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过世无人抬棺,有没有好的建议?

随着老龄化,年轻人为了生活背井离乡离开孩子离开老人。生活所迫,老人过世无人抬棺。广大的朋友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我们农村就是因为这个回不去要自己掏钱为那家人请人抬棺。这个钱该不该出。村里搞得不和谐。该如何是好?

谢谢你的邀请,关于农村老人过世,无人抬棺,这个可能与地方风俗有关,首先我来谈谈我们家乡风俗,我们村,老人过世,是要十六人抬棺,这十六人中,有八人是专业抬棺人,每人一天工资,本队也来八人参与抬棺,以前是不用开工资,互相帮忙的,后来由于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只有小数人在家帮忙,时间久了,在外务工人员家,老人过世就会开工资,后来慢慢变成一种习惯,来帮忙者,都开工资,这样也好,不欠人情,

农村老人过世无人抬棺,有没有好的建议?

在农村,白事不请自到。谁家遇上白事乡邻们都会自动前来帮忙料理。就是打坟、抬棺这些忌讳、讲究比较多的事乡邻们也会争先恐后。不过,情是换来的,你不来,他不往,没人挖坟、抬棺的事也不是没有。

与我同姓某人,不能不说他碰上了好运气。八十年代“招干”,那时还重看出身,是贫农还是富农。再看文化程度是初中还是高中。复退军人总有绝对的优势。而最初的筛选,当的公社书记的权利不可小觑。我们公社书记内定了一名复员军人,将参加县上的统一“招干”考试。哪里知道,书记物色的这位对象直接弃考。这让书记左右为难,明天就是考试日,去哪里再找人选。

正在公社书记无计可施之时,给公社大灶做饭,某人的大嫂向书记引荐了自己的小叔子。还好,是贫农出身,高考刚落选。某人也立马补办了报名手续,第二天就参加了“招干”考试。

是人才总不会埋没的,某人被录用了。斗转星移,某人从公社办事员作起,当过公社副书记,镇长,民政局长,司法局长等,如今是县残联理事。

某人是从农村走出去的,他只是与亲门本家有人情往来,对于村里其他人,见了面问声好还是要在心情好的时候。至于乡邻的红事、白事很少随个份子钱,更别说前去帮忙了。也难为了在家的大哥、二哥,总给弟弟,某人打“掩护”,总是说弟弟公务忙,没空。

一来二去,时间长了,乡邻们也习惯了,接受了。人家是干公事的,当官人,咱们高攀不起。其实,乡邻们心里早有了“小九九”。老母亲可是跟着某人生活着,待老人家过世了,某人一定会难堪的。

去年年三十,某人92岁的母亲去世了。叶落归根,母亲的丧事在大哥家操办。大哥、二哥也没少给乡邻们帮忙,特别是挖坟、抬棺这档子事。按理乡邻也会有人自愿挖坟、抬棺的。谁知道,偌大的村子还就是凑不起挖坟、抬棺的一班人。

是村里人记仇,还是觉得这家门槛高。本来要在出殡前一天需要八人挖坟,且完全完工。尽管总管一再安排,也只有四人愿意去挖坟。没办法某人拿出600元请了4名雇工,总算将母亲的坟挖好。挖坟都如此艰难,抬棺更需要有体力的人。某人干脆请来了专业的抬棺人。母亲总算入土为安了,某人的母亲没人挖坟、抬棺却成了乡间的话柄。

在农村,去世的老人出殡时没人抬棺怎么办?这些方法也许是不得已建议

在农村,一般都是人工抬棺木,没有一家孝子是自己抬着棺木去坟地的。村里沒人来抬棺,主要的原因是现在村里外出打工的人特別多,“空心村”的出现造成的,另一个原因是这主事的一家人平时为人不受欢迎,也不与乡邻有互帮互助的行为所导致的。

如果真的出现无人抬棺的异常现象,也不得不采取这些方法去应急:

掏钱雇人。抬棺的讲究比较多,忌孝子抬棺、忌未婚青年抬棺、忌逝者的长辈抬棺等等。出殡是有时分的,要在前一晚将抬棺人确定下来,一旦八人组抬棺人凑不够,便要由族长或总管出面协商,按照当地人工价付给相应的报酬。

请丧葬“一条龙”服务的公司。“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很多农村地区,丧事有下请自到的风俗,左邻右舍,就是邻村的人也过来帮忙打理。有的地方,丧事只是本家人份内的事。而丧事的操办流程复杂,用人的地方多,还少不了办酒席宴请乡邻。这便是丧葬服务业应运而生,在农村人日子比以前好多了,面子作祟的时下,可以花钱请来丧葬“一条龙”服务的,沒人抬棺的问题也不用考虑。

本村沒人外村的也行。一般来说,抬棺的人都是在本村物色人选,但是,本村的人也未必会领这份情。一个人在本村的信誉不好,也不一定邻村人也反感。况且邻村居住着,或许是同学、朋友,事主可以带上礼品去邀请一下,不会不给你这个面子,也让本村人刮目相看,不至于让人当成笑话。


其实,在一些还是土葬方式的农村地区,出殡时非要有抬棺人这已经是旧俗。在我们当地多年来已经不用抬棺出殡了。大部分是用架子车拉着棺木,只须用两根方木支在架子车箱上沿,用绳子捆绑结实,再准备两根下葬用的长椽,由几个人拉着架子车、按着棺木就行。也有一些人家,用小货车拉上棺木去坟地。就是挖坟,也有人用了钩机挖出坟墓的大样,再由几人修整一番,还有人用钩机下葬的。也就是说,只要有钱,这些都不是大事。沒人抬棺还能是啥大事吗?

农村老人过世无人抬棺,有没有好的建议?

