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长寿的人,多数是一辈子没有出过啥大力的人,你以为呢?
“长寿的人,多数是一辈子没有出过大力的人”,其实,有一定的道理。
出大力,亦即:出过头力,付出了超越本人体能的力。凡事过了头,就会产生不利的状态,这是连三岁小孩也懂得的道理。
人的体能都是有限的,不管是遗传、年龄、个头、习惯等等,都在限制着人的体能。如果只有八百斤的力气,却挑了一千斤的担子,即便动作标准,也会对机体造成伤害,这是不争的事实:许多搞体育运动的,或者做体力劳动的人,为什么到了一定年龄就会腰酸背痛;有的,还会出现了残疾?为什么小孩子摔倒,爬起来继续玩耍?有的,甚至从二楼跳下去,也没有出现骨折现象?而超过了六十五岁的老人,就要提防最后一次骨折?前几天还看到报道:一个七十二岁的老人,下楼梯不注意摔了一跤,三天后去世。这都是可以说明行动与机体功能必须协调一致的实际例子。
一个人,基因再好,也要学会量力而行,不做任何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无论是出体力还是出脑力,都必须与自己的实际能力相适应。凡事不强求,这不仅是个人心态问题,也是成败的实际需要。总结所有长寿者的核心秘诀,就是“心态良好”。
有人说:长寿的人,多数是一辈子没有出过啥大力的人,你以为呢?
你还别不信,这话说的有道理,就拿我所在的原来是小队现在的的居民组来讲,现有男人90以上的只剩二位健在,这两个人真的是如题主所说的那样子,一辈子没有出过什么大力。
其中的一位是60年代工厂的精减职工,没干过农活,在生产队里干活连女劳动力都不如,后来队里只好安排他放牛或者是其它不是生产一线的活儿;另一位天生就是一副先天不足,缺少营养,发育不良的样子,生产队也只能是安排他干点后勤等杂活,这些农活相对来说是很轻松的。
至于队里面的棒劳动力,一般的大都在60岁左右疾病缠身,基本上没有活过70岁的。
农村长寿的老人主要特点是没出过大力,但是也不怎么闲着,家庭生活贫困,一年到头都是粗茶淡饭,很少见到鱼肉蛋等食物,从来没有暴饮暴食过,最后一点就是没有不良
嗜好,不好烟酒和赌博。
长寿者没出过大力只是其中的一个条件,同样没出过大力的一位大队书记,并没有长寿,只活到69岁,严重的营养过剩造成了“三高”,所以说一个人长不长寿要从全面看,只看一点不计其余并不是正确的方法。
有人说:长寿的人,多数是一辈子没有出过啥大力的人,你以为呢?
这句话很有道理!我的伯父和姨父就是正反两个典型。我伯父活了94岁,我姨父活了49岁。
我伯父两个女儿,他在南京上班。说起来是一工一农、赛过富农,但是在老家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几十年来,平房改建楼房,有的人家都搞过两轮了,但是伯父家的房子依然是三间小瓦房,他就是不考虑翻建,后来房子差不多要倒了,被大队列为危房,他还是不想推倒重建,墙边用几根木头顶住。
其实大妈很想翻建楼房,但是作为农村老人,只有每月¥300的老年补贴,而大伯每月有¥4000的退休金,所以大妈在家里没有多少话语权,做不了主。大妈老是在两个女儿面前诉说,想着那样破旧的房子,他们百年之后将是何等的凄凉!后来还是两个女儿跟自己的老公商量,每人出资¥90,000,将原来的旧房子推倒,在原宅基地重建了两上两下的楼房,可大伯一分钱也没出,说自己没有积蓄。
其实在农村盖房子是最需要出大力的事,不仅劳力还劳心,所以老家人常说,盖一次新房,人要苍老五岁!少活三年!
村里有人说,大伯应该有20万的积蓄,他就是不肯掏出来建房子,他留着养老。但听他的女儿说,那倒不是,相信她爸这些年确实没存下来钱,因为他不注意存钱,家里的家用电器常换常新,自己的老人车,买了一辆又一辆,一年四季的衣服买了一件又一件,他还喜欢钓鱼,各种钓具一应俱全。还有,看看他买的各种保温杯吧,有什么新式的,他马上买回来,他女儿开玩笑说,十几个杯子,并排放在老父亲自己卧室的桌上,形态各异、亮光闪闪,简直就像上海浦东的建筑群!
