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好多人吐槽有些女人矫情,怀孕了班也不上,大家怎么看?
最近我们家族迎来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我的堂侄“大小儿”喜得麟儿,升格当爹!
三十出头的“大小儿”,不负众望。在前面三个哥哥姐姐都没有结婚的情况下,自己弯道超车,升格当爹。给我们家族诞下了第四代!
我们家族是个大家族。在北京有两支。我大爷家和我们家。大爷那边有人丁兴旺。六个儿子!
想想大娘也是个传奇。当然在她那一代这不算啥。我认识一个阿姨,一口气生了一个班(十二个孩子)。可在我看来,就算是生了六个儿子,也是一件伟大的事啊!
有一天,我们几个亲戚说起来大娘的“壮举”,我的小侄子,上四年级的二猴子抬起头问我:“大奶奶生了六个孩子,那得住多长时间的月子中心呀!六遍呀!”
我们听了哈哈大笑。“你大奶奶那会儿哪有月子中心呀?”大娘生了这么多个儿子,工作一点没耽误。她在部队是一个政工干部,早年间是通讯兵。大娘是个飒爽英姿的女兵。军帽之下,左右一边一个小刷子,弯弯的眼睛,厚厚的嘴唇,一笑一对酒窝。想当年,她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姑娘。大娘和大爷结婚后,转年就开生!老大老二接踵而来,后来歇了两年,又来了老三。在这之后,大爷和大娘两地分居了。他们一个在空军基地,一个已经转业去了地方。这二位中间两地分居了十几年。这在五六十年代是常事儿。很多部队上的同志常年和家人两地分居。那个时候建设祖国的条件艰苦,大家也不说什么。再后来,这二位调到了一起。于是接着生,四五六,劈了啪啦的来到了人间。到了六弟弟出生的时候,大娘都快五十了。
六堂弟是大娘的“封肚之作”。这位“勤劳肯生”的大妈,最后实在是烦了。我还记得她操着一口山东话说:“他奶奶的,来一个是秃子,来一个是秃子,就不会换个样!”也是!她居然生了六个男孩,一水儿的秃子。这造成了他们家的严重的性别单调。我去他家呆了不到三天,就吵得脑袋疼。那是在陕西的一个空军基地里,一幢三层的小楼里面住着五六只“猴子”,他们整天在楼上楼下嗷嗷乱叫。有时大娘烦了,也不训斥孩子们。就是突然发出“懊嗷”的一声叫喊,孩子们就老实点了。
现在想起来哪有什么早教,晚教的。好像也都这么长起来了!就是哥哥带弟弟。不负责任的二哥曾经把小六放在大衣柜里,一关就是半天。不到一岁的老六拉尿了,把大衣柜里的毯子被子都弄脏了。于是二哥少不得又是一顿打!
“勤劳生育,粗糙管理”基本上是那一代人的特点。大娘的特点就是用“数量拼质量”。生了六个孩子的她,像一个鸭子妈妈在前面走着,后面一大堆高高低低的宝宝跟着。无论是生,还是养,他们家都没那么精细,就是粗旷管理!
我奶奶表扬过大娘。说:“那个小媳妇,一看就是个好生养的。生个小子跟下蛋似的,咯咯哒,咯咯哒,一会儿就是一个。脸一红一憋劲儿,就出来个小子。”这位妇救会的主任说起自己的大儿媳时,声音总是很高。手舞足蹈,兴高采烈地。
但实际上这位老太太从心眼儿里,还是盼着小儿媳早日喜得贵子。因为这里有个缘故,其实小儿子才是老太太的亲生儿子。而长子是过继的。那是早年去世的一位族兄留下来的孩子。于是老太太天天盼着小儿媳妇能够生个胖小子,传宗接代,延续香火。
我就是老太太的小儿媳妇生的闺女。小儿子的第一任妻子,也就是我的亲生母亲,在生完我之后,不久便去世了。于是文革之后,这位小儿子,说是小儿子,也已经是奔五十的“中年大叔”了,续了一位娇妻。过了两年日子,便有了喜信了……
这一下我奶奶可高兴了。她琢磨着家里该添丁进口了。于是特地跑到北京来照顾孕妇。我继母那时还不到30岁,按说应当是好年华。可不知怎么,她的身体特别娇气。据说刚怀上我弟的时候,喝口米粥她都吐。吐的腿打颤颤,走道儿都走不动了。水米不打牙,营养不够,得到医院去输液了。这在当时是个奇事。大家都说她是上海的娇小姐。可我觉得可能我继母就是一个敏感型的产妇。这和籍贯没有什么关系。于是怀孕三个月之后,父亲就把继母的胞妹请到家里来,专门给她做她爱吃的杭州菜。给继母补充营养。
就这样。一个老太太,一个小媳妇,再加上一个保姆,三个人一起伺候这位孕妇。但是我继母还真有个本事。她能把这三个人都指挥的各司其职,团团乱转。要搁我,还真不知道怎么指挥了,想象不出来,让她们仨都干什么呀?靠墙站立?
