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的人到底有没有好报?
我多管了一次闲事,挽救了一个女学生的性命,并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报。有一年,在高考刚刚结束的季节,有一天我加班写材料工作到很晚,后来饥饿难耐,我决定到食品街的昼夜饭馆去吃夜宵。那天是个雨天,伴随着风,下着不大不小的雨,我打着伞,迎着风雨朝食品街走去,途中要经过景观河上的吊桥。当我走上吊桥的时候,在路灯昏黄的光影下,我看到了一个人站在吊桥上,等我走近才看清,这是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她没有打伞,全身上下已经被雨水淋透了,并且身上还散发出一股浓烈的酒味,当时,她正对着空旷的景观河大喊大叫,情绪看上去有些不太稳定。我有些诧异,感到这个女孩子好象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在此发泄情绪。但考虑到男女有别,我刚开始并没有打算去过问这个女孩子,当我与她在窄窄的吊桥上擦肩而过的时候,我更加看清了这个女孩子在哭泣,她脸上布满了雨水和泪水,而且她的脚上穿着一双粉红色的拖鞋。我虽然心中有疑问,但不能多管闲事的心理占据了上风,所以我并没有停住脚步,当我快走到吊桥的另一端的时候,我下意识地回了一下头,我发现那个女孩子不见了。这下刚才那些诸如男女有别、不能管闲事的杂念一扫而光,我快速跑到刚才那个女孩子所站的位置,发现吊桥上有一只粉红色的拖鞋,我马上意识到那个女孩子跳到了景观河里去了。我没有多想,也从吊桥上跳了下去。好在吊桥不高,景观河里的水也不是很深,我很快在河水里找到了那个女孩子,当时女孩子可能被吓着了,她死死抓住我的胳膊,被我连拉带拽地救到了岸上。我立刻给医院打了急救电话,并陪同女孩去了医院,帮助她办理了相关手续。看到女孩子经过救治脱离了危险,我才疲倦地回到家,饭都懒得吃,倒头便睡觉了。后来,女孩子的家人找到了我并到单位给我送了一面锦旗。原来,女孩子是因为填写高考志愿与单亲母亲发生了分歧,两人还大吵了一架,女孩子一时想不通,趁母亲上夜班的时候,独自喝了许多酒,干出了傻事。后来,医院救治的人告诉女孩的妈妈,那天下雨,景观河里的水不仅涨高了而且还很凉,如果不是我及时救治,女孩子很可能有生命危险。再后来,女孩子的妈妈听了我们的劝说,按孩子的意见填报了志愿,女孩子高高兴兴地去上学去了。不久,我们单位开展管理人员竞聘,强手如云,经过层层淘汰,到最后阶段只剩下我和一个旗鼓相当的同事,上级权衡再三举棋难定,最终,上级给我评语中加上了一句话:舍己救人。我也因此,胜出。
善良的人到底有没有好报?
15年前,婶子从路上带回一个痴痴傻傻的女孩,想要给他家残疾的儿子做媳妇。后来他家门口突然停了3辆豪车和一辆警车,他们善良最终得到了好报。
邻居家两夫妻一直都是很勤劳善良的人,在村里只要哪家有困难,他们肯定会去帮忙,所以他们在村里口碑很好,大家都很尊重他们。
但他们却是很苦命的人,他家只有一个残疾的儿子。当年因为贫困,他们找了个有经验的老婆婆,准备自己在家生孩子,但没想到难产了。
一家人急急忙忙把他妻子送进医院,据说到医院的时候,人都快不行了。医生紧急剖腹产,好在孩子大人都得救了,一家人松了一口气。
但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才发现孩子和别的小孩不一样,动作怪异,经常扭动哭泣。带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重度脑瘫,医生说可能是因为难产缺氧导致的。
没办法,他们只能尽力照顾孩子。他家孩子走不稳路,讲话也不清楚,但头脑是清楚的,还挺聪明的。
夫妻俩本想再要一个孩子,但一直没能怀上,医生说是因为头胎难产对身体损伤太大。所以10多年来,他们夫妻一直带着这个残疾的孩子生活,一直很担心以后他们走了,没人照顾儿子。
在她儿子17岁那年冬天的一个傍晚,邻居婶子去赶集回来的路上,看见一个浑身脏兮兮,冻得瑟瑟发抖的女孩。她上前问女孩,怎么不回家。女孩就只是傻笑,说她要吃饭。
婶子实在于心不忍,就带她去吃了一碗面。女孩吃完之后,就一直跟着婶子,婶子去哪她去哪,甩都甩不掉。
眼看天快黑了,大冬天的,这女孩在外面了怎么过呀。婶子很心疼这个女孩,她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和她儿子年龄相仿,可怜的女孩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也没人管。
婶子突然转念一想,干脆带回家算了,以后说不定可以和儿子相互照应,也算是给女孩一个家,不然可能活不下去。
于是婶子就把这个痴痴傻傻的女孩带回了家,村里人看到了都跑来围观,一个懂行的人说,女孩全身虽然脏兮兮的,但穿的都是名牌,说不定是有钱人家的女儿。
婶子问女孩她家的情况,她却傻傻的,总是答非所问。大家都劝婶子,不要趟这摊浑水,把女孩送警察局得了,警察会帮女孩找家人的。
婶子觉得大家说的也有道理,晚上就给女孩洗了澡,换了干净的衣服,这才发现女孩长得白白净净,眼睛大大的,还整天笑嘻嘻的,看起来很是可爱。
