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成长过程中父亲缺位,可能给孩子带来哪些心理上的影响?

如果说母亲带给孩子的是一种依恋,是家庭的安全感。

那么父亲带给孩子的就是来自社会的认可!是走出家门之后的安全感。

首先母亲带给孩子的依恋安全感在低龄时特别重要。比如零到三岁的孩子,宝宝主要依偎在妈妈身边。对父亲的感觉并不太强烈。但是随着孩子的长大,他就会发现父亲的作用,父亲的肯定和鼓励,代表了外界其他人对自己的承认。这一点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父亲是榜样!是楷模!是孩子在社会中得到认可的后盾。

我父亲去世的早,弟弟10岁那年就没了爹。最早父亲的去世对他的影响还不算太大。在悲痛过后,他和母亲在一起相互依靠,在感情上倒也能够平顺地度过。但是没有父亲的缺陷,在中学以后是就体现出来了……

首先是到了中学,孩子的学习越来越重了。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成绩了。在家长会上,经常可以看到父亲们的身影。看到其他同学有爸爸,弟弟总是觉得很羡慕。也很自卑。他不太愿意和男生在一起玩,因为他觉得他的自信心总是不足,为此我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让他参加钢琴大赛为学校争光,再比如亲自去帮他打那些欺负他的大同学(在此特地强调,那时我的年龄也只是20出头,所以也谈不上什么教育方法,这也不见得对。而且那时候的社会大环境和现在不同。那时候,在北京军队大院的孩子,打架不算事。孩子被打了,只要没大事,家长也不太管。)

但是我就是想给弟弟一份自信心。在同学面前能够敢于竞争,勇于发言的自信心。直到后来,他和我前夫的关系越来越好了,我前夫经常带弟弟去军营里,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参加军事夏令营。这个经历让弟弟获得了很多自信。

我记得有一次,他拿着前夫“大个哥哥”给他的小飞机模型,回学校显白给同学看,还给同学讲解各种飞行模式,战斗机的种类。那是在初二的时候,他身边的女孩子越来越少了,他终于回到了男生的群体里。

后来我因为无法生育和前夫不得不分开了。弟弟知道了这事,觉得我前夫非常对不起我。他立刻恨了起来。其实也是他小,不太懂事,在这之后我又向他引荐了一位朋友,就是我当时的同事兼男友。他是一个外籍人士,经常带着弟弟去打网球,去做户外运动,甚至带他去香港玩帆船。这些神奇的经历,都是他在同学中的谈资。

在男性的群体里,一个小男孩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弟弟开始学着自信大方,甚至是争强好胜。这是妈妈不能够给他的!

在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引入一位类似父亲的角色,陪伴他,指导他,我觉得这是很必要的。

其实对那些母亲单独带大的孩子,容易走两个极端。

一方面是非常强大,而这种孩子往往也来自很强大的母亲。她们自己就是巾帼英雄。她们培养自己的孩子,让他追随自己的脚步。这种母亲兼具了父母两种家长的特性。

我认识好几位特别优秀的男士,都是来自单亲的母系家庭。据他们回忆,自己倔强的母亲也是争强好胜的性格,儿子们也效仿她们,后来都社会中取得了很好的位置。

我上大学时一位师哥的母亲是单亲妈妈。在七十年代中期,这位勇敢的妈妈就挎着小篮子去黑市卖花生。她的儿子后来成了一个企业家,不得不说这种冒险精神是母亲传给他的。

另一种单亲的男孩子,就相对来说就弱一些。他们往往和母亲的感情非常深,依赖性非常强。有的甚至是男孩外形,女孩的性格。这种孩子的妈妈是否强势不一定。但是往往掌控欲非常强。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把儿子当丫头养!她们对自己的孩子,无论是男孩女孩管的都又严又紧。这大大的扼杀了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总的来说,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不太成功。到了社会上竞争力差,性格内向自卑,甚至是比较软弱。

………………………

但是,迄今为止让我觉得绝望的是。

没有父亲的孩子,有一种情况是很难避免的。就是如果在家庭中长期没有父亲这个角色,那么孩子没法理解婚姻这个单词的具体含义!对于在婚姻中处于相对从属地位的女性还好一些,但对于男性来说,就是巨大的遗憾了。

这一点是我弟弟的一大缺陷。

他只能从理性上理解家庭。

比如他和妻子育有两个孩子,他把两个孩子照顾的很好,对妻子也应酬的很好。他把自己的老娘孝敬的也很好。但是有一点他不明白,那就是夫妻之间要相互忠诚。他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要有忠诚于妻子的必要。

在他的脑子里没有夫妻相处的模式。只有责任与享受!妻子代表的责任,照顾母亲,养育孩子,他会对妻子很好的。是那种理性的好,而另外一个家给他提供享受。这种状态是从他一结婚就开始了,就没有间断。

他在家外,永远还有一个家。

那里永远有年轻漂亮的女孩。好像是个游乐场。他不知道婚姻是一男一女的忠诚相处。因为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实在没有看到过一男一女夫妻二人,在一起的生活场景。有人说是因为我弟弟有钱,才变得花心!其实真不是这样!

他就是一个送快递的男人,也会把婚姻搞得一团糟。

弟弟曾经问过我一个事儿。他说:“你跟姐夫在一起都干嘛呀?那么长时间老夫老妻的,你们不腻歪对方吗?”这言外之意就是:你怎么不出轨呀?

我怎么回答呢?

我只是觉得很苍凉。很无语!

我见过父亲和我继母在一起生活的场景。我知道夫妻之间该如何相处。那种细水长流,源源不息的细碎的,生活的乐趣,是没法用语言表达传递给弟弟的。这个几乎是所有来自单亲抚养家庭的小孩,都不知道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该如何和配偶相处”!

