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命天注定”这句话是该怎么样理解的?
人的命天注定!天以什么而定呢?这是我们要弄明白的一个问题!
那么,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看“人的命天注定”,是怎么诠释的?
“孝”与“命”到底有没有必然联系?中国有最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这些从上古时期(舜帝开始)到北宋之间的至孝故事,流传了5000多年、从北宋以来历朝历代学习了1000多年的故事,到了今天、传到我们这里是不是过时了?变得不合时宜了呢?
这些故事大多出自于官方正史,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更多的是它符合中华民族的价值观,符合善恶终有报的因果规律。
《二十四孝》开篇说的是大舜,在父母兄弟都想害其死而后快的前提下,智慧的周旋,而又不失孝道。
因此在三十岁的时候,尧帝问谁可治理天下,四方全部推荐舜。尧帝因此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并让九个儿子和舜共处,来观察他的为人。
期间父母兄弟还不放过他,并以为把他害死了而瓜分了他的财产,甚至包括两个妻子,但是安然无恙的舜依然孝养父亲,友爱同父异母的弟弟。
后来,舜因为孝,被考核合格,提拔重用为新一代的帝王。能在“五帝”中占有一席位置,并且被后人敬仰,舜是靠的一个“孝”字,我们可以这样说:舜的命天注定,是因为这个“孝”字!
如果你认为这是一个偶然,那么接下来看看这个二十四孝中的故事,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论语》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是最难的。遇到事情,子女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来享用,难道这样就是孝了吗?”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你能做到对待父母身体健康好与坏一样和颜悦色,就算是孝了,可我们能做到吗?
看看这个古人是怎样做的?
东汉时期的蔡顺,自幼丧父,独自赡养母亲。有一次蔡顺进山砍柴,家里来了客人,母亲等了许久不见儿子回来。情急之下,母亲就咬破了手指 。此时,远在山中的蔡顺忽然感到心中十分不安,以为母亲有什么状况,放下柴飞奔回家。
到家以后,母亲才说:“家里来客人了,我没法通知你。只好咬破自己的手指,希望你能感应到。”什么样的母子才能连心?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打工的我们能不能感应到父母在家的生老病痛?
蔡顺的母亲在那个动乱年代高寿九十而终。
当时,还未下葬,乡里发生大火灾。眼看就要烧到母亲的灵堂,蔡顺趴在母亲的棺柩上,一边悲伤痛哭,一边祈求上苍。
没想到的是,大火竟然避开了蔡顺家。全乡都遭了火灾,只有蔡顺家幸免。我们不得不说“这是天成全其孝”!看到这里你还有什么说的呢?
有些事情我们不相信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做不到!
蔡顺的母亲平生害怕打雷,自从埋葬了母亲,一遇到打雷的天气,蔡顺就到母亲的坟墓前,抱着坟墓哭泣着安慰母亲说:“儿子在这里,儿子在这里!”
太守韩崇听说此事后,每到打雷天气,就派马车到坟墓旁等候蔡顺。后任太守听闻此事后,又举荐蔡顺为孝廉出任官职,但是蔡顺觉得自己不能远离母亲的坟墓,于是就推辞了。
蔡顺一直在乡里,八十而终。
我们可能觉得这个故事有些“矫情”,以为这样做过了。可天道不这样认为啊!正是因为这些我们以为的“矫情”,上天才赐福于他啊!这也是天因“孝”而注定命运的典范。
孝能带来什么呢?除了感动上天,还能化解灾难,这都是天因“孝”而注定的。
陈遗是南北朝刘宋时期人。他年轻时在郡里当个小吏,因为母亲很喜欢吃锅巴,陈遗在外面做事,身边经常带着一个布袋,每次煮饭之后就留下一些锅巴,等回去时给母亲吃。渐渐地累积了好几升锅巴带在身边。
后来孙恩起兵作乱,陈遗跟着官兵一起被打败,四处躲藏,许多人流离失所饥饿而亡。但陈遗竟靠着这些锅巴活了下来。
他母亲因为和儿子失散,日夜哭泣,导致双眼失明、两耳失聪。
陈遗回到家后,对着母亲一拜再拜,号哭不止,不久母亲的眼睛竟然复明了。
孝感天地,恸感鬼神。上天怎么会辜负一个孝子的孝心呢!
古人做出的“尝粪忧心”、“卧冰求鲤”这些事,现如今可能感觉不可思议,这也是我们现在之所以不能感天地、泣鬼神的原因,至心未达,诚信难期,怎么会有通天地来注定我们的好运呢?