第二天,她带着女孩去了派出所报案,但因为女孩无法说出家庭信息,警察也暂时查不到相符的失踪人口报案记录,所以一时不能帮女孩找到家人。
警察说他们可以把女孩送到福利院,但婶子不放心,也有些舍不得,还是想养着她和儿子做个伴,于是就再次把女孩带回了家。
婶子老公难以接受,想让婶子把女孩送走,但听婶子说,以后这女孩说不定可以照顾下她儿子,他也就觉得妻子的想法不错,因为他们都害怕等他们走了以后,儿子无依无靠,生存不下去,所以也就答应了。
村里人都打趣的说,婶子白捡了一个漂亮儿媳妇,婶子和他老公可开心了,对女孩非常好,走哪里都带着,一家人来起来和和美美的。
一年后,两口子提出让女孩和儿子结婚,没想到却被他儿子拒绝,儿子说,从第一次见面就把女孩当妹妹,自己是残疾人,不想拖累她,希望女孩有一天能和她自己的父母团聚。
他们两口子拗不过儿子,只能作罢,想着当个妹妹也行,只要能相互照顾就好。为了能够让女孩有自理能力,他们每天都在教她生活技能,虽然有时候根本教不会,他们也没有放弃。
同时,他们还用自己的积蓄带女孩去医院检查,希望能有方法改善女孩状况。医生说,女孩可能是因为受到很大的刺激,患上了精神疾病。她的病通过心理治疗,有康复的可能。
从那时候起,夫妻俩就为了给女孩治病努力赚钱。女孩状况也一天天好起来,渐渐能够生活自理了。村里人都十分佩服他们两夫妻,他们对女孩好得无可挑剔。
8年后,女孩已经能够帮着他们干活,还能照顾哥哥吃饭。婶子夫妻俩整天乐呵呵的,感觉日子又有了盼头。
没想到,那天警察突然带着三辆豪车过来,停在了他家门口。警察说女孩的爸爸找来了,随后一个穿着很有气质的中年男人从车上下来,激动的跑过去,握住了婶子的手。
他刚要说话,看到女孩从家里走出来,瞬间泪奔,跑过去抱住女儿嚎啕大哭。女孩也跟着哭起来,她应该是认出了自己的爸爸。
婶子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她害怕女孩离开她,这么多年来,女孩早就是她的心头肉了。所以,这时候她是慌乱的,并没有因为女孩找到爸爸而高兴,有的只是害怕。
女孩爸爸说,他一直以为女儿已经死了,因为他亲眼看见女儿掉进了河里里,打捞了几天都没找到,在万分悲痛之下,给女儿办了葬礼。
原来,女孩父母在她很小时就离婚,女孩和母亲生活,她家庭条件很好,生活得很幸福。但没想到,她妈妈意外出了车祸,突然就没了。
女孩收到了极大刺激,精神状况越来越差,有一天她跑出去不见了,爸爸到处找,却看见她刚好从河边掉进了河里。河很深,水很凶猛,他还没跑近,女儿就已经消失在河水中。
他悲痛万分,报了警,经过几天的搜救,只捞到女孩的一只鞋子,其他什么都没找到。搜救员说,基本没有生还的可能了。家人悲痛万分,却也不得不接受现实。
女儿走后8年,父亲每一天都活在愧疚中。那天,他突然看见电视里的一句话“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女儿怎么可能凭空消失?于是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报案寻亲。
没想到还真的找到了一个女孩,和他DNA对比显示是亲生女儿。这可把他激动坏了,赶紧跟着警察来接女儿。
完全没想到女儿能够意外活了下来,还得好心人相助,现在健健康康的。
女孩父亲十分感谢婶子一家,当即表示,以后他们就是一家人,他要让婶子一家过上好日子。
之后女孩跟着她爸爸回了家,女孩爸爸给婶子家盖了全村最大的乡村别墅。还带婶子的儿子去上了特殊学校,他虽然是脑瘫,却非常聪明,很快学会了电脑和写作。
女孩也经常回来看望他们,还给他们买各种好东西,这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更重要的是,他们真真切切多了个女儿,很多女儿还不如这女孩孝顺。
婶子儿子虽然是残疾人,夫妻俩从没想过他能自己赚钱,而如今他却通过写作,比很多正常人还要挣钱。因为他家条件好,去年他娶到了老婆,虽然也是个残疾女孩,但两人兴趣相投,一起奋斗,相互照顾,夫妻很恩爱。没想到,他们家竟然成了全村过得最好的。
婶子一家因为善良,最后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村里人都说他家是走了狗屎运了。
但我却觉得这是好人有好报,他们应得的,并不是运气。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的善良,女孩可能早就没命了,女孩的爸爸也就不会感激他们,回报他们。
通过婶子一家的离奇经历,我相信善良的人一定会有好报,还因为这几点:
其一,多做好事,自己心里开心,有成就感,会更加积极向上,工作生活也会越来越阳光;
其二,人是社会群体,每天都需要和人打交道,你对别人好,别人一般都会回报你一样的善意,这样朋友会越来越多,路也就越走越宽。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如果你一直很善良,却没有得到你想要的回报,别急,也许只是时候未到。
结语:你尽管善良就好了,其他的交给时间吧,好报总会是找到你的。
善良的人到底有没有好报?
