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辽沈战役》中,廖耀湘为什么在攻占彰武之后裹足不前,坐视林彪攻克锦州?
有部旧的黑白故事片《黑山阻击战》解释了这个问题,林彪不仅派出四纵和一纵去守塔山,还派出了五纵(万毅)、六纵(黄永胜)在新立屯一线阻击廖耀湘第九兵团援锦,还有个十纵集结在黑山、大虎山地区待机,这么大的攻锦战役,东野主力的侧翼是必须安全的。在国民党军队1948年成立的20多个应急兵团
-
如何评价廖耀湘?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在撤退的路线问题上杜聿明和孙立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不属于第五军序列的新38师师长孙立人(六十六军)坚持抄近路到印度,杜聿明则坚决按蒋介石的命令率部回国,新22师师长廖耀湘挺杜斥孙,终至远征军分道扬镳。结果第五军第200师长戴安澜牺牲,新22师走出野人
-
廖耀湘的法式滚筒具体指哪种军事理论?
所谓“滚筒式”战法是黄埔六期廖耀湘的专利,它不是“法式面包”,跟什么法国和圣西尔军校都没什么关系。既然是滚筒式,其实包括着两层意思,向前滚就是进攻,向后滚就是撤退,中心思想就是部队之间的递次掩护和战术协同,并无甚出奇之处。昆仑关战役中,邱清泉疯劲大发,在阻援战斗中打的非常不错,可
-
廖耀湘兵团为何堪称是国军最强兵团,有哪些底牌,究竟有多能打?
如此这般提问,显然是误读了廖耀湘兵团作战序列的变化过程,笔者很负责任地说:廖耀湘兵团从组建到覆灭,无论兵力还是战力,从来都不是什么“国军最强兵团”!造成这个错觉的最重要原因,是部分读者总以为,新一军和新六军始终同时在廖兵团的编成内。研读军史要细,比如1947年8月廖兵团组建时,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