我大爷家的老大,就是大堂哥,那时也结婚了。他的岁数和我继母几乎差不多。他娶的那位媳妇儿风风火火的,身体很是壮实。我继母生下弟弟之后没多久,大堂哥的媳妇儿也生下了一个女儿。据这位产妇后来说:
“二婶子那身体娇的,简直就像是风里的花瓣(这个比喻挺有诗意的哈)真是自从怀孕之后,连个韭菜都摘不了。成天插着腰,扶着保姆,扭搭扭搭,就像戏台上的娘娘驾一样,颤颤巍巍地就出来了……”
我也没闹清,是我继母的身体的确是娇弱。还是我父亲晚年得子,对小妻子特别宠爱。还是因为家里头条件好,所以了一大帮人来伺候她。要我说,这三个条件是同时具备的。所以这位娇嗔的孕妇,才得到了她所满意的呵护。
当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弟弟诞生了。自从弟弟一落地,继母在我们家的地位就蹭蹭的上去了。首先,我奶奶再也不叫继母的名字了。张嘴就是“我的嫂子”。闭嘴就是“老丫头他娘”,就是这么尊敬着。对了,我弟弟的小名叫“老丫头”,据说叫这个名字能够瞒过老天爷,让他觉得我们家来的是个女儿,这样才能让这个小子无病无灾,健康成长!
那“老丫头他娘”呢?
继母成天歪在炕上,一边儿让妹妹给扇着扇子,一边让保姆给端着零食,听着大闺女(就是我),给她念着小说。真像个养在深宫里的娘娘。而在她身边,就是全家的大宝贝——-躺在襁褓里的老丫头。老丫头一落地极其娇贵,据说连尿布都是纱布做的。而且用一次之后,经过清洗煮沸晾晒再用,绝不超过三次。因为超过三次,据说纱布就会变“砂纸”,坚硬无比。会划伤了老丫头娇嫩的肌肤!
其实关于产妇怎么护理,生了孩子还要不要工作,这事儿完全因人而异,根本没有定规。反正我继母是自从弟弟一降生,就完完全全不工作了。她说没精力干工作了。我父亲也支持。她就是专职忙活弟弟的事了。一直到二十多年之后,忙活好了弟弟的婚礼……
…………………………………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想想我奶奶那时候。真是传奇。
她是在转移途中生下我父亲的。自己处理脐带,包裹婴儿。然后呢?在老乡屋子里歇了 小半天,喝了点小米粥,吃了块大饼,就了根小萝卜,之后卷吧卷吧铺盖,拿一件旧棉衣把孩子裹起来,背在身上,然后就提着武器,跟着部队进山了!鬼子的枪声就在他们身后……
现在想起来,那个时代的妇女是怎么过来的呀?那真是英雄儿女,金刚铁骨呀!
……………………………
我大娘的生了我大堂哥,二堂哥之后。都是没出月子就上班了。虽然是坐着那里接线,但是一动不动,全神贯注的工作,对于一个还没有出月子的产妇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呀!用大娘的话说:“那时候腰疼的我呀,可还是要强。自己都不好意思带个垫子。后来还是指导员给我准备了一份靠垫,让我靠着歇歇,这才舒服了点……”
我母亲那会儿,生下我没多久,也就开始工作了。整天写材料看文件,还要开各种会,真不知道她是怎么熬出来的。
……………………………………
到了我继母那个时代呢?