六十年代初夏的一天晚上,当木匠的爷爷从外地做乡活回来,他肩上扛着一个用大锛把子挑着的一个木工专用的竹笆篓。上面挂的有大锯和小锯,里面装的是斧子,刨子、墨豆子等木工用具,再翻过一道土岗就可以到家了。
当他翻过那道岗时,走到一个大地埂子下面,听到好像是有小孩的哭声。他就放慢了脚步仔细听了一下,伴随着小孩的哭声还有女人哄小孩的声音,他就有点纳闷了:天快上夜影了,这漫天坡里怎么会有大人和小孩呢。
爷爷经常摸黑路回家,他说他带的五尺杆子、墨斗子和画签子这些都是辟邪的东西,所以,有了这些辟邪的东西就是半夜回家他也不害怕。
于是,他决定顺着小孩的哭声去看看过究竟。
他走过去一看那个情景,顿时就觉得非常的心酸:原来我们这里是丘陵地区,有一些三四米高的大陡地埂子,在那个大陡地埂子上有一个大水豁子。由于地埂有高度差,地豁子因长年累月的被水流冲刷,就形成了一个半圆形的类似于防空洞那样的半圆形的大干洞。
在洞里坐着一对3、40岁的夫妻,他们一个人抱着一个小孩,在洞口里还有一对竹子花筐和衣物被单什么的。爷爷一看就知道是个逃荒过来的,晚上没有地方住了,就住在这个干水洞里了,看样子在这个洞里已经住了几天了。
爷爷心想:眼下虽然暖和了,但要是碰到下雨天了怎么住呢,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于是,爷爷就问他们是哪里的人,男的说,他们是北方人,他们那里都是盐碱地不长庄稼去年又遭了灾年就没有粮食吃了,他就带着老婆孩子一路逃荒走到了这里。今天还没有吃顿饱饭,孩子饿得直哭,在这个洞里已经住了四夜了,男的说着,女的就在一边抹着眼泪。
爷爷看他们一家蜷缩在干水洞里鼻子发酸,长叹了一声说:“你要饭怎么不找个有粮食的地方要呢,我们这里也是没有粮食啊,”
停了一会,爷爷说:“你们跟我一起走吧到我家去先给你们弄点吃的,再给你找个地方住,看看小孩饿的多可怜。”
爷爷就把他们一家领到了我的家里,奶奶和爸爸妈妈看到爷爷领了几个生人到了家里也不知道是咋回事。
爷爷就把在干水洞里碰到他们一家的事情说了一遍,并让奶奶并给他们做顿饭吃。
奶奶答应了,就自言自语的说着:“造孽啊,现在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缺吃的,难啊。”
奶奶走到堂屋的里房里,掀开米缸和面缸的锅盖,只见里面的粮食都快见底了,她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无奈的摇摇头,然后,就穵了大半瓢面出来。
奶奶准备和面擀面条的,她想,擀面条没有做锅林子省面,她想省点面烙个小馍。那对夫妻一天可能没吃到饱饭了,她想把省出来的面,烙一个小鳖壳馍给他们吃。
于是,她就把面和成面浆子煎锅林子吃,这样就比擀面条要省面些。
奶奶做了两锅锅林子面糊涂,烙了一个小鳖壳馍。我姊妹四个加爷奶爸妈共八个人,再加那家逃荒的四个人,一共有12个人吃饭。
吃饭时奶奶把馍切的很小,给我们四个小孩一人一块,剩下的都给那家逃荒的吃了。
可逃荒的男的只吃面糊涂,不吃馍,他说把馍省给小孩吃。
吃了饭后男的对我爷爷奶奶说:“大叔、大婶,我叫付保红,儿子两岁,小女儿半岁,实在没哪去的了,请你们给公家说说看看能不能收留我们,以后我们一家会报答你们的。”
爷爷说:“好吧,我现在领着你咱一起找队长说说吧,看看能不能收留你。”
爷爷就把付保红领到了队长的门口。
队长50多岁也是我的本家,按辈分我喊二叔的。爷爷喊开门后,队长就把爷爷和付保红领到了堂屋里。
在堂屋的门后边我二婶正在煤油灯下用纺车子在“嗡嗡”的纺线。
二婶见屋里来客人了就停下了手中的纺车子,把煤油灯端到用土坯垒起的供桌上放着了。
爷爷就把在干水沟里碰到付保红的事情和想把他收留在小队的想法和队长说了。
还没等队长表态,只见付保红“扑通”一声跪下了说:“求求队长收留我们吧,我们没哪去的了,我们一定会好好干活的。”
队长和他老婆赶紧把他扶起来说:“你这是干什么呀,赶快起来,有话慢慢说。”
这时,二婶望着二叔说:“那就收留他们吧,看他一家也怪可怜的,咱队里薄薄拉拉的田地又多,也缺劳力。”
爷爷也说:“是啊,多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先让他们住在牛屋里,以后再帮他盖两间房子。明天再给他弄点口粮,就让他在咱队落户干活吧。”
队长想了一会儿就同意了。
当天晚上,爷爷就把付保红一家领到生产队的牛屋去了,此时,天已经暖和,牛也都出栏了,牛屋正好闲着,就让他们一家临时睡在装稻草的草捞子里临时凑合一夜,明天再给他们清理牛屋。
付保红从此就在我们队里安家落户了,还成了我们生产队里的一个社员。
付保红成了我们队里社员第三天,有一天晚上在加夜班干活时,生产队里一个女社员的腿被毒蛇咬了,腿当时就肿了。
付保红就在离那个女社员不远的地方干活,他知道后,立马跑过去让那个社员赶紧把裤子卷起来,他就趴在那个女社员的腿上使劲的往外吸蛇毒。一边用手挤,一边用嘴吸。吸了之后,他又把那个女社员带到他家里用他带的草药熬成药水仔细的洗了洗伤口,他说明天白天再重新挖药给她敷上。
由于付保红及时的挤毒吸毒和用草药清洗伤口,没两天那个女社员的腿就好了。
通过这件事情后生产队的社员,对付保红就刮目相看了,慢慢的都喜欢上他们一家了。
付保红就对大家说:“我爸爸是个老中医,教会了我挖草药治疗一些蛇伤和妇科病的方法,还教会了给人看病扎银针。别看我老婆年轻她还会接生呢,她妈妈是当了一辈子的接生婆,以后大家有啥事了请说一声,只要我能够做到的,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帮助大家。”
付保红夫妻干活都很实在,从不偷奸耍滑,人缘慢慢的就好起来了。谁家有人生病了或有月经不调的人给他说一下,他就到地埂上挖些草药再用银针配合着治疗很快就可以治好的。特别是出生几个月的和1、2岁的小孩发烧、拉肚子和肚子发涨等等小疾病,他就用生姜把小孩的肚子或脚板心里赶赶辣辣,再用银针扎扎用不两天小孩的病就好了。
生产队的社员见付保红还有那么好的医术,给他们治病还省下了一些钱财都非常高兴。在感谢付保红的同时,也都夸我爷爷给队里办了一件好事,收留了一个那么好的手艺人。
第二年,队长就向大队干部推荐了付保红,大队就让他当上了赤脚医生,给全大队的社员治病。
也就是那一年的冬天,一天夜里雪下的很大,队长的儿媳妇要临产生小孩了。那个年代农村妇女生小孩都是接生婆帮助产妇接生的。可那天雪下的又大,路又不好走,要走到外大队去才能请到接生婆,可产妇肚子疼的直叫唤。这时,队长的老婆想起了付保红说的他老婆会接生的事情,于是她就急忙的去请付保红的老婆来帮她媳妇接生。
付保红的老婆听到有人喊她接生时,她急忙的穿好了衣服,跟着队长的老婆就走进了她儿媳妇的里房里。
她叫队长的老婆先把里房的火烧旺一些别冒烟,随后就查看产妇的宫口情况,又摸了摸肚子,她对队长的老婆说:恭喜婶婶你儿媳妇怀的是双胞胎。
下半夜后,她顺利的接出了一个女孩,不大一会她又接出了一个男孩。
队长的儿媳妇平安的生了一个龙凤胎,把他一家都高兴坏了。
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付保红夫妻给我们这个生产队的人也办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好事。特别是给生产队的人治病,既给社员节省了一些钱财,又方便了群众看病,只要不是大病,他基本上都可以做到手到病除。生产队的人都感觉离不开付保红夫妻了,付保红夫妻也在全力的回报着我们大家。不仅我们生产队的群众都得到了回报,他夫妻两个也都成了我们附近几个大队的热心人物,他经常出去给人看病,老婆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接生婆。
写在最后
解答:善良的人有没有好报:答案:肯定是有的,就拿我爷爷来说吧,爷爷的善良使全村人都得到了好报,爷爷那天发现了住在干水洞的那对夫妻,如果不把他们领到家里管饭,再请求队长收留付保红一家,也就没有后来付保红给生产队的人挖药治病和接生等等好事的发生。
我们生产队人的善良,换来了知恩图报的付保红夫妻,对我们生产队甚至是全大队的帮助,这就是善良得到的最好的好报。
尽管这些回报是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但他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善良是可以得到好报的。只要我们多播下花的种子,就会绽放出无数朵鲜花。
善良的人到底有没有好报?