再说我的姨父,一辈子太操劳了,他经手的建房就有三次,第一次在老家农村翻建平房,第二次又到乡村公路边村部旁重建楼房,第三次到镇上购买地皮建商住两用的楼房。除了他的乡镇干部工作以外,还和姨妈一起种地,另外经营苗木、茶叶生意,还参股挖掘机、合办饭店等。他实在太累了,后来积劳成疾了,半年就去世了。
有人说:长寿的人,多数是一辈子没有出过啥大力的人,你以为呢?
不认同这样的观点。据我的奶奶讲,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村里来了逃荒的父子两个人。其中的儿子,就是我小时候的邻居。他们的老家,被日本鬼子杀光、抢光、烧光了。一家八口人,就剩下了七十八岁的父亲和五十二岁的儿子。这个老父亲是因为家里没吃的了,去向在山上帮助国民党武士敏的部队干活儿的儿子要粮食,这才躲过一劫的。待两人扛着半口袋粮食回到村里的时候,全村的房子都被日本鬼子烧光了。他们是在井里和财主家的东院里,分别找到了被杀害的家里人尸体的。父子二人扛着半口袋小米,走了好几天。逃难来到了我们村里。因为父亲年老体衰,加上家人惨死。来到我村大庙上就病倒了。五十二岁的儿子,沿街乞讨。不仅讨吃,还要讨钱救自己的父亲。给人磕头,把额头都磕破了。此举感动了村里的一个郎中。他亲自到庙上一辩真假。当看到老头儿确实是一病不起时,就给他扎针、用药,且分文不取。两天后,病人就基本上痊愈了。当时候,村里有个地主家缺长工。经人介绍,地主就让这个儿子来试试:一来看看饭量如何,二来看看能受不能受(能不能重体力劳动)。这个长工来了后,一顿饭吃了十二个玉米面窝窝头。喝了一瓢儿米汤。给地主家做饭的那个死了老汉的婆姨说,这个长工比猪儿一顿都吃的多!早饭后,长工就跟着领工的人,去远离村子四、五里地的山上,往回担谷子了。他一头的份量,就快赶上别人一担的份量了。财主让把他担回来的谷草和穗子,单独放成一堆。最后秤上一打,平均一担二百七八。他在这个地主家干了十年。期间娶了给地主家做饭的那个婆姨。到了1948年,我们这里解放的那一年,他已经是六十二岁的人了。他和第二个老婆生的女儿,也六岁了。他分到土地以后,把自己的地种好后,仍然帮别人种地打工。挣些粮食。以便给继子们娶媳妇儿。人们都说他就像个犟驴,劲儿大着呢。入了社以后,他每年在队里评工分,都是一等劳力。要是做日工,每天一个劳动日。要是做包工,比如往种棉花的地里担砂,往队里的打场里担庄稼。他每担都在二百斤上下。甚至是更多。能挣两个多劳动日。因为吃的多,家里的粮食经常不够吃。正好那年上级要修文峪河水库,年近七十的他赶紧报名:不为别的,就是图个吃饱。在修建水库的大会战中,他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受到了水库工地建设指挥部领导的多次表扬。特批他不受定量的限制,以吃饱为度。水库基本上完工后,他又回到了村里。继续在大队的砖窑上劳动,干着从土崖上往下“放土”的工作。虽然外人看起来他很清闲,但是没有人能代替了他:以前,这可是三个人干的活计。如今他一个人干了。条件当然是吃饱了,挣一个人的工分。这活儿虽然危险,但是他从来没有出过事。他一直干到八十三了,大队副业上和生产队里都不敢用他了。怕他有个不对,死在地里就麻烦了。但他也不肯闲着没事干。除了把自己和老婆前夫的两个儿子家的自留地闹的很好外,还天天早早地起床,到公路上拾粪。早饭以后,就去煤窑上拾炭,拣没有烧尽的煤核儿。一担子也有八九十斤。还能担回来。反正是天天不肯歇着。他常说,人就是贱骨头。一歇下,毛病就多了。要是天天受着,就没有问题。咱生下就是个受苦人,不受还能行?受不动了,也就该死了。就在集体解散的1988年,这个旧社会的老长工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捆麦子时,一头栽倒,再也没有起来。活了九十二岁,算是比较长寿,但是下了一辈子大苦的人。
有人说:长寿的人,多数是一辈子没有出过啥大力的人,你以为呢?
我母亲经常说:年轻时不干活,老了养个好老婆儿。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一个女人,如果年轻时不出力干活,老了后身体毛病少,健康长寿。
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是我妗子。
我妗子今年92岁,除了有时腿疼,身体没啥大毛病。
我母亲说,妗子年轻时长得白白净净的,但是比较懒,吃不了苦,一说下地干活,人家就说身体这疼那痒,一辈子没有干过重体力活。
所以我母亲经常说,看你妗子,年轻时没出过大力气,老了有个好身体。
但长寿的人,是因为一辈子没出过大力吗?