文革结束了。条件就好了。能够让她在炕上踏踏实实地做完月子。享受各种营养品,家乡菜,再加上亲人的精心护理。弟弟是夏天出生的,父亲买了三个电扇,放在房间里。对着各个角度吹,就是不能对着产妇。这位学机械的工程师,设计了一个空气对流图。让他的小娇妻,能够在一个舒适凉爽的环境里养育孩子。这样条件,让很多来看望婴儿的婶子大娘们特别感慨。
“看看人家像娘娘似得待遇。你再看看我们。”妇女们有的把自己形容成母猪,有的把自己形容成母鸡。其实,真不是自轻自贱。她们都是非常坚韧的革命者。都是军人。她们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职业身份,人民解放军。在这之后,才是一个女性,那是真正男女平等的意识啊!
当然到了再往下。到了我们家最近的这位孕妇,大小儿的媳妇儿自然条件就更好了。不过大小儿媳妇儿是个强令的女子。她怀孕时一直在工作,去和客户谈判,去下企业做调研,事事不落下风。只是最近因为疫情的原因,才请假在家休养。不到两周,孩子降生了。也不去什么月子中心,只是用了家里的一个老保姆。再加上婆婆和娘家妈轮流来看看。其他的时候,这位小妈妈都是亲自照顾宝宝。用她的话说:我要享受整个怀孕的过程!
我觉得人和人的差距特别大。前一段时间有个电视剧热播,里面有一个手忙脚乱的妈妈,看到自己肚子大了很哀叹。看到脸上有斑了,很哀叹!她看到身材变了,还是很哀叹!
大小媳妇不是这样的人。她是欢欣雀跃的迎接着新生命的到来。她也丝毫没有那种“给你们家传宗接代,给你们家生孩子”的老思想。她是个新女性。她想的就是,“我的后代要来到了这个世上了。”这种积极心态,决定了她是很轻松的,享受着整个怀孕过程。
她见到了儿子也分外开心。也没有那种手忙脚乱,怨气冲天的感觉。一切 的疼痛,劳累,疲倦,压力,都是可承受的。用她的话说:整个怀孕过程很完美,我还要再来一遍……
孩子落地后七个小时,这位新妈妈开始在线上工作了!她在工作群里宣布了自己“喜提男宝”的消息,大家一片掌声祝福。这位新妈妈在接受完祝福之后说:“我们接着开工吧!”新妈妈在线上对下属说,她是一个团队的领导。项目还在正常运转中。
看到这样的妈妈,我觉得特别欣慰。天时地利人和,都让她赶上了。
一个强健的体魄。(为了生育,她已经准备好久了)
一个健康的宝宝。
一个轻松的夫妻关系。(新爸爸大小儿开始学习喂奶了。他们采取母乳和奶粉“混合动力配置”。因为两个月后妈妈要出差)
一个美满的家庭氛围。
一份自己喜爱的职业。
一个高效的团队。
祝福这位新妈妈!
但愿所有的妈妈,都能有这样的好运!
但愿所有的宝宝都能在爱与期待中降临!
把这个祝福作为答案,奉献给大家吧!
最近看到好多人吐槽有些女人矫情,怀孕了班也不上,大家怎么看?
谢谢你的邀请。
怀孕不上班被吐槽是矫情,不太好听。
我也是怀孕后就辞职不上班了,在家养胎了。也是迫不得已,因为我在伤不起了。怀孕两次胎停流产了,这其中的痛只有我知道。后来又花了一年的时间跑医院治疗,各种检查吃药运动打针等,30多岁好不容易盼来了怀孕,真的不敢掉以轻心。身体是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我们只想好好的保护好她。整个孕期都是小心翼翼的,我们是矫情,我们的内心更脆弱。这其中的酸楚只有我们自己清楚
最近看到好多人吐槽有些女人矫情,怀孕了班也不上,大家怎么看?