我邻居张叔的媳妇是个智力低下的女人,每天都会端着盘子和碗来我家蹭饭,妈妈从来没有嫌弃过她,每次都热情地留她在家里吃饭,持续了几十年。
张叔不是我们村的人,他是和张爷爷流落到我们村里的,从那以后,他就在我们村里定居了。
刚来我们村的时候,张叔才10几岁,张爷爷身体不好,张叔只有每天去地里摘野菜充饥,住的是泥土房,连窗户都没有,每次刮风下雨的时候,屋里就又脏又臭。
张叔没上过学,为了照顾生病的张爷爷,他就在村里捡破烂为生,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张叔买了辆脚蹬三轮车,从那以后,张叔开始了走街串巷的收破烂生活。
张叔家里穷,可他做生意很实在,别人收购纸箱1毛钱,张叔给1毛5分钱,啤酒瓶1毛钱,总之,张叔宁可少赚点,也不让卖家吃亏,有人打趣说:“老张,你这样做买卖,小心赔的裤衩子都没有了。”
张叔憨厚地笑着说:“呵呵,不赔钱,就是赚得少点了。”
几年过去了,张叔的日子也好过了,村里的媒人就打算给张叔介绍个对象,就在这时候,张爷爷查出来癌症,张叔立刻把张爷爷送进了医院治疗,为了给张爷爷治病,张叔花光了存款,还欠下了很多债,可终究没有治好张爷爷的病,治疗三个月后,张爷爷去世了。
张叔处理完张爷爷的后事,就开始了新的生活,他依旧是每天不辞辛苦的工作,为了赚钱还债,他白天收破烂,晚上去帮人替班,过得特别充实。
因为家里穷,没有女人愿意嫁给张叔,也没有人愿意帮张叔说媒了,张叔从没责怪别人对他的看法,这种日子持续了几年,有一天,村里的媒人找到张叔说:“老张,你年纪不小了,也该考虑考虑自己的婚事了。”
张叔挠着头说:“我娶不起媳妇。”
媒人笑吟吟地说:“我给你说个媳妇,你愿意吗?”
张叔愣了愣,笑着说:“你就别和我开玩笑了。”
媒人郑重地说:“我是认真的,那女孩才22岁,就是小时候发烧烧坏了脑子,只要你不嫌弃,我保证撮合你俩结为夫妻。”
张叔犹豫了半天才反应过来:“需要多少彩礼呀?先说好,如果要得多,我可给不起。”
媒人笑着说:“我先带你去见见那女孩吧!”
张叔回屋里换了身清爽干净的衣服,这才笑着说:“咱们走吧,”
媒人和张叔骑着电瓶车去了女孩家里,女孩长得挺漂亮,樱桃小嘴,大眼睛,只是脸上很木讷,看到张叔后,她神色紧张地躲在角落里,不敢说话。
张叔被女孩的容貌吸引力,痴痴地看着,媒人轻咳几声,示意张叔不要出洋相,张叔这才意识到他的问题,连忙低下头:“对不起,对不起。”
媒人走到女孩的母亲面前说:“丽娟妈妈,我今天来,主要是想给咱丽娟介绍个对象,你也知道,丽娟年龄不小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可她的智商还停留在几岁的时候,想找个合适的人过日子很难,今天我带来了村里的老张,你别看他年龄大了,可他很勤快,人也善良,只要你愿意将丽娟愿意嫁给他,他肯定会好好对待丽娟。”
丽娟的母亲仔细打量着张叔,轻声问:“有车吗?有房吗?有存款吗?”
张叔懵了,紧张地说:“我有辆收破烂的三轮车,有套泥土房,还有点存款。”
丽娟的母亲愣了愣,笑着说:“你这人还挺实诚,那我问你,如果我愿意把丽娟嫁给你,你保证能对她好吗?她不会洗衣做饭,不会打扫卫生,吃饭需要人喂,衣服需要人穿,你能忍受这种枯燥乏味的生活吗?”
张叔摇着头说:“只要你愿意把丽娟嫁给我,我什么都愿意做,我绝不会嫌弃她,真的。”
丽娟的母亲满意地说:“你这人虽然没什么大本事,可还算忠厚善良。”
张叔愣了半天才反应过来,他双膝跪地:“妈妈,谢谢你愿意把丽娟嫁给我,从今以后,我保证好好孝顺您。”
丽娟的母亲吓坏了,连忙说道:“你这是干啥呀!快起来,别让人笑话了。”
媒人脸上露出了笑容:“老张,你岳母愿意把闺女嫁给你,你是不是也应该表示表示,给点彩礼呀?”