我认为不是。
我认识好几个90岁以上老人,都是农村的。
她们那个年代的人,经过战争、洪水、挨饿……吃过太多的苦,受过太多的累。
家务活、田里活,针线活,体力活,啥都干,一年四季没有闲着的时候,真的是辛勤劳苦了大半辈子,但都活到了90多岁,比较高寿。
我认为,长寿和两个方面有很大关系:一是基因,二是心态。
一般长寿的人,基因比较好,没有什么遗传性的疾病,父母或兄弟姐妹寿命基本都还可以。
再就是心态比较好,据我观察,身边长寿的人一般心量都比较宽,遇到事情能想得开,不钻牛角尖。
朋友们,你们认为长寿和什么有关系?
有人说:长寿的人,多数是一辈子没有出过啥大力的人,你以为呢?
我们村上最长寿的人是三奶奶, 现在已经九十多岁了,从我记事起,三奶奶没有下过田,也不太干家务。她最大的爱好就是串门,串到东家说西家的坏话,串了西家说东家的坏话。三奶奶 儿子,女儿,孙子有的都过世了,可三奶奶依然活的很好。
三奶奶一共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三奶奶就让孩子们干活。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只有小儿子和小女儿上学了,另外三个,一天学都没有上。从小就开始干活,儿子在16岁的时候,就去生产队挣工分了。女儿在11岁的时候,就在家开始做饭了,三奶奶老公过世的早,三奶奶在老公过世以后,就专门带着五个孩子干活,孩子比她干的多。
三奶奶的大女儿从小在家干活, 结婚以后也是干活,每天晒得像黑炭一样,连老公都看不起了。 后来老公有外遇了,三奶奶的大女儿喝农药自杀了。女儿死后, 三奶奶一下老了很多,从那次以后,三奶奶再也不干活了,她想到女儿都已经死了,自己过一天算一天了。那时候三奶奶才六十几岁,不干活也要吃呀! 她让剩下的四个子女每个月给她100元。
三奶奶另外四个子女过得并不好,只有小儿子读过书进了工厂,每个月能拿100元给三奶奶。另外几个几乎拿不出来这个钱,三奶奶就去这几个子女家称稻谷,有的稻谷还在外面晒着,三奶奶就去扒稻谷。
有一段时间,三奶奶身上有很多钱,别人问她钱从哪里来的,三奶奶说是她孙子从浙江打工寄回来。三奶奶的这个孙子是大儿子的家的小孩,因为孙子看见爸爸没有钱给奶奶,他就替爸爸给钱给奶奶了。
可是好景不长,突然有一天, 噩耗传来,三奶奶的这个孙子在浙江打工被电打死了。三奶奶 哭的死去活来,这个孙子就是她的摇钱树啊!摇钱树没了,三奶奶怎么活呢?
自从孙子死后,三奶奶更加不干活了。为了减少痛苦,三奶奶学会了打麻将,打麻将也要钱呀!三奶奶只要没钱,就向几个儿子和小女儿要钱。这些子女见了三奶奶头都疼。没办法,谁让他们摊到这样的母亲呢?
三奶奶二儿子前几年得了癌症, 就在儿子得癌症的时候,三奶奶还是上儿子家要钱。儿媳妇也没办法,每个月还是给三奶奶钱。 二儿子病拖了几年,最后还是走了。儿子的过世三奶奶已经没有眼泪了,毕竟白发人送黑发人,三奶奶已经送过好几次了,也麻木了。
现在,三奶奶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三奶奶轮流住在三个孩子家,其实三奶奶还是可以自理的,但是三奶奶不愿意动手, 每天都等着孩子们端给她吃。大儿子已经七十多岁了,自己家也有孙子要带,但是还要服侍老人。小儿子在外面打工,每个月寄钱回来给妹妹,让妹妹对老娘好一点。小女儿从小娇生惯养,现在也60多岁了,还要天天服侍90多岁的老妈,也是力不从心啊!
题主问:有人说:长寿的人,多数是一辈子没有出过啥大力的人,你认为呢?
我认为是这样的,我们村三奶奶一辈子没出过啥大力。但是她寿命很长,现在已经九十多岁了,看上去还像六十多岁的老人,每天精神好的很,看来没出过啥大力的人真的能长寿啊!
我们想要长寿,那一定不能用力过度,遇见事情也要想得开,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三奶奶一辈子其实命运很悲惨,先后有女儿,孙子,儿子先她而去,有三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经历,但三奶奶也挺过来了,经受了这么多苦难,依然能够长寿。
最后,祝天下老年人健康长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