那么除了孝以外还有什么需要天注定的命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吾将百万之众,未尝妄杀一人,其后必有兴者”这是东汉名将邓禹的名言,意思是说,我一生带兵百万之多,从不乱杀一人,子孙后代中必有兴旺发达之人。
邓禹位极人臣,令他名满天下的不是战功,竟然是他的宅心仁厚。
后来果然如他所言,他的孙女22岁为皇后,25岁成为太后,掌控东汉帝国临朝听政16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贤德皇后。
另外,他的子孙也荣显整个东汉。这不能不说上天注定的命运。
上天凭什么注定邓家命运呢?就如邓禹所说“吾将百万之众,未曾妄杀一人,其后必有兴者。”
为什么呢?因为“上天有好生之德”这也是上天注定命运的一个硬性条件。
而有个人也说过类似的话,他就是南北朝时期西魏至北周时期的明臣柳庆。
柳庆说:“西汉时,东海于公断案无私,生前就扩建大门以待后世子孙封赏。如果这有应验,我也应该差不多了吧?”
柳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柳庆一生谨守正道,伸张正义,明辨是非。因此他才把自己比作西汉时期的于公。
于公的经典故事就是“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是说因为于公断案从来不曾妄杀一人,所以后世子孙必有兴旺之人。他的儿子于定国,官至丞相,封西平侯;他的孙子,成为驸马,官至御史大夫。
而柳庆也如此有信心,也是因为他坚守正道。
那么柳庆有什么“天注定”的命运呢?
柳庆有四个儿子,柳机、柳弘、柳旦、柳肃。
柳机在隋文帝时被封为建安郡公,任纳言(同宰相)。
柳机的儿子柳述,娶了隋文帝小女儿兰陵公主为妻。
三子柳旦的孙子柳奭(shi),唐高宗时期的宰相。
柳旦的六世孙,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
上天既然有好生之德,那么有没有杀人而带来“天注定”反面教材的呢?
有的!
战国时期“战神”白起,在《千字文》中将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而白起列首位。
白起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略地,被封为武安君,为秦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可同样令人惊叹的是他的杀人如麻。
据不完全统计,竟然达到89万之多!
后人称他为“人屠”。一代战神,亦是一代杀神。
后他被秦王赐死。白起自刎前留下遗言说:
“我本该死!长平之战,赵国投降几十万人,我却使诈把他们全部活埋,仅此一条,就足够让我去死了。”说罢,把剑自刎。
而另一个西汉“战神”李广,常常以“李广难封”让人唏嘘,他因此专门询问星象占卜专家王朔说:“我的部下,那些普通的将领,一个个都封侯了,我始终不得封侯,这是为什么呢?”
王朔问道:“将军回忆一下,平生有没有做过愧对天地、愧对良心的事情呢?”
李广想了一会,说:“我过去镇守陇西时,当地羌族反叛,我诱骗他们800多人投降,却又在一天之内将他们全部杀了,这件事情到今天我依然非常悔恨!”
王朔说:“没有什么比杀害投降的人,而招来的灾害更大了!这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
而李广后来也是拔剑自刎,以至后来他的孙子李陵还投降匈奴,从一个英雄变成了“汉奸”,并且子孙逐渐没落消亡。
上天有好生之德,佛法也有众生平等之说,我们推而广之,“好生”能够得到“天注定”的好运,那么杀人、杀生是不是会受到“天注定”的坏运呢?
细思极恐的问题,还是期待自己考虑吧!
那么还有没有其他“天注定”的命运呢?
天注定的命运有很多,除了上面两条之外,还有一条比较重要的,就是“淫乱”!
“万恶淫为首”,天是怎么注定的?人怎么会得罪于天呢?只不过是自己的行为不合人理、违背天道罢了!
五代时闽国皇帝王延钧,起兵叛乱杀死哥哥,成为国君。在位期间,他十分宠爱父亲原来的婢女陈金凤,并把陈金凤立为皇后。而陈金凤又与归守明、李可殷一帮权臣私通,尽遭一国耻笑。
王延钧还有个侍妾名字叫春燕,王延钧的儿子王继鹏又与春燕私通,后来因为春燕引起另外一个儿子王继韬的不满,于是王继鹏与皇城使李仿秘密商议杀掉王继韬。
公元935年十月十八日,王延钧病重,李仿和王继鹏领兵杀入宫中,将王延钧杀死!皇后陈金凤及“情夫”归守明一同被诛杀……
能够贵为一国之君,这是多大福报的事,没想到的是却造成了一连串的弑兄、弑父,父子、兄弟、男女之间混乱不堪,常说的“万恶淫为首”,就是出自这些乱伦、乖戾的行为,老天只能让其“灭亡”来平衡这种阴阳吧!
而在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元禧作为皇室的重要成员,被封为咸阳王。可元禧不珍惜自己的这份福报,贪财好色,妃妾多达几十人,依然不满足,周围没有他可欣赏的美女,他就到更远的地方去挑选,纵情声色,放任自流。
当他的皇帝哥哥去世以后,身为辅政大臣之首的他,因为妃妾众多开支过大,他就大肆贪求财物,并且霸占国有资产,盐矿、铁矿,相继为他经营。
元禧已经威胁到了国家命脉,新继位的宣武帝,对元禧的行为十分厌恶,开始削弱他的权力。眼看断了经济来源,元禧于是阴谋造反,但是还没有来得及举兵,就被一网打尽。
“上天注定”,怎么会让你这种人成功呢!