张叔笑着说:“应该的,应该的。”
媒人想了想说:“你也不容易,丽娟的妈妈也不容易,我看就给18000的彩礼吧!你觉得怎么样呢?”
张叔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到头来什么也没说出口,只是点了点头。
丽娟的母亲看出来张叔的难处,笑着说:“我也不在乎那些彩礼,只要你真心对我女儿好,给11000的彩礼就行了。”
媒人愣了愣,笑着说:“11000是个吉祥的数字,万里挑一,老张,你遇到了明事理的岳母咯!”
张叔感激地说:“谢谢妈妈,我这就回去准备钱了。”
丽娟的母亲笑着说:“你先别着急,商量好婚期,等我女儿出嫁的那天再给我也不迟。”
张叔感动得热泪盈眶,如果现在让他拿出这么多钱,他还真拿不出来,那天中午,张叔在岳母家吃了饭,确定好婚期就离开了。
回家后,张叔再次犯难了,他家里只有8000块钱的存款,上哪去凑剩下的钱呢?
思来想去决定找我爸借钱,当时我和爸妈正在家里吃饭,张叔跑进来说:“刘哥,我找到媳妇了,你帮我个忙,好不好?”
我爸放下手中的筷子,疑惑地问:“你家里穷得都快揭不开锅了,谁愿意嫁给你?”
张叔不好意思地说:“嘿嘿,是邻村的姑娘,才刚22岁,就是智商不够用,不过也无所谓啦!”
爸爸笑着说:“老张,你年纪不小了,找个这么年轻的媳妇,脑袋又不灵光,这以后的日子可不好过,你想过吗?”
张叔叹了口气:“唉,我就是觉得年龄大了,拖不起了,这才愿意娶个这样的媳妇,我想好了,无论以后的生活过得好不好,我都会好好照顾媳妇,让她给我生个孩子,将来老了也有个为我送终的人。”
爸爸点了点头,疑惑地问:“既然你都想好了,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张叔尴尬地说:“刘哥,我手里还缺点彩礼钱,你看能不能借我用用,以后有钱了,我就还你了。”
爸爸愣了愣,笑着说:“我还以为啥事呢!需要多少钱,你说吧!”
张叔伸出四根手指头:“借我4000吧!留下1000办酒席。”
爸爸对我妈妈说:“媳妇,你去屋里给老张拿4500块钱,多出的那五百就当我给他的份子钱了。”
张叔突然低下了头,带着哭腔说:“老哥,我谢谢你了。”
爸爸打趣地说:“老张,你现在怎么娘娘唧唧的,咱哥俩还说什么谢不谢的,以后有钱了再还我,还不上也没关系,父债子偿,哈哈。”
张叔郑重地说:“刘哥,你就放心吧!我无论如何都会还给你的。”
三个月后,张叔结婚了,村里的老人孩子都围在张叔家吃饭,张叔笑着说:“今天我高兴,大家吃好,喝好,酒菜都管饱。”
婚后的日子有苦有甜,张叔每天早起去附近的村里收破烂,张婶就端着盘子和碗来我家蹭吃蹭喝,妈妈也不生气,每次都热情地招待她。
过了几个月,张婶怀孕了,她看着圆滚滚的肚子,面带惊恐,她拉着张叔的手,指着她的肚子说:“我生病了。”
张叔耐心地说:“媳妇,你这不是生病,是怀孕了,肚子里有了孩子,你要做妈妈了。”
张婶手舞足蹈地说:“我要做妈妈咯,我要做妈妈咯。”
自从张婶怀孕后,张叔心里就忐忑不安,生怕张婶在家里出现意外,就对我妈说:“嫂子,我白天出去收破烂的时候,麻烦你帮我照顾下媳妇,她现在这个样子,我实在不放心她自己待在家里。”
妈妈笑着说:“你放心好了,我会照顾好她。”
从那以后,妈妈每天都会去照顾张婶,直到张婶生下了孩子,张叔被妈妈的贤惠感动了,他哽咽着说:“嫂子,谢谢你了,如果不是你帮我照顾媳妇,这几个月我就不能工作,不能给孩子挣奶粉钱,你帮了我大忙了。”
张婶不会照顾孩子,以至于孩子出生后不久就生病了,张叔心疼极了,他只好放下工作好好照顾孩子,可他本就没多少存款,孩子又要吃奶粉,只坚持了没几个月就花光了家里的钱。
张叔再次找到我爸说:“老哥,我还想找你借点钱,我知道以前的钱还没还给你,心里挺过意不去的,可孩子不能没吃的,在村里也只有你对我真心实意的好,所以,我想请你再借我2000块钱。”
爸爸很同情张叔,也很同情他的孩子,又拿出3000块钱递给了张叔:“好好照顾孩子,过段时间我给你介绍份新工作,保证让你赚钱。”
孩子六个多月的时候,爸爸给张叔打电话说:“老张,我在县城的工地上承包了活,你过来跟我干吧!每天120元,晚上结清,怎么样?”
张叔有些犹豫不定地说:“老哥,你愿意帮我,我很感激你,可是,我走了,孩子谁来照顾呀?”
爸爸笑着说:“我给你嫂子说好了,你来工地干活,她去帮你带孩子。”
张叔激动地说:“那真是太好了,我明天就去工地上找你干活去。”
自从张叔在爸爸工地上干活后,爸爸从来不拖欠他的工钱,有时候还会多给他一些,减轻张叔的家庭负担。
几年后,张叔用挣来的钱盖了新房子,他的女儿很聪明,只是,张婶的智力低下,张叔又没时间管孩子,他女儿变得不认真学习,有时候还和同学闹矛盾,张叔被老师批评了几次,希望他能用心教导孩子。
张叔很生气,他问女儿:“你为什么不好好学习,你知不知道我为了供你读书,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你对得起我吗?”