配偶对弟弟来说只是完成任务,和提供享受两个职能。他把这两个职能拆分了,一个自购,一个外包。也就是说,他不理解什么是家庭。

好多人都在背后说,我有本事!把男人拿住了!降服了!所以我老伴服服贴贴的,也不花心。其实大错特错,可冤死人了!我老伴就是不和我结婚,娶了别的女人,只要女方没有太大的出入,他也能够成为一名好丈夫。因为他具有好丈夫的基因。

老伴自己的父母婚姻并不如意。但是这对他丝毫没有影响。他是姥姥姥爷带大的。他的姥姥姥爷都是天津早年间的大资本家的后代。他们是那种在旧社会就认同一夫一妻的忠诚伴侣。他们在一起生活了70年。

70年里老两口从光华少年到矍铄老人。他们在漫长的婚姻生活中,相守相爱。两看不厌。他们会在感情,因生活的柴米油盐走向平淡的时候,挖掘出新的乐趣。

经营感情对他们来说是打井,挖的越深,打出来的水就越甘甜,而这口井是他们自己一点一点挖出来的。

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去老伴儿的姥姥家,看到老两口像两个小孩一样趴在窗台上争论起来了!为什么呢?

一个说:快看,马路上停的那辆车是大发。

另一个说:你不懂,这是昌河。

一个说: 大发是黄色的。

另一个说: 昌河也有黄色的。你不知道吧?我告诉你……

就为这事儿,老两口热烈讨论了一个小时。他们聊的兴致勃勃充满乐趣。八九十岁的老爷爷老奶奶呀。那时老爷爷已经不能下床了,只能在卧室里扶着桌子走一走,就是这样,他们也照样把生活过的鲜活有趣,生机盎然。

他们永远都不是那种无话可说的夫妻。就算是一只苍蝇飞过眼前,老两口也得讨论一下苍蝇的相貌,苍蝇的性别,飞行的路线,速度与目的地。

这既是爱情的力量!这也是经营家庭的能力!

这种力量和能力,我老伴都有。这是姥姥姥爷传给他的最重要的财富。

而这种能力在我弟弟那里等于零!他根本不可能去挖掘爱情,这口婚姻中甘甜的深井。在他感情生活的“学徒生涯”中,没有学过开挖掘机,没有机会上蓝翔技校。他就是个环卫工人,开着洒水车,把水喷的到处都是,但是一会就干了。

他成长的世界里,只有寡母孤灯,只有含辛茹苦。在他的青春期里,陪伴他成长的,只有父亲的那张大照片,挂在书房的墙上。在照片里,父亲坐在藤椅上,一身中山装,有微微谢顶的前额,有面带皱纹的微笑。父亲拿着一支烟,冲着他的儿子微笑着……

这就是爸爸!

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心疼这个小男孩。他在最需要父亲的时候,失去了父亲。这是他一生的痛,其实无论他取得多大的成功,他内心都是一个敏感害羞又倔强桀骜的小男孩……

其实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位置,是不可或缺的。一旦空置了,给孩子带来的就是一生的遗憾。弟弟当年的生活条件,就是在北京也算是非常好的!但是他如今总是说:“我要加倍的爱我的儿子。因为我知道,父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多重要。我知道我儿子有多需要我”!

他的话让我听了很心酸!

弟弟心里有一个洞,那是任何人都无法弥补的……

但愿天下所有的小朋友,心里都没有这个洞!他们可以内心强大,安全笃定的面对这个世界。

如果成长过程中父亲缺位,可能给孩子带来哪些心理上的影响?

父亲的缺位,相似领头羊没了无知方向,女人带孩子在家在外生活难着手,吃尽白眼和非意。女人孩子难抬头,出人头地。受人小看,孩子内心阴影受影响。

如果成长过程中父亲缺位,可能给孩子带来哪些心理上的影响?

父亲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忧愁、是孩子的悲伤。

“丧偶”式婚姻就像一场独角戏,让女人焦虑,让孩子没有安全感。

男人对女人的爱,不是婚前的山盟海誓,而是婚后的责任和担当;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是给他多好的物质条件,而是陪伴及精神上的满足。

如果成长过程中父亲缺位,可能给孩子带来哪些心理上的影响?

一个家庭中如果其父亲缺位,称之为不完整的家庭,如果孩子小,受到影响更大伤害更深,对于孩子来说不是完整的爱,属于爱的缺失。

父亲是家庭里最重成员,负有无法替代的责任与担当,做为父亲不仅仅是家庭的顶梁柱,更是在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爱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没有一个完整的爱,不旦孩子心灵受到伤害,甚至会左右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未来。

缺失父爱的孩子,因孩子年龄大小而受到伤害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孩子小受到伤害较大,这种伤害是全身心的,会在孩子心灵里打下深深的烙印,年龄较大者受伤害程度轻,一个共同点就是对于孩子而言简直就是软杀伤。

另外一个问题是孩子心理产生一种自卑感,总怕外人瞧不起或冷眼相待,这种性格这种心态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突出,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父爱加上完整的爱对于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发表各种看法。

如果成长过程中父亲缺位,可能给孩子带来哪些心理上的影响?

我老公就是十二岁没有父亲。至于心理上的影响,咱们外人没法揣测,我们能看见的,就是行为语言完全复制我婆婆。

嘴碎。

抠门。

小心眼,

爱管闲事。

反正,很女人。

如果成长过程中父亲缺位,可能给孩子带来哪些心理上的影响?

一个家里没有父亲,孩子成年了还好,如果未成年或幼儿,孩子成長和前途都会受到直接影响。奉劝那些在孩子未成年时,切易动不动就离婚,真想离,等孩子十八以后再离,否则,双方都有责任。(除非疯子或心态及度不正常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