元禧临死时痛哭流涕,与自己的几个妹妹诀别。虽然快上“断头台”了,他心里却依然还惦记着自己的几个小妾,让自己的妹妹照顾她们。
元禧的妹妹,也就是公主们哭骂道:
“就是因为你找了太多这样的女人,才让你贪逐财物,导致今天的下场,你竟然还对她们念念不忘!”
元禧本来有“天注定”的好运,可因为“淫乱”导致丧命败家,他的子女中,竟有落魄到没饭吃的地步。
有人淫乱祸殃后世,也有人清净检点福泽子孙。
唐代名将高崇文,生性淳朴少言,虽不通文字,但却懂得世间道理。他年轻时从军,熟悉军事,屡立战功。
公元806年高崇文奉朝廷之命攻打西川节度使刘辟。高崇文在领兵攻下成都后,命令所有士兵只在路边驻扎,就地休息。
当时,刘辟有两个小妾,年轻漂亮。众人都劝高崇文纳为己有,可高崇文不为所动。监军建议把美女献给朝廷。
高崇文说:“天子命我征讨刘辟这种凶顽,我首先应该安抚百姓。现在却忙着进献美女讨好天子,这哪里是天子的本意?我奉行正义,决不做这种事情!”
最终将这两名美女许配给没有妻室的将吏。
唐宪宗听说此事后,说:“高崇文得到美女,既不进献朝廷,又不留给自己,这才是忠诚正直的人啊!”
高崇文有三个儿子,长子高承简和父亲一样同为晚唐名将,官至邠宁节度使,封密国公。高崇文之孙高骈,唐末名将,诗人,历任五镇节度使,封渤海郡王。
那么除了这些大节方面的问题,还有什么天注定的事呢?
萧遘出身于兰陵萧氏,名门之后。萧氏家族至萧遘这一代,曾经出过八代宰相,历史罕见,史称“八叶宰相”。
萧遘有一次得罪了权臣宰相韦保衡,被贬官。途径三峡时,担心自己被韦保衡加害,于是停船对上天表明心迹。
意想不到的是,萧遘忽然看到有个人对他说:“相公不要担忧,我将保护你,抵御加害。”
萧遘听完心中暗自惊异。等到达白帝城的时候,萧遘才发现白帝祠中的神像,就是他停船时看到的那个人。
这是什么东东?“天神”竟然出面保护萧遘!我们不禁要问:“凭什么?”
是什么原因让萧遘获得“天注定”的恩泽呢?
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那么我们可不可以以这样理解这句话——人能如我存心,天必赐汝以福。
这句出自于《文昌帝君阴骘文》中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来看看答案,答案就在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百福骈臻,千祥云集,岂不从阴骘中得来者哉?
这才是天注定的真正含义!
我们看看如今社会的“乱现象”,像是那些曾经的明星、名人,不能说福报不够深厚,名、利双收,可随着自己的“作践”,不断突破社会道德底线和法律红线,冲击我们的眼球,刷新网民们的三观。
私德败坏、品行不端、偷税漏税、奴颜于外、婢膝于“贼”,像是吴、霍、黄之流,把本来“天注定”的好运都给糟蹋掉了。
我们不可不慎啊!
“人的命天注定”这句话是该怎么样理解的?
对未知的无奈
“人的命天注定”这句话是该怎么样理解的?
命者,运也!俗语云“人走时运,马走膘”。运气好的人干什么事都能成功,运气不好的人干什么事都受阻,一事无成。于是乎把命归究于天,听天由命,好像自己一点责任也没有!一切都是上天安排好的。其实是在为自己找借口,自我安慰罢了!
“人的命天注定”这句话是该怎么样理解的?
“人的命天注定"这句话是封建统治阶级剥削压迫穷人的一个精神枷锁。其目的就是让被受剥削被受压迫者放弃反抗,心甘情愿的接受剥削和压迫,因为这足上天的意志,命里注定的。
这是一种精神鸦片。
这种荒唐的理论毒害了天下受苦人几千年。自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才砸碎了这个精神枷锁,穷苦人争取自由求解放的运动风起云涌。
在中国,共产党的问世,唤醒了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明白了人的命运不是上天注定的,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中国共产党人带领觉悟了的中国穷苦百姓,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赢得翻身解放,过上了今夭的幸福生活。
然而,直到今夭,天下仍有些百姓被浸固在这个精神枷锁中,特别是在某些国家民族和部落的百姓,悬昧无知,相信上天,富人的富,穷人的穷,一切的不平等都是上天决定的。不能砸碎这个精神枷锁,严重的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人的命天注定”这句话是该怎么样理解的?
“人的命天注定”并不是锁定人生,尽管说有好多失意,可在平凡的生活中也会奋斗的很好!人生往往不尽人意,这句话常用在努力了可没有达到想象中的那样满意!
“人的命天注定”这句话是该怎么样理解的?
人的命天注定这句话只是一个托辞,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有些事情七凑八节的赶上了,事后谈论起来,就说成:这是天意命里注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