女儿委屈地说:“爸爸,同学们都说我妈妈是傻子,说我是没人要的孩子。”
张叔的眼泪哗哗直流,他哭着说:“女儿,同学们想说什么,你就让他们去说吧!你要记住,只有优秀的人才会让别人尊重,如果你想获得同学的认可,就必须努力学习。”
“你要用行动证明自己是最棒的,你要记住,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你现在所受的苦,将来都将成为你的骄傲。”
女儿似懂非懂地说:“爸爸,我明白了。”
从那以后,女儿在学校认真学习,每次都是年级前三名,有一天,张叔下班回家后,女儿看到他满身的灰尘和污垢,乖巧的说:“爸爸,你把衣服换下来吧!我去帮你洗干净。”
“锅里煮的米饭,炒的豆芽给你放锅里了,你端出来直接吃就行了。”
张叔哽咽着说:“婷婷,谢谢你了。”
女儿笑着说:“爸爸,不用谢,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转眼间,张叔的女儿高考结束了,那段时间,张婶每天都会端着碗来我家盛饭,妈妈笑着说:“你别端走了,吃完再走。”
张婶嘿嘿的傻笑:“女儿病了,我端走让她吃饭。”
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张叔跑到我家里对爸爸说:“老哥,我女儿考上名牌大学了。”
爸爸疑惑地问:“什么大学呀?”
张叔想了想说:“好像是北大。”
爸爸愣了愣,跳起来说:“老张,你这辈子算是圆满了,今天你必须请客吃饭。”
张叔笑着说:“我来找你就是打算请你吃饭的。”
前两年,张叔的女儿大学毕业了,进入了世界五百强企业,年薪几十万,村里人羡慕得不得了。
去年的时候,爸爸承包的工地赔钱了,张叔得知爸爸的处境困难时,立刻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女儿,女儿说:“爸爸,刘伯父曾经帮过咱们,咱们不能忘本,明天我给你转过去60万,如果不够,你再告诉我,我来想办法。”
爸爸收到张叔送来的钱时,不可思议地说:“老张,你从哪搞的钱?”
张叔神气地说:“女儿给我的,她听说你有困难了,立刻就给我转来了60万,说是让我帮你渡过难关。”
爸爸笑着说:“我这辈子最幸运的就是遇上了你,帮助过你,这才收到了回报。”
张叔笑着说:“这是你的善良换来的回报。”
善良的人到底有没有好报?
我始终坚信,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就像我爸妈竭尽全力的帮助张叔,他们的善心得到了回报,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张叔毫不犹豫的伸出了援手。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爸妈当初没有帮助过张叔,我们会得到回报吗?
答案是不会。
如果爸爸妈妈没有帮助张叔,他就娶不到媳妇,娶不到媳妇就没有这么出色的女儿,没有女儿我爸就得不到帮助,由此可见,无论任何事,有因才有果。
这件事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人生在世,我们只管善良,剩下的交给天意,我们所做的善事,都将在未来得到回报。
最后: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小善积德,大善积福。
善良的人到底有没有好报?
2006年,37岁的丛飞在深圳医院病逝,5年后妻子邢丹也意外身亡,5岁的小女儿成为了孤儿,16年过去,他们的善良却得到了最好的福报!
01丛飞生前慈善演出超过400场,义工时长超过6000个小时,年仅37岁却因胃癌去世。
1992年,丛飞因参加《歌手大赛》而被人认识,并在1994年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歌手。
原本丛飞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可一次义演活动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1994年,丛飞去四川成都参加了为失学儿童举办的义演活动,心地善良的丛飞非常心疼这些孩子的经历,把兜里带的将近3000元钱全部捐了出去。
主办人一脸感动的对丛飞说:谢谢您的善心,这笔钱至少能帮忙20多个孩子读完两年书。那一刻丛飞深受震撼,原来自己小小的一个举动,居然能改变一个贫困学子的人生。
丛飞也是出生一个很穷困的人家,因为家里没钱,他初中还没毕业就出来打工了。每次看到这些失学儿童,丛飞就会想起当初的自己。
但丛飞依旧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他现在能通过唱歌,让自己过上不错的生活。因为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伞,说的就是丛飞这种人。
这次义演回来后,丛飞心里就有了一个念头,之后他要尽全力去帮忙贫困家庭的孩子,努力让他们有书读。
丛飞这份善心,整整坚持了11年。
虽然当时的丛飞小有名气,但收入与大红的明星完全不能比,每次通过唱歌挣来的钱,大部分都捐给了山区的孩子,留给自己的却微乎其微。
明明顶着明星的光环,可丛飞却过着比普通人还不如的生活,可丛飞却说:看到那些孩子有书读,我就很快乐。
刚开始丛飞的资助数量,还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后来很多人听说丛飞在做慈善,都一窝蜂全找到了他,说家里条件不好,想请他帮助。
丛飞心地很善良,当他看到那些求助者期盼的目光时,他实在不忍心拒绝。最后他只能硬着头皮,全部答应了下来。
可丛飞不是万能的,当资助学生人数接近200多名时,丛飞每天都在为钱发愁。为了能多挣钱,丛飞就拼命地接演出,有时间一天跑3-4个演出。
明明身体已经疲惫不堪,可丛飞还是不愿停下休息,因为他对身后的100多名孩子,始终有责任感。如果他休息了,资助的钱该从哪里来,孩子没有书读该怎么办?
丛飞常年坚持做慈善,令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都过得很辛苦,但他的幸苦,却并不能换来很多人的理解,其中还包括妻子。
2003年,在丛飞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依然没有放弃对山区孩子的资助,不顾妻子的反对,坚持向身边朋友借了10万快钱。
妻子多次劝说无用后,一脸生气地说道;你想做慈善没有错,可你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别人,甚至还借钱资助他们,你看看我们一家人过得是什么生活,你至少也得为我们考虑一下啊!