看各家情况,经济条件好,以孩子为重,怀孕了不上班完全可以,普通工薪阶层,听医嘱,医生认为不能工作,需要在家休养就不上班,其实多数人怀孕坚持上班也挺好,一是可享受生育津贴和产假,二是女人有份工作经济独立生活的更自信更好。
最近看到好多人吐槽有些女人矫情,怀孕了班也不上,大家怎么看?
女人怀孕情况千差万别,有的一点反应都没有,上班不受影响。有的差点要了一条命,我单位女同事,怀孕呕吐到吐胆汁吐血,吃不下任何食物包括水,只能住院输液。别说女人怀孕矫情,不在谁身上谁都说容易。
最近看到好多人吐槽有些女人矫情,怀孕了班也不上,大家怎么看?
好多人吐槽有些女人矫情,怀孕了班就不上了。怎么看!别人的吐槽不重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处理。
一、从身体素质来看。
有的人身体好,运动、劳动能力很强,一直活蹦乱跳的,怀孕后,几乎不受影响,在自己可承受的体力范围内,保持心情愉悦,那可以继续工作。这个事拿别人举例不好,就说我吧:怀着孩子,每天坚持走路去上班(当然,路程只有十几分钟),一直上班第八个月,个子小孩子大(孩子净重八斤半,我只有154厘米),感觉很吃力了。回家休息后,考虑到婆婆身体不行,家务活还是要做,因为考虑到冬天,把三张床上用品都洗干净准备好,免得给婆婆增加额外负担(婆婆、侄子都在我家)。这几个月中,我一直保持心情愉悦,有事做事(重体力先生做)。孩子顺产,母子平安。身体允许,多做一事,保证心情平稳,对于孩子顺产、母子健康、孩子性情都有很大帮助。相反,要是孕妇反应厉害,吃啥吐啥,体质也不好,这个只能先养一养,即使要吐也没有关系,尽量想办法吃,保证母子的营养,也要在能力范围内运动。对于后期生孩子绝对有很大好处。
二、从孕妇年龄来看。女性最好的年纪,建议是23岁到30岁之间,男性是30到35岁之间。特别是对于女性,如果年纪太小,自己的身体状况、生长发育都需要营养,过早怀孕,对自己、对孩子的发育都是有影响的。年龄在合适范围内,就不要太多担心,孕妇心情影响孩子的健康。还能工作,尽量去。以免搁在家无所事事,反倒增加家庭氛围负担,把自己养得娇滴滴,看啥啥不顺眼,总觉得因为怀孕,大家应该迁就。细致的家人没话说,要遇到本来神经大条的家人,这就容易出矛盾,反把心情搞坏。若是大龄怀宝宝,那就要斟酌了:自己身体素质是否可以,心理承受能力、工作强度等都要考虑,要是不行,那肯定在家休息。
三、从经济情况来看。按理,经济来源、经济储备是关键,但为啥把这个放在最后呢。如果孕妇身体真的扛不住,即使会对收入造成影响,也只好顺其自然,先关注身体(我一开始也很危险,请了一个星期的假)。但是,如果身体允许,能够去上班,我绝对不建议在家。孩子出生后,一应开支,钱流水一样出去,家里添人口、孩子天使般的微笑都是让人开心的事。但是经济跟不上,家庭氛围立马就会变,这是很现实的事情 ,一般工薪家庭都会因为孩子的到来面临捉襟见肘的状况。所以,保住工作,为母亲自己为孩子都是大事。
综上所述,怀了孩子要不要上班,不是别人吐槽什么,那和你没有关系。根据自己的实际身体情况、年龄情况、经济情况操作,一切都是在你可控范围内,选择上班或者不上班,你的地盘你做主。努力保持心情愉悦、能吃能睡,是一个健康婴儿来到你身边的基本前提。
最近看到好多人吐槽有些女人矫情,怀孕了班也不上,大家怎么看?
每个人妊娠反应不一样,我一怀孕就犯困,上午电脑前坐2个小时就开始心浮气躁,特别想躺下来睡觉,当时公司的领导意思人家怀孕7个月了还在上班呢,不同意我在家办公,让我提前1个小时下班,我撑了1个星期后坚持没有去公司上班,我要替肚子里的孩子做主,他的生命安全大于一切,之后提交了病假申请,就一直在家休息,我觉得这是我做的最正确的选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