没有哪家的老父老母是孝子自己背上山的,都需要一个屋场的人帮忙,这是肯定的。如果一个村子里连抬棺的人都召集不起来,那这个村子里的人,是应该想想,今后用什么办法把老人抬到山上去。

现在抬棺没有以前那么吃力,以前棺材里有亡人的尸体,还放入了许多吸收水份和杀菌的石灰,所有份量加起来有好几百斤,如果路程远,抬棺的八仙是很累的。



现在抬棺很轻的了,殡葬改革,亡人尸体经过火化,没有重量了,棺内没有液体流出,也不用放进那么多石灰了。八仙的肩上并没有多少重量。即使大一点年龄的人也能胜任。

现在的亲戚朋友族邻都讲面子,时兴摆路祭,一个路祭有一条香烟另外一箱奶和糕点之类,这些路祭的祭品我们这里全部归八仙所得,一般人家差不多有20~40不等路祭,丧夫每人起码可以分到200元以上的物品。

所以我们这里有许多人愿意做丧夫,有些人没有做到丧夫甚至有点不高兴呢。

现在年轻人都外出谋生,许多人开年出门,要到腊月底才能回家,来匆匆去忙忙,中途回家或因难以请假,或因路途遥远,或因其他原因可能很难。

目前我们这里有丧事一条龙服务,丧事的方方面面都可以提供服务,从小物品到车辆、到人员可以全方位提供服务。而且从事丧一条龙服务的人很多。

你们那里老人过世,无人抬棺,可能是村子不大,人口不多,也或许是抬棺的人待遇太少。

基于各种实际困难,最后可能朝商业化发展的趋势比较明显。这样既不影响外出人员的正常工作,也不影响豋仙老者的入土为安。

费用按道讲是由孝子承担,当然孝子以前肯定为别人家做过丧夫,所以就有费用要别人出的情理。然而,这种情理账,终究是无法算清的。

农村老人过世无人抬棺,有没有好的建议?

农村老人过世无人抬棺,我的建议是;政府出面。农村专门成立一只治丧委员队…

农村老人过世无人抬棺,有没有好的建议?

农村老人过世了无人抬棺,这种现象在四川农村真的是太常见了,具体原因就是因为现在的农村里全是老年人,小孩子,年轻力壮的都出去打工了,老人过世后其亲属就是走遍方圆几里地都凑不够抬棺的8个人,这种事我是亲眼目睹过的!

四川是全国有名的劳动力输出大省,如今的四川农村,十里八乡找不到几个年轻力壮的劳力,基本上的常驻居民要不就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要不就是还在上学的小孩子,年轻人不可能一直待在家里,这就是四川农村当今的现状,村里有什么需要出劳力的活真的很难找到几个青壮年!

四川农村的丧葬习俗跟其他地方也是不一样的,我们那里都是自己管自己,没有相邻必须出面帮忙的规矩,关系好的会买点纸钱鞭炮,再随点小礼什么的,关系一般的人家都巴不得躲得远远的,所以遇到白事基本上都是主人家自己一家人以及亲戚在忙活,乡里乡邻的都是坐等吃饭然后走人,基本都是这样的情况!

2018年时,我就亲眼看到过这样的事情发生,隔壁村里一个老人走了,他家里有3个儿子,从老人去世第一天开始,3个儿子就开始到处寻找出殡抬棺的人,五里八乡走遍了都没凑够抬棺的8个人,老一辈抬棺人已经老了,体力根本不能支持他们抬着几百斤的棺材上山,而仅有的几个年轻人谁也不愿意去做这些事,毕竟老人过世抬棺是一件很庄重的事,抬棺时一路上有许多忌讳和规矩,年轻人根本不懂,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几个儿子自己也加入抬棺队伍,才勉强凑够了人数,这种事情在我们家乡不是个例,已经是一个老大难的社会问题!

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个难题,我们家乡如今有人开办起了丧葬一条龙服务公司,跟四川独具特色的“家宴下乡”一个道理,只要主人家出钱,丧葬公司会负责从守灵到安葬一切的具体程序工作,由于都是本地人,丧葬公司的工作流程都是符合本地的安葬习俗和规矩,这确实是为当地老百姓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丧葬公司招聘的专业的抬棺人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他们以此为职业,各方面都可以让事主家人感到安全放心!

如今的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人口基数已经上亿,每年不可避免的会有许多老年人“驾鹤西去”,农村老人过世找不到抬棺人的窘境必须得到改善,而专业的丧葬一条龙服务公司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个社会问题,方便了老百姓的同时也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工作就业问题,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大好事!

农村老人过世无人抬棺,有没有好的建议?

这个应该不成问题呀,可以这么说,只要能付得起钱,有专门吃这碗的人啊?

记得我刘姓同学的父亲去世时,请的一位总执事。他手下可全乎了,白事上所有用品的经营、缝孝衣的女执事、打墓穴的、专门抬棺的一应俱全。抬棺的人还有专门的拖拉机、吊车、天杠等全套工具。当然,这需要付钱。记得当时同学花了1万多元。

像题主说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去了,所以村里没有帮助抬棺的了。其实既使都在家,这个活也干不了。甭看只是个力气活。

首先这几十个人一齐捧起棺来,是非常吃力的,人员必须高低搭配好,而且喊号子者很有经验,过去都是风水先生专司这个,他喊一声起时,如果谁慢1秒,或这边人个矮,对面人个高,高者先抬起了,低者稍慢,立刻就会努伤。过去老峄县有个姓种的就因为抬棺时努伤吐血,得了一辈子的痨病。

至于题主说的让大家凑份子花钱请抬棺的人,我看还是拿的好。一个庄上的老亲四邻,应该相帮。就算是人家有白事,总还要上份丧仪吧?无非多少是了。

大家说对不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