后来不管丛飞如何挽留,妻子还是决定选择离开,2岁的女儿睿睿留在丛飞身边生活。
和前妻分开后,丛飞曾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一个叫邢丹的女人走进了他的生活,才给他带来了阳光。
02邢丹比丛飞小12岁,两人因为工作偶然相识。
当时邢丹是一家航空公司的实习生,和丛飞多次接触后,她发现丛飞虽然有着明星的光环,却过得比普通人还清贫的生活。
当她得知丛飞把大部分钱都拿去做慈善后,不由得对他冲满了敬意,也开始有了好感。
随着了解增多,丛飞也对美丽善良的邢丹有了好感,两人就走到了一起。当初两人结婚时,还受到邢丹父母的严厉反对,理由是:丛飞不仅大邢丹12岁,还离异有孩子。
但家人的阻拦并没有把这对恋人吓到,他们最终用努力说服了父母,然后一起走进了婚姻。
婚后邢丹把女儿睿睿当作亲生孩子对待,悉心照顾她的生活,两个人的感情很好,睿睿一直叫邢丹妈妈。
和前妻不同的是,对于丛飞做慈善,邢丹一直表示很支持。她知道丛飞心里是一个有大爱的人,所以她愿意陪着丛飞一直吃苦。
为了帮助丛飞分担经济压力,邢丹还经常拿出以前的积蓄,和丛飞一起做慈善。
虽然为了做慈善,丛飞夫妇一直过着很简朴的生活,但他们却从未有过任何抱怨,反而觉得内心非常开心。
婚后一年邢丹怀孕了,这个消息令两人都非常激动。正当一家人都期盼孩子的到来时,一个厄运却突然到来。
丛飞因为常年赶活动,经常吃了上顿,就没有下顿,就因此落下了胃病,但他一直没有在意,每次人不舒服时,就撑着就熬过了。家人们劝他去看医生,他总说还有义演没有完成,要过段时间才行。
因为长期劳累、饮食不规律,丛飞在2005年5月被确诊为胃癌。
当看到报告单时,邢丹不敢相信地张大了嘴巴,她哭着追问医生:医生,您能帮忙想想办法吗?他才37岁啊,我肚子里的孩子都还没出生啊!
看到邢丹伤心的样子,丛飞忍住病痛笑着安慰她:你别伤心,我怎么舍得离开你们呢,我一定会度过这个难关的!
丛飞的病情时好时坏,但他一直努力坚持到孩子出生。小女儿出生时,丛飞激动地把她紧紧抱在怀里,忍不住落了好几次泪。
2006年4月20 日,丛飞因病情严重去世,此时的小女儿还未满6个月。
丛飞去世后,最难过的莫过于妻子邢丹,可她不仅要照顾年迈的老人,还要顾及年幼的子女,压根没有时间悲伤。
丛飞生前就曾带着邢丹一起去做慈善,跟着丛飞做慈善的过程中,也让邢丹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
在朋友的帮助,邢丹后来进入到深圳教育局工作,虽然平时要兼顾工作与家庭,邢丹已经非常劳累,但她心里始终记挂着丈夫的最重视的慈善。
为了能把丈夫的慈善工作持续下去,邢丹继承了丛飞生前的义工编号,经常去参加一些义工活动。
有人曾问邢丹:为什么你能一直坚持做慈善?邢丹笑着说:因为丛飞热爱慈善,而我爱他,我去做慈善,就像丛飞陪伴在我身边一样。
作为丛飞最重要的家人,邢丹一直在努力帮他延续未完成的慈善工作,就连他生前没有完成的事情,邢丹也帮他完成了。
丛飞生前一直记挂着要资助贵州一个贫困山区学校,但因为病情严重一直耽搁了。后来妻子邢丹帮他完成了这个愿望。
2006年,邢丹带着数名义工一起来到贵州,为一所山区学校捐了50台电脑,和10万元的学费。
为了鼓励让更多人献出爱心,加入做慈善的团队中,邢丹还经常去全国各地,帮丛飞宣讲生前做过的慈善事迹。
对于当时的邢丹而言,生活里有她热爱的工作,亲近的家人,她只希望能继续这样生活,在照顾好家庭的同时,能尽量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厄运再一次落到这家人的头上,一家人的幸福戛然而止。
032011年,邢丹在坐车返回深圳的高速上被3名“熊孩子”投掷的飞石砸中,意外身亡。这3名少年本想开个玩笑,没想到却意外夺走邢丹的生命。
在丛飞去世后,他和邢丹常年坚持做慈善的行为,传遍了大街小巷。所有人都为他们的遭遇心痛落泪。
在邢丹遗体告别仪式上,有上千人自发来送行,有些人知道丛飞和邢丹,有些人从未见过丛飞夫妇,但却被他们的行为感动。
还有很多接受过丛飞夫妇帮助的人,都自发赶到了深圳来送邢丹最后一程。葬礼现场,哭声从未间断过,大家都特别舍不得善良的邢丹。
对于邢丹的父母而言,刚失去了女婿,现在又失去了女儿,心里的悲痛可想而知。最可怜的是小女儿,她还未满5岁,就成为了孤儿。
她一脸天真地问外婆:妈妈怎么躺在那?怎么都不理我?
外婆一边流着泪冲她说道:妈妈,她去天堂陪爸爸了,你以后要乖乖的。
她虽然听不懂天堂是什么意思,但看到妈妈默躺在那不说话,她也跟着默默掉眼泪。
后来邢丹的骨灰和丛飞合葬在一起,这对恩爱的夫妻,在地下也能团聚了。而3名导致邢丹去世的罪魁祸首,也最终都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虽然失去了父母,但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丛飞两个女儿的生活,也给她们提供了很多帮助。
像深圳市慈善会还设立了“丛飞遗孤关怀计划”,定期向社会募捐爱心,然后为两个孩子成长从生活费、教育基金、社会医疗保障都做了足够的规划。
这个计划会一直持续到两个孩子年满22岁,等到她们有独立能力,才会停止援助。除了这些,像丛飞和邢丹生前的好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给予了很多帮助。
大女儿睿睿,因为丛飞生前有要求,她跟从爷爷奶奶生活,而小女儿则由邢丹丛飞生前的好友-封昌红收养。
在小丛飞的成长过程中,封昌红给予了很多关爱,两人虽不是亲母女,却已是亲人。
2021年,丛飞的小女儿考入南方科技大学,不仅成绩优异,还擅长多种才艺,这背后离不开很多人的帮助。
结语:善良的人到底有没有好报?我觉得一定有。
古话说:福祸无门,唯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我始终很相信一句话:因果有轮回,善恶终有报。有可能我们做的好事、坏事,或许不一定会在我们身上体现,但可能会回报在我们的子女身上。
就像丛飞和邢丹夫妇一样,因为他们生前做了很多好事,帮助了很多人。所以在他们去世后,有很多人来关心他们的家人。
这都是因为他们的善良,回报在家人身上。
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不少坏人,但也有很多心地善良的好人。
我们还是要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并不是说一定要有回报,当你有计较的去行善时,很有可能会失望。
很多人选择做一个善良的人,不一定是为了有好报,更多是选择一种心安。
这辈子或许成为不了轰轰烈烈的人,但从未做过任何亏心事,坦坦荡荡地过完一生,一辈子问心无愧,这何尝不是一种对善良的报答呢?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一个人最美好的品质就是善良,千万不要因为几个人的坏,就让你否定善良的意义。
我们只管尽力去做一个善良的人,不要求回报,问心无愧,相信老天一定有他的安排。
善良的人到底有没有好报?
