代有影响的武侠小说有吗?没!

这是在香港因为两个门派之争,并在报纸上宣告决斗,吸引很多香港人去现看,引起轰动,梁羽生先生捕到写作契机,写了《龙虎斗京华》在当时《晶报》连载,反响强烈,一时洛阳纸贵!

当时在《明报》做老板的查良镛,就是后来的金庸,正在为报纸发行量发愁,看到粱羽生这么成功,也写起来武侠小说,同时在《明报》连载,《明报》一下子发行量爆发了,很多读者打电话追问下集情况如何,就这样金庸先生一发不可收拾,发展到有华人就有金庸武侠小说,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童话的鼎峰盛况!

新武侠小说就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

后来,功成名就的梁羽生先生在广西大学演讲时,有记者也采访他新侠小说是怎样拔头筹和发展的,梁羽生先生说:开风气者,羽生也,发扬光大者,金庸也!

这句话得到金庸先生的首肯!

由此可见,新武侠小说开山鼻祖非梁羽生先生莫属!

新时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到底是谁?

(一)什么叫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说白了,就是写一些刀光剑影、飞檐走壁、恩怨情仇的内容的小说。

提起侠客、刺客、武士,可以追溯到司马迁的《史记》。《史记》里面的“游侠列传”,虽然不是小说,而是历史,但是,这些内容,对以后的武侠小说作家的影响是深远的。

(二)武侠小说的发展史

武侠小说,可以说,到了先秦、汉魏六朝已经有了萌芽。

到了唐代,反映游侠、刺客、绿林好汉的小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武侠小说。

时间进入到宋元,一些武侠小说虽然也很著名,但是比起唐代来说,要显得逊色。

到了明代,文言的、白话的武侠小说也是陆陆续续地出世。比如《三言二拍》里面,就有武侠内容的小说。

到了清代,武侠小说发展到了一个高潮,出现了鼎盛时期。例如《三侠五义》、《七剑十三侠》,非常著名。

到了上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出现了武侠小说的又一个高潮。并且分为南北两大派系。

南派领军人物是江恺然,北派领军人物是赵焕亭。除他二人之外,较为著名的人物有顾道明、张恨水、王度庐、郑正因、宫白羽、朱贞木、还珠楼主等。

值得一谈的有江恺然的《江湖奇侠传》,赵焕亭的《惊人奇侠传》、王度庐的《卧虎藏龙》、郑证因的《鹰爪王》、宫白羽的《十二只金钱镖》、朱贞木的《七杀碑》、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

(三)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是梁羽生

梁羽生,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鼻祖。他写有武侠小说35部,2000馀万字,在我们地球村拥有读者上亿。

梁羽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一部《萍踪侠影录》吹响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号角,引起了港台的武侠热。该小说改编成了电视剧,由刘松仁和米雪主演,轰动一时。

紧步梁羽生后尘的有:金庸、古龙、司马翎、上官鼎、诸葛青云、卧龙生,推波助澜,一波一波地掀起武侠小说的热潮。

新时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到底是谁?

金庸虽然不是新时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但却是一代真正的宗师。通过看阅梁羽生与古龙的作品,总觉得悬乎的成分比较多,而金庸虽然也有一些虚拟成分,但就思想性和倡导正义性而言,应是远远高于梁古的!看阅一本书,除了去看那些异趣横生出神入化的故事情节之外,关键还得从中获取教益和启发,要从中汲取正向的营养,以提高我们对于美丑善恶的辩识和认知能力!中国那些国典名著,之所以令世世代代的人们所推崇,关键还是因为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启示教育意义!而金庸先生正是注重这方面的修为,才成就了一代武侠小说大师的地位!因此,只有金庸先生才配得上一代武侠小说开山鼻祖的地位!

新时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到底是谁?

粱羽生在先吧?

新时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到底是谁?

梁羽生,这个毋庸置疑。

新时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到底是谁?

1954年,澳门发生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决斗,太极门高手单挑白鹤门宗师,梁羽生与金庸都掺和进去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1953年年底,太极门与白鹤门因为一点小事儿,门下弟子发生了矛盾,出现了打斗现象,双方打成了平手,相互都不服气。

基于此,白鹤门大当家陈克夫向太极门老大吴公仪下战书:约定在澳门决斗。

针对这件事,各大媒体及大街小巷闹得沸沸扬扬,大有华山论剑的气势。

为了观看两位掌门人决战,开店的老板停业了,上班的向老板请假,上学的则冒着被老师批评的风险逃学,纷纷涌向澳门观战。

那时候,金庸和梁羽生都在《新晚报》担任编辑,也是骨干型写手。

这种大事儿,为了提升报刊销量,《新晚报》肯定会追踪报道。

决战如期打起来了,不过,观众却非常失望,两个武林高手随便比划了四无招,太极门吴公仪就把白鹤门陈克夫打得血流满面。

散场时,观众都意犹未尽。

针对这种现象,《新晚报》主编罗浮灵机一动,看到了新的商机:“人们对观看武打的兴趣出奇地浓厚。”

于是,罗主编找梁羽生(原名陈文统)沟通,说服他开创武侠小说板块。

1954年二月,梁羽生的武侠处女作《龙虎斗京华》与读者见面了,拉开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序幕。

由此可见,梁羽生才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

但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与新时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1954年年底,梁羽生武林盟主找罗浮主编哭诉,武侠读者的需求很旺盛,他一个人搞不定,得添加写手。

于是,罗浮主编试着找金庸沟通,请他也写点儿武侠方面的小故事,就算暂时辅助梁羽生吧。

可是,金庸只是专业的社评写手,从来没有想过写武侠小说这种事儿。

金庸虽然勉为其难地答应了罗主编,却无从下笔,七天过去了,依然没有挤出六个字。

周末那天,罗浮主编彻底急了,梁羽生提前告知他,因为出现特殊情况,第二天(周一)无法正常出稿。

除了罗主编本人,那天只有门卫刘大爷在上班,罗主编就安排刘大爷去金庸家催稿,让他先凑合着写1000字左右出来,应付一下第二天出刊。

看到门卫老大爷离去的背影,金庸突然想起老家的一个亲戚,同时也想起他讲过的一个民间故事:乾隆皇帝是陈阁老的儿子。他灵机一动,就以这个故事为引子,提笔开始了《书剑恩仇录》。

金庸传奇的武侠小说创作历程,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拉开了帷幕。

1957年,《射雕英雄传》与读者就没了,金庸一炮走红,取代了梁羽生的武林盟主地位。

但是,金庸只是新派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而不是开山鼻祖。

武侠小说在香港走红之后,台湾作家司马翎、卧龙生等人也看到了商机,纷纷转行创作武侠作品。

古龙就兼职替他们代笔。

1960年,古龙大师另立山头,《苍穹神剑》与读者见面了。

1965年,《绝代双骄》再次与读者见面了,古龙的影响力无限接近金庸了。

1971年,《多情剑客无情剑》连载完毕,古龙与金庸正式平起平坐。

1972年,《陆小凤传奇》在明报(金庸是最大股东)连载,古龙正式取代金庸成为武林盟主。

古龙的写作风格,变成了近50年仙侠小说的标杆。

从那以后,新时代武侠小说拉开了帷幕,古龙才是开山鼻祖。

写在最后:

新时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可以说是梁羽生,也可以说是古龙,但肯定不是金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