村里有两位大爷,年轻时曾遇到同样的一件事,两人的做法也截然不同,最后收获的结果也完全不一样,他们的经历也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这是发生在90年代的事情,当时我们村在我们县里,乡里算是发展的较为好的,有许多附近村里的人来我们村谋生,当然也有不少可怜的,没饭吃的过来乞讨。
记得那年冬天,不知是附近那个村的一个妇女带着一个三岁的小女孩来到了我们村,他们穿的十分单薄,孩子的裤子和衣服更是补的不能再补了,后来她们便在我们村口乞讨。
村里的两个大爷一起上工回来后,路过这里,两人同时看到了乞讨的妇女和小孩。
李大爷看到后,下了车,一把把妇女跟前的一个瓷碗踢得老远,嘴里还说着,去别地,别在这里丢人,说完李大爷就骑着自行车回家了。
黄大爷,看到妇女和孩子蜷缩在一起,抱头痛哭,十分不忍,于是自己主动把碗捡了回来,并告诉这对母女让她们在这里等一会。
不久后,黄大爷拿了自己女儿以前穿过的一些衣服,有棉袄,毛衣,棉裤,到了母女跟前本想着送点衣服,给点钱就回去,但最后还是不忍心,于是黄大爷带着母女两人回了家。
黄大娘起初不知是什么事,但黄大爷解释后,黄大娘也变的很热情,主动烧了热水让母女两人先去洗漱,因为妇女身上穿的还是秋天的衣服,最后黄大娘把自己平时穿的衣服拿出了一件给妇女。
之后,还做了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给母女两人吃。考虑到天气十分寒冷,黄大爷夫妻两个主动留他们在家住了,这一住就是小半个月,期间所有吃、穿、用都是黄大爷夫妻承担。
后来妇女主动告知了自己的情况,说自己是附近村的,自己的丈夫去了湖南打工,已经3个多月没有消息了,家里一贫如洗,所以才到了乞讨的地步。
妇女最后还说,她知道自己的丈夫为人,是不可能丢弃她们不管的,想去湖南找他 ,现在就是孩子的问题,不想孩子跟着自己一起去找丈夫,问黄大爷夫妻两人能不能暂时收留。
看着眼前的孩子和妇女,黄大爷夫妻两人十分不忍,最后答应了妇女的请求,暂时收留孩子,后来黄大爷更是拿了500块钱给妇女,说路上要用。
妇女去了湖南,找到了自己丈夫以前工作的地方,最后打听到丈夫跟另外一个同事去了日本打工,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没能联系家人。
尽管很是担心,但妇女清楚自己的丈夫为人,也就安心的回去了,回到家后,妇女开始跟着黄大爷做做小工,维持着家庭的生计。
这样的日子大约持续了半年,半年后孩子的父亲回来了。后来孩子的父亲告诉他们,自己是跟同事去了日本一个渔厂工作,这段时间都是在海上度过的,尽管很累很苦,但也赚到了不少钱。
孩子的父亲从妇女那里得知,是黄大爷收留了她们,孩子的父亲很是感激,再三表示了谢意,并承诺以后黄大爷家里有什么事,自己责无旁贷。
几年过去了,孩子的父亲凭借着从日本赚到的钱,在县里做起了小生意,日子也过的风生水起。
到了2000年以后,孩子的父亲看准了建筑行业,于是自己成立了一个建筑队,当时想到了黄大爷对自家恩情,孩子的父亲主动邀请黄大爷一起干,甚至没要黄大爷出一分钱,但股份却一分为二,两家各一半。
建筑队在两人的努力下,很快就做起了名声,生意也越来越好,找的人也越来越多,两家更是赚了不少钱,日子也过的越来越好了。
而另一边,当初无情踢翻妇女碗的李大爷,日子就不好过了,尤其自身性格问题,加之脾气不好,以前还有不少的活干,但随着发展,别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自然选择手艺好的,口碑好的师傅干活。到后面李大爷发现找自己上工的已经没有了。
家里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妻子也时常因为家庭矛盾和自己发生争执,因为心情抑郁,李大爷开始酗酒,每天喝的醉生梦死,家里也经常劝他,但喝醉的他哪里还听得进去这些,有时听得烦了,甚至还会对家人动手。
不堪李大爷的家庭暴力和不思进取,不久后李大娘和李大爷选择了解除婚姻,自己带着孩子回了娘家,而李大爷不但没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酗酒越来越严重。
到最后,没钱了,甚至动起了歪心思,最后在偷拿别人酒的时候被发现,自知没脸再在村里呆下去,李大爷离开了家乡去了别地。
只是后来听村里人说,有人看到他在县里乞讨度日……
写在最后:
种下什么因,就会收获什么果,我认为就好比农民伯伯种瓜一样,你种的是西瓜,那么你收获的就一定是西瓜,不可能是黄瓜。人也一样你种的是善念,那么你收获的一定是善果,反之你种下的恶念,那么你收获的就是恶果。
将心比心是再正常不过,你对别人好,别人自然会对你好,反之也是同样的道理。
人善人欺天不欺,我们只管善良,余下的交给时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